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涉世家练习题A部分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1)A、(ji)(2)B、(shu)2A、“適”“谪” (征发) B、“唱”“ 倡”(倡导)C、“以”“ 己” (已经) D、“被”“ 披”(穿上)3B ( 今 / 诚以吾众 / 诈自称/ 公子扶苏项燕 )4( 1 ) 称王为王 ( 2 ) 鱼网用网捕鱼 ( 3 ) 竹板用竹板打( 4 ) 眼用眼示意 ( 5 ) 誓言发誓言 ( 6 ) 刑法施刑惩罚 5苦于 有人;逃跑 同“倡”,倡导 处处谈论 亲自 6 ( 之 ) ,代“扶苏” ( 起义军 ) ,主语 ( 于 ) 介词,当“被”讲 ( 之 ) 或 ( 其 ) ,宾语,指吴广 ( 5 ) ( 其 ) ,兼语 ( 宾语,指“尉”。)7A8( 1 ) 史记陈涉世家 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 2 ) 司马迁 汉 史学家、文学家 我国一部纪传体通史 130 史记二、阅读部分:1数(shu) 恚(hu) 笞(ch) 毋(w) 袒(tn) 蕲(q)2 向来,一向 用竹板打 制罪,判刑 一起 辅助、帮助 盟誓 3被;修筑;做 来;用4吴广故意几次说要逃跑,使得尉恼怒了,让尉来责辱他。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去守边塞,也要死掉十分之六七。5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6周密谋划 智慧与才能 7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时的情况。8陈胜、吴广为了顺利发动起义,使用了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办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戍卒中很快得到反应。再次显示了陈、吴二人的斗争才智。9根本:秦朝苛政 徭役繁重 直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遇大雨,到渔阳去防守延期,面临死刑。 联系:直接原因的根本原因的具体体现,因为阶级压迫,秦朝苛政 ,所以陈胜吴广灰被逼去渔阳去防守,到不了又得死。陈涉世家练习题B部分参考答案一、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1(1)去,往; (2)如果2(1)和、跟爱戴(2)去,往 派(3)停止 响应(4)回答 无实义3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读“二世元年七月,皆指目陈胜。”回答问题:1(1)恰适、恰巧(2)本来2(1)是(2)竟然(3)才 (4)于是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1)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2)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3)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5(1)度以失期。失期,法皆斩。(2)天下苦秦久矣。6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反映了当时兵役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黑暗现实。7示例:能。因为:“天下苦秦久矣”,顺从民心;分析他们的处境,合情合理;制造了舆论,树立了威信。(答案不求统一)三、阅读“吴广素爱人,吴广为都尉。”回答问题1一起; 难道; 恼怒; 派、派遣2(1)故意(2)是(3)因把,用,拿通“已”,已经以便来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先诱使将尉鞭打吴广以激怒众戍卒,趁机“并杀两尉”,将众戍卒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然后指出惟一的生路是起来反抗,并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斗志,赢得了众戍卒的赞同;最后举行庄严的誓师会,为坛而盟。5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表现谋划之周密,以防不测。“召令徒属”的目的是晓以利害,坚定起义信念。6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等。四、阅读“攻大泽乡,杀之以应陈涉。”回答问题:1等到;通“披”穿着2(1)一起通“举”,选拔参与,这里指欣赏(2)号令,命令称号,国号(3)屡次几3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与朱元思书练习一参考答案1 B 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天下独绝,山、水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C 6清澈 湍急 7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8寒 远上寒山石经斜或寒蝉凄切9D 10凭依(或:凭借、依仗)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11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12空一: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 空二:千丈见底 空三:幽静(或:寂静、静等) 空四: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空五:皆生寒树 13D 14知了长久不停地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15田园生活(乡村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6奇(清急);异(高、险);沉缅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安宁、闲适17A E(A像 B耐寒使寒 C凭借/背着 D返/反,反而 E遮蔽)18“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19(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20听(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1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2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3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与朱元思书练习二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缥(pio)泠(lng)嘤嘤(yng)鸢(yun)戾(l)2尽,完 走完 停止 消失 至 叫 3. 吴均 南朝 叔痒 “吴均体” 4. 山水小品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二、阅读理解:5. C 6. B7. 形容词作动词 消失 使动用法 使平息 8.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 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与朱元思书练习四参考答案一、为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1缥(pio) 2湍(tun) 3轩(xun)邈(mio) 4窥(ku) 5. 柯(k) 6. 鸢(yun)戾(l) 7泠泠(lng) 8嘤嘤(yng)二、写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解释:1急流的水 奔跑的马 2冲击 3在上边 好象三、下面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四、结合语境,解释词语:1从;表示大约的数量。 