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小说创作和欣赏的基本问题,学界一般用“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来定义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真实”首先是一种外在表现出来的形态,是受内在的情理逻辑支配的。生活真实是由符合现实生活的社会条件、价值观念、人物言行、事件发展等方面的人情事理来支配的,这些人情事理即是生活逻辑,是对生活形态及事理的提炼;艺术真实中蕴含的人情事理、所欲表达的精神价值与生活真实的内在情理有相似性,但并非现实生活的全然模仿或照搬,而是构建起一个自成体系的情节场域,有自己的表现目标与情理逻辑,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足性,须对某些情节所描述的现象及情节组合做变通、挤压甚至背离处理,这就构成了艺术逻辑。艺术逻辑的自足性决定了其与生活逻辑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一是吻合,即使有变通、挤压之处,也符合生活的情理,如常见的“无巧不成书”,就是对生活节奏及偶然与必然关系的提炼、压缩。二是兼得,艺术逻辑有变形,但从生活逻辑也可得到解释。如《红楼梦》中贾赦、贾珍都结姻小户穷家,邢、尤两家与贾府门第差异巨大,与一般生活情理不符,这样设计是为艺术上避免衍生四大家族之外的亲戚枝节,现实情理上可能也与邢夫人、尤氏都是续弦相关。三是矛盾,在一些人物关系复杂的小说中,为构成自足自洽的艺术体系,有时不可避免地与生活逻辑相冲突,从而给作品带来矛盾之处。这种情况下,按生活逻辑某些事应该发生或存在,应该或明或暗地写出来,但作者没有从生活逻辑给出暗示或进行描写,若从生活逻辑进行解释则有损于艺术逻辑。这是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关系中最值得重视和探究的情形。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虽然有时存在矛盾,但同时也能取得平衡,就小说内部而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场域效应。大部分小说情节是符合生活逻辑的,当读者进入艺术文本后,就产生了一种心理惯性:小说所写是符合生活情理的,由此对一些矛盾之处也不细察,连带认为是符合生活情理的。这种阅读心理实际上也为作者将与生活逻辑相矛盾的艺术逻辑“伪装”成一致性、统一性情节提供了便利。以贾赦为长子而别院另居而言,这涉及到礼制问题,而自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及林黛玉进贾府实地见闻起,礼制在书中频繁、多层次出现,而且一般都是符合现实生活的礼制要求的,这就让读者在总体上感觉书中所写礼制都符合现实一般规定,具有写实性,由此对贾赦不居荣府正房就不会特别留意并产生质疑。二是动态建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逐步建立起对整体艺术逻辑的认知的,特别是采用层垒递进的情节时,读者会逐渐被引入艺术场域中,先接受的艺术逻辑成为后续接受的基础,从而一步步地接受了与生活逻辑不同的艺术逻辑,读者最终在心理上完成了对艺术逻辑的自我建构和认同。以贾赦居处而言,虽然冷子兴指出贾赦为荣府长子,但小说开头已将贾宝玉与神话连接,冷子兴也浓墨重彩地介绍了贾宝玉,林黛玉进贾府又以与贾宝玉相见为重头戏,在读者心目中,贾宝玉之于.贾府的核心地位已然确立,故写到贾政、王夫人居于正房,读者在心理上就觉得应该如此,况且后文依然在不断强化贾宝玉的核心地位,加之元春封妃,贾政一支在荣国府的优势地位更为明显,居于正房似乎就是合理正当的。三是情感强化。强烈的情感共鸣能使读者专注于艺术自身的体系,忽略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矛盾。就人的心理而言,强烈的情感会冲击理性的分析思考。事实上,作者对艺术逻辑的特意变通甚至扭曲,往往出于超越生活化的写作目的及表达更强烈的情感,故艺术逻辑的矛盾与情感表达是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以林黛玉的处境而言,经过多层次渲染,她瘦泪病愁、聪慧多才、诗意生活的形象引发读者深厚的同情和赞赏,既有情节已经提供、满足了读者心目中所希望的情感化、审美化的人物形象,从接受角度就没必要再去推究家族财产等生活化的问题。小说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矛盾而又平衡的外在因素,则与中国艺术传统有关。中国艺术精神在于写意传神,强调生活与艺术的融合互动,不似西方在主客二分文化背景下,自古希腊便强调艺术是对生活的模仿,主张镜子般地反映生活,由此奠定了写实传统。中国古代小说在写意背景下,不仅要“以文运事”,将生活事理按艺术要求进行组合,更进一步要做到“因文生事”,为了艺术需求而主动虚构故事,这就使得艺术逻辑而非生活逻辑成为作家考量的首要因素,读者也更容易接受艺术逻辑对生活逻辑的变形改造。《红楼梦》“真事隐去”的思路,使作者很多时候并不着眼于具体细节方面生活现象和人情物理的真实,写作更为空灵而不滞实,更容易突破生活逻辑而走向艺术逻辑。在结构上,《红楼梦》更接近生活原生态式的“散漫”,情节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紧密的前后、因果等逻辑关联,也为按艺术逻辑构建超越性的情节人物提供了便利。