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诀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2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B鲜卑与汉族地主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彻底消失D落后的民族终将被强大的民族代替3史学界普遍认为,北魏门阀制度的建立,对北魏的统治非常有利,这主要是因为实行该制度A对全面学习汉族文化非常有利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使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进一步合流4“至唐(中期),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A说明均田制被破坏是偶然的 B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C全面分析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说明唐朝没有实行过均田制5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A继承华夏传统B提升民族认同C促进民族融合D化解民族矛盾6北魏政府下诏均给天下人田:“诸桑田皆为代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A促进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B使小农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C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推动了精耕细作生产方式7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开篇就直接介绍了耕、耙、耱等农具,这表明A北魏时期人们非常注重精耕细作B农业生产的工具有了革命性的变革C改进农具对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D鲜卑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已无差异8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9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的作用有限制了豪强的土地兼并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的收入增加A BC D1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第II卷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6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 “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拨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中国中古时代是一个家族时代,呈现出鲜明的家族政治、家族经济与家族文化的特征.东晋南朝时代,侨州郡县普遍设置乃至成为一种制度。侨流人口的迁徙与定居新地,基本上保持着乡族集团的形式,这就使得安樨侨流釆取设立郡县的方法比较简便可行。而就乡族集团置州郡县,也有利于保证这一集团内部组织的稳定性,符合大族及侨流人民的利益。东晋南朝失去了重要的地理上的正统依据。夫所谓祖宗疆土,尺寸不敢与人,既境地止画方隅,又讳言削弱,则侨置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好办法;又东晋南朝例不侨置十六国北朝新立的州郡县,借以表明对其政权的否定。东晋以来,豫、并、兖诸州及江淮间流人南渡江,侨寓在这一带,因置侨州郡县,皖南傍江经济文化因之迅速发展。但侨州郡县对行政、治安、征税等政府管理极为不便。在地方行政与户籍制度上,“侨置制度尤为素乱之源”摘自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对当时政区之影响述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东晋南朝设侨州郡县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侨置郡县的影响。(12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材料三 汉人胡食图 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8分)(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6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依据材料四,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6分)1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眸】(18分)材料 曹操募民大规模屯田于许昌一带,其屯田收租之法是,将官田出租给佃户。如佃户用官牛耕田,政府分六成,佃户分四成;如自持私牛,则政府与佃户各分五成。曹魏在每一州郡设置田官进行管理。据载,曹操要在邺城建造宮室,命并州刺史梁习从上党供应木材,梁习便请求“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以耕种获粟,将所得作为准备供应木材的費用。三国志说:“魏式之初,岁有千万斛,以冲兵戎之用。”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概括曹魏屯田收租之法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分析曹魏屯田收租之法的作用。(9分)2018-2019学年选修1第三单元训练卷历 史(一)答 案第卷1【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由此可以看出,北魏迁都洛阳,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中原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答案】B2【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化政策能够推行,说明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相互影响很深,因此本题选择A项。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了文化的内容;C项错在“彻底”二字;D项错误,这种想法就是有问题的。【答案】A3【解析】北魏门阀制度的建立,使时代显贵地主家族把持政权,对北魏的统治非常有利,使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进一步合流,D正确;学习汉族文化与门阀制度无关,排除A;B项错在“各少数民族”,孝文帝改革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排除;门阀制度的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排除C。【答案】D4【解析】依据题文可知言论作者认为:唐中期均田制成为空文的原因是“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即人口众多,政府掌握的闲田不足。此言论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故B项为正确选项。A、C、D三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B5【解析】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而该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等做法是利于化解民族矛盾的,但继承华夏传统、提升民族认同、促进民族融合是均不符合当时的阶段特征的,所以只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D6【解析】材料“北魏政府下诏均给天下人田”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可以促使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工商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进,故A、D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彻底”。【答案】B7【解析】耕、耙、耱是我国古代农民进行精耕细作的工具,齐民要术将对这些农业生产工具的介绍放在开篇,可见精耕细作技术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的工具有了革命性的变革,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改进农具”,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鲜卑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无法体现“鲜卑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已无差异”,排除D。【答案】A8【解析】材料“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反映了均田制的内容,它并未改变封建地主地所有制,故A错误;它有利于自耕农的利益,故B错误;均田制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故C正确;均田制不可能杜绝土地兼并现象,故D错误。【答案】C9【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有利于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和增加政府的收入,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故正确;所以答案选D。【答案】D10【解析】商鞅变法促进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型,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故B正确;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不属于两者的共同表现,故A错误;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不属于社会进程的发展的角度,故C错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故D错误。【答案】B第II卷11(22分)【解析】本题以东晋时期的特殊的地方制度“侨置郡县”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和分析能力,问题答案基本根据材料部可以归纳,但在分析影响时往往难以答全,平时注意培养利用材料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全面性。(1)本小题考查对材料的归纳能力。根据所学和材料中内容,当时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需安置流民,同时为征收赋税需要和加强对地方管理,安抚南移流民民心,需要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重新设置。(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联系所学,大量人口南下,促使了南方的开发,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中“以侨置名称来安慰民心”,实际上有利社会稳定,但“政府给予南迁的北方士族们更多的土地更多的特权,这些特权使他们重新恢复了以往在北方地方望族的势力”,从而对中央集权也带来威胁。“而这些郡县名目的出现,却使得东晋地方行政区域复杂化”,说明造成地方行政制度的紊乱。【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大量北民南迁;受地域乡里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维护正统借以表明对北方政权的否定;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2)影响:安置了移民,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及北方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促进南方的开发,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维护并发展了士族势力;加大了政府管理的难度,造成地方行政制度紊乱。12(20分)【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即可从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方面回答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再从推行均田制的角度回答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再从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等方面说明它不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2)本题据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等方面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本题据材料三“汉人胡食图”即可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这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再依据材料四“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基础的方面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答案】(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措施:推行均田制,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2)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短诗远和近
- 石河子大学《通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葡萄酒市场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优化理论与方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肿瘤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
- 沈阳理工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内燃机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高频电子电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冬虫夏草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全新初二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
- 走进鱼类世界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
- 代卖商品合同协议书
- 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练习100题及答案
- 中外合作办学规划方案
- 厂房屋顶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建议书
- 2024年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 2024年第九届“鹏程杯”六年级语文邀请赛试卷(复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