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doc_第1页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doc_第2页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doc_第3页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doc_第4页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2012年11月2日来源:财经网作者:张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各个地方也借着稳增长之机大干快上,雄心勃勃,天津、重庆宣布,未来34年内将投资1万亿元,支持其重点产业发展;暂且不谈地方投资规模的大小问题,先看这么大的投资资金从何而来,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差钱1.总体形势判断今年13季度GDP增长7.7%,达到了政府年初设定7.5%的增长目标。第3季度GDP同比增长7.4%,是2011年第1季度以来连续7个季度持续走低,也是自2009年第1季度以来的新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也是前3个季度中最低的。总体来看,经济持续走低是一个既符合实际,又符合预期的结果,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增长潜力的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失衡的影响。对于这一情况相关媒体事前给出了“标准解读”,政府高层也给出了乐观的判断,“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应该说比较好。现在可以有信心地讲,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并且继续出现积极的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企稳”。有的评论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软着陆”的迹象,并给出了支撑的证据:一是经济增速下滑逐渐趋稳,增幅回落收窄;二是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8%,今年5月份以来首现回升,表明实体经济景气向好;三是除投资增速明显回升外,9月份的外贸超出预期;四是就业形势并没有随经济走低而恶化。统计公报发布以后,市场不仅没有出现恐慌,18日上证指数上涨超过1%,似乎也支持了这种说法。我们觉得,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和积极的变化,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和消极的因素,政策决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在讨论1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时,“基于3月份的工业生产、消费品销售、出口增长和信贷投放都高于前两个月,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也出现回升,很多人预测,2季度有望企稳回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时,我们就明确指出,由于经济效益下滑,营商成本上升,中小企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经济运行仍然存在着继续下行的风险。到了第2季度,权威人士又认为,“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都有比较强的增长动力,预期第3季度的经济运行会企稳回升”。我们在当时的分析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仍然不能排除经济下行的风险。因为,2季度的经济运行就是在政策扩张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经济运行的内外环境并未改善,增长的基础也不稳固。国际经济环境谈不到好转,只要不继续恶化就不错了。国内已经把稳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宽松政策陆续出台,但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政策层面,而在体制和结构层面,在体制和结构未能改善和无法改善的情况下,政策的作用不仅会受到限制,而且会发生扭曲”。经济运行的实际结果证明了我们的分析,第3季度经济增长继续回落,只是回落的幅度收窄而已。现在,有关人士又做作出这种预测,其实,我们在第2季度的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并未改善和解决,经济触底回升的可能增加,但下行的风险也不应忽视。图:我国9月份的出口总值1863.5亿元,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今年新高先看贸易,9月份的出口总值1863.5亿元,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今年新高,增速接近商务部年初提出的10%的目标。那么,7、8月份的情况又如何呢?8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0.2%,其中,出口增长2.7%,进口下降2.6%;7月份五个外贸大省的贸易增长疲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分别为5%、0.7%、2%、2%和4.2%。其他季度也是季末月份好,而其他月份差,这又该如何判断?今年贸易的月度波动是是明显而剧烈的。更为重要的是,刚刚闭幕的112届广交会一期上,到会采购商比上届下降11.4%,与此相应,本期成效额也有明显下降。有鉴于此,切莫追求实现10%的增长目标。