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册——古代亚非文化.doc_第1页
世界历史上册——古代亚非文化.doc_第2页
世界历史上册——古代亚非文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亚非文化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之后,本课介绍古代亚非人创造的灿烂的文化。这三课成为一个整体,使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这一论断更为具体,更有说服力。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本课着重讲述了古代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创造的两种古老文字,以及由腓尼基文字演化出西方字母文字的过程。本课还介绍了古代亚非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和文学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为后世的科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些甚至今天仍广泛应用。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古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文字的演变;古埃及的太阳历,两河流域的太阴历和星期制度;卡尔纳克神庙;空中花园;阿拉伯数字;木乃伊;印度史诗和神话。 2思想教育:通过对古代亚非文化成就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通过古代亚非科技成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灿烂的古代文化是广大奴隶和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创造的。 3能力培养:通过学习古代亚非地区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批判继承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东方文字及其影响;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及其影响。 难点:古代东方文字。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和讲述与阅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古代亚非文明古国是哪些国家?为什么把它们称为文明古国?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文字的出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板书) 1象形文字(板书) 文字是把人类的思想、语言记录下来的工具。解放初期我国西南地区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有的用结绳记事,有的用图画的方式经过口传把自己民族的历史保留下来。可见文字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迫切需要的一种东西。正是这种需要驱使人们去创造。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聪明的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比图画更高级的文字,被称为象形文字。(指导学生看象形文字插图,并临摹一个字)象形文字不仅表示具体事物,还能代表抽象概念。如迈开的双腿表示走,流泪的眼睛表示哭。更为宝贵的是这些符号还代表一定的音节。这样象形文字就为后来的拼音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象形文字很美但书写起来很复杂。因此在埃及有一批专门从事抄写、记录工作的书吏。(看插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书吏是左手持笔的。用一根细的芦苇秆,头部削尖,蘸着菜汁和烟灰调和成的墨水在纸上写字。我们知道纸是中国人在西汉时首先发明的。古埃及的纸是用一种叫纸草的植物,把它的茎剖成薄片,排紧,压实,晒干制成的。书吏写好字后把纸草纸用细绳捆成小卷,保存在神庙里。 象形文字在埃及使用了两三千年,形成了象形体和草体。著名的罗塞塔石上就雕刻着象形体、草体和希腊文三种文字的对照。(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注释,看插图)随着古埃及国家被外族灭亡,象形文字成了无人读懂的文字。直到本世纪才被法国学者商博良释读成功。 2楔形文字(板书) 与古埃及几乎同时,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发明了一种文字,叫楔形文字。因为苏美尔人用头部斜削的芦苇秆或小木棒在泥板上刻字,落笔处痕迹深宽,提笔处痕迹浅狭,形状像木工用的楔子,又像箭头,所以叫楔形文字,也叫箭头字。(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老师用准备好的小尖棒在泥饼上刻字演示。并让几个同学上台试验。) 楔形文字在西亚地区也整整使用了两三千年,后来和象形文字的命运一样,由于外族入侵古国灭亡,楔形文字也成了无人读懂的文字。(阅读小字课文)直到本世纪才由英国学者罗林生释读成功。 3字母文字(板书) 今天已经没有人用象形文字或楔形文字写字记事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字母文字。字母文字是由谁发明的呢? 字母文字是从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母演变来的。古代腓尼基人住在地中海东岸,今天属于黎巴嫩国的地方。他们是善于经商航海的民族,走南闯北,买东卖西。他们经常去埃及和两河流域,对那里的古文字非常熟悉。但是他们是业务繁忙的商人,每天都有需要记录的帐目。繁琐的象形文字、复杂的楔形文字对他们来说太不方便了。在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后,他们借用了古埃及的几个象形文字,又简化了苏美尔人的若干楔形文字,舍弃了旧文字优美的外形,创造出便于书写的22个字母。(指导学生看字母文字对照表和西方文字渊源图)后来希腊人学习了这种字母并加以改造,创造了希腊字母。后来罗马人又学习希腊字母,并经过简化创造了拉丁字母。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拉丁字母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地。同时在腓尼基字母的辗转影响下后来还出现了印度字母和阿拉伯字母。所以我们说西方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字母。而腓尼基字母又起源于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古老文字。大家想一想,我们使用的汉字是由什么文字演变来的?(甲骨文) 二、天文和历法(板书) 1太阳历(板书) 最早的太阳历是古埃及人创造的。埃及人为什么能发明太阳历?是埃及人比别处的人更聪明?还是由于什么需要促使他们去创造呢?(学生回答略)埃及在尼罗河下游,这条大河有定期涨水的特点。