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doc_第1页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doc_第2页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doc_第3页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doc_第4页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1.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色。3次答:第一,神权政治色彩浓重。第二,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第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第四,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2.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2次答:1、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据文献记载,禹征三苗,启伐有扈氏都曾召开贵族议事。 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如商神权盛行,处理政务须事事向上帝请示占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王权的发挥。3.简述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内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2次答:春秋时期各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土地关系和赋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赋税改革后,国家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实际上取消了公私田之分,一律按国人什一履亩而税的方法收取实物。这样一来,国家的主要社会职能就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性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社会生产的职能。(2)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改革以后,一家一户的小农成为生产单位,集体在公田上耕耘的“井田制”趋于瓦解。井田制的破坏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庶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可充当甲士,实际已变成向国家交纳什一税的自耕农。庶民可以自由开荒、自由转让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庶民的分化,各种纠纷也随之增多,再加上国家要向农户征收各种赋税,于是产生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户口的整顿为基层组织由乡遂双轨制过过度到乡里单一制奠定了基础。4.简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次答:(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分封制下,各级君主的专制权力受到空间的限制,在郡县制体制下,郡县地方长官不是封君,其职位也不能世袭,郡县地方长官所掌握的主要是行政执行权,决策权则主要收归中央。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中央集权制下君主权力远比分封制下的君主权力要大。(2)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必然引起土地兼并和庶民分化,这种分化势必引发激烈的阶级斗争。这样一种严重的阶级斗争格局需要一个表面凌驾于社会之上维护私有财产秩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通过这个国家对各种社会矛盾加以调节。(3)变法运动中,各国先后颁布法律,出现依法治民的倾向。等级君主制旧秩序的解体,自然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宁,势必要求加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而以礼制为基础的习惯法在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方面已显得无能为力,制定新的成文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已迫在眉睫。(4)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官僚制。早在春秋时期,在家臣制的基础上就忆产生了官僚制的雏形,世卿世禄制呈现出瓦解趋势,但世卿世禄制的最终废除乃是通过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而实现的。变法运动的核心和焦点在于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废除世卿世禄,以便让那些从庶民中产生的具有卓越能力的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掌握政权。官僚制是一种和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它具有以下特占:一、官员职位不能世袭,只能凭能力和功劳由国家授予;二、官吏只能依法按上级的规定行使职权,上级通过上计来考核官吏,依据官吏工作实绩予以奖惩,并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三、俸禄制取代食封制。可见,君主通过官僚制完整地控制了国家的人事权,使中央集权政体获得了组织上的保证。5.秦汉管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灵活方式?3次 答:(1)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法。 (2)在南方归附地区,采取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少数民族首领仍赐侯、王印,保持内部原有统治方式的双轨制管理模式。 (3)对内属迁人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一方面,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督。 (4)汉政府对北部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派出“持节领护官”。6.简述秦汉时期皇权的主要内容。答:(1)立法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律;(2)最高司法权,即在司法上享有最高审判权,并有大赦权;(3)最高军事权;(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5)最高人事权。