2两岸;形容树茂密而浓绿。3往;高处伸展往远处伸展。4美丽的;鸟鸟鸣声。5筹划;治理返回。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下面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由于空气清新,可见度很高,所以远山和蓝天好像融为一体,呈现出一样的颜色。略岳阳楼记练习题答案一、解释加点词:(1)降职或远调(2)通“俱”全,皆(3)在(4)通“嘱”嘱托;代词,这件事二、解释加点词:(1)和乐和煦(2)记载古代的一种文体。三、用原文回答:(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四、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乃/重修/岳阳楼一、解释加点词:(1)广远; 边(2)日光(3)详尽二、解释加点词:(1)通往通顺(2)看景观三、翻译下列句子:(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2)降职远调的官员和诗人,大多都在这里聚会,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四、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解释加点词:(1)放晴(2)隐藏 (3)桅杆;倒下;船桨;断折(4)谗言;害怕、惧怕二、解释加点词:(1)天空消散(2)尽极点(3)迫近厚的反义词,厚度小三、极力渲染悲的气氛一、解释加点词:(1)日光(2)起、动(3)荣耀二、解释加点词:(1)有时或许(2)全一片整个(3)持、端介词三、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四、用原文回答:(1)浮光跃金(2)静影沈璧(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五、巴东三峡巫陕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思想感情(2)因为(3)没有;归依二、(B)三、翻译下面句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再乐。”或“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四、(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五、A六、迁客、 骚人七、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八、来因为九、(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2)古仁人十、略醉翁亭记练习题答案一、比较阅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滋长 命名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 3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4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5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异: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醉翁之意不在酒2林壑尤美 醉翁之意不在酒3. B (蔚然:茂盛的样子。为然:认为对的。哗然:喧闹的气势。寂然:寂静的场合)4A5环滁醉翁亭作亭者谁?层意:(1)亭的环境(2)亭名由来6先介绍醉翁亭优美的环境,再介绍醉翁亭名字的由来。其中与文章脉络关系最为密切的两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三、文言文阅读(10分)1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2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一个人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那是太守醉了。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选及答案2004江苏省淮安市1.就 情趣 尽兴地喝酒 下棋2.C3.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爱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4.水落而石出。5. 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2005常德市(新课标版)(15分)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B 3(1)佳木秀而繁阴(1分) (2)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3分) 4(1)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乐事的人,是我太守啊。5陶渊明:忘怀宠辱,自得其乐;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2006(百色非课改) (13分)1B 2背 摆放 酒杯 蔬菜 3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 ,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4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5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2006 (衡阳)1就 象鸟展开翅膀的样子 评分标准:2分。题的“翼”是名词作状语,一定要解释准确,否则不给分。 2远望那长满茂盛树木的山峰和显得幽深秀丽的山谷,就是琅琊山。 (评分标准:3分。“蔚然”和“深秀”是主要计分点。翻译正确各计1分,整个句子翻译通 顺计1分。) 3D 2分。2006吉林省1宋(北宋)(1分)2(1)倾泻(倾注或快速地流)(2)离开(共2分,每小题1分)3围绕“与民同乐”回答即可。(2分)4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共2分,每点1分)5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共3分,启示1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1分)2007遵义市1情趣 昏暗 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 交互错杂。(答对一词给1分,共4分)2峰回路转,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对一句给2分。共4分)3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意思接近即可。共4分)2006(安徽非课改)1(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每小题1分)(3分) 2(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4分)(每小题2 3(4分)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各2分) 4(4分)共同之处:人民生活安逸。民风淳朴。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004、靖西县1D 2居庙堂之高 处江之远3见翻译书4忧 醉与乐 5(先天后天)捕蛇者说练习题答案二、翻译(1)如果蛇咬人,就没有抵御蛇毒的办法。(2)但是捉到它将蛇肉晾干用来做成药饵。(3)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4)永州的人争先恐后去干捕蛇这件事。(5)我继承着做这事做了十二年,差点死掉很多次了。(6)他说这些话时,脸上好像很忧苦。(7)您要可怜我使我活下去吗?