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示范户.doc_第1页
科技兴农示范户.doc_第2页
科技兴农示范户.doc_第3页
科技兴农示范户.doc_第4页
科技兴农示范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兴农示范户促进农机推广应用的机手记农机大户牟德兵狮溪、水坝塘、芭蕉的农机户没有一个不认识牟德兵,现年43岁的他,家住狮溪镇瓦房村家坪组。他在立足适用科技运用,积极开展农机示范推广实干中逐渐成长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兑现,农户购机开始热了起来,当年他从农机局购置一台由国家补贴30%,县烟草公司补贴30%,狮溪镇政府补贴500元,自己出资1800元的合盛微耕机后,几年来他率先示范促进了周边水坝塘、芭蕉等乡镇的农机推广普及,仅狮溪镇目前的耕作机械就已经上升到483台(套),在全县领先。近年来的农机推广不仅开始打破了当地几千年来的传统耕作方式,减轻了群众的劳动强度,缓解了民工打工外出,在春耕双抢和三秋生产等农忙时候,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等实际问题,有效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牟德兵先后到农机局参加学习培训,几次到厂家学习各种农业机械的安全操作和维修保养技术。他体会到,如何掌握好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技术也是农机推广中购机户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为此,他一是勇于实践,开展了狮溪镇瓦房村烤烟生产基地试验点,探索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二是到田间地块手把手地教群众怎样操作,还教他们遇上不同的地块的不同的操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三是教会群众如何保养机械,和指导维修。四是只要是由他推广的机械,他负责无偿帮助安装和调试。五是加上他售后服务到位,维修服务上门,几乎是做到了有求必应。这些举措使得牟德兵在当地群众中的信誉度逐年提高,也使之成为我县农机推广运用战线上的领先者之一。仅2009年,他经营销售的各类农业机械达1000台以上,维修机械达400多台(次)。由于牟德兵在农机推广示范中懂技术,会经营,售后服务周到,周边乡镇的群众要买农机具都喜欢找他,现在他服务的领域已扩展到邻近的芭蕉、羊磴、水坝塘等乡镇。土地流转兴种养记杉坪村种养能手王刚位于娄山关脚下的娄山关镇杉坪村,四面青山环绕,阳光充足,水源丰富,对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现年33岁的农户王刚一家,就住在这里。在镇政府及乡亲们的支持下,王刚一家于2005年土地流转中承包了30亩地,加上自家责任地20亩,开始了土地流转兴种养的探索之路。他一家先后顺利完成了40亩精品苹果、20亩科技杨梅的移栽和50亩商品蔬菜(主要在精品苹果地中套种萝卜、南瓜、折耳根等效益可观的商品蔬菜)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建成了100头规模猪圈舍、50立方米沼气池1口、10立方米沼气池2口。2009年还进行了精品苹果和杨梅地的翻耕、施肥、病虫草综合防治和修枝,蔬菜地基础设施也进一步完善。几年来,王刚的种、养事业初见成效。30亩萝卜年收入20万斤10余万元,20亩南瓜年收入8万斤3万余元,另外还养殖了100头猪。王刚一家通过努力,不仅还完了以前的贷款,还盖起一楼一底的新房。初步的成功效应不但改善了王刚一家的生活状况,还促进了全村种、养业的发展,沙坪村的折耳根及菜萝卜在县城的蔬菜市场随处可见。目前,王刚开始思考着手筹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沙坪村精品苹果和无公害商品蔬菜品牌。学得技术回乡发展蔬菜大户成仁江的典型事迹现年47岁成仁江,楚米镇楚蔬社区西山组的蔬菜种植大户。在外出打工中,先后到了贵阳、花溪、浙江、上海、广州等地帮人种蔬菜,学得了不少蔬菜种植技术。2002年他回到家乡开始租田种蔬菜,起初租十来亩地,经营下来发现比打工划算,接着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又租田50亩,就近带动种植户发展蔬菜种植200来亩。他还参与了楚米镇兴兴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筹建,并任社长。