7.简述汉代官员的主要选拔制度。答:(1)任子和赀选。任子是高级官员子弟备选为官的制度,赀选是依据财产补官的制度,凡资产达到一定数量的非商人可候选为郎。 (2)察举。汉武帝以后的主要选官途径,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丞相、列侯和公卿按科目要求考察和荐举人才。 (3)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4)荐举。各级官员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主动向君主推荐人才。 另外还有博士子弟,由太常从民间选拔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的男子中遴选,在太学学习一年后接受考试,成绩高者可选为郎中。 8.简述东晋设置侨州郡县的作用与弊端。答:东晋政府为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流人集中第按原名乔置州郡县。一方面,照顾世家大族的利益,为他们增加官位,也是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但是乔置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造成地方行政管理上的混乱。9.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决策的程序特点。答:魏晋南北朝的行政体制既从总的趋势上呈现出加强中央集权的集中倾向,又不时伴随出现背离中央集权的分散倾向。这种体制上的两重性也反映到行政决策上,使这一时期的行政决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程序:(1)权臣擅政、皇帝被置于傀儡或半傀儡地位的偏离中央集权原则的决策方式,通常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权臣迭出。这些权臣的目的在于夺位改统,因此,他们逐步剥夺皇帝的行政决策权,使皇帝完全成为他们的傀儡。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膨胀,成为行政决策上对皇权的一种制约。这一时期的行政决策多出现皇帝和士族共同决策的局面。在这种政治格局之下,皇帝往往处于半傀儡地位,但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2)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决策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改朝换代频繁,这造成皇权一定程度的衰落。但改号易统之后,昔日的权臣变成了现今的君主。君臣地位的转换使他们必定十分注重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紧紧抓住行政决策权,以避免大权劳落。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皇帝能够贯彻自己的意志,独立地行使行政裁决权。依决策内容的不同,决策方式有所差异,大致上有以下两种形式:对于重大的事务,依据秦汉以来的传统决策形式采用的集议的方式,由皇帝召集群臣集议,最后由皇帝作出裁决。对于一般性政务,则多通过日益成熟的三省制度来加以解决。在这一决策程序中,各机构上报文书经三省审核后,择要送达君主,皇帝裁断后由承担草诏工作的官员草诏,经皇帝认可后,由宰相副署,然后下达执行,行政决策过程即告结束。10.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答;一、地方刑侦管理层次的调整。首先,州的数量大量增加。其次,郡的滥置。为稳定政权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对地方行政调整表现在:一是州上设官,二是强化县级行政管理。 二、军政一体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高级地方政区的行政权已为武官所把持。在北方还有军镇完全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 三、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有王国、乔置州郡县和左郡县。11.简述隋文帝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2次 答:1、确定了三公官不再兼任政府职务的原则。隋文帝正式规定三公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并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且尽量不以公官授人。 2、确定了三省之间的分权方式。隋文帝将魏晋以来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诏令、门下省掌封驳的分工确定下来,将三省长官均列为宰相,并确定尚书省总署督省为“政本之地”。12.隋唐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主要在哪些方面2次答:1、道及其他中央派出机构。地方行政层级由州郡县裁减为州(郡)县。另设道为监察区协调中央地方关系。唐中后期藩镇辖区亦称道。还有中央派往地方办理州府有关专项事物的官员。 2、州府领县制和县下基层官员。 3、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设都护府、羁縻府州协调少数民族的关系,管理归附少数民族。南诏国在国王下设清平官主管军国大事。13.简述隋唐行政监察制度的成就。3次答:(1)监察机构的逐渐健全和监察职责的日益分明。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为御史台、谒者台和司隶台,御史台负责监察中央官员,谒者台官员则奏旨巡行郡县,司隶台则监察京畿郡县。唐代将隋代三台职掌合而为一设御史台,下设台、殿、察三院,其中台院掌纠弹百官,殿院掌朝仪纠察,察院职掌为分察和分巡。(2)对监察官员任用的特殊程序。监察官员由皇帝亲自任命,或由御史台主官委派,完全不受吏部的支配,完全不受吏部的支配,以保证监察机构的活动不受行政机构的非法干预。(3)分道巡察和分察尚书制度的确立。监察御史对六部、诸寺等中央政府职能部门执行政务情况实施监督,称分察。监察御史奉旨按道巡按州县,对各地州县事务实施监督,称分巡。这两项制度为后世所承袭和发展。(4)参与司法审判。隋唐中央司法机关由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共同组成,御史台负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工作,重大案件由三个部门长官共同处理。这一制度也为所世所承袭和发展。(5)多种地方监察形式的并存。察院监察御史分巡州县是中央对地方实施行政监察的主要手段。此外,为更广泛地对地方官进行监督,唐太宗以后分全国为十道察区。总之,唐代行政监督在制度上取得很大成就,监察制度日趋完善,监察范围广泛,监察内容具体,监察方式增加,监察工作不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较前代有明显的发展。但封建监察机构的本质决定了监察官员只是皇帝驾驭大臣的工具,因此皇帝的素质和态度以及皇帝是否能真正控制政权是监察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的前提。唐朝前期,监察系统作用较大;到安史之乱后,皇权衰落,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削弱,监察权也随之衰落。