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盘(“跏趺”)练习方法.doc_第1页
双盘(“跏趺”)练习方法.doc_第2页
双盘(“跏趺”)练习方法.doc_第3页
双盘(“跏趺”)练习方法.doc_第4页
双盘(“跏趺”)练习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盘(“跏趺”)练习方法一、如何练好打坐盘腿盘腿,是练习静坐的最基本的功夫。盘腿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静坐入静程度的深浅,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很多初学者对此都摸不着门路,给练习静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更好的练好静坐,现就如何的练好盘腿及锻炼方法阐述如下: (一)单盘(传统叫金刚、或如意坐)初学打坐的人,一定要从单盘(如意坐、金刚坐)开始练起。打坐是由疼痛开始的,原因就是练习者的下肢关节的韧带过于紧张所致,影响了打坐的效果。在练习中应当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的进行下肢关节的锻炼,练习者要坚持练习。其锻炼方法如下:1、压膝在打坐中,对盘坐影响最大的是髋关节的灵活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松紧,对于髋关节松紧的练习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压膝。具体操作如下:练习者端坐于垫上,两腿相盘于身前,两足相抵,尽量收至会阴前;然后用两手心略微用力按压膝关节部位,一次压一次松有节奏地进行施压,由轻到重,直到两膝关节部位贴到垫子为好。继而,身体前倾,用两手握住足尖,以肘部压膝关节,同时全身向前下压直至前额部接近足尖为好。2、俯身(灵龟式)习练者经过上述的锻炼以后,下肢的关节已经比较灵活了。但这时进行盘坐还有不足,因此,还应尽一步的练习。练习者端坐于垫上,进行自然的盘腿:左足跟紧抵会阴,右足跟紧贴左小腿外侧,然后,两手放于身体的两侧,手心向后,身体向前俯压,作叩拜状。以额部向前下压贴到垫为标准。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手心向上。(注意两足应互相交换练习) 3、单盘练习经过上述的锻炼,练习者的下肢关节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单盘打坐的基础。但是,要想练好单盘打坐,还要进行单盘练习,在打坐时,还应本着左右同进的原则:在练习时,先用左腿在上,静坐30分钟,再换另一条腿在上坐30分钟。也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以半小时为度,继而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更长时间。最好在每次练习中先左而后右,或先右而后左,因人习俗而作。(二)、双盘1、过渡练习单盘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后,就要进行双盘的练习。双盘是由单盘过渡而来,在过渡中应采用如下的做法:练习者端坐在垫上,先以左腿在下,右腿再上的原则,把右腿放在左大腿上。注意放时要把脚尽量的放在膝关节的位子上,这时右腿的膝关节可能是翘起的,练习者可用右手按住右腿的膝关节处,逐渐的施加压力,直到右腿膝关节贴到左脚上为好,左右练习相反。上述的标准达到以后,继而进行过渡位子的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的把脚向体外移动,即由原来的脚压在膝关节的位子变成踝关节压在膝关节上;然后用手按住膝关节进行按压,使膝关节贴到腿上为好。左右练习相同,方向相反。经过上述的练习以后,练习者已经初步的具备了打坐的能力。因此,在练习打坐的时候,应先以单盘为上座主要的练习方法,要尽可能的加长静坐的时间。在静坐是要注意左右腿的同时练习,不可偏颇一侧。否则,对练习双盘不利。2、双盘练习经过上述的锻炼,练习者的下肢关节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双盘的基础。