(选自张平仁、孙旭《矛盾与平衡:〈红楼梦〉中的生活逻辑与艺术逻辑》,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活真实是由符合现实生活的人情事理来支配的,是对生活形态及事理的提炼。B.作者认为在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关系中,两者的矛盾比吻合与兼得更值得探究。C.读者进入文本后产生的心理惯性使得他们易于忽视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矛盾。D.在写意背景下,中国古代小说作者往往将艺术逻辑作为考量的首要因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真实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也有对生活的变通、挤压甚至背离处理。B.作者可以通过情节的逐步推进,引导读者接受并不符合生活逻辑的艺术设定。C.艺术逻辑的矛盾是出于作家艺术表达的需要,也有利于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D.相对中国传统小说,西方小说更注重写实,更重视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兼得。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吻合”关系的一项是(3分)A.《百合花》中新媳妇一开始舍不得借出她唯一的嫁妆——百合花被,后来她却将其铺在了小通讯员的棺材里。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杀害林冲,林冲因大雪导致草厅坍塌,只能夜宿古庙,从而躲过一劫。C.《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和华连卡那样一个浪漫、热情、自由的人谈起了恋爱,还要准备走向婚姻。D.《促织》中成名之子身化促织,它身形短小却轻捷善斗,所向披靡,甚至还能应节而舞,最终为家人带来荣华富贵。4.《红楼梦》的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存在矛盾,但读者却能自然接受,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5.“迎春的婚姻悲剧”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请结合《红楼梦》相关情节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变形记(节选)[奥地利]卡夫卡格里高尔几乎什么也不吃了。寓所里的一个房间被租给了三个房客,他们非常讲究整齐,要求整个寓所井然有序。无用的尤其是肮脏的杂物他们容忍不了,所有这些东西都塞进格里高尔的房间里。格里高尔蜿蜒穿行于这堆破烂货之中,除此之外没有可以自由爬行的地方,起先是迫于无奈,后来却越来越觉得有趣了。房客有时也在公用起居室里吃晚饭,所以有些夜晚起居室门一直都关着,可是不开门格里高尔根本也无所谓,在他房间最昏暗的角落里一躺了事。有一回,老妈子让起居室门敞开了一点点。当那几位房客晚上进来,点亮了灯的时候,那扇门依然这么开着。他们坐在桌子的上首,这是从前父亲、母亲和格里高尔坐的地方,展开餐巾,拿起刀叉。母亲端着一碗肉出现在门口,妹妹端一大满盆土豆紧随其后,食物冒着强烈的雾气。房客们向面前的碗盆俯下身去,仿佛要在吃之前检查肉是否足够熟软,要不要退回厨房。他们满意了,在一旁紧张观看的母亲和妹妹这才舒心地笑起来。房客们几乎完全一声不吭地吃着。格里高尔觉得奇怪,他从饭桌上的种种响声中竟一再分辨出他们牙齿的咀嚼声,仿佛这是在向格里高尔表明,吃饭是要用牙齿的,若没有牙齿,即便长着最漂亮的嘴巴也无济于事。恰好在这一天晚上,厨房里响起了小提琴声。房客们已经吃罢晚饭,当小提琴开始奏响时,他们站起来并踮着脚尖走到门厅门口,挤成一团站住。父亲说:“诸位听了这琴声也许觉得不舒服吧?可以马上不拉的。”“相反,”中等个儿房客说,“小姐不想到我们这儿来演奏吗?这儿宽敞舒适多了。”不一会儿,父亲拿着乐谱架,母亲拿着乐谱,妹妹拿着小提琴走过来。妹妹开始演奏,格里高尔受到琴声吸引,壮起胆向前爬了几步,脑袋已经伸进起居室了。现在这个时候他实在是应该藏起来,由于他房间里到处积满了灰尘,稍稍一动便尘土飞扬,他身上蒙满灰尘。尽管如此,他却毫不畏惧,在起居室干净的地板上向前爬了几步。不过倒是谁也没有注意他。家人的注意力全倾注在小提琴演奏上,房客们则先是双手插在裤兜里,站在妹妹乐谱架后面很近的地方,随后便窃窃私语低着脑袋退回到窗口,显然他们本以为会听到美妙动听的小提琴曲,他们失望了,他们对这场表演厌倦了。然而妹妹却演奏得十分精彩,她的脸侧向一边,目光专注而忧伤地追循着一行行乐谱。格里高尔又往前爬了几下,将脑袋紧贴着地面,以便能与她目光相遇。既然音乐如此打动他的心,那么他是一头动物吗?他决心要一直推进到妹妹跟前,去扯她的衣裙,以此向她暗示,她可以带着小提琴到他的房间里,因为这里谁也不像他那样欣赏她的演奏。他不愿意再让她离开他的房间,他的恐怖形象将第一次派上用场,他要同时守卫房间的各扇房门,向来犯者怒吼。妹妹应该自愿留在他身边,她可以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然后他要向她透露,他已经打定主意让她到音乐学院学习,倘若不是横遭不幸,他早在去年圣诞节就宣布这一计划了。妹妹听到之后就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格里高尔就会直起身来去吻她的脖子。