14. 简述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答:1、科举制度。科举是唐朝选官最主要途径,待选士人考试通过后,取得做官资格,再经吏部考核授予官职。 2、门荫、行伍、流外入流和入幕制。门荫是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置的制度。行伍是士卒通过军功积累获得官位。流外入流是九品以下格机构办事员积累年资入仕方式。入幕是充任藩镇幕府僚属,获得信任可升官并握有实权。16.简述唐代中书门下政事堂与以前正事堂在体制上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为哪几点?答:(1)唐初宰相多为兼职,除三省长官外,还以他官居宰相位,加“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目,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之事,以削弱三省长官的权力,共同充任兼职宰相。(2)中书门下政事堂在正厅之后设吏、枢机、兵、户、刑五房,对口指挥尚书六部,使宰相的办事机构逐渐完备,政事堂逐渐从单纯的会议场所演变为重要的办事机构。(3)中书门下体制下存着宰相权力的分散和集中两种倾向。中书门下体制本是一种分散相对的集体宰相制,但也有个别宰相因受皇帝宠信而擅权。17.简述唐朝统治者针对尚书省权力过大所采取的措施。2次答:一是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首先是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都部搬出去,其次是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第三是在尚书省内部调整架空其长官行政权。二是提高中书、门下两省地位。首先将宰相之所迁往门下省,改称政事堂,后有迁入中书省。其次是扩大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逐渐演化为二省执要、尚书奉行的体制。18.试评析唐代差遣任职法。答:唐代除一般任用制外,还有一种特殊任职法即使职差遣。这种官吏任用方法具有两面性,它既是皇帝为控制政权直接插手国家庶务的一种手段,造成国家庶务管理的随意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上也要求统治者用临时置使、随事订补的方法,在保证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增加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应变能力,使职差遣正是在不改变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对原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唐代任命莱官负责处理专门事务,称为差遣。被差遣者如果是职事官,事毕即回原任。差遣可分为“置使”和“检校”两大类。总之,差遣是皇帝针对临时性任务所拥有的非程序任官的权力,这种任官方式既有为事择人的优点,也有破坏制度的弊端。19.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答:(1)五代时期政局的变化无常,频繁的权力更迭使决策的稳定性不够,官员们在执行时常常首鼠两端。(2)地方分裂割据的格局,使得五代时皇帝的决策在执行空间上受到极大限制。20.简述五代时期中枢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答:(1)枢密院。枢密院肇始于唐中后期,由宦官执掌,参与内廷决策。 (2)中书门下。唐中期以后,中书门下逐渐降为行政执行的综理机构。五代基本承袭晚唐旧制。 (3)三司使。三司使是掌管财赋的专门机构。21. 北宋时期坚持宰相权力制衡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答:第一,北宋初年,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场所,实行集体宰相制,群相轮流值日掌印。后增设参政知事为副宰相,与宰相轮流掌印,形成正副宰相制。第二,元丰改制后恢复唐朝三省制度,诸相之间表面上事权分离,相互制约,实际上共执发令、审核、执行权。第三,宋还设两个中枢机构以分相权,即枢密院执掌军务,三司使执掌财政,这使宰相权力大为缩小,所受的牵掣进一步加大。 22.简述宋代决策会议的基本形式。2次 答:(1)例行常朝。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 (2)便殿议政。是皇帝在便殿召见宰相、枢密史等中枢官员商议军国大事的一种会议形式。 (3)临时朝议。是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讨、向大臣征求决策方案的会议形式。23. 简述宋代为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2次答;(1)台谏趋于合一仿唐制设御史台,下设台、殿、察三院,仅负责监察在京机构官员。谏院作为一种独立的机关,其设置始于北宋时期。宋代以前的御史、谏官职责分明,宋代开始出现台谏合一趋势,南宋时台谏合为一符。(2)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北宋末年形成定制,宰相不得推荐台谏官,台谏官的任免必由中旨。台谏官由此脱离了相权的控制,成为皇帝加强专制权力的工具,其权力得到强化。御史有风闻弹人的权力,弹劾不当也不加惩罚。(3)轻重相制,交叉监督宋代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而且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本身的监察,形成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格局。元丰六年,宋代在尚书都省设置御史房,主行弹纠御史案察失职。在地方行政监察上,路之各监司不仅相互监临,而且还要受到下属府、州、府一级设置通判,一方面使通判监督知州,另一方面又使知州和通判之间互相制约。以京师文官出任知县,也起到监督州府的作用。 26.元代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一是以出身作为做官资格,勋臣、名门、儒吏等出身均可作为条件。其中怯薛地位最高。 第二是从吏而官,称“吏员出身”。 第三是读书做官。有两条途径:一是贡授,二是科举。 第四是承荫制度。蒙古贵族有承荫特权,其他高级官员也有机会。27.简述元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建树及其弊端。答:1、元朝监察机构相当完整,有中央御史台、地方行御史台和各道肃政廉访司三级。2、制定监察法规,如设立宪台格例、察司体察等例、行台体察等例。保证了监察的规范化和监察机构的正常运转。弊端主要是:首先,主要监察职务被蒙古贵族垄断,严重影响职能发挥。其次,蒙古贵族享有特权,不受监察法规制约,监察机构无权对特权机构监察。28.元代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2次答:考核地方官以地方官处理所在地区政务的五项内容为标准,分别是户口是否增加;荒地是否开垦;诉讼处理是否公正;治安是否良好;赋税征收是否公平。29.简述明六部构成及其主要职权。答:吏部执掌全国人事大权,负责核定各级机构的编制,选拔、任免、考核各级官吏;户部执掌财权,掌管全国户口、土地和赋税事宜,同时也负责管理漕运、茶马、赈济和盐政等事务;礼部执掌礼仪、祭祀、宴飨、科举、外交和官印制造等事务,还兼管皇族事务;兵部主管武官人事、军用物资的管理和供给;刑部为司法机关,专主审判,其职能和唐宋刑部不同;工部主管营造制作、农田水利诸事务。