但是,要想练好双盘打坐,还要进行双盘练习,在练习时,也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以半小时为度,继而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更长时间。应本着左右同进的原则,最好在每次练习中先左而后右,或先右而后左,因人习俗而行。3、注意事项双盘的时候,双脚要向腹股沟方向尽量靠近。若双腿功夫不到,强制双盘不宜超过5分钟,否则第二天再打坐就比较痛苦。若超过五分钟,则改单盘或散盘,单盘也可双腿轮换,各个击破,两条腿功夫分别都到了,双盘自然也就没有障碍了。若坐得时间长,应注意保暖,即便不冷也不应光膀子打坐。有风或天气稍凉则应该披上毯子或被子。任何时候都应该注意膝盖部位的保暖,以免修到头成老寒腿。二、训练打坐盘腿的技巧初学打坐的人,一定从单盘(如意坐、金刚坐)开始练起,若丹田未成形,打坐只有痛的份。故要打坐时间能拉长,就要练习丹田成形,若丹田气机有了,打坐就能渐入佳境。若丹田有点气,但是打坐时气不容易通达到脚,且单盘时膝盖也不柔软,不能与另一脚密合。此时最重要的是气不够,脚不能调理好,学者可以平躺下来,腿上绑上三节(膝盖上、膝盖下、足裸处)健康带一、两个钟头,脚足的气就会上来,帮着脚气通,要通前,脚也会发痛的。我们有位同学,常常全身发冷,冬天睡觉都要穿棉袄,绑了健康带以后,当下就不必穿那么多衣物睡觉,因为血气直接上来了。 打坐上路后,采用双盘是必要的,因为气会由丹田往督脉,再经任脉回到丹田后扩散到下盘,双盘时气扩散到下盘是很重要。双盘时,双膝应能着地的姿势才是安稳正确的,若一脚膝盖没着地,就表示骨盆腔左右有高低,左右脚有长短的问题,要进一步调整髋、股骨。若双盘时双脚膝盖不能同时着地,此时应采用健康带来做调整。健康带是针对脊柱侧弯或前后弯的毛病来调理的,脊椎不直牵连到中枢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关系着五脏六腑的健康,脏腑不健康,影响到内分泌系统,最要命的是真气也因而不通,打坐很用功但进展很缓慢,或根本无进展。因此应把最基本的脊柱先调整直立,连带的脏腑毛病也因此易于矫正。所以,不止长短脚,若有妇女毛病、坐月子气衰、血气不通、冬天手脚发冷、脏腑器官有毛病的,皆可用健康带以对治。 绑扎健康带可以诱发气的原因,是我们的脚一般是向外张开的,因此髋骨、股骨角度也是外张的,髋股骨张开,脚走起路来时,就向外成外八字步型,脊椎不易拉直。绑了健康带,把脚并拢,相对地髋股骨也内收,股骨角度因而归位,脊椎因此拉直,便进而直接影响到中枢神经与内脏,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所以绑了健康带的人,学打坐初期会比一般人的气机易诱发起来。 健康带的绑法:1、脚踝部分:在脚踝上方部分绑上最短的第三条健康带,松紧要适当,太松气起不来,太紧会胀得很大,很疼痛。若躺下来时觉得太紧,要再放松点,因为十几分钟后气上来时脚会膨胀,会把带子拉得更紧。若脚踝处会痛,在两脚踝间放一条毛巾也可解决此困扰。 2、膝盖上部分:在膝盖上1至2公分处绑第一条健康长带,此处绑紧一点没关系。 3、膝盖下部分:在膝盖下1至2公分绑上第二条健康长带,此处要略松,不宜太紧,因为太紧会影响到脚踝处,躺下会觉得太紧。 平躺下来时,若觉得太紧,要重新放松调整,调整好后,双手轻放于中腹部上两侧。何时要绑,睡觉时最好能整晚绑上三条健康带,除此外,只要人躺下便可绑。工作的时候也可绑,尤其是在使用计算机、看书、看电视时,可以只绑上膝盖上第一条健康带。 一个月后会发现走八字步的脚会变为正向平行走,而且双盘时双膝也可着地,因为此时脚型、脊椎与骨盆腔皆已开始恢复到较正常的位置了。有的人为了矫正脊椎而去整椎,花很多钱,跑很远,但调整后隔几日又恢复原状。我们不必去花钱,只要有机会,天天绑着健康带,让肌肉、筋骨定型就可达到固定的好效果,因此希望大家好好的利用这三条带子。三、下座时的养生动作打坐完后,一定要做此养生动作,否则久了,身体一定会有副作用发生的。1、下座时脚麻木无法忍受可以双手大拇指与食指,分别按住双脚拇指指甲靠内侧的穴道处(大敦穴),约十几秒后,因刺激血液流速,酸麻现象即可解除。2、洗脸动作打坐时像睡觉一样,下坐时如刚睡醒之时,犹是懵懵懂懂的,要把代谢下降的现象恢复,以按摩来恢复。打坐久的人,丹田会较易控制,而初学打坐的人,因丹田的气未上来。故初学者要多坐,境界就会慢慢改善。下坐时,双手搓热,然后像洗脸一样搓揉脸部,重复两、三次。打坐久了以后,皮肤会细腻光滑,所以打坐的人皮肤看上去会非常滑润漂亮。