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某某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某某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某某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某某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2013年某某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 语文一、 基础 (30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浮云游子意,_ 。(李白送友人) (3) _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4)陆游十一月风雨大作中表现自己虽年老体衰,仍有心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_。 (5) 默写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_ . _ ,_. 烽火连三月 ,_. 白头搔更短 , _ .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yu xin ( )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地事情。(2)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 xi ( )便往往触他之怒。(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zhn sng( )起来。(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百态,wi mio wi xio (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C、节日的商店,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得了全国一等奖。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修改:在“问题”后面加上“和经验”。)B运动员是否认识到比赛的意义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修改:把“是否”去掉;或在“取得”前加“能不能”。)C通过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修改:把“我们”放在“通过”或“磨炼”前面都行。)D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修改:把“好时候”替换为“好地方”。)5、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描写某人的神态,要求至少用两个词语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80字之内)。(4分)焦灼 尴尬 颤巍巍 张皇失措 低眉顺眼 穷愁潦倒 _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据农业部门统计,去年全市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到l 2 2.2万亩次, 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 9,仅粮食作物因鼠害造成的损失就达到7 0 0 0多吨,占所有有害生物造成总损失的459。水稻防治田片鼠害率一般为04至06,未防治田片鼠害率达到3%以上,甚至高达l 5以上。老鼠不仅为害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还可传播多种疾病,给农村公共卫生带来隐患,基层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市农业局副局长张彦鹏指出,农田害鼠群体庞大、流动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必须开展全面统一农田灭鼠工作,做到在灭鼠的时间、药剂、行动上实行三统一,切实提高防控效果。要结合当地农作物布局和生产季节,科学安排灭鼠的时间和次数,要求对同一耕作区域的农田每年统一开展四次以上灭鼠,对于部分鼠害特别严重的区域,要进一步加大灭鼠行动的频次,最大限度降低害鼠群体密度。(1)请概括我市去年农田鼠害的主要表现:_ 。(3分)(2)农田灭鼠工作需要全面统一、多次灭杀的原因是:_ _ 。(3分)二 阅读 (40分) (一) 苏州园林(10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7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选文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4分) _. 8请结合上下文说说选文第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_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中的败笔原指字写得不好或画画不好的一笔,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B第二段运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由表面现象追溯内在原因。 C选文第三段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说明了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 D选段扣住苏州园林“完美如画”的特点,按照先总说后分说,先大处后细处的思路逐层解说。 (二) 桃花源记 (10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处处志之 志:记住11、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 译文:_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 译文:_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三) 永 不 录 用 (12分)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13、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6分)沉迷网游,遣返回家_ _省城上学,先访恩师。1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3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_。15、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3分)_。 (四) 名著阅读 (8分)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者,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有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及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省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那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6、本文选自于_的_。(2分)17、文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主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3分)_1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分)答: _五、作文 (50分)生活中日月交辉,草长莺飞,蓓蕾初绽;父母的深情,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关爱;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都可能在刹那间触动我们的心灵。请以“ 触动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