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积弱叹华夏1.doc_第1页
百年积弱叹华夏1.doc_第2页
百年积弱叹华夏1.doc_第3页
百年积弱叹华夏1.doc_第4页
百年积弱叹华夏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年积弱叹华夏刘迪香一 没有对手的文明 我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女儿,有一天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实来说明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的贡献,我想了许久,还是只能用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医、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来搪塞她,但这些东西离我们的具体生活越来越远了,即使我们在电视机前听易中天说三国说得眉飞色舞,于丹说论语说得神彩飞扬,但要我们真正打开这几大名著静心阅读,恐怕没有几个人。坐在自家房子里四处一打量,举目一望,除了厨房里用的菜刀、筷子、饭碗、铁锅子是中国祖宗传下来的,其它的,哪样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呢?微波炉、液化气灶、冰箱。客厅里电灯、电视、音响、DVD、沙发、石英钟,书房里电脑、老板桌、转椅、钢笔、园珠笔,卧室里西式床、衣柜里的西装、休闲服,运动装。女儿房间贴的一墙壁的欧美歌星大照,听的英日韩各种语言的流行歌,看的进口的欧美大片,动画片,课外最喜欢看世界名著,传统小说读了红楼梦,就不再想读其它的。到街上最爱吃的肯德基、麦当劳,至于过节,最烦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跑来跑去,坐在一起傻吃,一点文化含量都没有,喜欢过圣诞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各种洋节。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华文明曾经辉煌过,但现在衰落了,自近代以来我们亦步亦趋地向西方学,只有学好以后,才能重振中华文明。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即确立起深刻而强烈的夷夏观念及其华夷宗藩体制。这是一种“中国中心论”或“汉族中心论”。“中国”一词即为中原中央之国的意思。我们用西戎东夷南蛮北狄概念指称所有非华夏文明的他者,将之视为未开化民族,不承认有与华夏文明平等级别的他种文明存在。也不关心其存在,更无忧患意识,这是一种典型的无知无畏的老大心态。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中心论”没有遭遇过质疑和抵抗,或者说中国在“文明”层次上还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对手和敌人。在中国的内陆及其周边地区,一方面诸多少数民族先后被华夏(汉族)民族吸收和同化,如从汉代匈奴到元代蒙古至清代满族无一例外。另一方面,中国周边地区如日本,朝鲜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也逐步被吸纳入华夏文明的体系。为此,中国这片土地上曾今创造过世界上最灿烂的封建文明,汉唐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域外之人往往用“汉人”、“唐人”来指称中国人。唐诗宋词誉满天下,成为中华文明象征之一。中国的版图在元代达到顶峰,在清代确定我国基本疆域。成吉思汗及其兄弟的四大汗国的势力直达今天的欧洲和俄罗斯。 第一次遭遇同级文明对手?(老师的个人观点啊,不负正确性责任。)汉代,古罗马军团与汉帝国交过手,留下今天有关甘肃境内“罗马军团”战俘后代的故事。(据说他们拒绝做DNA鉴定。)由于受当时经济军事地理交通水平和能力的局限,两个帝国也没真正交手。第二次遭遇对手,应当是中俄雅克萨之战及其“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两个国家没有真正交锋即退回各自的阵地。(至于明代倭寇的骚扰,它不是严格意义的对手,因为它不是国家主体组织的行为。葡萄牙人租住澳门均不足以引起文明或国家级别的重视。无关痛痒。)二 无法拒绝的对手狼来了!自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殖民者也来到中国。从1793年夏天乾隆皇帝英王乔治三世使臣马嘎尔尼来华,两种文明体系以外交礼仪的形式相遇。