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医改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1页
平昌县医改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2页
平昌县医改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平昌县医改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4页
平昌县医改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医改办201202号 签发人:何景明 平昌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办公室关于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总结的报 告市医改办: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医改办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严格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有力有序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三年医改目标任务。一、三年医改主要成就(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到2011年,全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覆盖面100,参合人数85.73万人,参合率98.36。城镇职工、新农合参保参合率分别比2008年提高8、6.36,城镇居民参保率从2009年实施时的50提高到93。2008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参保参合率 2、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一是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各级政府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各级政府投入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资金从2008年的5160.22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17951.37万元,增长248。二是明显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参保参合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大幅上升,2011年分别达到70.1、72.75;城镇居民、新农合参保参合人员报销住院费用从2008年的3500.93万元增加到13418.96万元,增长283.3,2009年至2011年,城镇居民、新农合参保参合人员累计报销住院费用27801.48万元,保障作用明显,群众“看病难”基本缓解。三是突出保障的针对性。除一般人群外,合作医疗方案对特殊人群、特殊疾病、实行了特殊的报费政策,把五保孤儿作为特殊人群,报费比例调高到95,不设门槛。把精神病、尿毒症、白血病、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的其他疾病和肺结核归口治疗作为特殊疾病,给予了报销比例比一般疾病高的照顾,如:精神病定点治疗报销95,尿毒症门诊透析按住院管理,报费95;白血病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治疗至低报80、骨髓移植患者封顶线调高至了30万元。四是体现关爱。对14岁以下儿童患白血病、心脏病手术、恶性肿瘤,丧失劳动能力的一二级残疾人、孕产妇等群体给予特殊的报费措施。儿童白血病骨髓移植封顶线调高至了50万元;孕产妇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顺产不拿钱;一、二级残疾人报费比例比在县乡达95。五是注意公德导向。规定受县委政府及其以上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孝星、劳模、见义勇为的先进个人在县内县乡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报销95的费用;90岁以上的老人县乡住院费用报销95。通过这些体现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注意了通过合作医疗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领导社会风尚。六是注重参合人群的均衡受益。考虑慢性疾病患者的受益问题,依据疾病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一共筛选了9种慢性疾病,享受慢性疾病家庭用药定额补助,资金按参合人数人均5元在统筹基金中安排。七是全面提高救助水平。到2011 年,资金来源稳定、管理运行规范、救助公开、服务快捷、效果明显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城乡医疗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三年来,共资助1845名困难人群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资助72028名困难人群参加新农合;政策范围内困难人群住院自付费用救助金额4876.6万元,年均增长142.5。 2011年困难群众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已经超过65。2008年2011年各级政府投入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资金2009年2011年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2008年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及新农合参保参合人员报销住院费用2008年2011年政策范围内困难人群住院自付费用救助金额(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1、坚持“四个100”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县乡镇(地名)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四个100”,即覆盖率100、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100、挂网采购100、执行零差率销售100。2、坚持合理用药。乡镇(地名)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门诊抗菌素2联以上处方均低于20,门诊静脉输液处方均低于30。3、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费合并为一般诊疗费,每诊疗人次收费标准统一确定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元,村卫生室3元。4、深化财政补偿机制改革。采取“收支差额核算、购买服务式补助、年初预算、年中预拨、年底考核后结算”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兑现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落实了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补助。三年来,各级财政支持医改投入资金达7.25亿元,年均增长35;县级财政投入资金2.51亿元,年均增长75。 各级财政支持2009年-2011年医改资金2010年-2011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投入资金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县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的原则,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额名,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合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6、全面落实绩效工资。从2009年10月1日起,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落实兑现了绩效工资6320万元,保障了基层医务人员合理待遇,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7、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2011年,扣减未达到考核平均得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35万元。医务人员收入与业务能力、业务贡献全面挂钩,档案工资作为调资调级、参加社会保障、享受退休待遇的依据,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初步建立起了“靠绩效分配留住人、靠绩效分配分流人”的机制。