随着近年蔬菜行情走高,他的蔬菜亩收入从原来的不到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4000元左右。随着近几年的努力,他的蔬菜种植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总结了一套比较适应的种植技术,摸索了茄科作物如西红柿、茄子等四季豆、缸豆叶菜等类的岔口调节方法。经营有蔬菜发展西红柿、茄子、四季豆、缸豆、花菜、白菜等多个品种。以前生产过程中全人工操作的艰辛也逐渐由半机械化作业替代,如翻犁、播种、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劳动采用了半机械化。他带动了本村45户农户种植蔬菜,并从技术上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都掌握了种植蔬菜的技术,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由于他的规模经营需要劳动用工较多,帮助缓解了附近75个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收入增加。早调结构 早建合作社蔬菜大户杨修强的典型事迹2001年,具备种植技术和销售经验的杨修强回到自己的村庄三座村,开始自己长达9年的种菜历程。而至今仍继续着,从几亩地到现在的近百亩、从不懂到今天的土专家,熟悉蕃茄、茄子、四季豆等十多个品种的生长周期、种植技术以及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对茄科作物蕃茄的种植优质商品率达85%以上,收获率达95%以上。有了较高的种植技术,更要关注市场信息。他找准了重庆市场,掌握好了重庆地区的销售岔口,近年来又把市场扩展到了广东等地。现在该镇在杨修强及协会的带动下有大户13户,小户50余户,面积达4000多亩,涉及三个村10多个村民组。目前杨修强还在茅石乡发展了几百亩蔬菜,目前长势良好。整个无公害蔬菜的基地已成型,并且带动了周边村及乡镇的共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探路人。2001年,政府提倡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杨修强看准了机遇,作出了大胆的决策,在村里当起了带头人。刚起步的蔬菜出现难题,村民顾虑重重,自己也担心没技术种不好,又怕种出来没有市场销售。在这样的情况下,杨修强只有自己尝试,带头开始种了十来亩蔬菜,并建起了第一个育苗大棚。在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对技术有了较为熟悉的掌握。为了做大规模,他帮助邻近农户育苗,当农民的技术员,增强农民信心。在杨修强有带动下、技术指导下,邻近农户放心了,互帮互学,管理得当,使三座村蔬菜种植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农业合作社的领跑人。杨修强在跑销路的同时,发现了光有一个好的产品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市场,而市场重在开辟,开辟要找销路、要有一定的资金费用,于是兴兴蔬菜专业合作社在杨修强等同志的倡导下成立了,由十多户蔬菜大户集资并注册,做到了农民的事农民自己解决。由于杨修强具备销售经验,当先了合作社经理职务,在并其带动下,吸纳社员100人加入,合作社为各社员种植蔬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产前为社员提供优良品种、肥料等生产物资,产中为社员提供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产后组织农户产品前住各大市场销售。设立了专人负责洽谈业务、联系客户。目前合作社运作正常,合作社的成立农户产品即能卖上好价钱,减少了市场风险,为蔬菜产业发展做好的坚强后盾。做大产业规模的带头人。几年了,杨修强为实施蔬菜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使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到了提高。通过实践证明,实施蔬菜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实施蔬菜产业必须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以规模求效益,有大量的产品才能拥有更大的市场。通过几年来的生产示范,在杨修强的带动下,大棚蔬菜具备了进一步的发展基础,并下决心把蔬菜产业向纵深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立志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让新农村更加繁荣富强。