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检测药典方法.doc_第1页
各种检测药典方法.doc_第2页
各种检测药典方法.doc_第3页
各种检测药典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 A 杂质检查法药材中混存的杂质系指下列各类物质:1.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2.来源与规定不同的有机质;3.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检查方法 1.取规定量的供试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镜(510倍)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有可以筛分的杂质,则通过适当的筛,将杂质分出。2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计算其在供试品中的含量(%)。附录 H 水分测定法测定用的供试品,一般先破碎成直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直径和长度在3mm以下的可不破碎;减压干燥法需通过二号筛。第一法(烘干法) 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测定法 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 ;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附录 A 浸出物测定法1.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冷浸法 取供试品约4g,精密称定,置25030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ml,密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热浸法 取供试品约24g,精密称定,置100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50100ml ,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籍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附录 K 灰分测定法1.总灰分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供试品23g(如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如供试品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10硝酸铁溶液2ml,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照前法炽灼,至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附录 V 黄曲霉毒素测定法本法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 D)测定药材、饮片及制剂中的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索G2总量计),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40:18:42)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0.8ml;采用柱后衍生法检测,衍生溶液为0.05的碘溶液(取碘0.5g,加入甲醇100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100ml制成),衍生化泵流速每分钟0.3ml,衍生化温度70;以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ex= 360nm(或365nm),发射波长em=450nm。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品(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标示浓度分别为1.0g/ml、 0.3g/ml、1.0g/ml、0.3g/ml)0.5ml,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储备液。精密量取储备液1ml,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粉朱约15g(过二号筛),精密称定,加入氯化钠3g,置于均质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溶液75ml,高速搅拌2分钟(搅拌速度大于1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离心速度2500转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15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m)滤过,量取续滤液20.0ml,通过免疫亲合柱(AflaT-estP),流速每分钟3ml,用水20ml洗脱,洗脱液弃去,使空气进入柱子,将水挤出柱子,再用适量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2ml量瓶中,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5l、10l、15l、20l、25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另精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025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中相当于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的量,计算,即得。【附注】(1)本实验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不得污染环境。(2)残留有黄曲霉毒素的废液或废渣的玻璃器皿,应置于专用贮存容器(装有10次氯酸钠溶液)内,浸泡24小时以上,再用清水将玻璃器皿冲洗干净。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是一种剧毒物和强致癌物质,为迄今发现的各种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黄曲霉素为有荧光的毒素,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生蓝紫色、绿色的闪闪荧光。黄曲霉素的化学结构已确定B1、B2、G1、G2等10多种,以下是常见四种有关信息: 黄曲霉素中文名称: 黄曲霉素B1 CAS: 1162-65-8 分子式: C17H12O6 分子质量: 312.27 熔点: 268-269 中文名称: 黄曲霉素B2 分子式: C17H14O6 分子质量: 314.29 熔点: 286-289 黄曲霉素G1 CAS: 1165-39-5 分子式: C17H12O7 分子质量 328.27 黄曲霉素熔点: 244-246 中文名称: 黄曲霉素G2 CAS: 7241-98-7 分子式: C17H14O7 分子质量: 330.29 熔点: 237-240编辑本段简介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u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ugkg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剧毒,同时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主要引起肝癌,还可以诱发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黄曲霉素污染过的粮食、油及其制品中。例如黄曲霉污染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为常见,在干果类食品如胡桃、杏仁、榛子、干辣椒中,在动物性食品如肝、咸鱼中以及在奶和奶制品中也曾发现过黄曲霉素。 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的农作物之一,黄曲霉毒素对花生具有极高的亲和性。黄曲霉的侵染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不仅发生在花生的种植过程(包括开花、盛花、饱果、成熟、收获)中,而且在加工过程(包括原料收购、干燥、加工、仓储、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 花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