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市场的细分方案.doc_第1页
我国汽车市场的细分方案.doc_第2页
我国汽车市场的细分方案.doc_第3页
我国汽车市场的细分方案.doc_第4页
我国汽车市场的细分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汽车市场的细分方案既然汽车市场已经被各种车型挤得密不透风,再也无法细市场细分程度是衡量一个汽车市场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也是汽车企业制定品牌、车型战略的基础条件。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汽车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差异化,也带来了市场的极度细分。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中国汽车市场就从一个竞争最不充分的市场变成了竞争最激烈的市场。10年前,中国还是桑塔纳、捷达、富康“老三样”一统天下。但10年之后,市场上的竞争者超过了200余个,几乎每一个以万元为单位的价格区间,都有十几款车型在竞争。正如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所感叹的那样:“没有哪个国家的消费者像中国这样,有如此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汽车市场像中国这样,极度多元化、细分化。”现在,所有的汽车厂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市场已经拥挤得无法再进一步细分了,如何寻找新的细分市场? 在细分的动力:消费者碎片化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研究一个问题:市场为何要细分?答案很简单:消费者需求开始多样化。问题到此似乎可以终止了。但从汽车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一回答过于概念化,是“正确的废话”。我们要探讨细分的真正动力,必须将汽车消费放到整个社会转型的宏观视野下来考量。 按照社会学的原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整个社会将加速从传统的一元结构社会向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转型。而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传播的分众化,整个社会将从“多元化”向“碎片化”转型,反映在消费领域,就是消费者因价值观、审美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而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碎片”,当这些“碎片”产生购买行为时,便形成了细分市场。 可以说,目前国内汽车厂家面临的便是一个逐渐被“碎片化”的市场。一方面,传统的消费观念、审美趣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在市场上就是桑塔纳、捷达、夏利等传统车型的销量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新兴的城市白领、小资、波普、艺术家等阶层在快速崛起,个性化的车型日渐受到他们的青睐。 打一个比方,现在的市场就像一块正在被撕裂的布,它的边缘已经被个性化的车型支解得七零八落,而中间最大的一块区域则挤满了竞争者,这些竞争者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不断地通过品牌、价格、外观、配置的差异化扩张自己的势力,于是导致这块最大的区域也出现了裂纹,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以市场份额最大的1020万元的中级车市场为例,挤满了凯越、花冠、思域、标致307、福美来、宝来、速腾、高尔夫、景程、蒙迪欧、帕萨特、斯柯达明锐、马自达3、马自达6等重量级的车型。一番混战之后,这个市场也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一款或两三款车型通吃的时代不可能再出现了。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消费者碎片化和新车型引进的同步加速,汽车市场细分化的趋势不会中止,其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如何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成为所有厂家面临的生死问题。 关于市场细分的几个误区 现在,所有的汽车厂家都认识到细分市场的重要性,每一款新车型上市,厂家都会宣称它为某一个“细分市场”树立了新的标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汽车厂家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以价格细分市场 纵观每款新车上市前的营销策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的套路:先瞄准一款或几款主流车型,然后在价格、配置(实际上还是价格)上压倒对手。比如凯美瑞的定价紧紧咬住新雅阁,君越推新车前也把凯美瑞定为假想敌,思域的市场定位与花冠绝无两样,虽然这些车型上市前都宣称自己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其实走的还是价格战的路子。 以价格细分市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给消费者一个很明确的定位。这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赛欧通过“10万元小别克”的品牌定位成功切入原来由“老三样”把持的10万元级家庭轿车市场。但现在的市场情形是,没有一个价格区间是空白的,每一个以万元为单位的价格区间都挤满了多款车型,价格战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以2006年为例,销量前十位的车型没有一款是当年上市的新车型,清一色是老车型,表明许多新车型并没有真正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取得明显优势。 既然价格并不是细分市场的唯一武器,厂家还有哪些文章可作呢?我认为,应从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角度,通过外形、性能、品牌、服务等方面寻求差异化。以宝来为例,它定位于“驾驶者之车”,突出操控性能,从而在中级车市场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其后续车型速腾走的也是性能的路子,喊出了“生为强者”的口号,同样赢得了那些追求速度与操控的消费者的喜爱。 误区之二:市场是可以无限细分的 从理论上讲,市场是可以无限细分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细分市场。听起来,这种说法的确是贯彻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就有可能碰壁,为什么?因为汽车是一种规模化产业,只有达到一定的产能,制造成本才能有效降低,没有一定的销量做基础,细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社会化的发展,汽车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开始增多。本文就以近期汽车市场需求来加以分析,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动态、现状,以及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其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怎样才能扩大需求途径,中国汽车的战略营销分析,最后对我国汽车未来几年发展进行市场预测进行浅显的解析。关键词:市场需求,市场动态,战略营销 ,市场预测 AbstractThis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parallel-flow type condenser is developing rapidly. refrigerant-side pressure drop correlation with appropriate modification. Effects of the layout of the fiat tube, flat-pore number changes, pitch changes and fin height shutters changes on performance of parallel-flow type condenser are studied with the simulation mode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is that in the refrigerant flow and head-wind certain circumstances,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refrigerant flow for each process in turn reduce the number of flat-tube method, the condenser has maximum heat, the smallest refrigerant drop and the biggest sub cooling export, using such a layout is the bestIn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is study,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flat pores, wind speed is constant, the air-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ecreases and the air-side pressure drop increases.