(8)可是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9)以前我如果不做这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10)但是乡邻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11)交尽了他们地里全部的收成,用完了他们家里的收入,(12)(乡邻们)哭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劳累得跌倒在地上。(13)顶着风雨,冒着严寒酷暑。(14)到处是死人堆压着。(15)原来和我祖父一起住在这里的人,现在十家中剩下不到一家了。(16)凶暴的官吏一来到我们村,就到处吵嚷骚扰。(17)叫嚷着惊扰乡邻们的气势,就是鸡狗都不得安宁啊。(18)我提心吊胆地起来。(19)就放心地睡觉。(20)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就献上它。(21)回来后就美美地吃土地上出产的东西,来度完我的岁月。(22)一年冒死的风险有两次。(23)哪像我的乡邻那样天天有死的危险呢?(24)现在即使死在这件事情上,比我乡邻的死来说已经很晚了(25)又怎么敢怨恨呢?(26)我曾经怀疑这句话,今天从蒋氏的事来看,(这话)还是真实可信的。(27)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比蛇更厉害啊?(28)所以写了这篇文章,用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三、文意理解: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2(1)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捕蛇者说同步练习题答案1唐 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集2 “苛政猛于虎”。3“非死即徙尔” “弛然而卧” “之旦旦有是哉 ” “几死者数 ”。阅读语段(一)答案一、 解释下列字词1出产 2底子 3花纹4如果 5咬 6抵挡7能够8把它制成9用来10医治11征收12低13捕蛇这件事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异蛇)接触草木,草木都死;(异蛇)如果咬人,没有人能够抵御它的剧毒。(2)从那时起,太医用皇上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招募有能捕捉它的人,低他的税收。三、 回答下列问题16、补足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1)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 )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异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2)从蛇的外形、毒性和医疗作用三个方面来写永州之蛇的“异”。(3)当其租入(4)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表达出赋敛之毒比蛇之毒还要厉害。阅读语段二答案一、 解释下列字词1独占 2询问 3捕蛇人 4捕蛇这件事上 5继承 6脸上好象 7悲伤8同情 9好象 10怨恨11差役12赋税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我的祖父死在捕蛇上,我的父亲也死在捕蛇上,现在我继承干这件事已有十二年了,险些送命已有好几次了。(2)他说这些话,脸上好象很忧伤的样子。(3)你怨恨这个差事吗?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样?三、 回答下列问题(1)所谓的“利”是用蒋氏祖父和父亲的生命以及自己的九死一生换来的。(2)表达出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关心和同情。阅读文段三答案一、 解释下列字词1眼泪 2使活下去 3此,这 4从前 5困苦不堪 6一年一年累计起来 7一天天 8困苦窘迫9尽 10用完 11迁移 12冒 13喂养 14到的时候 15年龄 16即使 17哪里,怎么 18比 19谁 20期待 21满眶含泪的样子 22喧闹 23放心的样子 24提心吊胆的样子 25快乐的样子 26天天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你想怜悯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2)我一年中我冒死亡威胁只有两次,其余时间,就很快快活地过安乐的日子。(3)哪里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都有死亡的威胁呢?(4)比起我的乡邻们,就已经在后面了,我又怎么能怨恨(这个差事)呢?(5)谁知道租赋的毒害大大超过这种毒蛇之害的呢?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三、 回答下列问题(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苛政猛于虎也!暗示永之人不堪为田赋所累,尽管像捕蛇这样危险的差事,也争着去做。桃花源记历年中考练习题一(2004肇庆)1、D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二(07重庆市,15分)1(3分)(1)类 (2)全 ,都 (3)邀请( 每词分 )2(2分)A( 古义 ; 交错相通 :c 与世隔绝的地 方 ;D 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略)3(4分). (1分)(1)老人和孩干们个个都安闲快 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 悦 之情 显得心满意 足 。(“黄发垂髻 ”1分 ,“怡然自乐”分)(2)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或 :这个人为( 他 们)详细 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具言”与“所闻” 各1分, 其中“ 所闻 ” 译成“ 知道的”或“见闻的”都得1分 )4(2 分)热情好客;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合即可)5(4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 , 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意合即可。 “和平”与“平等和谐自足 ”两点每点各 分 )三(2008 南充市)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10分)1.(1)对感到惊异 (2)交错相通 (3) 束缚,约束 (4)停止(2分)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3.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分)4.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四(2008甘肃省金昌市)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1(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2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3(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4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5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五(2008吉林省)(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1饮酒归园田居(1分,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2(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 (2)通“邀”,邀请(共2分,每小题1分)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抄写全句也可)4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5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共3分,结合作品内容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乙)(5分)6告诉(1分)7围绕“屋漏,日晒雨淋,读书自若”或“家人埋怨环境艰苦,读书自若”回答皆可。