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语文语法知识.doc_第1页
十三语文语法知识.doc_第2页
十三语文语法知识.doc_第3页
十三语文语法知识.doc_第4页
十三语文语法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语法知识一、 主语 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材料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二)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主语的语义类型有: 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菜买来了。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如:这些土豆烧牛肉。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如:这幅画是我的。 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如:这个孩子很机灵。二、动语 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语和宾语成对,它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包括:动词、动词时态助词、中补短语、动词性联合短语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 1、 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包括: 对象宾语(挖土 挖野草) 目标宾语(挖地道 挖红薯) 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如: 我姓李。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 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如: 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 (一) 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 定语的意义类别 1、 限制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 2、 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三)定语标志“的”的作用 定语和中心语的构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与不用语法关系或语义不同。下面从语法结构、语义联系和语用色彩三个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举 例 语法结构 语义关系 语用色彩 一 1 骑自行车人 不成立 无义与有义对立 无用与有用对立 骑自行车的人 偏正短语 2 这桌子 偏正短语 有义与无义对立 有用与无用对立 这的桌子 不成立 3 修理汽车 动宾短语 支配与修饰的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修理的汽车 偏正短语 二 4 牛脾气 偏正短语 描写性与领属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牛的脾气 偏正短语 5 三斤鲤鱼 偏正短语 限制性与描写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三斤的鲤鱼 偏正短语 三 6 中国历史 偏正短语 语义不对立 语用对立 中国的历史 偏正短语 (四)多层定语 1、 分析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词语修饰右边所有的词语。 2、 定语次序:领属、时处、指示代词或量词、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表示性质范围类别的动词或名词。 四、状语 (一)状语的构成: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 (二)状语的意义类别 限制性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描写性状语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或名词性成分。 (三) 多层状语 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状语修饰右边的中心语。 次序: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 五、补语 (一) 补语的构成: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 (二) 补语的意义类别: 1、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 2、 程度补语: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限于用“极、很、透、慌、死、坏”。 3、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之间都有“得”。 4、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5、 数量补语:表示动作的次数,由动量短语充当。 6、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点、处所、动作终止地点。用介词短语充当。 7、 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不能实现。 (三)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1、 补语在宾语前 如:我们走进了张老师的办公室。(趋向补语处所宾语) 2、 补语在宾语后 如:他去过北京两次。(处所宾语动量补语) 3、 宾语在两个趋向补语中间 如:他拿出一本书来。 (四) 补语和宾语辨别 1、 作宾语的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补语的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介词短语、主谓短语。 2、 物量短语只充当宾语,动量短语只充当补语。 3、 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可以作宾语,也可以作补语。数量短语能转换成主语的是宾语,不能转换的补语。 4、 助词“得”是补语的标记。 六 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包括: 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 七 独立语 独立语:是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 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 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 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 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 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 “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 不同的意义。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 “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 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 “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 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 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表示形状的如“小”(另外如“大”“高”“圆”等);表示性质的如“镇定” “勇敢”“乐观”;表示状态的如“朦胧”“橘红”“远”等。 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恰当使用形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代词 注意下边句子中加线的词。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不少的人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上面句子里加线的词都是起指代作用的,称为代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代 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人家;疑问代词, 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哪里;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 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使用人称代词,要注意“他们”可专指男 性,也可指男女兼有。还要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 有时也可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 “这”用于近指。 数量词 一座30里高的瑶山 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 拿出仅有的一点米一尺多宽 第一座难走的山 五、八军团 歇了一下 上面加点的词都是表示数目的,叫数词。在数词中,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 百、千;有的表示概数,如几、些、多数、少数;有的表示序数,前头要加上表示 次第的“第、初、老”等等,如第一、初五、老三。 上面加-的词,都是表示单位的量词。有的表示事物的单位;有的表示动作、 行为的单位。前者较多,有表示个体的,如只、个、台、枝、条;有表示集体的, 如双、副、对、类、帮;有表示不定量的,如些、点;有表示度量衡的,如丈、尺、 里、亩。后者较少,如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番。 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 如一本书;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去一次。 副词、连词 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 间、频率、情势、语气等。常用的副词如:很、更、最、非常、都、只、才、就、 已经、刚刚、立刻、忽然、渐渐、终于、不、没、大概、简直,等。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如课文里的句子:“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连用了“仿佛”“已经” “满”三个副词,修饰表示判断的动词“是”。“仿佛”表示情势,好像、似乎的 意思;“已经”表示完成;“满”表示程度深。这句话,从闻到花的甜味联想到果 实累累,用虚写开拓了诱人的丰收美景。如果不用这几个副词,句子变成“树上是 桃儿、杏儿、梨儿”,就不符合实际,也没有丰富想象的意味了。 注意下边句子里加线的词。 1这篇散文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2欣赏大自然或者读写景抒情的文章,都可以受到美的熏陶。 3只要反复诵读,就可以把课文背熟。 第1句“和”连接“希望”“力量”,表示并列关系;第2句“或者”连接“欣 赏大自然”“读写景抒情的文章”,表示选择关系;第3句“只要”表示条件,和 副词“就”配合使用。这些起连接作用的词,叫做连词。常见的连词还有:同、跟、 而、并且、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因为、所以,等。 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介词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 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例如: (1)从第一组(开始值日)(表起止) (2)往北(走)(表方向) (3)沿着河边(跑步)(表处所) (4)从早到晚(不闲着)(表时间) (5)给病人(送药)(表对象) (6)依照他的样子(做)(表方式) (7)由于着凉(他病倒了)(表原因) (8)为“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表目的) (9)比前几天(热多了)(表比较)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 修饰“动”“形”要记牢。 二助词 助词是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的虚词。助词可分为三类: 结构助词:的、得等,其中“的”表示两部分之间的修饰关系,“得”表示补 充关系。 例如:光辉的历程(“光辉”修饰“历程”) 慢慢的走(“慢慢”限制“走”) 跳得高(“高”补充修饰“跳”) 动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 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例如:他走了(表示他已经离开这里) 他走着(表示正在走) 他来过(表示曾经来这里,现在却不在) 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啊、呀,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 气,都用在句子末尾。 例如:他会的。(表示肯定的语气) 他赢了。(表示确定的语气) 你冷吗?(表示疑问的语气) 你去吧。(表示祈使的语气) 多美啊!(表示感叹的语气) 三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叹词一般都是单用,位置比较灵活, 可以在句前,也可以在句中或句末,语句的意思不变。 例如:喂,你听见了没有?(在句前) 你,喂,听见了没有?(在句中) 你听见了没有?喂!(在句末) 四拟声词 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如:嘭、哗啦、哐啷、叮噹、轰隆隆等。 短语 (一).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 1)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 2)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 3)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 4)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 5)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工厂、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