(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1、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片区为骨干、乡镇为枢纽、村居为基础”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利用扩大内需、港澳援建卫生项目等机遇,完成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县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启动精神卫生体系、监督体系、急救体系、卫生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和地名卫生院规范化建设。2009年2011年,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1.15亿元,新增业务用房5.5万平方米,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2、“三诊”医疗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实行接诊,对无条件医治和出院后需继续治疗的患者实行双向转诊。县级骨干医疗机构与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到2011 年底,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平地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到25元。1、健康档案。到2011年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963408人,建档率91.58,其中规范化电子建档838144人,建档率79.67,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699036人,建档率80.79,城镇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139108人,建档率77.71,分别超目标任务20.79、7.71。2009-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数2、健康教育。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设宣传栏658个,更换内容3950次,发放健康处方393.5万张,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33万册,开展健康咨询活动3753次,健康知识讲座3948次,播放影像资料390种。3、疾病预防控制。三年来,全县0-6岁儿童键证率稳定在98.6,建卡率稳定在87.2;免疫规划接种率保持在99左右;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到2011年底,下降至311/10万。2008年2011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4、妇幼保健。三年来,7岁儿童系统管理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持续下降,2011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死亡率为4.4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2011年7岁以下儿童及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2008年-2011年新生儿死亡率2008年-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5、老年人健康管理。全县共健康管理率65及以上老年人95279人,健康管理率92.48,健康体检表完整率92.21,血糖监测率92.7。6、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全县共筛查登记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34333人,进行健康管理33564人,健康管理率97.76;年内进行1次健康体检和随防4次以上规范管理30207人,规范化管理率90。2型糖尿病筛查65324人,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9206人,进行健康管理9105人,健康管理率98.9,规范化管理率91。7、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全县共筛查出重性精神病患者2868人,登记建档管理2868人,健康管理率100,进行健康体检和年度4次以上随访2744人,规范化管理率95.68。8、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在全县配备了专(兼)卫生监督协管员60名,协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等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各乡镇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达98,且做到每月对辖区协管项目进行1次巡查,确保了公共卫生安全。9、重大公共卫生项目。2011年农村妇女增补叶酸服用人数7700人,完成100,患神经管畸形儿仅10人,大大降低了人口出生缺陷。2010年8月至今实施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孕产妇及婚检妇女HIV检测16512人,阳性为2人;梅毒检测14421人,阳性9人;乙肝检测17621人,阳性435人。(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始终把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改善患者服务感受、控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内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强化院务公开和内部民主管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作为改革的重点,公立院改革探索收到了一定实效,患者、职工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二、三年医改主要经验(一)强化民生意识,围绕“三让”自加压力,坚持“四不”坚定医改方向“小病拖、大病捱、快死才往医院抬”,这是过去流行在平昌山村的顺口溜,也是全县经济落后和绝大多数贫困群众看病就医的真实写照。新农合制度实施后,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医生没地位、医疗条件差、医疗机构效益差、医务人员待遇差、医患纠纷多、没人愿意当医生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条件差、看不好病的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综合解决群众看病问题是长期纠结在县委政府的一块心病。“让医生受尊敬、让患者有尊严,让全县人民健康、快乐、和谐地享受生活”,是深深埋在县委政府领导和卫生部行政主管门心中的愿景。党心系着民心,民心向着党心。根据中央省市的医改精神,县委政府把新医改的基调定在了“四不”:一、坚持医改目标不走样。始终围绕中央和省提出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目标,短期内实现“五个最”,即:让老百姓付最少的钱、作最少的检查、用最少的药、花最短的时间,获得最满意的医疗服务。二、坚定改革方向不打折。坚决立足“三个坚持”,即:坚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彻底纠正政府办医的企业化、营利化发展模式;坚持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牢固树立政府是举办医药卫生事业责任主体、投入主体意识;坚持综合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促进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全面理性回归。三、坚决不让群众利益落空。做到“四到位”:即一是基本医疗服务管理到位,防治药价降、收费涨,此降彼涨,老百姓对新医改没有明显感受。医疗服务价格一直控制在了较低的水平。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位,让群众少生病,切实提高全民疾病预防水平和健康水平。三是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到位,严格按中央和省、市政策,配备、采购、配送、使用、销售基本药物,坚决把药价压下来。四是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兑现到位,做到应保尽保,按制度公平享受。四、坚持体制与机制建设并重,不搞一阵风。体制是医改的基础,机制是医改成效的保障;体制改革时间短,机制建设时间长;新医改必须注重促进卫生事业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二)强化政治优势,合力助推新医改新医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复杂而艰难。综合调动各方面力量干大事,是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保证新医改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县委政府采取了五条措施,强化各方面的责任。一是“包”,强化领导责任。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辖区。每个副县级以上领导都挂包一个乡镇,乡镇包辖区的全面组织实施工作。包的责任是包宣传、包发动、包监督、包具体问题处理和信息反馈、包稳定、包实效。县医改领导小组、医改办包医改方案、文件、措施的切实可行。二是“担”,强化政府责任。