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96年度计画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台北市政府96年度计画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台北市政府96年度计画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台北市政府96年度计画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台北市政府96年度计画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編號編號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 96 年度計畫研究報告年度計畫研究報告 臺北市立圖書館多元文化館藏發展及臺北市立圖書館多元文化館藏發展及 新移民圖書資訊服務之研究新移民圖書資訊服務之研究 研究機關:臺北市立圖書館研究機關:臺北市立圖書館 日日 期:期:97 年年 5 月月 15 日日 臺北市政府 96 年度自行研究計畫提要表 填表人:郭玲慈 電話:27552823#2412 填表日期:97 年 5 月 15 日 研究項目 臺北市立圖書館多元文化館藏發展及新移民圖書資訊服務之研究 研究單位 及人員 臺北市立圖書館 曾館長淑賢 陳麗君 花湘琪 郭斌達 郭玲慈 研究期間 96 年 1 月 96 年 12 月 報 告 內 容 摘 要建 議 事 項 建 議 參 採 機 關 本研究的目的為: 一、探析國外公共圖書館 因應移民讀者,建立 多元文化館藏的經驗 與作法。 二、詳述臺北市立圖書館 多元文化館藏發展與 移民讀者圖書資訊服 務之現況。 三、調查臺北市移民族群 使用公共圖書館經驗 與對圖書館館藏需求 及圖書資訊服務項目 的期望。 一、訂定多元文化館藏發 展政策。 二、建置完善的多元文化 資訊服務。 三、培訓多元文化服務之 人力資源。 四、由專業學會建立多元 文化服務規範及圖書 資源組織。 本館及其他公共圖書館。 目 次 第一章第一章 緒緒 論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四節 研究貢獻5 第五節 名詞解釋5 第二章第二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多元文化與多元族群政策9 第二節 國外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政策規範14 第三節國外圖書館推展多元文化服務之經驗20 第四節 臺北市立圖書館推展多元文化服務之現況24 第三章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33 第二節 研究方法35 第三節 資料處理37 第四章第四章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分析39 第二節 意見調查結果分析43 第五章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69 第二節 研究建議74 第三節 進一步研究建議75 參考書目參考書目79 附錄:附錄:臺北市多元族群資訊服務需求調查問卷85 表目次 表 2-4-1 95 年度臺北市外僑人口數26 表 4-1-1 受訪民眾教育程度之人數分配表39 表 4-1-2 受訪民眾祖國國籍與性別之人數分配表40 表 4-1-3 受訪民眾職業之人數分配表40 表 4-1-4 受訪民眾使用語言之人數分配表41 表 4-1-5 受訪民眾居住地區分布41 表 4-1-6 受訪民眾來臺原因42 表 4-1-7 受訪民眾來臺時間42 表 4-2-1 受訪民眾在祖國使用圖書館之人數43 表 4-2-2 受訪民眾在祖國最常使用圖書館類型44 表 4-2-3 受訪民眾在祖國使用圖書館頻率44 表 4-2-4 受訪民眾少用或不用祖國圖書館的原因45 表 4-2-5 受訪民眾在祖國使用圖書館的目的46 表 4-2-6 受訪民眾在臺灣使用圖書館之人數46 表 4-2-7 受訪民眾在臺灣使用圖書館類型47 表 4-2-8 受訪民眾在臺灣使用圖書館頻率47 表 4-2-9 受訪民眾少用或不用臺灣圖書館的原因48 表 4-2-10 受訪民眾在臺灣使用圖書館的目的49 表 4-2-11 受訪民眾參加臺灣圖書館活動的動機50 表 4-2-12 受訪民眾對圖書館消息及活動訊息獲知管道50 表 4-2-13 受訪民眾會不會上網之人數51 表 4-2-14 受訪民眾平均上網時間51 表 4-2-15 受訪民眾使用圖書館網站之人數52 表 4-2-16 受訪民眾對於圖書館網站資訊提供之人數52 表 4-2-17 受訪民眾從事主要休閒活動項目53 表 4-2-18 受訪民眾閱讀書報雜誌次數53 表 4-2-19 受訪民眾最常看的資料類型54 表 4-2-20 受訪民眾取得資料途徑55 表 4-2-21 受訪民眾有空時段55 表 4-2-22 受訪民眾主題需求分布56 表 4-2-23 受訪民眾對主題需求重要性58 表 4-2-24 受訪民眾接受訊息方式59 表 4-2-25 受訪民眾獲得資訊管道59 表 4-2-26 受訪民眾獲得答案與協助的滿意程度60 表 4-2-27 受訪民眾取得祖國書報雜誌的途徑60 表 4-2-28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的資料類型61 表 