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如何教弟子的.doc_第1页
孔子是如何教弟子的.doc_第2页
孔子是如何教弟子的.doc_第3页
孔子是如何教弟子的.doc_第4页
孔子是如何教弟子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是如何教弟子的礼记学记学记是古代的教育哲学,从创办学校到教学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现在很多地区都在搞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而工作的方式模糊,甚至有些地方表面是传统的器物,实质还在用文化没落时期的方式来教学,那么用学记来做指导才会真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做了学记解释,很有现实意义。礼记:亦称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大都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记,由西汉戴圣编纂。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共计48篇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发:引发 虑:思考 宪:根本,深入 謏:通“小” 就:靠近 体:体恤,关怀,求教 化:表面是改变,深入是无声无息的教化 君子:有修养,目光长远。与小人相对,小人指目光短浅。儒家里指的小人没有片面的说品德不好 俗:风俗习惯文化由心入门。说明:教育的目的在与使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人们长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掌握在没有德行的人手里就是破坏力。这里也说出了古时的教育目的是移风易俗,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是优化民风的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器:器皿。道:道理,这里指人生的道理 王:这里专指王天下者,使天下兴旺的人,并不是所有的君王都是明君。 兑命:兑:说,悦 。尚书: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念:常思也。说文,今+心:当下 现在的心里 念终:始终想着说明:这里用国家来说明,其实不仅仅建设国家,家族的兴旺,个人的幸福都离不开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的道德长久保持。孟子中讲的故事,恶人一念之间求小孩。这个念头是瞬间的善心,也是本善之心。学习就是把这个瞬间的念头无限加长,乃至终生都生活在这个善心当中。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o,敩,教也】学半。其此之谓乎?弗:不 。 至:最高的 学:效法 教:被效法,与学相对,与学又相互联系,可以理解为帮助别人,同时给别人做模范所以要先修正自己(中庸讲修道之为“教”) 知不足:学习的结果 知困:是帮助别人的结果 相长:互相成长说明:学习的方法,自己学得再好自以为学好了,只能是半满,能把学的知识用在帮助别人上知道哪里还有不足,再努力学才能得到真正的圆满,往往在帮助别人时成就自己。效法的人长进快?还是被效法的人长进快?教学的宗旨:从思维上解决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ng】,术【su,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子时术【述】之。其此之谓乎。古:本篇成书在周末,所以古这里指夏、殷、周。塾: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党:五百家为党。庠:殷、周时的学校。古代乡学,泛指学校。遂: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序:与庠并称。殷曰痒,周曰序。国:各诸侯国。学:太学,国子监等。比年:每年。中年:隔年。考:考是考察,校:校对,古时的考察从这里看不是简单的考试,涵着指导。离经:古代文章没有标点,头两年的学习就是明确句读。方法就是反复读诵。(例如:骑车要把把把直,下棋要将将将死)辨:明确,辨别。志:记住所学的典籍 敬业:与现代学生的逆反心里相对,培养学习的心态。乐群:乐是很有深意的字,与同学相处不仅仅没有矛盾,而且很开心愉快的共处,有了敬业与乐群怎么可能不爱学习哪?博:广泛多方面的。习:调节,羽在日上,鸟在天上飞是要时时调节高度,所以在古文中习字为调节的意思。1调节心态2调节方法3调节处世。例如:论语“学而时(时:时间上讲是经常,空间上讲是多方面的意思)习之”,这里习也是调节,学习要多方面的调节。亲:亲自、自己。师:效法、表率。亲师: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给低年级的同学做表率作用。论学:这时才可以发表言论,提出见解。取友:选择有共同志向的同学。知类通达:学到的道理能够深入变通。强立:自立,自己有学习的能力。反:刚开始学习是波动的前进,经常有退步。说:心里高兴,深意高兴才说,不高兴就不说,好的事情说,不好的事情就不要说。这里是指从心里佩服。大学:这里应该是指大学中的“明明德”:说明:这一段总说了古代办学的方法,由浅入深的九年教育过程,后面是细说。私人办学与政府办学相结合的方法。前两年的目的是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有些注解中“志”解释为志向。这两年要把学习的经典要明确的记住。读诵还有一个很重要目的,就是把浮躁的心清静下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第三、四年这两年培养的是愉快教学,这是古人教学的高明手段。第五、六年开始广泛求学,调节学习的方法、心态等,同时要对低年级的小同学做出榜样。第七、八年可以讨论、研讨,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之前是不允许讨论,只能听,跟着学。这时候可以算是小有成绩。九年可以达到自己能独立学习,能主动求学。学校教育的目的达到了,这个时候是深入学习的开始。也就是可以工作了。工作的目的就是后面继续讲的。让人们从心里佩服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不仅仅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德行。当今科技飞速进步而道风日远。大学始教,皮弁【bin】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孙【逊】其业也;夏【ji】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大与学分开讲,或大学中的明明德的教育,是教心的教育。大:学业的广博和正确,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等全方面的。学:学习、学业是明德的过程。皮弁: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这里表示衣着整齐,对待学业的重视。祭菜:供祭祀用的芹藻等菜蔬。宵【小】雅:诗经组成部分之一。共七十四篇,大致产生于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肄:练习。三: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思无邪”是诗经的作用,这里用三首诗来安伏烦躁。官:管理。始:开始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要求敬业,读诵诗经都是在导正思想,学习的心态,才会有良好的开始。入学:开始学习。 鼓:击鼓召集学生。箧:书包,打开书包。 逊:谦逊;恭顺。夏【ji】楚:用于惩罚犯错学生的用具,这里是把用具放在讲台前,起到震慑的作用。