宾礼。外交礼仪本无所谓高下与中心之分,重在沟通,当其被赋予政治经济军事目的时就使问题复杂化了。马使事件绝非仅仅文明礼仪之争的含义。西方国际公法体制源于近代欧洲国际外交体制,在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缔结的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它建立起欧洲国家之间平等伙伴型外交机制。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1648年,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当时,西欧、中欧、北欧的主要国家几乎都被卷入,战争具有德国或德意志民族内战与欧洲国际混战的双重特点,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其国际法意义就在于开创了由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和约开创了主权国家或共同体平等协商国际事务的外交新体制。经过法国大革命及欧洲七次反拿破仑联盟战争,1815年演变为维也纳-神圣同盟欧洲国际外交体系,马嘎尔尼来华时正值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七次反拿破仑联盟战争取得胜利之后,而1840年鸦片战争则处于1848年欧洲革命,德国,意大利等民族国家崛起并谋求独立自主的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时期。就在这个时期,从未遇到过真正对手的中华文明集大成者大清帝国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一群被多次坚决拒绝的不速之客,一群强行过招的挑战者,一群用大炮和军舰轰开国门的国际强盗。三 龟兔赛跑中国人你输在哪里?华夏文明你弱在何处?1、军事上的弱: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改变中日两国命运的大决战。满清政府苦心经营20余载的北洋海陆军颇为现代化,但面对自己一向轻视的“蕞尔小国”日本,竟不堪一战!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屈辱之深重,甚于以往所有的卖国条约! 败讯传来,犹如雷霆!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谭嗣同更是忧愤非常,挥笔写下:“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难以置信的失败 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对战争都没有什么把握。客观的说,相对日本而言,此时的清王朝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方面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孱弱,甚至在有些方面还有相当的优势。 1、先看两国经济方面的对比 甲午战争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日本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这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 、再看两国海军力量的对比 海军方面: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激发了清廷“以大治水师为主”的海防目标,并历年购船。1888年,北洋海军组编成军,由25艘新式军舰组成,总吨位8万余。据当时世界军事年鉴统计,这支海军居世界海军第位,日本海军排在第16位。 直到大战爆发前,北洋水师的两艘吨位达7335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 仍是远东最具威力的海战利器,皆“畏之如虎豹”。日本以此二舰为最大威胁,加速了造舰计划,并专门针对“定远”、“镇远”二舰搞出了的所谓的“三景舰”,但就其海军整体实力而言,直到战时也未获得达到此二舰威力的军舰。北洋舰队的装甲水平普遍超过日本舰队,“定远”、“镇远” 各装十二英寸大炮四门,其护甲厚14寸,“经远”、“来远”的护甲亦厚达95寸。即使日本的三景舰,也缺乏北洋舰队这样较大规模的装甲防护。