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8-2012年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1页
安徽省2008-2012年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2页
安徽省2008-2012年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3页
安徽省2008-2012年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4页
安徽省2008-2012年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皖经产业2008244号关于印发安徽省2008-2012年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各市经委(工经委),省直有关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2008-2012年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安徽省2008-2012年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为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推进工业领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加快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引导和促进全省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发展形势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以下简称“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具体指围绕工业生产提供市场化中间服务,并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等特点的工业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金融业。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的增长必将更多地依靠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一)发展现状。“十五”以来,全省生产性服务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数据均引自安徽省统计年鉴,由于统计指标所限,除本文中特别注明,这里所讲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行业)1、总量不断扩大。“十五”以来,全省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形成了对生产服务业的强大需求,促进了与市场竞争活动有关的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1244.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848.4亿元,年均增长18.0%(除特别说明,本规划有关统计数据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六大生产服务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359.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64.5亿元,年均增长21.7%。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28.9%提高到2007年的33.9%,提高了5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10.1%提高到2007年的13.1%,提高了3个百分点。2、结构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调整步伐显著加快,新兴业态不断拓展,第三方物流、软件外包、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已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483.0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17.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完成增加值140.0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4.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03.2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3.6%提高到;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完成增加值83.6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2.9%。3、企业不断壮大。物流、信息、科技等行业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迅速,安徽徽商集团有限公司、中外运合肥物流有限公司、安徽国际集装箱联运公司、安徽迅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芜湖港储公司、蚌埠现代物流公司、阜阳汽运集团等一批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年营业额均超亿元,全省从事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的法人单位达到4226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全省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生产的法人企业达到2656家,软件产业外包能力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一批专业化软件技术服务公司,全省通过双软认定的软件企业达到207家,科大讯飞、安徽四创、合肥美亚、合肥永信、安徽皖通等软件企业销售收入增长迅速;科技服务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全省现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法人单位3692家,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实现成功上市,其他企业也发展迅速。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6%,拉动经济增长1.61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由2002年的126.9万人增长到216.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5.3 %,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载体之一。5、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年来,我省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其中,2007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完成投资额454.1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8.9%。分行业看,我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较快,道路交通、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继续改善;我省高校和研究机构资源优势显著,近年来基础设备投入相对增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建成使用。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服务供给能力的逐步提高,逐步满足了工业生产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服务。(二)存在的问题。总体情况看,我省生产性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总量偏低、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1、与国内经济发达省相比,安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小。从总量情况看,全省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广东的38.2%、山东的42.9%、江苏的45.0%、浙江的68.4%;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2、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较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2007年,全省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为33.1%,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仅为36.9%,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从对生产服务业的投入来看,2007年六大生产性服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虽有较快增长,达到454.1亿元,但投资额仅占整个服务业投资额的16.7%。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工业化进程不同步。2004年以来,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22.7%;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4.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4.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6.6%。总的情况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增长速度普遍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落后于工业的发展。4、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省内合肥、芜湖、蚌埠市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比较集中,科技工程及设计咨询机构、金融保险机构相对密集,科技服务业发展潜力较大;马鞍山、芜湖、铜陵等沿江城市长江水道岸线资源丰富,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合肥、蚌埠、阜阳市处于铁路干线枢纽,工业物流发展优势明显。但皖南、皖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同时,全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质量不高,大型工业企业生产服务内部化问题严重,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5、生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偏低。2007年,全国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32%,安徽仅为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占全部服务业的16.9%,比重仍然偏低。(三)发展环境。“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许多发展机遇。