30.简述明代乡村的自治管理形式。答:明对乡村的管理采取乡老人制和里甲制并行的统治方法。每乡挑选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老人”。“老人”是乡村非公职人员,协助地方官吏管理广大乡村,负责教化乡民和处理乡民的诉讼事务,只有重大案件才诉诸官府。和老人制度并行于乡村的是里甲制度。一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每里设里长十人,轮流为首,十年一轮,剩下一百户分为十甲,各设甲长一人。里长的职责是督促生产、征收钱粮、摊派徭役。由此可见明朝就是利用里甲制度和老人制度这两个系统来实现乡村自治的。31. 明代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关系。答:明代的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是平行军事机关,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掣。五军都督府仅掌兵籍和军政,即军队的管理和训练,军队的调动权和军官的选授权在兵部,最高指挥权则属于皇帝。无兵部调兵令,五军都督府不能调兵。32.试述明代地方监察制度。2次答:一是督抚对地方的监察。监督地方政务,有便宜行事的特权。二是各道监察御史对所属地区的监察。三是各省提刑按察司对所属区域的监察。33.试析清朝官员选拔制度的多样性和完备性。2次 答:清政府通过以下各种方式选拔官员: (1)科举。这是清政府选拔、补充官员的重要渠道,也是汉族士大夫走上仕途的最主要途径。 (2)学校。清朝学校的目的一是备科举,二是为举贡。科举与学校都是入仕正途。 (3)荐举和捐纳。清朝中叶以后通过荐举和捐纳涌入官场的日益增多,被称为异途出身。 (4)世职和荫叙。 (5)吏道。即吏员入仕,清朝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即可出任官员。34. 简述清朝官员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2次答;1、亲族回避。凡有祖孙、父子、叔侄和兄弟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机构任职,由职务低者回避。 2、职务回避。户刑两部中负责各省事务的司级机构长官必须回避,即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 3、地区回避。地方官必须回避籍贯所在的本省,且不允许在邻省五百里以内地区任地方官。35. 简述清朝的地方监察体制。2次答:清朝对地方的监察采取双轨制。一方面由十五道监察御史按道对地方政府实行监控,对各级地方官员执行监督。另一方面,清朝还有一系列地方监察系统。总督、巡抚例兼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对所辖地区地方政务有监察责任。各省按察司是专管一省的司法与监察机构,也有行使监察的职权。省、府间的道也有监察省内某一区政务或某一具体业务的权力,故又称道的长官道员为监司。36. 简述清末行政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4次答:清末任用官员制度有三项重要改革措施:一是停业捐纳。清政府于1905年下令禁止所有捐纳。二是裁汰书吏。清代中央和地方各衙门多用幕僚书吏,弊端很多,清政府下令裁革书吏差役。三是职官分级。清末官制改革中,将各级行政官员分为四种官级和任官方式。37.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实施的改革措施有哪些3次答:(1)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六部之首。 (2)设立商部,管理农垦、农牧、路矿、工商等事务。 (3)设立巡警部,负责京城及全国各地的警政事务。 (4)设立学部,总管各省学堂事务,并将原国子监事务归并学部。 (5)设立财政处、练兵处和税务处。财政处负责筹划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练兵处负责统一军制和编练新军; (6)撤裁有名无实的衙门。戊戌变法后死而复生的东河河道总督、通政使司、詹事府被再度撤并,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持制度被正式取消。38.简述“百日维新”期间的行政执行遇到的主要阻力。答:(1)最高决定权的二元化。戊戌变法是在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与光绪皇帝为首的维新派之间的激烈斗争中进行的。尽管光绪名义上已是“权归于一”的皇帝,但慈禧太后几十年垂帘听政所形成的最高决策者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由于最高决策权不统一,政令往往前后相左,使下级执行起来无所适从,行政效率自然低下。(2)改革缺乏军事力量的保证。当时清政府的军事大权被慈禧的亲信荣禄所掌握,光绪仅仅靠几个没有实权的维新派推动改革,显然是难奏其效的。(3)顽固派的顽强抵抗。慈禧先是迫使光绪将支持改革的大学士翁同和开缺回籍,后是规定新授二品以上官员须向太后谢恩,再后来是怂恿后党官员多方掣肘改革,致使新政令难以落实。(4)地方官员的敷衍塞责。在地主,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其余督抚或借诩推诿;或粉饰应付。39.简述晚清“新政”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答(1)清末,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行政体制改革的进行,在行政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中央各部实行了专任之法,做到权责一致。中央各部长官采取一正二副制,在尚书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权责分明,克服了以往满汉尚书互相推诿的弊端,有利于政令执行的统一;加强各部尚书的行政权力;建立办公会议制度。1870年制定的各省官制通则规定,各省督抚设会议厅,定期召开司道以下官员的办公会议,讨论重要政令的实施办法;行政执行逐步规范化、标准化。清末,各部都比较重视行政建设,初步改变了过去行为的随意性。(2)1911年仿责任内阁成立后,行政执行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统一了事权。中央一切行政事务均由内阁负责;改变越级奏报的惯例。除按照内阁官制须由内阁国务吕臣奏报事体外,其余各衙门不行越级奏报;明确各部的自行处置权。各部的例行事务以及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由各部自行处理,不必上奏朝廷,也不必事事向内阁总理大臣汇报。(3)上述变化是进势使然,且多为官样文章,因而其实际意义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渴清政府行政管理逐渐颓败的局面。40.试析中西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差异。2次答:第一,君主专制体制时间长。第二,权力集中程度高。第三,思想控制方法不同。第四,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41.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3次答:1、半殖民地化和近代化的并存及双向演化。2、民主的形成和专制的实质。3、以党治国,党政关系复杂多变。