4-2-29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的祖國主題資訊62 表 4-2-30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的網站資訊63 表 4-2-31 受訪民眾希望多元文化資料中心設置地點63 表 4-2-32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館藏服務之人數64 表 4-2-33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館藏服務項目64 表 4-2-34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參考服務之人數65 表 4-2-35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參考服務項目65 表 4-2-36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利用指導之人數66 表 4-2-37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利用指導項目66 表 4-2-38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推廣活動之人數67 表 4-2-39 受訪民眾希望圖書館提供推廣活動項目67 圖目次 圖 2-4-1 臺北市立圖書館多元文化資料中心網頁28 圖 3-1-1 研究架構圖33 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 第一節第一節 研究緣起研究緣起 臺灣社會近幾年由於民主化和經濟的蓬勃發展,逐步走向國際化,和 世界各國人士的互動和交往經驗也愈加密切,進而產生多元文化上的交流 與衝擊。在交通運輸方便、地球村觀念的推動下,外籍勞工、外籍看護 幫傭來臺工作、國際人士商務往來、旅遊、求學、跨國婚姻等情形日漸普 及,造成移民人口激增。根據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發給居留證的外籍人口約 為 49 個國籍,其中截至民國 95 年 12 月底,臺北市外僑人口數已達 5 萬 4,826 人(男 1 萬 4,044 人;女 4 萬 782 人) ,其中來自印尼者最多,計有 1 萬 5,711 人,超過總數的 1/4,其他依次為菲律賓(8,580 人) 、越南 (8,532 人) 、日本(5,064 人) 、美國(4,579 人) 、馬來西亞(2,421 人) 、 泰國(2,401 人) 、韓國(1,247 人) 、加拿大(1,003 人) 、緬甸(771 人) 、 印度(644 人) 、新加坡(589 人) 、英國(540 人) 、法國(346 人) 、德國 (331 人) 、澳大利亞(294 人) 、南非共和國(153 人) 、紐西蘭(122 人) , 其他國籍人數皆不足百人。 (註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1994 年提出公共圖書館宣言 (UNESCO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即明白宣示:公共圖書館提供無私的服務, 不因年齡、種族、性別、信仰、國籍、語文及社會地位而有差異。少數民 族、身心障礙人士、住院病患、在監人士等,有事實上的困難,無法利用 常態性的服務及資料時,公共圖書館應針對他們的需求,提供特別服務 。 (註 2)臺灣近年來有各類外籍人士移入或定居,多元文化議題亦在公共 圖書館之間討論,如何服務新加入的社群是不能忽視的工作。 (註 3) 傳統以來,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都僅限於當地主流社群和語言, 移民常是被忽略的社群,而因其使用的語言或文字和主流社群不同,在閱 讀館藏與使用圖書館服務方面會產生障礙;再加上文化、風俗與生活方式 歧異,移民在資訊需求也與當地居民有很大的差異。 (註 4)為求能達成公 共圖書館平等提供資訊的目的,當代公共圖書館都針對移民讀者的文化背 景與資訊需求,平衡發展外國語館藏,並提供適合的服務項目。 近年來美國境內移民人口數較多的城市如紐約、加州洛杉磯等,其當 地公共圖書館都有針對移民讀者需求設置移民圖書資訊服務;其中以美國 紐約皇后區圖書館於 1977 年開始推動的新美國人計畫 (New Americans Program,簡稱 NAP)最著名。 (註 5) 新美國人計畫經過多 年的努力,發展了許多移民讀者服務的項目,包括外國語館藏、第二外國 語的英語學習課程、文化活動與生活適應課程;至今仍不斷的為紐約地區 的移民讀者提供這些服務項目。 (註 6)此外,加拿大、澳洲與歐洲各國也 相繼推行移民圖書資訊相關服務,這顯示了各國的公共圖書館皆正視移民 族群的需求;在移民人口數較多的地區針對其需求提供移民讀者服務已成 為趨勢。 臺北市為國際化城市,士林區因外僑學校共有三所,外僑人口多達 8,000 人左右,該區公所為方便處理外僑業務已成立外僑人士服務臺 以及外籍志工隊,該區行政大樓內並提供閱覽室放置東南亞各國(包括泰 文、越文)書報期刊以利新移民就近使用。許多東南亞新移民常苦於無處 借閱原居住地語言的書刊,故此閱覽室頗受好評。部分研究也指出,新移 民有閱讀母語書籍或雜誌之需求,並希望能免費取得日常生活所需之資訊, 例如育兒或生活保健書籍,同時也期望能看到自己國家的出版品。