(2分)8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围绕“读书人若无高洁品格,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回答即可。(共2分,理解1分,结合陶渊明其人及作品1分)六(2008太原市)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1桃花源中人说自从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就再没有从这里出去。 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2(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3(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4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七(08安徽非课改)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1)“全”或“都”(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3)钓鱼(每小题1分)2(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3(4分)世外桃源与民同乐(各2分)4(4分)共同之处:人民生活安逸。民风淳朴。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八(08长春)(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1晋代(东晋)陶渊明2鲜艳美丽 整齐的样子 沿、顺着 随即,不久3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4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5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九(08黔东南课改)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各题。(8分)1(2分)(1)整齐的样子(1分)(2)同“邀”邀请(1分)2(6分)(每小题译出大意给1分;小题“黄发垂髫”“怡然”能正确译出给2分;“妻子”“绝境”能正确译出给2分。)(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2)(他们)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十(08苏州)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1A、B(A项:走;B项:指示代词,这;C项:副词,相当于“又”/恢复;D项:说/道理;E项:隔开/偷偷地)2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3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5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十一.(08温州非课改)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13分)1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2(1)咸(皆)(2)延3(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十二(08徐州)1(4分,每处一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整齐的样子(2)听到(3)都(4)惊讶,惊奇2(2分)答案:D3(4分,每句2分)(1)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2)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4(2分)答案:B十三(09湖南娄底市)1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后遂无/问津者)(2分)2B(交通:互相通达)(2分)3C(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2分)4(1)渔人觉得非常奇怪(1分),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1分)。(2)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1分),(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1分)。5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十四.(09广东省)(8分)1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2答:欲穷其林怡然自乐处处志之不复得路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3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十五.(09安徽省芜湖市)文言文阅读(15分)1.(4分)交错相通 通“邀”,邀请 你 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2.(4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 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3.(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4.(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作研发合同模板
- 2025标准最高额借款合同
- 2025年城区租赁合同
- 2025私人住宅装修合同模板
- 火电工程后评价培训资料
- 贫困户政策培训
- 货币政策工具培训
- 餐饮联盟合同
- 推行员工行为规范
-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2
- 2024桂林临桂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相关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德胜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质控工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一年级不等式填数练习题
- 2025年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皮肤病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DB37-T 3274.3-2023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第3部分:山东VI型
- NDA模板:2024年英文商业保密协议标准格式一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活动1《抓抓数数》教案
- 路基路面工程课件:路基路面工程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