结构调整促蔬菜记蔬菜大户的张元献张元献,一个43岁的女士,她没有像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只劳碌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积极抓住了支农惠农政策,利用高桥低热河谷优势积极发展早熟蔬菜,开始了调整结构发展早熟蔬菜的致富之路。2008年秋,张元献同爱人贺其贵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她通过土地流转形式,承包了周市村庙岗组田21.18亩用于种植早熟蔬菜,开始实施建大棚育苗、组织劳力翻犁田土、起垄上厢等一系列早蔬菜种植工作。该镇还安排农技服务部门对她的早蔬菜种植进行技术指导。期间,她和爱人积极通过查看有关蔬菜种植资料、农业科技光碟等方式自学技术,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像农技部门技术人员请教。她根据市场需求种植的番茄、茄子、辣椒、西瓜等多个品种,主要销往附近的花秋及桐梓县城。由于适销对路,2009年她种植早熟蔬菜的纯收入在11万元左右。自家初步成功后,她没忘记附近村民,积极带动就近的农户发展约30亩早熟蔬菜,并无偿向他们传授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技术,经常组织农户进行经验交流、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和指导。张元献抓住机遇,用自己的勤劳、肯学走上了致富路,而且用一种朴素且真挚来回馈社会,她用自己的行动撑起了农村妇女科技兴农的半边天。提升生猪品质的带头人畜禽良种场兰熙的典型事迹兰熙,38岁,桐梓县畜禽良种场场长,2004年7月,他租用原县缫丝厂厂房改造建场,自筹资金改造母猪圈舍20间,公猪圈10间,种猪运动场150m2,限围栏 150间,高床32间,产床45间,公猪采精室1间,病猪隔离室3间,同时完善了兽医室 1间,饲料库房800 m2,紫外线消毒室1间,以及办公等设施,可容纳种猪500头的生产繁育。并从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优的河北省裕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京安分公司引进祖代种猪150头,其中:长白母猪(挪威、比利时)61头,约克母猪(新台系)74头,台系杜洛克母猪8头,斯格公猪(比利时)1头,台系杜洛克公猪1头,皮特兰公猪1头,长白公猪2头,大约克公猪2头。根据品种、品系和系谱资料,制定了选配计划,严格按照选配计划繁育。为了抓好猪场的养管理,他始终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的成活率。一是对引进的母猪经检疫观察无异常后入场,严格按饲养标准,采用母猪专用料,定时定量饲养,满足种猪的营养需要,在配种前做好调膘,保持最佳种用体况。二是引进的母猪进入7.58月龄,母猪进入第三个情期开始配种,密切注视母猪的发情征兆,观察好外阴变化和阴道粘液,适时配种,一个情期采用二次配种。三是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量,配种后加强营养,按照妊娠母猪的营养标准饲喂日粮,精粗料合理配搭,注意产前适当减料,以便顺利分娩。四是着力提高仔猪成活力,用人工接产法,妥善处理仔猪假死,过好仔猪初生关,科学调整母猪、及时吃上初乳和做好环境卫生消毒,越过仔猪下痢关,及早固定奶头和补料,断奶时赶母留仔越过仔猪断奶关,采取各种手段提高仔猪成活力。六是保证种猪和仔猪的清洁饮水,圈舍内一律安装自动饮水器,母猪和仔猪饮水器分别安装,让其得到清洁卫生的饮水。七是按照猪场种猪的免疫程序,对种猪在配种前,配种后及种用仔猪出场前,均按统一的免疫程序,安装专职兽医人员逐一进免疫接种,以提高猪场的整体免疫力,同时及时进行粪便处理和定期进行种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八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种畜场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场内建立了场长负责制、育种管理制度、卫生消毒制度、种畜免疫程序、饲养员职责、兽医人员职责、粪便处理办法等。生产的种猪出场前必须严格检疫,种猪出场体重达40公斤以上,二杂母猪出场必须保证在20公斤以上,免疫程序科学合理,并附有种畜合格证、系谱、免疫证等,种猪场的运作规范、科学。