“萨姆沙先生!”中等个儿房客对父亲喊,用食指指着慢慢向前移动的格里高尔。小提琴声戛然而止。中等个儿房客先是摇摇头,对他的朋友们笑了笑,随后又朝格里高尔望去。父亲似乎觉得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去安抚房客,他急忙向他们奔去,试图张开胳臂把他们推到房间里去,同时用身体挡住他们看格里高尔的视线,他们要求父亲做出解释。父亲似乎又犯犟脾气了,忘了对房客应有的尊敬,他一个劲儿驱赶,最后,那个中等个儿房客在房门口重重地一跺脚,父亲停住脚步。“我正式宣布,”中等个儿房客往地板上狠狠啐了一口说,“考虑到这个寓所这种令人厌恶的状况,我立刻解除房间租约,这几天的房租我一个子儿也不付。”他的两位朋友立刻插嘴说:“我们也立刻退租。”话音刚落,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父亲用双手摸索着踉踉跄跄向他的扶手椅走去,一头栽进椅子里。格里高尔一直静静地趴在那里,对他的计划失败感到失望,因长期挨饿而造成的身体虚弱,使他无力动弹。他明确预感到下一刻大家便会向他发泄满腔的怒气。“亲爱的父母,”妹妹边说,“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你们也许不明白这个道理,我明白。我不愿意当着这头怪物的面说出我哥哥的名字来,所以只是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我们照料它、容忍它,我们仁至义尽了嘛,我认为,谁也不会对我们有丝毫的指责。”“她说得对极了。”父亲自言自语。还在气喘吁吁的母亲露出一种癫狂的眼神,用手捂住嘴干咳起来。“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妹妹对着父亲说,母亲在咳嗽,什么也听不见,“它会要了你们俩的命,我分明看到了这个结局。我也受不了了。”说罢,她号啕大哭起来,她的眼泪掉在母亲的脸上,她用机械的动作擦拭母亲脸上的泪水。(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把别处放不下的东西放到格里高尔房间里,暗示他在家中已无容身之处,为其最终被家人抛弃的结局埋下伏笔。B.格里高尔在破烂货间穿行能体会到乐趣,对人吃饭的方式感到奇怪,表明他的心理不自觉地受到甲虫生活习性的影响。C.小说中的“横遭不幸”指的是格里高尔突然变为甲虫一事,这件事打乱了格里高尔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学习的计划。D.母亲听了妹妹的话气喘吁吁并露出癫狂的眼神,表明她对妹妹竟然想要抛弃格里高尔的失望与家庭关系破碎的难过。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的“门”具有象征意义,既是格里高尔接触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与外部世界分隔的界限。B.小说细腻地描写了格里高尔听到音乐后激动的情绪和复杂的心理,意在表现妹妹小提琴技艺的高超。C.小说中格里高尔对妹妹的欣赏与保护,和结尾处妹妹对他的冷漠与疏离形成反差,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D.小说综合运用了荒诞、变形与写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看似荒诞不经,仔细体会却又有几分合情合理。8.文中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的指称,时而用“他”,时而又用“它”,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原因。(4分)9.小说对于三位房客的叙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它日,(太宗帝)从容问曰:“比政治若何?”征见久承平,帝意有所忽,对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师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徒,执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弟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陛下恚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乃称其意。’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帝悟曰:“非公,无能道此者。人苦不自觉耳!”(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材料二魏征者,才智士也,非贤臣也。征以谏得名,而所谏不得与古谏臣比。古之谏臣,婉谏与直谏不同,受赏与受诛又不同,要在问其心而已。其心纯,虽好货好色,孟子亲劝其君,而为君子。其心杂,虽攻击上身,谷永日谏其君,而为小人。太宗锐意太平颇事粉饰名言谠论史不绝书。当其谏也,太宗有故纵魏征之心,魏征有挟制太宗之意。太宗示其意以引诱征,而博纳谏之名;征反其迹以迎合太宗,而彰能谏之直,是君臣之交相笼络以成名也,曷足贵也?使太宗有纳谏之实,征有忠谏之心,则太宗不应贰过,征谏而不听亦当去矣,何君臣之喋喋不惮烦乎?太宗臂鹞,征奏事故迟,鹞死怀中。