鉴于出口形势来峻,成为拖累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八项具体措施,包括:1)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准确及时退税;2)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3)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注意发展对小微企业的信用保险;4)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5)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我出口企业合法权益;6)积极扩大进口;7)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支持企业开拓非洲、拉美、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8)优化外贸国内区域布局,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撤去边境省区发展对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八项措施的确为贸易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也向外贸企业释放出了明显的积极信号。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来看,稳定和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不在供给,而在需求;不在价格,而在市场;不在国内,而在国外。八项政策中,除了5、7、8三项是与国外、需求和市场直接间接有关的以外,其他5项主要关涉到供给、价格和国内的问题。就是5、7、8三项,有的也不是我们单方面可以解决的。在欧债危机持续、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摆脱困境是很难的。就以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而论,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且在从传统出口产品向新的领域扩展。最近,奥巴马签发总统令,要求禁止三一集团在美关联公司罗尔斯公司收购位于俄勒冈州的4个风电场项目,华为和中兴集团在美国的经营也遭遇美国的贸易制裁,光伏产业出口遭欧盟反倾销调查等,就是有力的证明。从国内来说,稳定和发展贸易的根本措施还在于促进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这又取决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八项政策基本上没有涉及这方面的问题,只是在短期应急措施上作文章。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与其把重点放在增加生产供给和价格调节方面,不如把工作做在调整贸易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方面,这是经济低潮时期应该做、必须做、也可能做的工作。再看投资。稳增长就得稳投资,这不仅是由于消费的改善主要是一个长程问题和体制问题,短期内政策的作用有限,在贸易增长明显趋缓的情况下,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且在政府主导型经济中,投资也是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事实上,自9月初以来,发改委对投资的审批开闸,仅5、6两天,就批复55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有33个轨道建设项目、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7个港口、航道项目。此外,上半年还有六大发电集团的131个发电项目获批。这就基本上为本轮投资方向定了调:依然是大项目、大工程为主,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当家,再一次成为投资的热土。就以铁路建设投资来说,作为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大头,往往成为救市的急先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大幅度井喷,从几百亿元一下子暴涨到几千亿元,2009、2010年达到8000亿元的极点。今年出现了类似情况,年初的投资规模为4060亿元,8月初增加到4700亿元,月底增加到4960亿元,9月上旬又增加了400亿元。到8月底,已经投放2270亿元,剩下的4个月还要投放2700多亿元,开通58条线路,月均投入680亿元。这样的任务看起来非常艰巨,但在现行的体制下并不难完成。稳增长的关键也许主要不在投资规模,而在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益,因为很多部门的产能已经过剩,增加投资会导致更大的问题。铁道部上半年计划竣工开通项目69个,开通新线5510公里,复线5008公里,电气化7125公里,其中客专项目开通新线2721公里,普速项目开通新线2789公里。如果说一些大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是必要的,像北京地铁上下班高峰仍然是挤得一踏胡涂,但客运专线就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的客专线路中,只有京沪、沪宁线上座率较高,但一等票的上座率往往只有13左右,其经营虽然能够保本微利,但却是在不计算折旧的前提下实现的,大部分客运专线都是亏损经营,今年上半年,铁道部巨亏88.1亿元,再开通这么多客专新线,亏损还会增加。尽管这一次追加投资很大一来自中央预算内资金,但还需要银行贷款和发行铁路建设债券融资。去年中期铁道部发行的5855亿元债券余额平均剩余期限不到两年半。旧账未还,又加新债,如何收回投资,欠债如何偿还,都是个大问题。我们不能为了稳增长而稳增长。与此同时,各个地方也借着稳增长之机大干快上,雄心勃勃,天津、重庆宣布,未来34年内将投资1万亿元,支持其重点产业发展。据9月上旬的初步统计,7月份以来已经有13个省提出了新的投资计划,总投资额超过10万亿元。按此推算,全国可能超过20万亿元。人们戏称此为“地方版的4万亿”。