此外, 移民礙於文化語言隔閡,有時會產生難以適應當地社會生活環境的情況, 為此公共圖書館應針對移民生活上需求規劃服務,幫助移民適應當地的生 活環境,教導移民使用圖書館、獲得成為公民的必備知識、使移民有平等 使用資訊的機會,以完美發揮社會教育與資訊服務的功能。從另一方面來 說,公共圖書館的移民讀者服務可以幫助移民將其文化中的優點帶入當地 社會,也可以幫助當地居民認識移民文化,促進文化融合。 (註 7) 臺北市立圖書館地處首善之區,有對轄區內所有民眾提供服務之義務, 因此在移民漸增的情況下,服務對象除了本國民眾外,也包括新移民。臺 北市立圖書館業於 94 年 3 月底起提供簡體字輸入法查詢服務,並大量採 購簡體字圖書以提供移民讀者需求,而為因應新移民需求,未來還有 越語、泰語等查詢及館藏提供之服務。另北市圖在 93 年訂定2005-2010 策略計畫中,策略目標 5 指出:彰顯多元文化的價值,顧及多元族群 閱讀需求,提供國內外各族豐富的休閒與學習資源 。 (註 8)更有多項策 略及行動方案配合施行,期以提供移民讀者多元文化館藏及各項圖書資訊 服務。 館藏是圖書館的核心,圖書館的各項服務皆以館藏為基礎,並從館藏 向外延伸。 (註 9)前述臺北市外僑人口數,高居第一者為印尼人、第二為 菲律賓人,第三的越南,第六的馬來西亞,第七的泰國,第十的緬甸,在 北市圖的館藏圖書中,尚未有充足的數量,提供這些外籍人士使用。希望 透過此研究來瞭解移民族群的圖書資訊需求及公共圖書館移民讀者圖書資 訊服務的內容項目,並期能藉此在未來訂定多元文化館藏發展政策,作為 館藏徵集的指南。 第二節第二節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誠如研究緣起所述,本研究希望能藉由探究移民族群的圖書資訊需求 及移民讀者圖書資訊服務的內容項目,提供公共圖書館規劃多元文化資訊 服務之參考,因此研究目的羅列如下: 一、探析國外公共圖書館因應移民讀者,建立多元文化館藏的經驗與作法。 二、詳述臺北市立圖書館多元文化館藏發展與移民讀者圖書資訊服務之現 況。 三、調查臺北市移民族群使用公共圖書館經驗與對圖書館館藏需求及圖書 資訊服務項目的期望。 四、綜合文獻分析及調查結果,對於北市圖多元文化館藏發展與移民讀者 圖書資訊服務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國內公共圖書館實施服務之 參考。 第三節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包括: 一、本研究所蒐集之資料以國內外之中、英文圖書文獻為限。 二、本研究所稱之移民族群為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泰國、緬 甸、韓國、印度等國人士因通婚、工作、就學、觀光因素而居住於臺 北市,惟並不包括英國、美國、日本、歐洲各國、中國大陸等國人士, 係依據民國 95 年臺北市外僑人口數據資料,排除英國、美國、日本 等已收館藏資料之國家,以及考量大陸與臺灣語言相通性較高之因素 下,針對臺北市人口較多且對其資訊需求瞭解較貧乏之移民族群進行 圖書資訊需求之調查。 三、因人力、時間有限,本研究之調查對象以成人移民讀者為主。故研究 對象主要以年滿 18 歲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泰國、緬 甸、印度及韓國籍人士(即臺北市立圖書館多元文化資料中心所典藏 之 8 種館藏語言所屬之國家) ,因通婚、工作、就學、觀光等因素而 居住在臺北市之移民族群為限。 四、本研究調查對象均為外籍人士,研究者須主動至各族群經常聚集之地 點或文化節活動現場,進行問卷發放;或透過移民會館等相關單位間 接發放問卷;以及透過受訪者相互引介之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因人力 及發放問卷管道有限,無法充分掌握回收問卷填寫對象所屬國別之均 衡性,故調查樣本所屬國別分布不均為本研究限制之一。 第四節第四節 預期貢獻預期貢獻 本研究預期有下列貢獻: 一、藉由對臺北市移民族群使用圖書館經驗的瞭解,省思公共圖書館在多 元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未來努力的方向,讓圖書館得以藉由適切服 務之提供,幫助移民族群融入臺灣社會。 二、透過對臺北市移民族群圖書資訊需求的調查,提供臺北市立圖書館及 其他公共圖書館在制訂多元文化館藏發展政策及推展多元文化服務之 參考。 第五節第五節 名詞解釋名詞解釋 一、多元文化族群 多元文化族群包括新移民、新公民、跨國的使用者、移民的社群以及 其他利用母語或祖先的語言尋找資料者。 (註 10)臺北市政府於 93年12 月 21 日召開之臺北市政府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工作小組第一次定期會 議中決議,正式將與臺灣人民聯姻的外籍新娘及大陸配偶,一律稱呼為 新移民 。(註 11)廣義而言,多元文化族群乃指閩南族群、客家族群、 外省族群、原住民族群及新興的移民族群,而本研究著重於跨國之移民族 群。 二、多元文化 最早由加拿大於 1922 年提出,迄 1970 年代加拿大再度提出此詞,以 強調移民帶來世界各地的文化豐富了加拿大本地的文化內涵, 多元文化 取代以往同化移民文化的觀念。 (註 12)多元文化是指一國之內由於 歷史的民族融合,或當代移民的因素,而由不同的民族/種族(Races) 或 文化族群 (Ethnic Groups) 所呈現的多元文化面貌。(註 13) 三、移民讀者圖書資訊服務 針對某一族群的語言、文化、社會背景等特性規劃適合其需求的圖書 館資訊服務項目。 