1、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大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适应这一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国际经验,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工业经济的增长必将更多地依靠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生产性服务业普遍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达到1580美元,生产性服务业初具加快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2、工业化、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推动工业集约发展,取决于科技、信息、金融、商务、物流等生产型服务的支撑和配套水平;提高工业综合生产能力,更需要技术研发、生产过程服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的支持。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必将形成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容量快速扩大,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近年来,安徽工业增速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0%以上,二产在GDP中的比重得到显著提升。2007年我省第一次工业强省大会的召开,以及今后五年工业强省战略的持续推进,又将推动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量进一步释放。当前,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已具加快发展的良好市场基础。3、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生产性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中央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把中部地区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基地的关键。加快安徽与东部地区交通网络与经济活动对接,加强安徽与苏、浙、沪的融合与交流,更是国家“泛长三角”经济区划概念形成的基础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地处中部,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长江黄金水道、淮河干支流横贯全境的资源禀赋,为我省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发展与大量科教人才累年积淀,高技术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不断培育和规模化发展,也为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需求。4、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更多发展契机。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向纵深发展,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产业转移层次逐渐提高,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业提升的趋势。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和国内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受国内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能力较强等因素驱动,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沿海向内地、国外向国内新的转移热点,项目外包也成为转移的主要方式,跨国公司开始将非核心的采购营销、物流配送、研发设计等活动予以分包,产业链转移趋向整体化、集群化整体转移现象。“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以及合肥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确立,我省承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助于我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入新的服务领域和新的服务产品,更好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四)指导思想。2008-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安徽区位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紧紧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国家统筹“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坚持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为目标,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规范服务市场,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推动我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基本原则。2008-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重点突破和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经济联动发展;坚持存量调整和增量投入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全省较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六)战略目标。2008-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将重点实施“135”战略,即“实现一个目标,培育三大载体,强化五个行业”。实现一个目标,即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适度超前于工业经济。2008-2012年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左右(除特别说明,以下数据均按可比价格测算),到2012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0%左右,占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发展相协调,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培育三大载体,即集中培育20个经济基础较好、总量规模大、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城区,重点建设和培育50个规模较大、产业集聚度高、发展特色鲜明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园区,重点培植100个具有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生产性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强化五个行业,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健全完善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金融担保业。通过五年的持续投入和积极培育,力争做到: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逐步拓宽,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得到进一步改造提升,服务工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商务服务、金融业产业素质不断改善,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备。生产性服务业活力进一步增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市场体系、工业生产中间服务社会化体系逐步健全,多种所有制并存、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生产性服务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布局趋于合理。依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各地基本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定位,初步形成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生产性服务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重点工业骨干企业“主辅分离”目标基本实现,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环境逐渐形成,生产性服务企业集中化、大型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市形成1-2个大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全省培育出5-10个对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重要领域。第三章 发展重点(七)现代物流业。按照服务高效化、物流现代化、管理智能化的要求,加强综合运输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快速物流运输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加速融入长三角物流圈。依托合肥、芜湖、蚌埠、安庆、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区,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园区,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培育物流市场,促进各种物流功能、物流资源、物流要素系统的整合,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新型工业化中的支撑作用。2008-2012年期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2年达到950亿元,成为服务业乃至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初步形成省、市、县互联互通,与长三角地区全面对接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建设省会空港物流基地。在大力发展航空客运市场的同时,充分发挥合肥新桥机场作为中部地区主要货运机场的功能,构建以合肥干线机场为中心,蚌埠、芜湖、阜阳、安庆、九华山、黄山支线机场为补充的现代空港物流网络,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建立统一空港物流信息系统,设置空港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推进空港物流与其他物流运输方式联合,使航空货运成为机场发展和提高效益的主要支撑点,把合肥新桥机场建成国内知名、中部地区主要的航空货运枢纽。构建沿江、沿淮水运物流带。通过调整优化沿江港口结构,建设沿江集装箱、建材、矿石和大宗散货码头,完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蚌埠港口基础设施,配套港口大宗货物堆场和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淮河干支流运输优势,加快构筑以长江水道为支撑,以“合-巢-芜-宣”、“合-铜-黄”、“六安-安庆-景德镇”跨江高速公路为两翼的大宗物流水陆联运体系。2008-2012年期间,沿江各港口改扩建工程基本结束,新建和改造航道里程550余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亿吨。打造重点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依托干线铁路建设,增强既有铁路及枢纽城市铁路货运运输能力,提高合肥、阜阳、蚌埠、芜湖、安庆等主要铁路货运站场改造及运输吞吐能力,配套建设大宗原材料货运堆场、标准仓储设施,构筑铁路陆路联运物流体系。依托“京沪”高速、“南洛”高速、“沿江”高速、“济广”高速等国家路网快速通道干线资源,重点打造以合肥为中心,芜湖、蚌埠、阜阳、安庆为支撑的区域性物流节点体系,支持物流节点园区基础设施和大宗货物转运堆场建设,建设一批面向区域工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大型高标准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城市物流功能区。