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45分钟限时提能测试系列2.doc_第1页
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45分钟限时提能测试系列2.doc_第2页
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45分钟限时提能测试系列2.doc_第3页
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45分钟限时提能测试系列2.doc_第4页
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45分钟限时提能测试系列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45分钟限时提能测试系列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1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2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ABCD4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5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6有人说,中国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A技术设备落后B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C缺乏重工业基础D中国适合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7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 824 000270 7171920年1 759500 620 000557 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8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B体现了历史的不断进步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D昭示了国人的文明程度9建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5年)的锡金公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建造的最早的近代化的公共公园,又称为“公花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可能看到()A男有洋装革履,女多剪发旗袍B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C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D以中山濯濯之秃头窄袖短发草帽革履为时尚10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A暴露了思想深处的封建思想B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C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D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11 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A中体西用思潮B维新思潮C马克思主义 D新文化运动12 “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孙中山先生此观点()A反对个人自由,追求国家富强B对民权主义产生动摇C重视国家的自由,不排斥合理的个人自由D受中国传统专制思想影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13分,第14题27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材料二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清帝逊位诏书材料三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立宪时刻(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并分析造成“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3分)(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3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1)请你以同意“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和宋代处于“现代的拂晓时辰”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合理论据。(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试结合近代西方的有关史实简要予以说明。(9分)(3)从现代化的特征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时期。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的主要表现。(8分)答案CDDCA CDCCB DC13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和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从辛亥革命的性质以及建立政治体制来分析;第二小问从辛亥革命爆发的经济因素、思想因素来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的法理依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结束了清王朝统治,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第(3)问可以任选一个观点回答。同意可回答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结果相类似;不同意可以从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的角度回答。答案:(1)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原因: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2)结束了清王朝统治,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有助于民国中央政府尽快获得国际承认。 (3)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答案1:同意。清帝和平逊位,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中华民国建立。答案2:不同意。清帝逊位诏书是情势所迫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14解析:第(1)问考查宋代中国近代化的表现,可以从经济、文化、对外关系三个角度分析,经济上主要把握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市镇的兴起、纸币的出现、商业税收成为重要财政来源、对外贸易的发展;文化上则主要把握四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世俗文化的出现及发展;对外关系上则主要把握对外贸易的发展即可。第(2)问把握材料二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从政治民主化、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工业化、工业革命;文化理性化、启蒙运动等方面回答即可。第(3)问把握时间信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商业活动彻底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商业市镇的兴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或瓦肆的出现);商业税超过农业税;三大发明成熟并外传,这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先声;社会文化与生活日益世俗化(或平民化、大众化);对外贸易繁荣且范围广阔。(2)含义: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如欧美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城市化),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