4、军政合一,以军干政相当普遍。5、法律条文与实际情况相异。6、行政效率与社会效益的反差。42.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历程。2次答:(一)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二)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1928年6月奉系军阀统治垮台。(三)从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3.试分析中国古代行政体制发展中的稳定因素。2次答:(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遭到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中国封建社会官员的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管理管理体制的需要相适应,这一套管理制度既控制官员本身,又为专制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以之来调节封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弱化社会内部的摩擦,使官僚队伍按封建统治的要求形成合力。(2)监察机关的人事监督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监察制度是一种具有双重职能的特殊制度,既是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体现的是专制皇帝个人的意志,此乃监察制度的主导方面,同时又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法制、进行自我调节的机关,反映着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总之,监察制度为维护封建秩序和保证中央政令的执行以及整个封建国家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作用。(3)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即人主莅权、大臣议权。为防止皇权的滥用,中国封建社会还有一些其它的办法:(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大臣可利用皇帝生前上“尊号”、死后加“谥号”或“庙号”的尊褒贬意来对皇帝造成心理压力,促使其刷新政治。(开国帝皇所制定的一些制度对后世君主往往有较大的防微杜渐作用,也可以被用来充当大臣制止皇帝越轨行为的工具。44.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4次 答:(1)旧的管理体制已经崩坏,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自19世纪60年代始,清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原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甲午战争后,伴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旧的行政体制又得到较大范围的改革。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在行政体制、行政管理的方法、思想、原则方面又有新的发展。 (2)新的社会因素逐步壮大,行政管理日趋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行政体制方面,自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国家行政机构从名称到职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六部的废除、三权分立、五权宪法的思想对行政管理的发展影响巨大。在施政过程中,延续了几千年的寡头决策体制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委员合议制;在人事行政方面,科举制废除、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制度出台,标志着人事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45.试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2次答:(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届政府,基本上都是军人控制下的政府,因而其行政执行必受到军阀势力的影响,呈现出如下两个基本的趋向:1)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意志为依归。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违背民意也能畅通无阻;不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符合民意也是寸步难行;2)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当掌权军阀得势时,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能够顺利执行;当掌权军阀失势时,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无人去执行它。(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行政执行,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当混乱的,造成混乱的原因十分复杂,仅从行政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体制混乱,权限不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体制不断变化,各种机构职责权限十分混乱,到皖系军阀统治时,府院权限纷争已到了兵戒相见的地步。2)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袁世凯统治时期,北京政府的政令尚能保持基本的统一。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各自为政,纷纷以军事实力干预政府事务,造成政出多门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混乱书面。3)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组成联合内阁,除北洋派阁员外,段祺瑞很难控制其它阁员。4)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在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中,内阁迭了40余次,平均每年更迭近3次,内阁最长的不过年余,最短的只有几天。内阁的频繁更迭,无疑给行政执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46.