註釋 註 1: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臺北市 95 年度外僑人口數 , (檢索日期:2007 年 5 月 3 日) 。 註 2:毛慶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1994 , (檢索日 期:2007 年 5 月 3 日) 。 註 3:盧秀菊, 公共圖書館與多元文化服務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4 卷 1 期(2007 年 9 月) ,頁 18。 註 4:Leonard Wertheimer, “Library Service to Ethno-cultural Minorities”Philosophal and Social Bases and Professional Implication,” Public Libraries 26:3 (Fall 1987): 98-102. 註 5:陳孟萱, 臺北縣市公共圖書館東南亞籍女性配偶之移民讀者服務研 究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頁 2。 註 6:New Americans Program, Queens Libyary, (檢索日期:2007 年 5 月 10 日) 。 註 7:同註 5,頁 3。 註 8:臺北市立圖書館編,20052010 年策略計畫(臺北市:編者,2005 年) ,頁 12、13、18。 註 9:曾淑賢, 公共圖書館館藏發展如何因應外來移民及城市國際化變遷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4 卷 1 期(2006 年 9 月) ,頁 22。 註 10:Multicultural Communities: Guidelines for Library Services, 2nd ed. Revised, 1998, IFLANET 6 February 2002,(Accessed 2007 年 6 月 5 日) 註 11:廖雪如, 臺北市新移民會館對新移民社會網絡及生活適應之影響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頁 23。 註 12:Leonard Wertheimer, “Library Services to Ethno-cultural Minorities: Introduction,” Library Trends 29 , no.2 (Fall 1980): 175-177. 註 13:盧秀菊, 公共圖書館與多元文化服務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4 卷 1 期(2006 年 9 月) ,頁 11。 第二章第二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瞭解公共圖書館之多元文化館藏發展及移民讀者圖書資訊 服務之內涵,並藉由國外公共圖書館因應移民讀者,建立多元文化館藏的 經驗與作法,探討國內多元文化圖書資訊服務提供之現況與未來發展。本 章從多元文化與多元族群談起,其次為國外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政策與推 動實例,最後論及臺北市立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現況。 第一節第一節 多元文化與多元族群政策多元文化與多元族群政策 一、文化與多元文化 文化 (Culture)一詞,就廣義而言,係指人類生活的總體,是人 類知識、信仰與行為的統合型態,是人類從長期經驗中所創造的共同生活 方式。 (註 1)從最顯而易見的語言、穿著、文字符號到內在的思想、價值 觀念、態度等等都是文化的表徵,人們透過日常的生活方式及行為表現去 實踐文化。文化的範圍包括語文、意識型態、信仰、習俗、禁忌、規範、 制度、工具、技術、藝術品、禮儀、儀式等,文化的發展依人類學習知識 及向後代傳授之能力而定。 (註 2) 多元文化或多元文化主義 (Multiculturalism) 一詞,最早 由加拿大於 1922 年提出,迄 1970 年代加拿大再度提出此詞,以強調移民 帶來世界各地的文化豐富了加拿大本地的文化內涵, 多元文化取代以 往同化移民文化的觀念。 (註 3)各種不同文化的公民群體要在同一個 國家、社會生存,可能因文化差異而形成對彼此的歧視、偏見,因而誕生 了多元文化這樣的詞彙與概念來提醒不同文化的社會成員之間應該相互尊 重、和平共處。多元文化主義的提出不僅可讓個人與群體在單一政治體中 聯合,又可保留並發揮各自的獨特性。 (註 4) 多元文化源自不同群體間的差異,每個團體都有其文化表現形式,在 談多元文化時,不僅要理解與尊重文化差異,更重要的是要探討不均等的 權利關係,也就是批判的多元文化主義;文化多元的事實並不等於多元文 化的理想,有人讚揚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也有人批評它企圖掩飾支配族群 的霸權,只是一種修辭,多元文化的理想只有部分實現。 (註 5)Jordan 與 Weedon 提出真正多元文化論的 5 項規則:(註 6) 1、對於文化和傳統的非層級理解。 2、文化之間的真正對話,以語言和藝術技巧的交換和混雜為基 礎,而非各自分離。 3、徹底的反種族歧視取向,避免將種族和文化混為一談。 