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学(Heat) 热学是研究与热现象有关的规律的科学。 由于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物体性质、形态的变化。 热现象是物质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即热运动的集体表现。 水的三态(?)的变化,在1atm下O2在90K的温度 下液化,N2的77K的温度下液化,液态H2的温度是 20K,一度被视为“永久气体”的氦(He)在4k的温度下也 变成了液体。 热运动: 物体中大量分子或原子无规则的运动 热现象: 热现象的例子:热胀冷缩、相变、高温退磁、超导现象。 相变的例子 电磁铁具有很强的磁场,但当其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其磁场就消 失了。因此在某些应用场合,要注意电磁铁的工作环境的温度。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就是当 温度下降到4.2K以下时,水银(Hg)的电阻消失了,物质进入了 一种新的物态,称之为超导。 高温退磁 超导现象 除了化学成分外,在物理方面,温度是影响物质性能的主要因 素,因此温度是热学中最核心的概念。 太阳中心的温度是107K,这是热核聚变所需的起码温度。太阳表 面的温度是6000K,与之对应的辐射光谱,其峰正好在可见光波段 。 金星表面的温度为460C,铅和锌将被熔化。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 C,10 9种生物大分子可以在这样的 环境生存。 热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法 最基本的实验规律逻辑推理(运用数学) -称为热力学。 优点:可靠、普遍。 缺点:未揭示微观本质。 2.微观法. 物质的微观结构 + 统计方法 -称为统计力学 其初级理论称为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动理论) 优点:揭示了热现象的微观本质。 缺点:可靠性、普 遍性差。 在热学研究中宏观法与微观法相辅相成。 当代科学实验里能产生的最高温度是108K,最低温度是210-8K, 上下跨越了16个数量级。 第九章第九章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 常见的一些现象: 1、一壶水开了,水变成了水蒸气。 2、温度降到0以下,液体的水变成了固体的冰块。 3、气体被压缩,产生压强。 4、物体被加热,物体的温度升高。 热现象 9-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9-1-1 热力学系统 在热力学中把要研究的宏观物体(气体、液体、 固体)称为热力学系统 简称系统。如一杯水,汽缸 内气体 . . . 系统内它包含极大量的分子、原子。 以阿佛加德罗 常数 NA= 61023计。 外界:系统以外与系统有着相互作用的环境 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能量和物质的热力 学系统。 封闭系统: 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的 系统。 对热力学系统的两种描述方法 : 1. 宏观量 从整体上描述系统的状态量,一般可以直接测量。 2. 微观量 描述系统内微观粒子的物理量。 如分子的质量m、 直 径 d 、速度 v、动量 p、能量 等。 微观量与宏观量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例如,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效果, 它与大量分子对器壁的冲力的平均值有关。 如 M、V、E 等-可以累加,称为广延量。 P、T 等-不可累加,称为强度量。 状态参量:描述热力学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压强、体积和温度 垂直作用在单位容器壁面积上 的气体压力。 压强(P): 国际单位:国际单位: 帕斯卡(Pa = N/m2) 1标准大气压 = 1.01325105(Pa) = 760 mmHg 体积(V ):气体分子自由活动的空间,与 分子本身体积的总和完全不同 。 国际单位: 米3(m3 )(注意与毫升的换算 ) 温度(T): 温度是表征在热平衡状态下系 统宏观性质的物理量。 两热力学系统相互接触,而与外界没有热量交 换,当经过了足够长的时间后,它们的冷热程度不 再发生变化,则我们称两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 达到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彼此也处于热平衡。 A BC A BC 温度的宏观定义: 表征系统热平衡时宏观性质的物理量。 温标 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摄氏温标: t 热力学温标: T K 水的冰点 0 水的沸点 100 冰点和沸点之差的百 分之一规定为1 。 