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民俗与旅游.docx_第1页
安徽宿州民俗与旅游.docx_第2页
安徽宿州民俗与旅游.docx_第3页
安徽宿州民俗与旅游.docx_第4页
安徽宿州民俗与旅游.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民俗与旅游报告姓名: 学号: 班级: 2016-12-23民 俗 与 旅 游民民俗与陆游自我简介下面就跟着我了解一下我的家乡的风俗传统与旅游景点吧!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宿州吧宿州简介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市接壤,史有“皖北大门”、“徐南形胜”之称,东临洪泽(湖),西接芒砀(山),南濒涡淮(河),北驾故黄(河);襟蚌埠带徐州,望连云(港)接亳(州)商(丘),处在淮海经济区腹地、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西缘,是陇海经济带的龙头,又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辐射的前沿,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汇的要冲,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历史人文,乃至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有她眩目的座标。宿洲市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和埇桥区四县一区,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82万。 宿州市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秦汉时,已成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公元809年,唐始置宿州。秦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沧桑历史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宿州市南有陈胜、吴广盟誓诛暴所筑的涉故台;北有刘邦避秦兵之地皇藏峪,东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西有李白饮酒赋诗的宴嬉台,中有白居易寓居多年的东林草堂。李白、韩愈、白居易、苏轼等饱学之士都曾游历或流寓于此,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文和遗迹。接着让我们看看宿州的饮食风俗吧宿州饮食风俗宿州的饮食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 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腊月二十九至大年三十早上贴春联忙活做饭炒菜全家团圆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 点整放鞭炮开饭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饺子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带第一锅饺子上坟祭祖且这顿饺子必须是素馅的不沾荤且饺子汤里要放入各种粮食以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子面片,当地叫“猫耳朵儿”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 这些点心都要在腊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饺子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现在晚餐也是正餐通常准备各种菜品比较丰盛,当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一个我们当地的饮食节日萧县伏羊节文化三伏天品食羊肉在萧县有着悠久历史,俗称伏羊肉,历史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伏羊者,乃炎夏入伏天的羊肉也。伏天食用羊肉的习俗,既暗合“天人合一”的质朴养生理念,也含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历史典籍记载,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到了元代,羊肉在宫宴上更是居于统领地位,占了全部菜肴的三分之二还多。从汉字构造看,“示羊”为“祥”、“羊大”为“美”、“鱼羊”为“鲜”、“食(介)羊”为“养”等,无一不隐喻着人们对羊肉菜肴的追求和对美食烹饪的感悟。萧县人连同其周边一些皖北地区的人们,向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菜市场买回羊肉在家中烹饪食用。而萧县当地的一些餐馆门面上都会挂出“伏羊节”的条幅,喜欢热闹的人们会从家中走出,聚会在各个大小饭馆吃羊肉,喝羊肉汤。2000年夏季,萧县城南许堂五香羊头馆第一次打出萧县民间“伏羊文化节”的招牌,得到了其他一些羊肉餐馆的积极响应,一时间,所有的羊肉餐馆都川流不息、热闹异常。