再搓热双手,搓揉后脑及颈脖子,同样重复两、三次。3、眼睛保护若有近视者,双手搓揉热后,以手心按住眼球,把热气灌到眼球,手压住时想把眼球凸出的水晶体压成扁平,次数约两次到四次。若有老花眼者,以食指用微力,由眼睛上眼帘缘及下眼帘缘,向内侧往外侧推磨数十次。4、鼻子保护打坐时,气由喉咙入鼻子深处,在通与不通间,会流出清鼻涕,所以下坐后,用鼻猛吸一气后,再用嘴巴把气吐光。在吸吐气之间,同时用两大拇指背面,在鼻翼旁的迎香穴处,推往睛明穴方向,如此上下摩擦间,配合吸吐气。注意摩擦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把鼻子外皮搓破了!做这动作后,保证打坐间,不会造成鼻子发生副作用。5、头痛的处理时常头痛的人,要以右手大拇指及中指同时用力按住眉毛末端处,在眉尾与太阳穴间之岭骨突处,数次压抑其疼痛点。再以大拇指及中指,同时用力按住眼睛鱼尾纹末处,数次压抑其疼痛点。再以右手大拇指与中指,按住脸上两边颧骨最高点中间凹陷处,数次压抑其疼痛点。上下牙龈咬住,牙槽处肌肉凸出最高点,有个颊车穴,用双手之大拇指压下去,会有想咳嗽反应的地方,因它刺激到肺部气管,此处加以按摩。6、听力改善 耳朵的耳珠前面有一听宫穴,把嘴张开时,耳垂前有凹下的地方,可按此穴。用双手食指头压按此穴,耳朵有听力毛病者可改善。7、女生妇科毛病耳朵上缘第一软骨结纹处上端,摸了会痛的地方,有一穴道叫神门穴,女孩子生殖器官有疾病的话,要多压此穴。把耳朵折压着会感知痛时,表示健康太差。所以要常常捏按,直到有一天怎么捏按都不会痛,表示身体健康多了。8、用手来按摩各部位轮流用一只手抓捏另一只手的肩部、手臂,使之松弛。因为打坐后肌肉静止不动,要使血气流通。胃肠不好的人,以双手掌心按摩腹部,以顺时钟方向,好像转八卦一般,以两手按摩,胃肠不好的人,要多花时间做这动作。大拇指放前,四指放后,摸到背后肾的部位,左右上下搓揉按摩后腰肾脏。常腰酸背痛的人,肾脏不强壮。脚踝内踝边缘是肾经走过经络,按揉大钟、水泉、照海等穴道。女众有妇科毛病多按此等处所穴道。脚踝外踝边缘是膀胱经,按压昆仑、申脉、束骨、至阴穴道,按揉顺着脚外两侧穴道。这是膀胱经的经路,膀胱与肾是互为表里,肾不好,膀胱经也不会很健康,女孩子妇科毛病也会发生,所以生殖器官有病,都与肾、膀胱不好有关。四、打坐所需的道具(一)坐具1、坐具若以榻榻米做蒲团,应分上下座两块合成,一般脚放在下座,屁股坐在上座。其尺寸为:下座为2*2尺见方,上座为1*2尺,上座高度为1.5寸。唯打坐的人若大腿太胖或脚僵硬的话,上座高度不够时,上座时两脚摆不下,会有上身后仰的现象发生,故此等人上垫要再加高至最舒适的高度。待打坐者用功时间久了后,脚已柔软下来,再将上座高度调低至1.5寸左右。坐在榻榻米蒲团上座时,只能坐表面的三分之一的部分,如此脊椎骨较易打直。2、材质世上物质是一物克一物,打坐蒲团材质也是一样,有的会蕴含气,有的会耗气或吸人气。助人蕴含气的材质有稻草、椰子纤维、茶叶、香草、草药、刨下的木材,耗气或吸人的气者有塑料类、橡胶、藤材、海绵、泡棉等。(二)盖脚、厚衣、毛巾1、盖脚长期间打坐,若不用毛巾盖脚,关节会发生问题,故定要用毛巾盖住脚膝部,甚至打坐习惯了,看电视或和人讲话时盘腿,此时也要盖住双膝。因打坐初期时,人的体温因代谢增加会升高,与室温的差距会加大。假定冬天室温在摄氏22.5度,而体温36.5度,打坐时人体温若升高达1度,温差则由14度变为15度,故会觉得有点凉意。假如夏天室温33度,体温为36.5度,打坐时人的体温增加1度,温差由3.5度增加到4.5度,因此在打坐时,会觉得外围温度下降,因此不会因夏天炎热,造成打坐烦闷,坐一阵子后会觉得更舒适,因温差加大故。2、厚衣春秋二季打坐要准备一件夹克放在座位旁,打坐完洗脸动作做完时,先要将夹克穿上后,才下座活动,以免引发感冒。冬天打坐要视室温穿衣服护身,当寒流来时,则要穿厚重衣服打坐,一个原则是当打坐时,后背不要有凉意升起,若有此现象时,要多穿一些衣服上坐,免得着凉为要。3、毛巾夏季时宜准备一条毛巾,放置在打坐座位旁。打坐完未做养生动作前,先使用毛巾擦汗后再做养生动作。记住,不要一边打坐一边擦汗,打坐是在训练定力,流汗也要让其自流,不要理它。(三)衣着打坐时要穿着长袖衣服,且要注意庄严。因为在打坐时,与你有缘的菩萨、护法,可能会来护持你,穿着整齐一点较有礼貌,或表示尊敬。打坐时所穿裤子要宽松,可用松紧带式者为佳,太紧会让气滞不前,故女众在打坐时不要穿紧身裤。 (四)打坐地点打坐地点要有所选择,佳良场所依次为佛堂、书房、单身卧房等。打坐的地方,风不要直吹到身体,否则易得风寒。