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_第1页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_第2页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_第3页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_第4页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用法 而 其 乃 则 之 (第二册) 因 为 以 若 于 (第三册) 且 者 何 所 与 (第四册) 焉 也 乎 (第五册) 而 表示 并列关系 ,相当于“而且”、“又”、 “和”或不译。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表示 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朝而往,暮而归。 表示 假设关系 ,连接主语和谓语,相 当于“如果”、“假使”。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示 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 可是”、“却”。例: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示 承接关系 ,相当于“而且 ”、“并且”、“就”或不译。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灭滑而还。 (6)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通“尔”,你,你的。例: 而母立于兹。 (7)(而已)罢了。例: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 抚尺而已。 如是而已。 (8) 而后才,方才。例: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月而后成。 (9)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 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况石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其 -一代词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 他、她、它(们)的。” 例: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 :他的。)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其:它们的。) 其夫呓语。(其:她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 )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其: 她们的。) 2、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 (们)。”例:妻跪问其故。(他) 念悲其远也。(其:她) 独其为文犹可识 (其:它)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它们)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 “自己(的)。” 既其出。(其:我们)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自己的)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 4、其中,其中的。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之类的词。 例: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 怀其璧。(其:那块)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本义项指后一个“ 其”:那个。) 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副词,在句中表示反问、揣测、婉商、希冀 、祈使等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恐 怕”“或许” “可”、“还是”“不概”“可 能”“希望”。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 出于此乎?(恐怕)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可要)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7、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其若是,孰能御之? 9、无实意,凑足音节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乃 于是,就。 例: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 此案同!”乃罢会。 良乃入,具告沛公。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才,这才。 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却,可是。 例: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今君乃亡赵走燕。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又备 经年裹物之用。 是,就是,原来是。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诸葛亮真乃神人。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是乃仁术也 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他的;你,你的。例: 是芋视乃妇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这样。 例:夫我乃行之。 (8)乃至,甚至。 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而,又。 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 之会。 则 却,可是。例: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那么,就。例: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与结盟好。 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 客,应对诸侯。 就是。例: 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原来是。例: 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 临视,则虫集冠上。 只。例: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同“辄”,总是,常常。例: 居则曰:“不吾知也!” 原来已经。例: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 论语六则。 之 他,她,它(们)。例: 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子孙视之不甚惜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 府吏的话。) 我。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这,此。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往,到去。例: 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的。例: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余之力尚足以入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 何陋之有?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 句读之不知。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调整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 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 时可以省略。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 ”“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 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可译为“因为”。例如: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 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 日以尽矣 。 2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把作为或制成。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它设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 展或推断的结果。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 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劝学)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 余年(陈情表)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 书) (二)副词。 于是,就;因而。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名词 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为 (动词) 成为,变成。例: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做。 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愿为小相焉。 作为,当作。 例:霓为衣兮风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以为,认为。例: 孰为汝多知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