当年的羊肉系列菜肴,为人们的盛夏饮食增添了一道大餐,隆重的盛况,也进一步证实了萧县伏羊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到2007年夏,萧县政府以官方的名义曾经举办一次“伏羊文化艺术节”,盛况空前,为萧县伏羊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因节减开支的原因终止停办。而萧县民间坊里以城南许堂五香羊头馆为首,仍一如既往地维持着伏羊饮食文化的习俗,打出“萧县伏羊节”的招牌,至今已连续八年。据萧县民间“伏羊文化节”的创办人、许堂五香羊头馆经理许敏介绍,山羊经春夏两季饲养,膘肥肉嫩,首先,宰杀后肉味醇厚,膻味小,汤汁鲜美,宜食用;其二,三伏天人体内有积热,食用了加有辣椒油、米醋和香菜的羊肉汤后,全身大汗淋漓,可驱走五脏积热。其三,三伏天里吃性热的羊肉,伴以葱、酱、蒜、花椒等热性作料,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有助于排出体热,排出体内毒素。据本草纲目记载:山羊味甘、性热、无毒,主治暖中、虚劳寒冷,补肾益气、镇静止惊、止痛,益养产妇,可开胃健力,医治五劳七伤。萧县民间自发形成的伏羊节里,羊的吃法也特别多:鲜美香溢的醇汤羊肉,后味纯厚的红烧羊肉,许氏麻辣羊蹄拐、火辣辣的川江羊肉,香脆可口的烧羊排,五味俱丰的烧羊头、羊杂,许堂五香羊肉汤、吉祥三宝、爆羊肉、烤羊肉,一羊十吃,.一碗羊肉汤、两个烙馍卷上鲜香的羊肉,再加上红红的辣椒油,直吃得满嘴流油,通体汗流,餐后的感觉只剩一个字爽!看过了伏羊节再来看看我们当地小吃吧萧县面皮凡是去萧县的人,都少不了吃上一张面皮,那味道绝对岗岗地!心情自然也随之愉悦起来,只要吃上一次,就让你彻彻底底的迷上萧县面皮。它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萝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要说萧县面皮与众不同的特色之处,吃法最大不同是常见的是切成条拌着吃,它可是夹菜卷着吃!它早已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见过了宿州的饮食风俗后让我们看看宿州的旅游风景吧宿州旅游介绍五柳龙泉湖风景区五柳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宿州市市区北约30公里的夹沟镇,处于徐州、淮北、宿州三市的中心,总面积35平方公里,这里以“山青、水秀、洞奇、泉灵、稻香”而闻名,景区南、西、北三面环山,植物种类繁多,气候宜人。主景区内龙泉湖碧波荡漾、水质甘甜、岸边垂柳、龙柏、雪松相托,景色非常秀丽;景区的盆山洞内石笋、石柱千奇百怪,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五柳矿泉丰富,著名的有呵泉、龙泉、珍珠泉等,属优质矿泉水;优质的矿泉水润育了著名的夹沟香稻米,宋代至明、清朝为皇宫“贡米”,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之誉。五柳景区除优美的自然景色外,还有龙泉寺、大方寺、闵祠、殷商文化遗址及古汉墓群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实为皖北地区少有的旅游佳境。皇藏峪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安徽省自然保护区、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皖北萧县东南。东靠京浦铁路、206 国道西有连霍、合徐两高速公路可达。北临陇海铁路、310、311 国道。北距徐州市区30 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南距宿州市50 公里西南距淮北市25 公里。是江北罕见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地带,为皖北地区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景区内有木本植物190 多种700 多种中草药58 种鸟类和野兔、刺猬、蛇、獾等野生动物。皇藏峪古称黄桑峪因昔日峪内长满黄桑树而得名。公元前205 年春项羽、刘邦大战彭城刘邦惨败 仅和十几名随从辗转逃进此峪藏匿才幸免于难。后来他登基做了汉朝开国皇帝人们便将此峪改名为皇藏峪。皇藏峪森林总面积34140 亩。地貌类型为山东古老丘陵向南的延伸最高峰平顶山海皇藏峪拔389 米。公园内山涯陡峭峰峦绚丽、洞泉百出、山幽林茂、古木参天可谓是“山回疑无路径幽峰回转”。以“奇、秀、险”著称于淮海旅游圈素有皖北小黄山之称。皇藏峪既是科考、教研的重要场所又是休闲、健身、旅游、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景区的汉文化底蕴深厚古树名木众多寺庙建筑风格独特。主要景观有锁龙桥、拔剑泉、马扒泉、仙人床、瑞云寺、皇藏洞、洗钵池、三仙洞、碑林艺术馆、美人洞、仙人桥、观景崖、果老洞、龙泉庵、龙泉洞、果老洞瀑布、肖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龙潭皎月、天门寺、蝙蝠洞、碑驮树、桃花洞、天门寺瀑布、异境天开、圣场寺晒书场、洗砚池、砚墨泉、藏书洞、等七十二处。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明朝两淮运同蓟门许一诚、清朝进士陈观国、民国知县赖以平等大批文人墨客都曾亲临皇藏峪。近代著名政治家“南海圣人”康有为于1917年春在徐州小住时为实现多年的夙愿曾专程来皇藏峪游览寺僧以盐腌香椿芽款待他令他感慨良久。