4、不會將傳統文化置於通俗文化之上,將精緻文化置於新文化 技術之上。 5、要求文化制度的一切結構裡,完全的多族群參與。 整體而言,臺灣的多元文化論述可分為二種取向:一是讚頌差異、 欣賞多元 ,強調文化多樣性,並鼓勵欣賞與包容,以尋求不同文化之間 的共存共榮;另一種是關懷弱勢、追求公義 ,強調揭露多元文化背後 的差異政治,以多元文化作為追求社會正義的途徑,透過社會運動促成整 體社會結構的改變。 (註 7) 二、各國之多元文化政策 多元文化政策是多民族社會用以管理文化多元性的公共政策,它採取 官方手段在一個國家內部強制推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寬容,當代 西方國家的多元文化政策緣起於移民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 加拿大最初於 1922 年提出多元文化一詞,但多元文化政策的推 行卻遭受不同的反應:反對人士認為多元文化政策將削弱加拿大人民的團 結;而倡導者却認為,承認非盎格鲁族裔對文化的貢獻能加强這些族裔對 加拿大的歸屬感,有利於加拿大人民的團結。1960 年代,加拿大法裔人民 曾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獨立運動,雖未成功,卻使加拿大政府更加清楚的 意識到民族與文化政策的重要性。加拿大政府於 1971 年 10 月 8 日再度提 出多元文化政策。其理念是反對種族歧視、主張民族平等、承認各族 裔文化的存在及貢獻。其他國家,如美國、澳洲、英國、瑞士等,亦宣布 其多元文化政策,同時採行多元文化政策的措施。加拿大推行多元文化政 策的成果是擴充並豐富了加拿大的文化市場,一時之間,廣播、電視、圖 書、出版等事業得以迅速發展。 (註 8) 受到加拿大提出多元文化理念的影響,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國 家移民政策轉變為多元文化政策,從同化移民,轉向移民能繼續保有 其原有祖國文化,將其融入該移入國文化,以便豐富該國文化,為該國社 會注入新的文化成分。多元文化的興起顯示,加拿大與澳洲等國皆認為種 族、文化、社會的歧異對國家的統一沒有影響,有關移民的教育亦從同 化觀念轉變為兼容並蓄不同文化歧異的多元文化觀念。 (註 9) 美國號稱多元民族的大融爐 ,70 年代開始,多元文化主義隨著 60 年代民權運動的鼓舞與啟迪,以及美國國內的許多族裔、弱勢群體們,追 求自我認同、自我權力的同時也開始嶄露其頭角,而其訴求的正是,任何 一個族裔群體與文化不應該或必須去掩蓋它者與自己;同時每一個族裔群 體得保持著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強調尊重與包容的多元文化政策。以美國 紐約市為例,2006 年 4 月的移民歷史週展現豐富多元的移民文化,節 目包括華裔、希臘裔、猶太裔、墨西哥裔、非洲裔、西班牙裔等的移民歷 史經驗座談及表演,包羅萬象的活動中,展現出紐約市這一民族大熔爐的 縮影。 (註 10) 澳大利亞有著令人羡慕的國際名聲:種族寬容、文化多元、語言多樣 性,而這一切的多元文化政策均源於處理大量移民來到澳洲所產生問題的 需要,多元文化規範作為澳大利亞價值觀的核心已牢固確立,政府還制定 了有關政策,確保這種多樣性作為澳洲社會的一種積極力量,從而使澳大 利亞人繼續由共同的價值、目標和願望聯合在一起。1979 年,澳大利亞多 元文化事務學院成立,它的宗旨是提高人們對文化多樣性的認識,增加澳 洲社會的凝聚力,促進族群間的理解與寬容,執政當局在壓力下亦檢討了 語言政策,工黨政府在 1983 年贏得大選,多元文化主義成了新政府的奮 鬥目標。 (註 11) 比利時所為人稱道的多元文化政策乃是在聯邦政府的架構下,以語言 差異為主的不同族群團體享有自治權,各別發展其文化政策,多元文化語 言政策的地區差異已有長久傳統。社區和行政區關係重疊,但分工明確, 同時享有自主自治的地位,並在一個高度複雜的制度約定下彼此協力合作。 比利時三個行政區之多元文化政策發展的議題:在法蘭德斯地區的多元文 化主義, 跨文化交流 (inter-cultural exchange)是其多元文化社會 的發展目標及特色。在法語區的多元文化政策則是注重提升語言的議題上, 外加近年來法語區的代表文化政策文化總合概況 (General States of Culture)則說明法語區如何界定文化差異 ,及其在建構法語區多元文 化社會的面貌。德語區的多元文化政策則與其境內多元的弱勢團體情境有 關,因此產生有別於法蘭德斯和法語區的多元文化發展。 (註 12) 英國的多元文化政策,可由一位旅居英國的日本人士光山清子文章中, 具體敘述英國首都倫敦市的各種多元文化措施與活動。 (註 13)目前倫敦 市族群中,三分之一屬非白人的少數民族社群。倫敦市以其倫敦藝術委 員會 (London Arts)主導,推動市民生活的各項藝術活動,如提供視覺 藝術所需各項資源,支持展覽和出版等;並推動多元文化行動計畫 (The Cultural Diversity Action Plan) ,以便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 使所有的倫敦市民都有機會欣賞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的作品,在 發掘新觀眾群和新的藝術之聲過程中,真實的重現了英國首都的多元文化 風貌,如倫敦市的華裔與日裔藝術活動、2001 年 5 月英國舉辦長達一年的 日本文化節 。 (註 14) 法國的國家文化政策,自第五共和成立不久,即由戴高樂將軍於 1959 年把法國新設立的文化事務部,委任給作家馬爾羅先生時,一項真正的國 家文化政策便誕生了。