它给埃及人带来丰厚的礼物,可是如果摸不透它的脾气也会造成灾难。这就必须掌握河水涨落的时间。因此埃及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仔细观察,不敢有一天的怠慢。他们终于发现了规律。(指导阅读课本小字部分)在观察的基础上埃及人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所以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埃及太阳历把一年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全年365天。太阳历是比较精确的历法,以后经过几次修改成为今天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叫公历。 2太阴历和星期制度(板书) 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古人们也编制了历法。与埃及太阳历不同,它是在长期观察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因此叫太阴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太阴历的特点是置闰月。太阴历一年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少了11天。所以每隔几年就要置闰月。我国的农历也是阴历。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还发明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这一制度沿用至今,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制度。 另外,古代印度在天文历法方面也有很多成就。古印度人认识许多星座,还创造了精确的历法。这种历法吸取了阳历和阴历的优点,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每隔5年加一个闰月。 亚非文明古国的人民还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建筑。 三、雄伟的古代建筑(板书) 1卡尔纳克神庙(板书) 除了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古埃及人还建造了众多的神庙。其中以建于公元前1200多年前的卡尔纳克神庙最为壮观。(指导学生看卡尔纳克神庙遗址和巴比伦空中花园插图,并要求学生根据插图描述这两处古建筑的雄伟和奇特之处。)神庙里巨大的石柱通身雕刻着象形文字和图画。人站在石柱下显得那么渺小。这么巨大的石柱是怎样矗立起来的?整块巨石制成的屋顶是如何吊装上去的?在3000多年前仅仅使用杠杆、斜面、滑轮等简单机械的情况下,建造这么宏伟的工程实在令人不可想象。奴隶们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 2空中花园(板书) 公元前6世纪在两河流域又兴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名叫新巴比伦王国。它比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古巴比伦王国整整晚了1200多年。国王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国力强大。他为了取悦伊朗高原来的爱妃,修建了一座高达25米的空中花园,相当于今天9层楼的高度。这座花园实际是一座大假山,分上中下三层,用大石柱支撑并建筑宫殿。其它的地方层层叠叠地种满了树木花草,郁郁葱葱。花园内有灌溉的水槽,奴隶们用汲筒从城外的底格里斯河里取水浇灌山上的花木。空中花园是与金字塔齐名的古代世界奇迹。也是古代奴隶和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四、阿拉伯数字和古埃及木乃伊(板书) 1阿拉伯数字(板书) 我们今天在进行数学运算时还使用着古代西亚人发明的十进位制和最早由印度人创造的阿拉伯数字。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为了观测天象把周天分为360度,后来逐渐形成了60进位制。他们在计算中还发明了十进位制。由于当时还没有零,十进位制在计算中还有不少麻烦。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是古代印度人。古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使十进位制运算方法更为完善便捷。到了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把印度的10个数字传到欧洲。欧洲人把它们称为阿拉伯数字。后来欧洲人把这些数字符号略加改动就形成了今天运算记数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而阿拉伯人使用的数字实际上和我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已经不太一样了。 古代亚非人在医药学上也有许多成就。2古埃及木乃伊(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看冥世之神称心脏重量和木乃伊插图)古埃及人在医药上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制作木乃伊上。虽然制作木乃伊与古埃及人的宗教迷信有关,但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古埃及人掌握了丰富的解剖知识和高超的防腐技术。法老或贵族死后首先要进行解剖。从鼻孔中取出脑子,并在身体的侧面切开取出内脏。然后把尸体冲洗干净放入药水中浸泡使其溶去油脂和皮肤。70天后把尸体取出洗净晾干,腔内填入香料缝合刀口,体表涂上树胶,再用特制的亚麻布将干尸严密包扎起来。这样一个千年不朽的木乃伊就制成了。由于制作木乃伊,古埃及人对人体器官十分熟悉,因而古埃及的外科医学特别发达。他们能够治疗骨折、脱臼等几十种病症。 古代亚非人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五、史诗和神话(板书) 1印度史诗(板书) 古印度产生过两部史诗。一部叫摩诃婆罗多,另一部叫罗摩衍那。(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罗摩衍那故事片断)为什么说这两部长诗是世上绝无仅有的艺术瑰宝?这两部史诗不仅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人,而且是世界上最长的诗篇。著名的希腊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长15000行,另一部奥德赛长12000行,而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竟长达20万行。罗摩衍那也长达5万行。仅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印度史诗是怎样的举世无双了。 2诺亚方舟的神话(板书) 古代西亚还流传着诺亚方舟的神话。(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在远古洪荒时期世界上可能出现过广泛的洪水灾难。在我国流传着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西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