绝对零度: T = 0 K t = - 273.15 水三相点(气态、液态、固态的共存状态)273.16 K 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1039 K 实验实验 室能够够达到的最高温度108 K 太阳中心的温度1.5107 K 太阳表面的温度6000 K 地球中心的温度4000 K 水的三相点温度273.16 K 微波背景辐辐射温度2.7 K 实验实验 室能够够达到的最低温度( 激光致冷) 2.410-11 K 摄氏温标与热力学 温标的换算关系: 9-1-2 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 平衡态:一个孤立系统,其宏观性质在经过 充分长的时间后保持不变(即其状态参量不 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终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扩散 隔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始 注意:如果系统与外界有能量交换,即使系统的宏观性 质不随时间变化,也不能断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 说明:热平衡是动态平衡 处在平衡态的大量分子仍在作热运动,而因 为碰撞, 每个分子的速度经常在变,但是 系统的宏观量不随时间 改变。这称为动态 平衡。 粒子数是宏观量,箱子假想分成两相同体积 的部分,达到平衡时,两侧粒子有的穿越界 线,但两侧粒子数相同。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系统的状态随时间发生 变化的过程。 P 准静态过程: 状态变化过程进行得 非常缓慢,以至于过程中 的每一个中间状态都近似 于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的过程 曲线可以用P -V 图来描 述,图上的每一点都表 示系统的一个平衡态。 ( PB,VB,TB ) ( PA,VA,TA ) P V O ( PC,VC,TC ) 9-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波-马定律” 、“盖-吕定律”以及“查理定律”的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或摩尔气体常量 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下的分子密度: 称为洛喜密脱数 例:求大气压强随高度 h 变化的规律,设空气的温度不随 高度变化。 h h h+dh dmg Ps (P+dP)S 解:如图,在高度为h处有一薄空 气层,在重力和上下压力作用下处 于平衡状态。 设空气 为理想气体,则可以得出下式 代入上式 例:求大气压强随高度h 变化的规律,设空气的温度不随高 度变化。 h h h+dh dmg Ps (P+dP)S 上式称为恒温气压公式,h2Km 说明:珠峰h=8848m,T=273K,P0=1atm 由上式求得P=0.33atm.实际小于此值,原因 是温度是变化的且随高度降低。 例2:在较高的范围内大气温度T随高度h的变化可近似地取下 述线性关系:T=T0-h 其中T0 为地面温度, 为一常数。试求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 的关系。 h h h+dh dmg Ps (P+dP)S 解:利用上题 取 例3:求上升到什么高度时,大气压强减到地面的75%,设空气的 温度为00C,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89kg/mol。 ln P = 0 PR h T g ln P = 0 P R h T g = 2.3km 8.31273 2810-39.8 0.75ln 0 =P R e h T g P 解: 例4:一个大热气球的容积为2.0104 m3,气球本身和负载质量 共4.5103 kg.若其外部空气温度为200C,要想使气球上升,其内 部空气最低要加热到多少度? 解:以0表示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0 =1.29kg/ m3,以1 和2 分别表示热气球外、内空气的密度,则由于热气 球外、内压强相等(取1atm),有: 同理: 设此时所需的温度为T2min 具体数据代入上式得 由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与负载重量平衡得: 则 例5:一个人呼吸时,若每吐出一口气都在若干时间内(比如几 年)均匀地混合到全部大气中去,另一个人吸入的一口气中有 多少个分子是那个人在那口气中吐出的?设一个人呼吸一口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口供货合同样本
- 保险公司合同样本
- 农庄转租合同标准文本
- 冶金阀门合同标准文本
- 出售花园合同样本
- 买货物合同标准文本
- 冷库配套 安装服务合同样本
- 上海社区医院合同样本
- 中铁高速公路合同范例
- 写退货合同样本
- 2025江西南昌市江铜产融社会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统)昆明市2025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A 2a-2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徽县辅警考试题库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 王阳明心学课件
- 《岩石力学(含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PPT)
- 中国银行保函业务培训(共71页).ppt
- 广东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手册
- 全国油料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