试析南京临时政府强化行政执行的主要措施及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2次 答:(1)严格办事规程,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为了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南京临时政府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大胆负责,在职责明确的前提下,直接办理各自职责范围内应办之事,坚决摒弃“呈请转饬”的言文牍主义。据此,临时政府具体规定了政府工作的办事规程。(2)改革文书制度,提高行政效率。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南京临时政令对前清的文书制度作了一些重大改革:简化文书种类,统一公文程序。规范公文处理程序,加速公文处理。革除封建称谓,使用公元纪年。(3)行政执行中的种种阻力。尽管南京临时政令为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作了许多努力,但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所限,临时政府的行政执行仍然是步履蹒跚,遇到了种种阻力。首先,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破坏。其次,是临时政府内部成分复杂,意见极不统一。第三,是“次长内阁”难以有效动作。第四。是临时政府没有控制地方政权,难以将决策健全和监察贯彻下去。47. 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主要特点。2次答:1、机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2、实行总统垂直领导制。3、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化的中央行政体系。48. 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构成及性质。答:1、立法院,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关。设置法制、外交、财政、经济、军事等常设委员会和其他临时委员会。2、司法院,国民政府最高司法机关。下设司法行政部、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等。3、考试院,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每逢考试设有典试委员会和试务处。4、监察院,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设有审计部监督国民政府所属各机关预算、计算、收支及稽查财政上不法行为。5、行政院,下设九部、两个委员会、一署和其他机构。 4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2次 答:1、改委员合议制为首长集权制。2、改良公文处理,简化施政程序。3、推行省府合署办公制度。50.试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2次答:1、取消人民的监督。2、加强国民党的监督。3、扩大监察院的监督范围。一是监察院本部,二是派监察使,三是审计监督。51.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能采取的改进措施。3次答:(1)在国防最高委员会中设立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经委员长指定可以列席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会议。国防最高委员会作出决义后,即交执行委员负责执行,这保证了决定执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推进行政三联制。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蒋介石的指示,从1940年开始推行行政三联制,即按照行政运行的顺序,将一切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国防最高委员会是将三者统一和联系起来的最高指挥机关。(3)实行分层负责制。即将各机关人员分成若干层级,明确规定各层级的职责权限,使各级人员都明确责任,做到职责专一,功过分明,便于查核。(4)推行幕僚长制。这是一种机关工作制度。提倡幕僚长的目的,是要各级幕僚长负起责任,不要事事推给主管长官,妨碍主管长官对重要政务的筹划和处理。52.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决策体系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答:(1)决策的权力中心国防最高委员会。(2)决策的技术系统中央设计局。(3)决策的参谋系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53.抗战期间行政监督的新形式有哪些?答:1、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监督。2、国民党对行政活动的控制。3、国民参政会的监督。4、巡回督导团的监督。5、法律监督和新闻监督。54. 试析战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困难。答:1、领导班子不力。从1948年6月组成的“行宪”后的首届行政院,到1949年南京政府垮台,行政院领导班子16个月换了四次。更迭频繁难以保证行政决策的有效执行。2、系统紊乱。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互不相谋。在接收伪财产时权责不明,有利相争,遇事推诿,形成无政府状态。3、指挥失灵。南京政府后期,随着军事经济政治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央政府的行政命令失去权威,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混乱局面。55. 试分析“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行政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发生的变化。2次答:1948年“行宪国大”召开后,由于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化,南京政府的行政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都、发生了变化。(1)总统处于行政决策中枢的地位。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但宪法给总统独裁留下了充分的活动余地。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的规定中,也给予了总统很大的“核可权”。实际上行政院必然对总统负责,受总统指挥,成为总统的执行机关。(2)行政院的决策。行政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决策均由行政院会议作出。行政院的决策多带有技术性,是为总统或立法院提供方案和建议,供总统或立法院决断。(3)国民党对行政决策的控制。宪政时期,国民党已“还政于民”,理应不再干涉行政事务,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蒋介石任总统期间,一些重大决策均可以总统名义作出,而不必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出现。