因地球磁场的关系,睡觉最好采用东西向,不要南北向。但打坐则无挂碍,以面对佛像或侧对佛像即可。在自家房中,则以面向西或面向房门方向为宜。忌讳在夫妻房间里打坐。五、打坐的时间1、何时打坐初学者饭后不要立刻打坐,要饭后1.5到2小时以上再打坐。吃饱饭时,血气在胃部进行消化作用,食物聚集在胃部,若此时打坐,脚一盘,血气分散到脚部,手印一结,肩膀会有气行走,血气会集中到手去。如此会造成胃及消化道无法正常运转,胃肠内容本来2至3时可排空的,此时便成3至4小时后才排空。久而久之,胃会受伤害,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病,所以空腹时打坐最合乎卫生。初学者打坐时间选在:早上起床盥洗后,睡觉前打坐约在11点。2、打坐时间长短初学的人可由10到15分钟开始,慢慢加长打坐时间,至一个半钟头到两个小时左右。每天至少早晚两次打坐,若有气感时打坐,半小时打坐则可抵得过两小时的睡眠。若打坐习惯了,也开发出真气来时,若一天没有打坐,会觉得没精神、血气不顺。因为每次打坐时,被开发出来的气,能将经络一一打开。若有一天没有打坐,全身经络不开通,人会觉得不舒服。打坐的人累的时候,也可闭目养神,用打坐的调息法,十分钟就有非常好的休息效果。打坐时间若太短,才刚上座就要下座,如此对修行是没有功效的,要达到修心的境界,就要把打坐时间拉长,至少能坐两小时。譬如修心中心法修到紧要关头时,一坐要坐六小时,一天要坐三坐,共十八小时,如此加紧用功才会有成就。3、子午时能否打坐子午时打坐无妨,因修佛法要求解脱、要得自在,就能不为境缚,更不会挂碍何时不能打坐。故修佛禅解脱道,不要忌讳子午时不能打坐,但佛教的大道理一定要懂。4、常用如意坐、金刚坐诱发的疾病人可立在矮木桌前,闭上眼睛双手放松,双手手指伸直后下垂,身体向前弯下,观察那只手先碰到桌面,表示那只手手臂较长,其相对边的髋骨也较高,相对侧的脚也较长。例如,右手较早碰到桌面,表示左髋股骨角度偏大,左脚也较长。此时宜用金刚坐,右脚放在上。打坐时较长的腿要放在下面,较短的放在上面,久而久之,会把髋股骨角度矫正,脊椎柱骨会拉直。所以左脚长的用金刚座,右脚长的用如意座。用跏趺座时双膝盖一定要着地,若不能着地,即是有长短脚的问题发生,髋骨盘高低已成形。另一判断脚长短的方法是站立时,长的脚在前,短的脚会在正位上承受较大的体重。嚼东西时,用左边咬的人左腿比较长,反之,则右脚比较长。翘二郎腿时,较长的腿一定会搭在另一只腿上,若左脚搭在右脚上,即表示左脚较长,反之,则右脚较长。打坐若气不具足,身体左右又失去平衡时,且身体营养不平衡,造成肌肉、筋腱无弹性,长期打坐后,就会发生疾病,故要加以了解道理并改进之。身体生理全由神经系统来控制五脏六腑等,包括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系统及骨骼系统等。而神经系统正常与否,却与脊椎骨柱有关,若打坐时牵动髋骨与股骨的角度异常加大,会诱发疾病。打坐该用如意坐或金刚坐?不要以舒服为主,而是以个人髋骨左右高低两脚长短不同来选择。左右髋骨高低不成水平,髋股骨角度偏大,会造成脊椎骨不直,气不易发起。一般而言,左脚长的人要用金刚座,右脚长的人要用如意座。5、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用什么坐法,如意坐或金刚坐?长久打坐若无气感,髋股骨角度偏大时,就会发生疾病。若造成左脚长的人,毛病会发生在下半身,如胃肠消化不好、泌尿肾脏、生殖器官、膀胱等毛病。右脚长的毛病大半发生在上半身,如心脏血管、肺脏、呼吸毛病、鼻病等。所以要恢复健康,应把习惯的动作反过来,调整、打破习惯。有的人看上去很瘦,打坐气都无法上来,那种人定有长短脚,脊椎骨不直,毛病很多,所以脊椎牵制健康甚大。六、打坐的正确姿势与方法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再不行者双足交叉散坐亦可。2、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珠算子一般叠竖在一起,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骨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3、肩张两肩舒张但不应挺胸。