目前,该场已建成了能容500头基础母猪的先进生产流水线,累计投资280万元,现有高床分娩栏60间,高床仔猪保育栏64间,限位栏180间,公猪栏12间,待配栏30间,后备种猪栏20间,后备种猪测定栏25间,化验室、兽医室、防疫室、采精室、运动场、饲料库房、饲料车间、一套年生产3600吨的饲料加工机组、选猪大厅、种猪展示厅、化粪池等配套基础设施,整场按照现代化养猪技术参数设计建造,引进了先进的养猪设备和生产工艺。主要品种有斯格、长白、大白、杜洛克、无应激皮特蓝等种猪,共5个品种7个品系。有基础母猪存栏367头,公猪12头,育成猪230头,断奶仔猪623头,哺乳仔猪280头,共计存栏1512头。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几年来,该场已向外提供良种公猪1538头、优质二元母猪8769头,出售商品猪12384头。兰熙,对促进我县生猪品种升级换代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县生猪良种覆盖率已达95%以上,推广优质商品猪100余万头,为全县养殖户增收近亿元。返乡创业同致富郑玉昌返乡创业记花秋石关村鸡叫牛鸣,一派畜禽养殖繁荣景象,提及此景,还得说起现年37岁的返乡民工郑玉昌。1993年高中毕业后,在困境中东挪西借,凑钱买车跑运输,无奈时运不济,于是弃车外出至福建打工到2008年,历时13年之久,在艰难的人生体验中经济上终于有了些积蓄,于是踏上返乡创业之路。一天,他看到邻居家把玉米搬回家后,枯杆就在地块内烧掉的情景时忽来灵感,我为何不把这些枯杆收购拢来集中青贮养畜呢?在本村这些原料遍地都是,烧掉实在可惜,有了这一发现,他立即咨询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搞清了种草贮养畜必须要具备的主要条件。说干就干,他从2008年开始着手征地、建蓄水窑池、青贮窑池、饲料草库存间近3000平方米,拉三相电线,建粉碎加工室各一间。经过大半年不懈努力,于2009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2009年12月份,该场现有存栏肉牛100头,现可出栏肉牛20头,大中型育肥牛40头,中型架子牛40头,可获纯利8至10万元,现该场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牛购料、种植80亩一年生黑麦草总投入约150万元。牛场建设已具一定规模,获省、市、县参观领导的赞赏和鼓励。该场养殖获得成功,村民们慕名而来,参观咨询的人骆驿不绝,郑玉昌不厌其烦地为村民讲解相关饲养、防疫等技术,劝说村民们转变“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陈旧思想。在他的积极宣传带动下,现周边有30头规模的养牛户1户,1020头养牛户2户,510头养牛户8户;养鸡5001000羽1户,100500羽8户,100羽左右的150户;养羊3050只2户,1030只15户。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另外,家畜粪便改良周边板结硬化土壤近300亩,减少周边村民购肥料资金约3万元,就近解决农民工就业每年约1500个工天。周边村民常夸郑场长人好,不保守,总希望大家都有钱赚,都能过上好日子,是返乡民工创业中的典型。有人问及郑场长下步打算,他说自己的初步考虑是:通过2-3年努力,在现有基础上再扩建牛舍2000平方米、饲料草库房2000平方米、青贮窖地扩1000平方米、水窖500平方米,扩种优质饲草400亩,每年杂交肉牛存栏300头,每次可出栏200头,实现产值160万元,年纯利40万元,同时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农户改变传统种养殖观念,促进周边农户更上养殖新台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苦练内功 铸就蛋业刘凤辉蛋鸡场典型材料刘凤辉,四川邻水县人。2003年来到桐梓,用积蓄在娄山关镇水井村创办了蛋鸡场,当年饲养蛋鸡12000羽,次年鸡场获得利润近20万元。2005年获得“桐梓县先进养殖户”称号,20032007年,每年均获得娄山关镇人民政府表彰。2008年初由于特大凝冻灾害给鸡场造成了较大损毁,在各级政府、畜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对该场进行了资金扶持恢复重建,同年2月该蛋鸡场搬迁到娄山关镇安山村。新扩建的蛋鸡场占地2800平方米、投资150万元、新修鸡舍1500平方米、饲料加工及库房200平方米、办公用房100平方米,饲养蛋鸡50000羽,年提商品蛋600吨。