以服务工业经济、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支持在省级及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业集中区规划布局物流功能区,大力发展具有公共仓储功能、拥有标准化物流系统、提供配套增值服务的功能配套物流基地,着力构建公路、铁路、水运和制造业基地彼此衔接基于全球供应链双向一体化区域性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发展专业化物流市场。重点构建以大型市场为中心,以区域性重点市场为骨干,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为补充,专业化市场与物流仓储、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功能配套,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相结合的物流市场体系。依托区域产业集群和工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生产资料、工业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太和医药批发市场、蒙城汽车销售市场、皖南茶叶批发市场等功能创新、交易方式现代化、区域辐射力强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功能,提升档次;鼓励发展以物流配送、代理销售网络、多式联运、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物流体系。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大宗商品集散地,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建立和完善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区域物流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现代物流业水平,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通过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网络互通互联。到2012年,各市重点扶持培育3-5家,全省重点培育形成5-10家面向全省工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物流服务的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形成2-3家面向华东和中部地区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区域性物流企业。(八)科技服务业。推进科技服务基础平台建设。在科研院所集中、高技术企业聚集的合肥、蚌埠、芜湖等城市,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集中建设以大型仪器设备、科技信息情报、知识产权、智力资源、技术融资、产业孵化、技术转移等为主体的科技应用服务基础平台;建立健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运作机制,拓展科技信息情报共享平台服务范围,深化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区域互动,完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构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大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加快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前沿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实施对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提升改造,培育若干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和优势学科,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知识创新体系。继续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和配套规范,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协调、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进一步提高技术成果的推动工程技术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系列化和配套化水平,到2012年争取新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20家左右,国家级中心6-8家;鼓励产学研结合、共同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开发平台,争取新建25家左右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9家国家级中心。培育科技服务骨干企业。推动一批科研事业单位整建制转为科技服务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立足自身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推动科技中介机构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组织形式,将服务业务向技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优化配套以及指导企业建立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经营机制等领域拓展,充实服务项目的技术内涵,满足日益多样化、系统化、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锻炼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初步形成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服务需求。(九)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我省信息资源密集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电信服务、计算机网络服务、数据库服务、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把安徽建设成为全国信息业重要基地。2008-2012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2年达到350亿元。加快建设信息基础平台。加快建立统一认证的信息平台,建立与长三角相衔接的标准统一、等级互认的信息认证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化区域信用环境;建立政策法规、管理信息、政务动态等信息对接平台,为我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提供服务。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做好与长三角地区衔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积极支持沿江城市与长三角建立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加快开发基础数据资源,完善信息业务系统,重点建设地理、市场、科技、政务和公共等五大基础信息数据库,形成完善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培育、壮大信息资源服务市场,紧密结合行业、区域特点,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发展面向行业、区域、企业及消费者的第三方交易及相关信息增值服务。推动基础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的业务转型,发展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促进专业化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创新业务品种,扩大市场需求。力争到2012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000万户。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法律环境、信用和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在线支付服务平台。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实用高效、多层次、多类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持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骨干企业的电子商务工程,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销售、采购等生产经营活动。建设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完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消费环境,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快软件产业发展。以发展应用软件为重点,大力拓展软件应用领域;以重点行业应用为突破口,积极开发应用软件产品。进一步支持合肥、芜湖软件外包基地建设,培育重点骨干软件企业,发挥软件园区的聚集作用,壮大软件产业规模。大力推动企业合作和产业联合,充分发挥软件产业联盟的促进作用,走集群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快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构建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十)商务服务业。积极整合中介市场。充分发挥中介市场的媒介和引导作用,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健全中介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完善服务体系。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联合,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咨询力量的顾问队伍及智力服务网络,努力满足企业和社会多样化的信息、咨询、管理等服务需求。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进入我省中介服务领域。到2012年,建成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通行规则、功能完备、公正执业、管理规范、高度自律的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介组织。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发展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上市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检测、验货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支持发展市场调查、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资信服务等咨询服务。依托家电、汽车等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合理优化展馆布局,打造精品专业会展品牌,积极发展会展业。优先开展重点中介服务。围绕我省八大支柱产业、六大基础工程建设,进一步拓展招投标咨询市场空间;扶优劣汰,不断优化招投标咨询代理机构区域布局,培育2-3家主业突出、管理一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型招投标咨询企业集团;继续延伸服务链条,加快形成集设备成套进出口代理、工程造价与投资咨询、安全评价与招投标代理为一体的区域性招投标服务体系;加快工业领域招投标信息平台和招投标行业信用平台等信息支撑体系建设,促进信息化与中介服务业融合,健全中介服务网络。(十一)金融业。