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4、结定印于肚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5、头中正头不能俯仰,不能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6、双眼微闭双眼半开,以能看见身体前方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此静物应较小、单色、形状简单,如念珠。)易散乱的人可闭上眼只留一丝光线即可。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7、舌舔上颚舌尖轻抵上颚(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颚)。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尖稍微后缩即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齿不要相咬,稍留一丝缝隙。 按“七支”坐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第1、2、4、5项能引入遍行气;第2项能引入上行气;第2、3项能引入等住气;第7项能引入上行气;上述四种气流入持命气,五气合一时行者就能体验到觉悟。七、注意事项1、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2、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3、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4、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5、肢体形态要求很严,但应注意放松,细心内调,找到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6、意识的放松很重要。带着慈悲喜舍之心态,微笑。特别把眉心和下颏肌肉放松。7、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采用下面几个方法刻苦训练,一般人均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双“跏趺”。1、在看书、看电视、休息时尽可能盘腿而坐。2、多练习跨鹤坐(臀压在双脚上而跪)。在跨鹤坐的基础上做如下练习:保持臀部压住双脚,上身向后倒平(一开始可用被子垫成斜面,逐渐放平),尽量维持时间。3、双腿并拢伸直,脊椎从颈椎、胸椎至腰椎逐节前弯,双手摸地,再用手抓脚后跟腱,渐至头面贴腿。如此反复多次。4、作正弓箭步,放松下沉。脚不挪位,身转180度换方向再放松下沉。反复交换下沉若干次,步子自然逐渐变大。至最大限度时,后一只脚后跟拔起,脚尖着地,再尽力下沉,反复若干次,收势。5、双脚尖分左右成一直线(重心不稳者,可稍留一定角度,还不稳者,可扶住树等),开步过肩宽,双膝尽力外摆,放松慢慢下沉,多次练习。待腿力增强,步子逐渐加大。6、双脚踝关节向外突出,用脚掌外沿着力。刚开始练习,应循序渐进并作好防护,以免韧带拉伤。待踝关节部的力量增强,可练习走路。常作此练习,踝关节不易被扭伤。作上述练习一段时间后,腿、跨、膝、踝的韧带拉伸,弹性增强,跨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双“跏趺”自然便成。双盘前怎么练开胯,要具体实用的练习方法。一、准备活动1、并步站立,双手扶按双膝,蹲起运动二十四次。左右转膝运动各二十四次。 2、大开步,双手扶膝,左右“扑步”各十五次,每次震颤六遍。 3、并步站立,提踵二十六次。 4、大开步,左右弓步,双手扶膝下压十八次。 二、第一步 1、扳足坐在后边略高的坐垫上。上身正直,双腿前伸。然后双手扳住右足外侧,小指接近踝骨。十指交叉打口。左肘也可以压住左腿。“一扳”“一松”为一遍,每分钟约做十五遍(对青年人而言),老年人在八九次间既可。使踵部逐渐靠近肚脐。最后一次扳住坚持十五秒钟再松开。初习时,用力不要过大、过猛,以稍感疼痛为宜。做完后将两手擦热,按摩足部片刻,然后换腿继续练习。在呼吸上,由五秒一呼,五秒一吸逐渐上升到以十五秒一呼,十五秒一吸。但年老者也可自然呼吸。在意和念上,既要放松疼痛部位,又要意在练习的动作上。 2、开胯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