法國的國家文化政策內容包括藝術教育、文化節、 文化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劇場、圖書館、影音資料館、音樂或戲劇學院、 博物館、歌劇院、藝術中心等的發展,造就了法國的特徵,即是在文化與 經濟的混合狀態下,並在世界一體化的框架內,對文化多元性的支持與推 動。 (註 15) 亞洲方面,馬來西亞由不同的種族及文化族群組成。各州大會堂暨董 教總等華團領隊機構(The Selangor Chinese Assembly Hall)於 1983 年 3 月 30 日聯合向文化、青年及體育部提呈有關國家文化備忘錄。備忘 錄重點為:多元文化形式是各族人民不同宗教、生活習慣與文化傳統的自 然反映,使得國家文化多彩多姿,因此是優點而不是弱點;國家博物館及 檔案局應蒐集更多的各族群歷史文物,並予展示;國家圖書館及各級政府 的圖書館應廣泛收集各族群語文的書籍等。 (註 16) 臺灣在 1997 年 7 月的修憲會議中,原住民運動者要求修改有關原住 民的條文,於是憲法增修條文第 10 條第 9 項,出現了多元文化的字眼, 其內容為: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 這樣的憲法修訂條款,呈現二個意義:其一出現原住民族 ,取代原 來的原住民一詞,等同於在憲法中正式認定臺灣是多民族組成的 主權國家。其二出現多元文化的概念,雖然只是對原住民族而言, 但我國為多元文化 (族群)的根本方向,已經確定。 (註 17)多元文化 放置於臺灣的社會情境與架構下,起初是希望促成臺灣內部各族群(原住 民、客家人、河洛人、外省人)之間的相互融合與尊重,尤其是著重於漢 人對原住民的尊重及其平等權。 而國際化、異國通婚的普遍,新移民婦女儼然成為台灣的第五大族群。 抱持多元文化觀點的學者認為:面對這波外籍配偶婚姻移民潮,臺灣要迎 接的不僅是多元現象,也是一個理想平等的、接納的、尊重的與融合的多 元文化社會。為了協助新女性移民在台生活適應,學者對未來政策提出以 下建議:強調異文化間的交流與瞭解;對新女性移民的基本尊重;實施全 民多元文化教育;修正同化思維的成人教育協助;設立專責服務中心 與移民署機制;提供經濟支持與就業輔導措施。 (註 18)另外許多學者及 研究者對於移民政策與措施的檢視及評估分析也發現我國不論是外籍配 偶生活適應班 、教育部針對新移民子女的補教措施等都充滿著明顯的文 化同化主義或者家長師施恩心態,多元文化政策既不明確,且淪為一種口 號,對於成為一個移民國家遲疑緩慢。 (註 19) 第二節第二節 國外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政策規範國外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政策規範 一、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指南: 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ALA)及國 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IFLA)皆將多元文化館藏建立及 服務列為重要政策,訂有相關規範指引,協助各地公共圖書館提供多元文 化服務,以引領改善並提升圖書資訊服務。 (一) 多元文化館藏發展暨服務指引 (Guidelines for Multilingual Materials Coll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Library Services):該指引為美國圖書館協會所編制,就館 藏資料選擇的程度、資料類型、書目查詢、館藏發展與維護, 以及人員的語言能力、文化專長及培養,提供寶貴的指導意見, 讓公共圖書館參考依循。 (註20) (二) 多元文化社區:圖書館服務指南 (Multicultural Communities : Guidelines for Library Services):國際 圖書館協會聯盟於1987年提出,為促進種族、語言以及弱勢族 群的圖書館服務,明確將弱勢族群區分為移民、外籍勞工、原 住民等三種類型,並就服務責任、多元文化館藏發展、推廣活 動營運有具體建議;該指南並於1998年修訂,在多元文化館藏 的類型中,新增CD-ROM、資料庫、網路資源等數位資源,並強 調應提供如何取得公民權的學習材料。 (註21) (三) 多元文化圖書館員手冊 (Multicultural Librarianship: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為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為少 數語言族群及少數文化族群編寫,可做為目前公共圖書館施行 多元文化服務的優良參考手冊,該書分為八章,分別就多元文 化的人口特性、瞭解所服務的社群、經營多種語言及多元文化 的服務、技術服務:採訪及徵集、技術服務:編目及館藏管理、 多種語言圖書館服務的自動化、資訊服務及推廣服務、行銷、 公共關係及推展等項目論述。 (註22) 二、國外公共圖書館多元文化館藏發展政策 從館藏發展與館藏淘汰的觀點來看,圖書館在擬購館藏的時候,若只 是依照館藏可得性去隨意購買少數文化族群與語言這類的資料,或者是用 圖書館剩餘經費去買的話,這種方式是沒有效用且不公平的;為建立多元 文化館藏,圖書館應在館藏發展政策中保障少數族群使用祖國語言館藏的 權利。 (註23)觀察加拿大、美國等地之公共圖書館,亦可發現為因應外 來移民人數不斷增加,圖書館配合當地社區人口特性而制定相關館藏政策, 以作為推展多元文化服務之基石。 (一)加拿大溫哥華公共圖書館(註24) 1、館藏發展政策的選擇目標(Selection Goals):圖書館 提供資料,以反應社區各種不同文化、族群、宗教及哲學 背景、不同教育程度、有障礙的、說英語及非以英語為母 語的民眾之多元需求。 充分顯現對不同文化族群圖書資訊 需求的尊重。 2、館藏發展政策的資料選擇(Materials Selection):針 對各類型資料的選擇加以規範,其中多語言 (Multilingual)部分提及總館的多元服務部門 (Multicultural Services)為總館和分館協調資料的選 擇。用來決定語言館藏的標準是溫哥華市居民在家使用的 語言和母語的人口統計資料、改變的比例、圖書館流通數 據及哥倫比亞省政府的義務性第二外國語的相關政策指引, 並且依據人口統計資料和溫哥華市的資訊。該部門負責選 擇整個系統的成人休閒資料、總館多語言部門 (Multilingual Division in Central)和東區、西區法 文分館的法文閱讀資料。總館選擇主題性法文資料。兒童 圖書館亦為總館和東區及西區法文分館選擇兒童和青少年 法文資料。 3、擴充館藏發展政策中的跨系統之課題(CROSS-SYSTEM ISSUES)中,亦有多語言(Multilingual)及英語 (ESL)為第二外國語的相關內容。對多元文化資料選擇 的權責單位及選擇原則,依據的資料、檢討的期限、蒐藏 的範圍、類別都作了清楚的規範。 4、多語言(Multilingual)部分,提到為兒童和成人選擇 的多語文資料由總館多語文館藏部門(the Central Multilingual Collection)及分館的多元文化服務負責。 館藏語文種類透過人口調查有關在家說的語言及母語的統 計資料、流通數據及州政府第二外國語教育的相關規定及 以溫哥華市政府的其他人口統計資料和相關資訊所作的需 求分析而定。館藏語文資料的蒐集每 4 年依人口調查資料 的發布檢討一次 ;對總館和分館的多語言資料館藏則載 明中央多語文館藏(the Central Multilingual collection)為地方民眾需求提供服務,分館則針對其社 區特定的種族團體提供多語文館藏資料。 5、不同年齡層適讀、不同類型的多語言資料方面,則訂定建 置原則:成人館藏資料包括小說和非小說資料,主要以 通俗、休閒為主。技術性、研究性和學術性資料則不購買。 兒童和青少年館藏資料提供 0 至 16 歲民眾使用。館藏由 通俗、休閒資料構成,主要針對其早期的素養。課程資料 不主動購買。多語文的非書資料之採購則依價格、可得性 及需求決定。 6、 英語學習課程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lasses,簡稱 ESL)館藏資料的發展方面,則主要針對 第一種語言為非英語的民眾。 蒐藏適當程度、形式及 主題的英語教學資料,並組成一個委員會為所有閱覽單位 選購圖書資料。 (二)美國波士頓公共圖書館(註 25) 1、在研究圖書館 (Research Library)部分:外文資料的 徵集,仍依無條件的方式選擇,但採購則俟經費許可時才 進行。圖書館的服務需求,按波士頓及麻薩諸塞州的族群 人口數量決定服務的優先順序。外文資料統購的指引依該 館館藏發展相關文件執行,以備將來獲得經費時,可以審 閱及實施。 2、在一般圖書館的總館和分館 (General Library and Branches)部分:通俗圖書館維持一個成人和青少年的瀏 覽性外文館藏,包括中文、法文、德文、俄文、西班牙文 及越南文。 3、在社區圖書分館部分:分館已確定的外文館藏需求,包括 法文、俄文、越南文、海地語、葡萄牙語、柬埔寨語、義 大利文、阿爾巴尼亞語、索馬利族語、晤魯都語、印度文、 寮國語、希伯來語、德文及希臘文。 (三)美國紐約皇后區公共圖書館(註 26) 1、強調皇后區公共圖書館的任務在於透過圖書及各種型式 的資料,滿足其多樣性及變遷人口的資訊、教育、文化及 休閒需求和興趣,提供品質良好的服務、資源及終身學習 機會。館藏發展政策指引館藏的成長和發展。並指出 圖書館是一個各種新穎和傳統觀點的論壇。皇后區圖書 館的目標是要透過其總館和分館的館藏,為社區民眾提供 可以反映多元族群、多元語言的圖書資料。 2、英語以外語言的館藏資料之發展:為了多元人口的各族群 語文需求,保存反映地區需求的其他語文的印刷和非印刷 資料。這些一般性館藏主要是為滿足移入的民眾需求的新 美國人計畫(New Americans Program) 。目的在保證皇后 區多元族群人口的公平使用及整體分館館藏的一部分。這 些圖書資料目的亦希望能協助文化的改觀及幫忙維繫母語 和文化。每當有特珠需求發生時,為特定語言所定的結構 性館藏發展計畫就會開始執行。 3、總館和分館之英語以外語言的館藏資料分布:總館擁有數 量最多的各種語文圖書資料,並透過巡迴館藏的方式,幫 助分館滿足民眾需求。 歸納國外圖書館訂定多元文化服務政策規範的經驗,臺灣地區圖書館 可委託圖書館專業組織制訂多元文化服務手冊 ,各都會區公共圖書館 則應將多元文化圖書資料徵集納入館藏發展政策規範。 (一)圖書館專業組織制訂多元文化服務手冊 委託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參照國際圖書館聯盟(IFLA)及美國 圖書館協會(ALA)發行之多元文化服務指南及手冊,制訂適合臺灣 地區圖書館的多元文化服務指南,因應社會變遷,讓臺灣地區公共 圖書館能依規範進行多元文化服務。 (二)多元文化圖書資料徵集納入館藏發展政策規範。 