夫魏征者,直臣也,果人主不当玩禽鸟,谏可也,何必佯为不知,而刻薄其趣?不可施于友者,而竟施于君,以为不如此,不足以动人之传闻。此魏征诈太宗以取名也。盖征固才智士也,知其说之可以行,即不行亦无害,则谏;知其说之必不能行,而又犯上之所忌,则不谏。(节选自袁枚《魏征论》)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太宗锐意A太平B颇事C粉饰D名E言F谠G论H史I不绝书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近来。与《侍坐章》中“比及三年”的“比”词义不同。B.执,坚持。与《促织》中“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的“执”词义不同。C.贰,再次。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且贰于楚也”的“贰”词义相同。D.即,即使。与《与妻书》中“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的“即”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胄多次上奏,认为柳雄罪不当死,应当判处徒刑,太宗欣赏他不畏滥罚的胆量,采纳了他的谏言,并以“弟”来称呼他。B.皇甫德参的奏章言辞急切,近于讥讪毁谤,引起了唐太宗的不满,魏征劝太宗理解大臣们这样做的用意,太宗才勉强给以奖赏。C.袁枚肯定了魏征的才干,却否定他的品德,承认魏征能直言进谏,是一个才智之士,但心怀杂念,不能算是一个贤臣。D.材料一的对话表现了魏征的正直和太宗的觉悟;材料二认为魏征、太宗相互利用,通过进谏、纳谏来沽名钓誉,对二人持贬抑态度。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非公,无能道此者。人苦不自觉耳!(4分)(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4分)14.在魏征看来,唐太宗对待大臣进谏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台头寺步月得人字①苏轼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②碾暗尘。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③纶巾。【注】①本诗写于1079年,此时诗人任徐州知州,颇有政绩。②毡车:北方边塞以毛毡为篷的车子。③岸:头饰掀起,露出前额。形容豪放洒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天空晴朗无云,诗人徘徊于中庭,孤独落寞,只有明月追随诗人,与之作伴。B.“浥浥炉香”写出了诗人所处场所的特征,“离离花影”写出自然环境的季节特征。C.“金阙”“毡车”代指京都、边地,颈联与名句“千里共婵娟”表达了相近的旨趣。D.“旧游”一词有“昔日游览地”和“昔日交游之人”二义,此二义在诗中都讲得通。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征。(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的第一乐章中,有着相当多的空拍,这些休止使人感受到的不是静默,而是无边的沉重,这让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2)《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主工程兴造要适可而止,要谦虚有修养的两句是:“▲,▲。”(3)在杜甫的《登岳阳楼》、苏轼的《赤壁赋》、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都有对天地之间博大壮阔景象的描写,如“▲,▲”。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邹翔:近段时间,甘肃天水很火,山东淄博的热度也不低。有意思的是,两地的走红都跟美食紧密相关。(甲)?.张兆友:小饼、烤炉加蘸料的三件套,让食客可以享受自己动手在小炉上复烤的乐趣,这是淄博烧烤的不同之处。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聚在一起,边吃边聊,这就构成了热腾腾的烟火气。张文博:一碗天水麻辣烫里,丰富的(1)“甘味”食材、裹上酱汁的手擀粉,配上色泽红亮的香辣汁,那鲜香麻辣的滋味,隔着屏幕吸引了万千网友。邹翔:在两地美食圈粉的背后,又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密码呢?张兆友:作为齐文化发祥地,淄博历史悠久,截至2023年底有A级旅游景区81个,旅游资源丰富。感受烧烤的美味,体会齐风韶韵的魅力,历史积淀与多彩现实交织相融,赋予了淄博这座城市独特的生命力。张文博:(2)“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齐民要术》中记载的这些西北农业特产,至今仍是西北人家的餐饮日常。游客在体验美食文化的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天水人对手艺的传承、对土地的眷恋,以及流淌在血液里的勤劳朴实、坚守乐观。这样的(3)“热辣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