该场的蛋鸡饲养严格按照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有完善的免疫程序和消毒制度,严格生产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狠抓规范化饲养,确保产品安全、无公害。该蛋鸡场建立以来,坚持从学习中提高蛋鸡饲养技术,在探索中将先进养殖理念应用于实践,创新蛋鸡生产技术。同时,自己也到省外大型蛋鸡场进行驻场学习,把规范化生产管理程序引入场内,从建场设施设备、饲料加工到鲜蛋进入市场,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努力求产品优质、安全。并于2008年出资6万元,向省申报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如今该场的“兴凤”牌鸡蛋已进入省内外各大超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紧盯市场,适时扩大养殖规模。畜牧养殖业已进入微利时代,蛋鸡业更是如此,刘凤辉知道,要想蛋鸡场的养殖效益上一个新台阶,只有适时扩大养殖规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更大优势,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2008年3月,他将原有20000羽蛋鸡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到50000羽,高标准扩建了蛋鸡场以优良品种为先导,强化饲养管理于始终。他饲养的蛋鸡品种现在已全部更换成每羽年产近300枚的高产品种罗曼粉,这种品种适应性强,饲料转化率高,在长期的技术摸索中,刘凤辉自己总结出一整套蛋鸡饲养管理技术,把强化饲养管理贯穿于养殖的始终。坚定信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面对金融危机对各行业不同程度的冲击,他的蛋鸡场也自然也未幸免,刘凤辉坚持通过精细科学管理来降低饲养成本,应对了期间鸡蛋的行情先后出现的3次较低迷时期。如今,他饲养的蛋鸡规模扩大到70000羽,年提“兴凤”牌商品蛋820吨。刘凤辉蛋鸡场养殖的成功,带动了黄光学蛋鸡场等多户养鸡大户的诞生,促进了全县养鸡业发展。转产投资办养牛场古耕农牧公司创业记陈建强,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原为广东东莞市桥头晨祥织带厂法人,通过合法经营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开始反哺家乡建设,于2008年注册成立了遵义市古耕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公司成立 2年来,在桐梓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所属团队锐意进取,依靠先进管理模式,促使公司发展创业取得了良好业绩。目前已在我县立项批准了5个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古耕公司示范性养牛场已建设完成,完成固定资产投入790万元,该养牛场已进入经营阶段。因其在桐梓县养殖行业中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较强,被评定为县级龙头企业。依托科技选址建场打基础。陈建强科技意识强,他常说:农牧业产业化,就是要起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促进农牧业标准化进程。在项目选址上,他紧紧依托技术协作单位西南大学动物学院,从选址确定到场建方案,三请西南大学动物养殖专家李周权教授到现场查勘,在当地畜牧主管部门的帮助、建议下,在娄山关镇水井村委的通力协助下,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完成了“土地流转协议”的签定,作出了科学的场建方案。植根农户共谋和谐发展。陈建强在养殖场场建过程中,多次强调:当地农民为公司养殖场提供了场址,我们要想方设法为他们致富提供帮助。公司以这个思路,在建场过程中,除科技含量较高的工程如钢结构、污水处理系统发包给有资质的公司外,其余工程都尽量由当地农户完成,此举为当地农户带来不少的收入;另外,针对当地农户的实际困难,如农户令狐荣琴之女因白血病住院,公司闻讯后主动给予了2000元赞助;公司养殖场旁边农户有一条村路未通,公司给予了10000元赞助款;古耕公司针对附近农户冬季缺水的情况,为他们安装了自来水设施,解决了一些农户用水难的问题;为帮助当地村民致富,公司与水井村签订了2500亩牧草种植意向性协议,公司进入正常经营后,可为当地农户提供50个就业岗位,为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