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被撤乡镇地名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全部由政府举办,包括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全县43个建制乡镇60所卫生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共75个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保证正常运转。要增加村卫生室投入稳定村医队伍。新医改要确保医务人员的实际待遇不降低,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要确保群众新医改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让群众见到实惠。三是“促”,强化部门责任。医改相关部门在医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负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能按期完成任务、工作不配合不协调的,必须实行问责。由于各部门责任和分工明确,使得全县抓医改工作没有一个部门不熟悉政策、没有一个部门扯皮,更没有哪个部门不重视。四是“督”,强化目标考核。医改工作目标纳入乡镇党政和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的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县目标督察办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时刻,组织力量深入乡村进行督察;卫生局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乡镇交叉考核查、县上抽查的方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新医改各项政策情况进行了督查。新医改纳入各级目标督查,形成齐心协力抓好新医改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听”,强化跟踪完善。新医改好不好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说了算。县上领导、医改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群众倾听各方面对医改工作的反映。时任县委书记李映同志下乡调研时,卫生院的同志听说乡镇配置的救护车已超编制暂时上不了户时,他主动打电话协调相关事宜;老百姓说农村患白血病、尿毒症、肿瘤付不起医药费用时,他三次深入相关机构、亲自听取情况、召开相关会议,县内最终出台对这三类特殊疾病的医药费用补助办法,最高报费到了30万元;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张根生同志在卫生院调研时,听同志们说卫生院养不起救护车时,便召集财政部门研究,对中心卫生院追加5万元、一般卫生院追加4万元的救护车运行费用;安排医改领导小组深入乡村调研,重点研究还有哪些配套措施不到位、需要落实。(三)强化投入保障,防止新医改因缺钱而搁浅新医改没有钱,改革就难。平昌财政艰难,全县党政机关人均工作经费一年只有7000元/人,其他事业单位就更低。但尽管如此,卫生投入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11年,全县财政卫生净支出32066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10 %;县本级卫生净支出从2009年的4649万元增长到11624万元,增长幅度达150%。财政为卫生事业主要做了八件事,一是本级财政应负担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投入按时足额全部到位,不差一分;二是公共卫生专项补助、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补助及地方配套,本级财政及时足额到位并划转医疗卫生机构,不欠一分;三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过去的药品收入、经常性补助、正常运转的缺口资金足额预算,不减一分;四是对县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人员经费、工作运转经费、社会保障经费等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不少一分;五是县级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训等进纳入行预算安排并足额兑现;六是对村卫生室补助按5000元/村兑现;对村卫生室人员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按村内人口人均8元的标准,进行了考核补助;七是对民政医疗救助预算兑现了专项经费。八是从2009年10月1日起兑现了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的绩效工资和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四)强化机制建设,构建良性体系卫生事业需要一个优质的体系和无数优质的团队为群众健康服务,医疗卫生行业需要一大批优质的专业人才,才能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为保证卫生体系的良性发展,全县重推了九大机制:1、财政补助实行“购买服务制”。即财政拿钱买服务,拿出的钱必须与买得的服务基本相值。年初财政根据单位编制、服务功能、服务人口等因素年初预算补助,年中分次预付,年终由卫生行政部门考核、财政复核后结算兑现,钱到单位不到人头。目标任务完成相对较差的不低于预算额的80%、完成好的不高于预算额120%,财政不扣减补助总额。2、对医疗卫生人员实行“绩效分配制”。个人能得多少报酬,与业务能力、业务贡献全面挂钩,与档案工资彻底无关,档案工资只作调资调级、参加社会保障、享受退休待遇的依据,财政不直接往个人卡上打钱,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初步建立起了“靠绩效分配留住人、靠绩效分配分流人”的机制,医疗卫生机构绝不养懒人、不养无用的人。就是财政补助的绩效工资,也必须与工作绩效挂钩,享受基础性绩效必须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奖励性绩效重点奖励有突出贡献的。3、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实行“公众评价制”。职工由单位全体职工或职代会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由社会各部门和社会群众对其量化评价。评价结果与单位补助和个人报酬挂钩。从机制上防止医改后政府投入多了,医疗服务质量反而下降了。4、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三年一聘、一年一考核,新进人员实行凡进必考。5、院长实行“任期目标制”。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长公开选拔机制,一律通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四个环节产生,每届任期三年,届期满后,未完成卫生目标工作任务或连续两年目标考核在全县倒数第五名内、党政满意度、本单位职工满意度、群众满意度低于70%不得连任。新医改的各项目标任务又特别是合作医疗、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卫生任务完成不好的或有重大违规的,出现重大医疗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6、院内管理“民主公开制”。院内重大人事、分配制度调整、财务预决算、基本建设、设备采购等重大事项必须经院务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院长不直接进行药品器械采购,基本建设推选职工组成监督小组进行监督,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项目、收费价格全面公开。7、医疗业务实行“平等竞争机制”。府举办的同类医疗机构展开平等竞争,允许群众跨区域自主选择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的服务的数量、质量与财政补助的多少挂钩。鼓励非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与政府举办机构开展业务竞争。8、规模实行“服务功能定位制”。围绕“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要求,着力构建县、乡和社区、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围绕“办强县级、强化乡镇、抓牢村级的思路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制订了卫生事业十年发展规划,允许边远山区、中心乡镇卫生院向综合医院发展;围绕 “体系完整,运转规范,收费低廉,服务周全”四个指标,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医疗机构梯次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人才梯队建设。9、尊重生命的“便民机制”。一是针对全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达30多万人,在家老弱病残居多;平昌离大中城市远,危重病人转院治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的实际情况,力求建好“三诊体系”,尽可能让更多的生命得到延续。“三诊体系”即建立快捷、安全的接诊体系,让留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