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稳步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提高金融业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2年达到250亿元。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改革步伐,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民营银行进入我省,促进金融机构实施金融服务创新,鼓励推出新型金融衍生产品,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积极促进地方金融业发展,努力把徽商银行建成重要的区域性银行。推动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增强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完善小额信贷制度,推动小额贷款机构试点工作,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创新搞好产品业务。努力形成各类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竞相发展、融资渠道较为通畅的良好局面。发展壮大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在工业园区、重点城镇加快建立资信服务机构,逐步配套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建立政府、银行、担保企业之间的担保风险共担机制,扩大财政有限补偿担保代偿损失制度的支持范围和力度,增强担保机构引导银行贷款投向中小企业的能力。整合银行、担保、风险投资、信用中介等市场资源,促进社会投资流向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强化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指导,通过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信用担保业组织化程度。扩大保险市场,推进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积极发展各类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和公估机构。完善股份制保险公司运行机制,全面提高保险业的保障功能、融资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大力开发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多种需要的保险产品。加快发展责任保险、工程保险、企业年金和健康保险,拓展保险投资、保险公估、再保险等新业务。到2012年,全省保险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能力。培育壮大证券市场,通过国内主板、创业板、海外上市、债券等多种通道,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推进优势企业融资。建立区域性债券流通市场,增强企业债券的流动性。培育和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期货市场。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全省征信数据平台和信用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联合征信建设步伐,建立信用数据库。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交换服务网络、信用信息披露网络、信用监管网络和信用教育培训网络,建成全方位、多功能信用信息系统。第四章 空间布局围绕我省生产力布局和“一圈一带一群”(即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的城镇空间格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极化和网络化发展。2008-2012年期间,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布局思路是:通过优化布局,引导省内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行业向各自产业服务功能区和产业带相对集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工业区和制造业集中区集聚,发挥产业集聚效益,为周边地区提供多样化、高品质、多层次的服务,增强安徽对国内外资本的吸引力,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把合肥、芜湖、蚌埠等城市建成安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极,增强合肥、芜湖、蚌埠等中心城市对皖江城市带、省会经济圈及皖北城市群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合肥成长为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城市,最终形成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定位明确,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十二)建设以科教、金融、咨询、会展和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省域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合肥为省域中心,以芜湖、蚌埠、阜阳等为区域中心,实现对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聚集和辐射作用。要以合肥创建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为契机,充分发挥合肥作为航空、铁路、公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比较优势,把合肥市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城市,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在物流、科教、咨询、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上要有大的突破,加快推进支柱产业由工业向服务业的转移。区域中心要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其他省辖市要加快对现有生产性服务业的改造,力争在1-2个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十三)建设以大宗工业产品集散为重点的沿江、沿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密集带。依托“马芜铜宜”沿江城市交通便利、人口和资源密集、科教资源相对丰富、经济相对发达、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坚持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并举,重点布局和发展物流、科技服务、商务、信息、金融等产业,把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依托“两淮一蚌”皖北城市群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等特点,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加强政府引导,重点布局和发展大型物流、科技服务、中介等产业。(十四)建设一批与工业经济配套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散中心。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集中布局金融和商务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在城市科研院所和高校集聚区,集中建设布局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在城郊结合部和交通道口,与发展块状经济相结合,建设大型产品交易批发市场;依托开发区的产业规模和特色,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创业等服务,形成区域性科技服务体系;依托工业集中区制造业企业集聚和产业自成体系的特点,发展专业物流、物资配送和企业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公路铁路站场、机场等,布局和发展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综合物流,形成跨区域物流基地。第五章 保障措施实现2008-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十五)强化统筹协调,坚持全面推进。统筹各种所有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集体服务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股份制改造,进一步降低自然垄断行业中非自然垄断业务以及竞争性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不合理的服务业垄断格局。统筹非盈利性公共服务与盈利性服务发展。合理界定服务领域,加快推进盈利性服务领域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和法制化;进一步完善非赢利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改进管理办法,明确责权关系,加强日常监督,确保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公正透明、公平规范的服务,全面推进非盈利性公共服务与盈利性服务领域的改革与协调发展。(十六)消除政策差异,促进产业公平。取消生产性服务业在用水、用电、用气、用地、价格、税收、资金融通等方面与其他产业的政策差异,努力缔造产业间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大力营造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禁止利用行政手段制定歧视性政策和规则,阻隔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扩张发展。(十七)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加大实施省内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加快国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改组改造步伐,通过上市、合资、参股等形式,逐步实现国有大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股权多元化。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国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积极推动交通运输、科技服务等公用事业等服务行业的体制改革,加快公用服务市场化步伐。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生产性服务产业,引导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十八)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市场。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承接沿海发达省市和国际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市场竞争力。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加快与东西部省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一体化步伐,支持一批跨省生产性服务业大型企业发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扩大服务出口,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创业,通过在国外设立物流、金融、商务等服务机构,为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撑。继续发挥行业协会在扩大服务贸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十九)促进结构优化,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