未卜禘:祭祀是对祖先的尊重,放在这里其含义是对后代的教育与对祖先的尊敬是同等的重要。游:不固定,让他自由发挥。志:性格特点等个性。存其心也:一点的小事就能看出学生的存心。躐:不能跳级学习,学是多方面,现在很多学生跳级,仅仅是从知识上长进快,而其他诸多方面都忽略。所以科技进步而民风日远。凡学:所有的学习。官:管理。事:从小事做起。士: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能把事情做得好的才叫士。志:志向,先培养志向说明:在讲正课之前的七项准备工作,处处都是由心入手,所以古代的教育很多看去繁杂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教化学生,这七项事情做完,就可以达到端正学习的心态,教师把学生的心掌握住了哪里有教不好的孩子?个性教育,根据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逊】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大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时:用在这里是讲高明的教育是时时都在变化之中,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是时时都在教育当中。教:在学校接受教育。正业:古代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居学:在家里学习,家庭作业。居学与正业是同等的重要,现在讲家庭教育。上世纪初,西方社会科学家研讨,为什么古文明只有中国还存在,结论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操缦:操弄琴弦。安弦;博依:广泛的比喻。杂服:洒扫应对。艺:六艺。乐学:这古代教育很重要,也是现在教学的误区,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给予明确的说明。藏:隐藏在心里,挖掘内心的宝藏。修:修养,气质,表现在外表,要有修身的功夫。息:喘息,休息,善于调节。游:游刃有余,形容能承担很重要的事物,而没有压力。故安其学而亲其师:安心学习。乐其友而信其道:友与道是紧密相连的。师辅:老师的辅导。反:后退敬孙【逊】务时敏,厥修乃来:恭敬谦顺,努力不倦,如此修学便能成功说明:用四种事物说了学习的递进,引导学生进入正常的学习境界。内心有丰富的内涵,外表才会有修养有气质。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由乎!今:成书的年代。呻:诵读,吟诵。占窥视。毕:书简。数:反复重复。安:心安是学习的基本要素。诚:信心,与安相呼应,是学习的心态。材: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悖:与教学的方法违背。拂:违背。夫然,隐:隐没,熄灭。学:学业。疾:恨,这里是讨厌。师:老师。刑:刑罚,这里是方法的意思。说明:这里提出了几种教学中常见的失误,这些失误导致的结果。与前面的博学、与乐学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大:正确的。可:适合。时:适合的时机。陵节:跨越进度。孙【逊】:循序渐进。相:互相。观:观摩。摩:研究,切磋。说明:这段与前面第四、第五段相互对应,是进一步说明,做好准备、循序渐进 发!然后禁,则扞【h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僻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发:错误的事情发生了。扞【hn】格:互相抵触。时过:教学最好的时机。杂施:没有规律的教学。勤苦:勤奋刻苦。独:这里的独是目中无人或孤僻。与无友相对应。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需要独自思考。孙(逊):循序渐进。燕:轻慢。燕辟:轻慢老师作的比喻,以为太浅。说明:本段是与上一段相对应,反面的说明了上段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道【导】、牵:指导,道与牵相对应,都是教师在前面,学生在后面,一个是让学生主动,一个是让学生被动。强、抑:目的都是让学生认真学习,严格要求。强是让学生主动遵守纪律,而抑是用武力压迫。达:只追求结果,忽略了过程。喻:通晓,明理,要明白道理。说明:同样的目的,不同的手段得到不同的结果,要求教师要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取得成绩。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zhng】善而就其失者也。多:求多,不管能不能接受得了,一味的学。寡:只学一点点就以为满足了。易:不求慎解,肤浅的学了一点就满足。止:厌烦学习,废弃学业。莫同也:心态的不相同。说明:教师要了解学生,遇到这样的四种心态就要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善的正确的方面有长进,遇到有过失的地方马上扭转。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歌:教人唱歌。继:学习。声:发音。微而臧:简单而富有内涵。譬:比喻。罕:少。喻:明白。说明:要用最简单而明了的语言和方式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这很重要,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喻:晓喻;开导,明白,了解,说明,使人了解。长:长辈,尊长。君:明理、勇敢、智慧、正直。三王:伏羲、神农、黄帝称三皇。四代:虞、夏、殷、周。说明:对教师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前面是讲严格要求学生,这里老师要有博学的文化。这里用古代圣贤君王都是因为有好老师来加重强调老师的重要。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师严:教学的过程严谨认真。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君王对下属有两种情况很特别,不把他当作下属。尸: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尸,神像也。象卧之形。说文。诏:告诉,告诫,这里是给君主当老师。北面:这里比喻臣属。君主不把老师当作臣属。说明:这一段前面是说教师如何得到尊重,是对老师的要求,只有自尊才会有别人对你的尊敬。老师做好了,那么才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这里用君臣之礼说明尊师,君可以代表所有的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悦】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庸:拥护攻坚木:破坚硬的木材。节目:木材中出现的节块相:教师与学生。说:顺其自然,并高兴。从容:自然而然的。说明:用破木材举例,先从一端简单的开始,再深入到节块,时间长了,自然明白了。这里从学生的提问到老师的讲解是进一步学习的道理。与前面初步学习象对应。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y】之;语【y】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记问:自己没有心得。学完了之后没有体会,只是知道了意思,自己没有受用。听:认真听学生的回答问题。力不能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疑,有不对或不明确的地方。语【y】之:告诉学生。舍:暂时放在一边。可:可以。说明:对教师的要求一步补提高,自尊博学要有心得(不能是记问之学)。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冶:熔炼金属,铁匠的儿子。裘:皮衣,这里是缝制皮衣。箕:制作簸箕。说明: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