因應臺灣地區人口結構的變化,公共圖書館從服務本國人民及 主要大國人民如英國、美國、日本,逐漸擴大至少數移民族群如東 南亞及韓國人民。為使臺灣各都會區公共圖書館徵集多元文化圖書 資料能有依據及規範,可以參照國外圖書館的作法將多元文化圖書 資料之徵集納入各館館藏發展政策規範,以維持館藏之均衡並照顧 少數移民族群之圖書資訊需求。 第三節第三節 國外圖書館推展多元文化服務之經驗國外圖書館推展多元文化服務之經驗 國外公共圖書館推動多元文化服務具有成效者為美國紐約皇后區公共 圖書館新美國人計畫(New Americans Program,簡稱 NAP) 、加拿大國家 圖書館發行資訊世界:加拿大公共圖書館創造多元文化館藏及服務計畫 (A World of Information : Creating Multicultural Collections and Programs in Canadian Public Libraries,簡稱 AWI)以及美國西雅 圖公共圖書館的協助移民族群計畫(Library:City help Immigrants)等。 一、美國紐約皇后區公共圖書館新美國人計畫(註 27) 美國紐約皇后區的移民人數最多,此區居民的背景在文化、語言、宗 教、種族有很大的不同,為讓不同文化的移民族群能平等使用到圖書館服 務,自 1977 年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新美國人計畫。此計畫之目的是要幫助 新移民融入當地的生活。針對當地的移民族群特性與需求進行規劃服務。 其服務項目: (一)建立多元文化館藏:蒐集公民的資源(Citizenship Resources) 、公民考試書籍(Citizenship Exam) 、美國歷史文 化書籍、日常生活資料。 (二)多國語言的館藏目錄檢索:設計支援多國語的線上公用目錄, 讓移民讀者方便線上檢索館藏。 (三)提供諮詢服務:彙整移民族群常問問題,建置成資料庫系統, 方便館員回答移民生活上的問題。 (四)利用指導教育:在 1977 年接受聯邦政府補助下,設置英語 學習課程 (ESL) ,免費教授民眾英語課程,另外,在 NAP 計畫 下規劃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讓館員向移民讀者介紹圖書館的 各項資源及服務,並將此服務推廣至分館,由館員用不同語言 在各分館中講授課程內容。 (五)專為新移民舉辦的推廣活動:為移民讀者設計並舉辦生活適應 講座是很受歡迎的推廣活動項目,延聘懂得移民讀者母語的講 師,透過小型座談會或演講方式辦理,讓移民讀者吸收並瞭解 日常生活資訊,主題多為職業訓練、租屋、法律常識、社會福 利及機構介紹、創業、認識糖尿病、工作權、老人與殘障者服 務、壓力管理、愛滋病防治、小孩照護、瞭解老人痴呆症等以 母語印製的小冊子。 二、資訊世界:加拿大公共圖書館創造多元文化館藏及服務計畫(註 28) AWI 的設計是為了幫助小城市和鄉鎮的圖書館員與可能利用圖書館多 語言館藏的少數族群社區,建立持續接觸的關係,並可以找到圖書館在管 理多語言館藏時所需要的支持和相關資訊。其前提是所有加拿大的公共單 位應該對所有社區成員的多元需求和興趣有所回應 ,特別是訴諸於加 拿大多元文化主義政策,那是反映了藉由接受和促進文化的多元較特別的 是,AWI 引用了加拿大圖書館協會(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有 關多語文館藏的指引:社區中的少數族群語言的人口若超過 300 人,圖書 館就應該按人口比例獲得公平的服務;若少數族群語言人口在 300 人以下 者,圖書館應提供至少數種基本的參考工具書和一種報紙或雜誌。此外, AWI 也對建立和少數族群社會接觸和協助多語言社區發展館藏,包括有興 趣的主題、受歡迎的作者和出版品、特定的社區需求等的途徑,提供實際 的建議。AWI 也提供了館員技能建立的方法和相關資訊,以能夠為多語言 的顧客提供較佳的服務。最後 AWI 強調,跨文化溝通模式訓練的重要性, 文化認知可以幫助館員了解文化對行為的影響。 三、西雅圖公共圖書館之協助移民族群計畫(註 29) 其計畫的目的在於幫助移民者成為美國公民,計畫的內容包括豐富多 語言館藏、提供不同語言的參考資料;提供不同語言的參考諮詢服務專線; 提供英文教育課程以及提供社會資訊,此計畫不僅幫助許多移民歸化擁有 公民的資格,也培訓出許多雙語的教師。 在歐美國家,他們除了有專門教導移民們對該國文化及語言的機構外, 其每個社區的圖書館都會依其社區移民的種族或文化,特闢專區或專室, 讓新移民除了對其移民國家能很快的進入情況外,對其祖國的文化也能不 忘。如在 Seattle Public Library 的兒童部門就特別設有”Multi- Cultural ChildrenLiterature”的部分,之下並區分各民族主題如 Asia/Asian American Themes ;Africa/African American Themes ; Arab/Islamic Themes ; Jewish/Hebrew Themes ;Native American Themes ; General Multi-Cultural Resource 等,讓美國這個文化大熔爐 裏對其新移民子女能藉閱讀童書,了解其背景文化。(註 30) 歸納國外圖書館推動多元文化服務項目,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可以提 供之多元文化服務項目: (一)依移民族群人口比例發展多元文化館藏:依照加拿大圖書館協 會之多語文館藏指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