暂且不谈地方投资规模的大小问题,先看这么大的投资资金从何而来,如果说2009年的4万亿投资不差钱,那么,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差钱。根据惯例,建设项目的资本金一般占总投资的3050%,由各地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靠贷款解决。据了解,9月5日批准的25个轨道项目总投资8400亿元,由城市财政部门负担的部分至少2400亿元,其余来自银行贷款和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收入,而土地开发也要通过银行抵押贷款融资。这里存在几个问题值得讨论,一是今年以来,卖地的收入大幅减少,据财政部本月18日公布的数据,19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3.1%,个别地方出现了赤字,而且还面临还债高峰。二是轨道交通票价不合理,以北京为例,原来只有一、二线两条线路时,地铁票价3元,现在开通了10条线路,票价反而降为2元,我们不知道这种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核算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要把经济工作当作政治工作来做,为了惠民,可以置经济规律于不顾。现在,市财政每年的交通补贴百多亿元,过去财政收入增长很快,政府补得起,现在增长趋缓,将来还有可能减少,如何补贴得起。这样做的结果是弱化了激励约束机制,不利于地铁公司改善经营管理。三是用银行贷款搞建设是“短债长贷”,在流动性好的情况下问题不大,而流动性一旦紧张,其风险就会自我强化,大大增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建立地方独立发债机制,在现行体制下,这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2.从黄金周的盛况看政策调节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黄金周长假期间,国人出游井喷和爆棚景象空前,令人叹为观止。据有关方面统计,8天中,出行人次7.4亿,出游人次3.62亿,同比增长20%,南京中山陵超过接待能力10倍,厦门鼓浪屿超过9倍,10月2日,安徽黄山接待游客5.7万,故宫接待游客18.2万。旅游消费1800亿元,增长24%,北京130家重点商业企业一度实现单日销售额近7亿元,成都旅游商业企业单日销售额曾经超过4000万元,南京的中央、新百、金鹰等商场同比销售额最多的甚至翻了一番,长假前两日,北京菜百和国华商场黄金首饰和金手镯销售分别增长了16%和23.6%。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的确一次性地拉动了消费。但盛况之下,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值得深思。首先,旅游需求和国内消费潜力巨大。旅游是人们重要的文化需求和消费需求,旅游热和旅游支出的增加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而双节长假黄金周的旅游爆棚和购物盛况,不仅说明了旅游消费存在着较大的增长空间,而且显示出国内消费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对此,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其次,取消高速公路收费的推动。除了需求以外,双节长假旅游井喷与政府决定取消高速公路收费有很大关系。政府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也想借此拉动消费,政府的好心没有人怀疑,其正面效应也无人否认。但由于缺乏研究,考虑不周,好心并未完全办成好事。高速公路和旅游景点出现了大拥堵,“高速路”变成了“龟速路”和“停车场”,旅游点人满为患,观景变成了“看人”,名山变成了“人山”,黄金周变成了“黄金粥”。有人感叹,“西湖见人不见桥,黄山人流如涌潮”,“三亚海滩饺子锅,大梅沙人比沙子多”。结果是老百姓花钱买罪受,便民变成了扰民,惠民变成了殃民,皆大欢喜变成民怨沸腾。这也许是决策者始料不及的。对此,笔者也有亲身体验。9月30日,笔者一家前往河南新乡看望亲戚,借此休息几天。18日就开始预订火车票,买不到,只好改乘汽车。早晨4:30起床,5:00从西城三里河出发,计划沿京开高速南行。谁知走了3个小时,还没有出南五环。这么一点路程,就发生了5起车祸,有的两车追尾,有的四、五辆车撞在一起;有的刮蹭较轻,处理好善后,还可继续前行,有的残不忍睹,无法开行,只能取消行程。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加油站,人车都要排队,车遍地停满,找不到一个车位;人排队上厕所,女士上厕所排队超过100人,很多人就在周围随地方便。以为过了收费站,上了高速,情况会好一点。谁知情况依旧,汽车3米一开,5米一停,中午12:00,才开到河北衡水,等到达目的地,已经过了晚上7:30。本来是5个小时的车程,结果走了13个小时。一路艰辛,难以言表。在现实生活中,好心办坏事、蠢事的事例不少。此次高速公路免费也是如此。其原因在于。首先,违背了客观规律。在经济学上,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价格调节比行政干预要有效得多,但是,我们却迷信政府权力,以为政府无所不能,因而无所不为,做好事可以违背经济规律,结果是放大了事件的效应,以至发生了灾变。一是中秋、国庆长假,本来外出旅游的人数必然俱增,拥堵是免不了的。按理应当涨价抑制,减少出行,加以调节和疏导,而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免费资助,鼓励出行,结果是人满为患。二是驾车游本来是中等收入及其以上家庭的选择,低收入一簇一般不会有此奢望,政府免费究竟何意,难道是要补助有钱人。事实正是如此。这也违背了政府的财政原则。三是政府一声令下,高速公路一律免费放行,政府是否与每家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商议谈判,肯定没有。这种以政代企的作法既有悖于市场逻辑,也不符合政府的行事原则。四是政府下令,高速公路一律免费,这必然要影响有关公司企业的经营收入和利润,须知,各个公司的情况不一样,有国有的,也有私有的,有中央国有的,也有地方国有的,有盈利的,也有亏损的。政府是否要给予相应的补贴?不给,是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