他回忆起刘邦当年落难此峪时曾以香椿芽冲饥并留下“但愿香椿长春”的祝语就以咏香椿为题写下了诗句。自此以后皇藏峪香椿芽作为佳肴更加身价超凡名扬四方。景区内每年阴历三月十六天门寺举行大型庙会。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景点:1、皇藏洞景区峭壁中有一天然洞穴,深十余米、呈圆形底平壁光形势险峻。一巨石挡住洞口曰“飞来石”。汉高祖刘邦曾藏于洞中避免了一场劫难故称“皇藏洞”。2、瑞云寺,始建于梁大同年间公元535 年宋瑞拱年间改名为瑞云寺。它背负悬崖面临深渊三进三阶院落,共有房阁99 间。3、拔剑泉泉口为锲形似剑鞘泉水清彻,终年不涸。公元前205年刘邦兵败彭城逃到此处饥渴难耐抽剑怒贯巨石剑拔泉涌故名“拔剑泉”。4、天门寺始建于元至正年间明宣德四年知州杨秘重建更名为“天门禅院”。寺院三面环峭壁四十四间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造形古朴端庄。寺内七尊玉佛举世无双。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遗址涉故台位于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村,东距津浦线7KM,西至206国道8KM,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古代是一片沼泽地,故名“大泽乡”。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即发端于此。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与九百闾左同赴渔阳戍边,至大泽乡,因雨受阻,失期当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吴广遂智杀校尉,率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筑坛盟誓,诛伐暴秦。因陈胜字涉,后人遂将其盟誓之坛为“涉故台”。涉故台呈覆斗形,北高46米,南高32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面积44278平方米,台周围绿树掩映,环境优雅。台上有古柏数株,台东沿尚存一口古井,深20余米,曰:“龙眼井”,为寺庙遗存。台上存有明万历、清道光、清光绪、民国29年四块碑记。据碑文记载,明代以前曾于此台设置过“楼台寺”。台南沿有一株古枯树,树呈龙形,通体鳞甲,曰:“柘龙树”。台南70米中轴线上矗立一座陈胜、吴广起义大型浮雕像,雕像通高9米,宽62米,厚17米,总重120吨,雕像外形为火炬形,象征陈胜、吴广点燃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陈胜右手持剑指向蕲县,左手振臂呼唤起义军,吴广怒目举棒,首冲在前。此稿样在1984年全国城市雕塑评比会上获得铜牌奖。台周围还有篝火狐鸣处,鱼腹丹书湾及七十二连营等景点,史记、陈涉世家载有相关故事。台东南建有陈胜、吴广起义纪念馆“鸿鹄苑”,仿古建筑,总面积2475平方米。集碑廊、文物陈列于一处,内有名家碑刻数十方,并陈列全国知名书画家馈赠书画近五百件。涉故台作为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祥地,是中国农民战争和农民革命的源头,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一九六一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宿州九女坟九女坟位于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夏疃村墓山孜北坡,是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196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室由双甬道、横前室、双后室和一个耳室组成。墓门向西,墓向285度。墓室全长7米、宽484米。前室长346、宽193、高216米。耳室在前室北侧,东西长14,南北宽12,高137米。墓门两个,各有甬道通前室。甬道均长18,宽1,高154米。墓门宽09,高111米。墓道为斜坡式,有阶,不规整,长555,宽268米。前后室均石砌叠涩顶,墓顶长方形,有青石藻井,藻井上有雕刻图案,墓室布满画像石刻,前室画像石刻最为集中。主要内容有神话故事并刻有门吏、车骑、宴饮、舞蹈、杂技、百戏、疱厨等人物以及神禽异兽。图案构思富于变化,造型栩栩如生,线条质朴流畅。前室藻井上,雕刻着伏羲和女娲环绕盛开的莲花,轻舒广袖,翩翩起舞。画像石刻的画面,相互关联,带有连续性和故事性。九女坟是我省迄今发现规模较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东汉晚期画像石墓,是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闵子骞祠及墓闵子骞祠及墓座落在曹村镇闵祠村。三面环山,泉水涌流,环境幽雅。紧傍206国道,交通便利。是我市重点名胜古迹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贤之首,德与颜渊齐名。闵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宋朝皇帝褒闵子为“畿圣”,历代皇帝赐匾封公,文人墨客赋诗题记,其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