特别是蒋介石引退后,在广州设立中央非常委员会作为国民党最高决策机关,代行中央政治委员会的职权,代总统成为党魁副手,以党统政的体制昭然若揭。56. 简述抗战后国民党中政会在行政体制中的地位。2次答:中央政治委员会是国民党“对于政治最高指导机关”,掌理政纲政策的实施计划、重要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针及重要干部的决定等事宜。为加强对地方行政事务的控制,中政会在地方各级设有秘密的政治委员会。监督地方政策方针的执行。中政会恢复后,不仅没改变国民党以党御政的局面,反而加强了对行政事务的控制。57.简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3次答:(1)采取“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苏区所建立的各级苏维埃政权机关是议事机关,又是行政管理机关,议决并执行各该区域内的一切事宜,行使立法和行政等一切职权。(2)贯彻发主集中制原则。一方面,工农民主政权对人民群众广泛的民主。另一方面,工农民主政权实行高度集中。(3)贯彻精简和效能的原则:一、精简行政机构。二、严格编制定员。三、减少副职,不设虚位。58.试述苏区政府的行政监督体系。3次答:(1)由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规定统一时间和要求,各自进行自上而下的工作检查。(2)上级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深入基层,实地检查和指导下级政府的工作。(3)下级行政机关按时间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工作。59.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有哪些?2次答:(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行政机关领导成员,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给制。(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 60.抗日民主政权民主监督有哪些主要形式?2次 答:1、共产党的监督。2、参议会的监督。3、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4、群众民主监督。一是平时监督,二是通过群众团体进行监督,三是选举过程的监督。61.简述抗日民主政权在行政执行方面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4次答:(1)设立政务会议,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保证各项行政决策的正确执行。 (2)赋予行政首长以较大的权力,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结合起来。 (3)适当扩大下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实行逐级负责制。 (4)实施精兵简政,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62.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执行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有哪些?答:(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充分发挥政权机关的积极性。(2)按照“三三制”原则组成行政机关,吸收各阶层人民参加行政事务的管理。(3)实行民主决策,重视征询和采纳各方面人士的意见了建议。(4)实行精兵简政和逐级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5)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6)严格干部标准,加强干部的教育和考核奖惩,干部的福利待遇以不高于熟练劳动者的所得收入的俸以养廉的原则。63.试析人民民主政权在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的特点。5次答:1、把对敌斗争的表现作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条件;2、重视司法干部的考核和奖惩3、严厉惩治干部的贪污行为。64.简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积累的行政管理经验?答:(1)试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加强党对政权的领导、保证行政管理的正确方向。(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建立民族地区自治政府。(4)加强决策咨询,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5)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办事制度,提高行政效率。(6)实行人民监察制度。(7)严厉惩治干部的贪污行为,保持行政机关的廉洁。名词解释;1、内外服制: 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2、三公宰相制: 具体内容是改丞相为大司徒、太慰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又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从宰相制度上讲,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3、二府三司制: 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4、北面官制: 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5、弼德院: 是晚清政府在成立仿“责任内阁”时,仿照英、日枢密院设立的机构,其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并用以制约内阁。6、达鲁花赤: 乃元朝官职名称。元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在行省以下的各级行政机构中均设置达鲁花赤,通常由蒙古人担任,间或亦参用色目人,其地位高居同级行政长官之上,被称为监临官,掌印办事,握有实权。7、乡老人制: 是明代对乡村管理所采取的一种统治方法,“老人”由州、县地方官吏在每一乡挑选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从担任,协助地方官吏统治广大乡村,负责教化乡民和处理乡民的诉讼事务,只有重大案件才诉诸官府。8、侨置郡县:东晋时在地方设置的特殊行政机构。东晋初年,北方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晋政权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南迁人中集中之地,按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一方面控制人口变为合法,另一方面稳定了统治秩序。9、羁縻府州: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