在黄海大战中,“定远”、“镇远”二舰 “中数百弹,又被松岛之十三寸大弹击中数次,而曾无一弹之钻入,死者亦不见其多” 火炮方面据日方记载,200毫米以上大口径的火炮日、中两舰队之间为11:21(我方记载此口径火炮北洋舰队则有26门),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也有92:50的优势,日方只在中口径火炮方面以209:141占优。当然因为中口径炮多为速射炮,所以其在火炮射速方面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但因为大、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的优势同样不小,所以不能说火炮全部是日方占优。 就船速方面而言,日舰平均船速快1.44节(即每小时快海里),优势似乎不像人们形容的那么大。有人说北洋舰队将10舰编为一队,使高速舰只失速达八节,不利争取主动,那么日舰本队中也有航速很低的炮舰,其舰队失速亦不在北洋舰队之下。 所以就射速和船速方面的差距看,北洋舰队也远没有到不能一战的地步。相反,开战之初,世界舆论普遍看好中国。北洋海军前总教习琅威理在英国发表谈话,大谈北洋舰队不容忽视。 日本精心策划了这场战争,但碍于北洋舰队的强大威慑,日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伊藤博文首相在丰岛海战后对同僚说:似有糊里糊涂进入(战争)海洋之感。其大本营制订了三种方案,为胜败皆做好准备,最坏打算为日军惨败、清军在日本列岛登陆,可见此次战争是日本的一次豪赌。所以如此,因为日本也觉出自己海军力量的不足: 首先,日本海军的投入少于满清海军。据统计,日本从1868年至1894年3月,海军拨款只相当于同期清廷对海军投入百分之六十。 其次,联合舰队的组建时间仓促。1894年7月19日丰岛海战前六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刚刚编成。此时距黄海海战也只剩下六十天时间。其主力战舰多是1890年以后下水,舰龄短,官兵受训时间也短。相形之下,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后,舰队合操训练已经六年,多数官兵在舰训练时间达十年以上,这是仓促成军的日本联合舰队无法比拟的。 其三,联合舰队舰支混杂,有的战斗力甚弱,日方在总吨位上的优势是貌似强大:如西京丸号,战前刚刚由商船改装,船体大大高出水面,不适于作战,其排水量4100吨,只有一门120mm火炮,日方称其为伪装巡洋舰,其实仅是一艘武装商船;再如赤城号炮舰,排水量仅622吨,航速十节;“比睿”舰则是一艘1877年下水的全木结构老舰,首尾三根高耸的木桅杆便它看上去完全不像一艘现代军舰,倒极似中世纪的海盗船。它们均被安排在编队侧后,依靠别的舰支躲避北洋舰队的直接炮火,日方在海战中根本不依靠它们的战斗力。 、中日双方陆军力量对比 据当时英*事情报局资料,清陆军总数60万,此外有多达100万的民兵。而日本常备军仅7.5万,在战时可动员至25万。甲午战争中,日方投入作战17万多人,中方投入约25万人。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有的部队还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后膛连发枪,如赵怀业部“皆系一色快枪”,火炮多用克鲁勃大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 罗列了一大堆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论物质条件两国当时互有短长,差别不是很大,但是那场战争从一开始便毫无悬念。日本军队冥冥之间似有神助,北洋舰队则遭受了难以置信的失败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事,请求清廷出兵援助,日军乘机赴朝。待到事件平定,日本却拒不退兵。并不宣而战,偷袭清朝的运兵船舰,中日甲午战争终于爆发。 中日海军,各有优劣。1894年9月17日,大清国北洋舰队从朝鲜返航至鸭绿江口外的黄海时,冤家路窄,等候在那里的日本海军舰队迎面而来。当双方终于在海上相遇,拉开了世界战争史首次蒸汽舰船大战的序幕之时,都非常紧张。 但战场不再是操演场,面对逼近的敌舰,北洋舰队首先陷入混乱。定远舰的刘步瞻指挥首先发炮,但未击中目标,反震塌前舰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和英员泰莱皆从桥上摔下,严重受伤,一炮之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总指挥。 这场激烈的大海战持续四个多小时,北洋舰队自始至终几乎皆在无统一指挥的状态下分散作战。刘步瞻、林泰曾二位总兵,无一人挺身而出,替代丁汝昌指挥。在战斗将结束时,才有靖远舰管带叶祖圭升旗代替旗舰,升起的也是一面收队旗,收拢指挥残余舰只撤出战斗而已。所幸日舰以中小口径速射炮居多,为追求速度牺牲了装甲防护。北洋舰队用大口径火炮重捶,重创了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的主炮弹药库被击中造成对方大爆炸,日舰被迫撤出战场 。但北洋舰队也损失严重,有资料统计,黄海海战中日舰平均中弹11发,而北洋各舰平均中弹107发。日舰速射炮的火力密集,有一定的优势。 在黄海大海战中,“节制精严”的北洋舰队毫无节制可言,完全像一支未加训练的舰队。“旗舰仅于开仗时升一旗令,此后遂无号令”。日本联合舰队大胆采取穿插战术,分割北洋舰队。在激战中,落伍的日舰“比睿”号、 “西京丸”号、 “赤城”号冒险从我舰群中穿过,北洋舰队集中炮火轰击,这三艘日舰竟然击之不中,中之不沉。仅六百余吨的炮舰“赤城”号在炮火中蒸汽管破裂,舰长阵亡,前炮弹药断绝、大樯摧折居然不沉,侥幸逃出。北洋舰队“福龙”号鱼雷艇向武装商船“西京丸”号连发三枚鱼雷,最近的发射距离仅为四十米,竟也无一命中,事后查明,居然是发射鱼雷前没有给鱼雷定深!“西京丸”号侥幸逃过一劫 反观组建时间很短的日本联合舰队,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队形不乱,“始终信号相通,秩序井然,如在操演中” 就在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血战的时候,防守大清国东北边境的清军却在一发不可收拾地逃跑:平壤清军统领叶志超,未败而逃,弃险不守,狂奔500余里;大连城守将赵怀业在日军进攻前弃军而逃,结果日军兵不血刃占领大连,将大连湾炮台数十门可旋转360度的先进火炮拱手送给日军;防守旅顺的清军将领龚照?、黄仕林临战易服脱逃,旅顺陷入敌手 大清国辽东尽失。 1895年2月7日,日军20多艘战舰开始对驻防威海卫的北洋舰队进行总攻。 在这场命运攸关的战斗中,负责威海卫南帮炮台防务的刘超佩贪生怕死,首先逃跑,致使威海卫南帮炮台被日军占领,北洋舰队陷入了腹背受敌的险境。两天以后,在威海战役最困难的时候,王平率领北洋舰队鱼雷艇队集体避战逃跑。解除了鱼雷威胁的日本联合舰队趁势轰击刘公岛,史书记载为“炮弹如雨”。威海卫大势已去,李鸿章命令丁汝昌率舰队突围。这时候,美国人浩威和严威德受大清朝廷的指派出现在这场战争中,当威海卫海战打响后,这两个洋顾问只忙碌着一种“绝技”:迫使丁汝昌投降。 北洋舰队孤军作战,丁汝昌悲愤已极,最后时刻,丁汝昌终于没有辱没大清*人的最后一点骨气:为不使“定远”号和“靖远”号落入日军之手,丁汝昌下令将其炸沉,随后,这位北洋舰队提督自杀。:丁汝昌的副手刘步蟾自杀,刘公岛护军统领张文宣自杀,“镇远”号管带杨用霖拒绝出面接洽投降,自杀。 1895年2月17日16时,风雪交加,日本联合舰队开进威海卫。大清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文化的弱质化儒学的困境与出路在哪里?儒家文化是一中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伦理型文化,就象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处于整体弱势一样,儒学的文化视野与理论关注论域是有限的。在与以传 古代希纳罗马历史问题留下的民族忧患华夏文化中心地位的逐渐丧失:西洋宗教文化的侵略 体现教育理念及制度的西化 军队制度的西化 交通的现代化 服饰(沈从文的中国服饰史 APC会议江泽民穿的唐装 民族自信心回归 哈韩日 海归 亚洲本位思想) 节日 艺术 音乐 绘画 婚丧嫁娶礼仪,发饰 饮食 (龙应台 全球化时代的我 快餐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郭汉民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郭汉民著晚清社会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科举取士:八股文,三纲五常,宋学程朱理学。“利禄”之学,科举考试按朱子集注“四书”章句命题,醉心于“学而优则仕”,“布衣卿相”之梦。考试重形式轻内容。“专尚楷法,不复问策论之优劣。”重书法,馆阁体,曹体(曹振镛,首席军机大臣,道光帝之宰相心腹主考官。)“举笔偶差,关系毕生之荣辱”。官场晋升:论资排辈。谚曰“新官忙碌石(石矣)子,旧官快活石狮子。”龚自珍明良论“今之士进身之日,或年二十至四十不等,依中计之,以三十为断,翰林至荣之选也,然自庶吉士至尚书,大抵须三十或三十五年;至大学士又十年而弱”,论资排辈,贤者终不得越,而愚不肖者亦得以驯而到。(邓洪波/龚抗云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上下)(精)上海教育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