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fiat pores Can increase the condenser heat transfer, but the volume of heat transfer and condenser compact is reducedAs the space increases in pitch, the air-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air resistance are decreasedDue to the reduction of air-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ecreases,the condenser heat transfer decreases. In addition, with the fin height increases,the air-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air resistance reducedKey Words:Market demand, market dynamics, strategic marketing, market forecast目 录1 引言12当前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特点12.1汽车销量创全球历史新高12.2乘用车需求结构向多样化发展12.3重型货车和大客车引领商用车市场全面增长22.4小排量汽车需求受政策影响明显23当前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3.1面对的主要短期问题23.2面对的主要长期问题34影响轿车需求的主要因素34.1来自轿车本身的影响因素34.2来自制造商的影响因素44.3来自销售商的影响因素44.4来自潜在顾客的影响因素44.5来自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54.6来自相关产品的影响因素55中国汽车企业营销战略55.1建立研发机构,掌握核心技术65.2进入汽车服务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65.3利用新概念和个性化设计打开销售75.4品牌自主是我国企业突破外国企业制约的根本出路75.5适应市场发展,寻找新的销售模式86扩大我国轿车需求的途径96.1使轿车“飞人寻常百姓家”96.2不断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97来我国汽车需求趋势展望107.1 2011年汽车消费进入普及期107.2汽车需求重心将逐步向二、三线地区延伸117.3汽车市场需求结构将产生新的变化117.3.1近年来增长迅猛的豪华车市场被持续看好117.3.2自主品牌汽车面对的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127.3.3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将加快128 总结12参考文献14致 谢15 1 引言汽车工业产生一百多年以来,一直被当做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在国家实力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从工业化中期到最后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没有一个大国或强国不是靠汽车工业发展来完成这一过程的与历史使命的,如美国、德国、法国等等。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汽车工业可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且带动交通及相关产业发展,还有军事等等;二方面,可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建立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国家。2当前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特点受到经济增长和多种鼓励消费政策的叠加作用,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需求保持了连续高增长态势,需求总量屡创新高,需求结构不断呈现新变化。2.1汽车销量创全球历史新高2010年,在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带动下,在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等鼓励性消费政策刺激下,我国汽车销售延续了2009年快速增长态势,全年销售汽车1806万辆,同比增长32.37%,年销量刷新全球历史记录,稳居世界第一汽车销售大国。各类车型全面增长,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销售1375.78万辆和430.4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3.17%和29.90%。但由于2009年走势前低后高,而2010年上半年销售水平较高,造成月度销量增速呈总体回落态势,12月份增幅由年初的接近100%回落至19.32%,全年汽车销售增幅比2009年回落13.7个百分点【1】。2.2乘用车需求结构向多样化发展受到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意识变化的影响,我国乘用车消费结构呈现由相对单一格局向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一方面,以往比重较高的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比重有所降低。2010年轿车销售949.43万辆,同比增长27.05%,增幅低于乘用车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销量在乘用车销量中的比重由2009年的72.33%下降到69.01%;交叉型乘用车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增幅明显减缓,销售249.21万辆,同比增长27.77%,增幅也明显低于乘用车平均水平,比重由2009年的18.88%下降到最典型的反面案例是上海大众推出的两门版高尔(GOL)。高尔的原型车在巴西十分畅销,它配置简单,价格便宜,适合改装,所以很受城市单身青年的欢迎。照理说,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也有很多喜爱改装车的单身青年,上海大众也认为引进之后会受到欢迎。没想到推出之后,这款连空调、收音机都没有的小车被媒体讥为“裸车”,上市之后销量极差,现在处于停产状态。 同样,像标致206、雪铁龙C2等个性化小车都因为目标市场过于狭窄而叫好不叫座。所以,对市场的细分程度不能太窄,品牌定位也不能太超前,必须在保证差异化优势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寻找销量最大的细分市场。 误区之三:细分市场是可以创造的 分,有的厂家便另辟蹊径,创造一个新的细分市场,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寻找蓝海”。这种思路是正确的,但实践下来的结果却往往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细分市场并没有真正的需求作为支撑,从而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 在美国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厂家声称要针对同性恋者专门开发一种汽车。乍一听,似乎很有市场,因为美国的同性恋者至少有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这个细分市场岂不是很大?但我们看到的是,这种车型至今还没有上市。很显然,同性恋者和普通消费者在购车、用车方面并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偏好,这个细分市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中国也有这样的案例。2006年,华普汽车推出一款号称“中国第一款女性车”的“海炫”,从概念上看,这个细分市场可真够大的,因为几乎一半的消费者是女性。但我们也要看到,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其实和男性消费者一样复杂,不同收入、年龄、文化的女性对汽车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华普汽车企图以“海炫”一款车来满足所有女性的需求,只能说是一种天真的幻想,销量不佳也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我们不能为了细分而细分,细分必须建立在现实的需求上。然而,目前许多厂家仍然期望通过一个另类的概念来创造一个细分市场,“CUV”、“NCV”、“MBV”各种概念满天飞,让消费者摸不清方向,结果自己也迷失了方向。 如何应对细分化趋势? 市场的极度细分化,给汽车厂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过去,一个厂家只需要拥有一两款有竞争力的主力车型,就可以支撑起大部分销量。但现在,大部分汽车厂家都被迫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四面出击,全面开花。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设计制造成本和营销成本急剧上升,利润率急剧下降。从国际汽车界的经验来看,各大跨国汽车巨头为了应对细分化趋势,采取了以下策略,对我国汽车企业或许会有所启发。 平台战略 汽车的平台战略,就是指在汽车研发、制造过程中,几个车型共用一个技术平台,生产出来的车型在外形、功能方面可能不尽相同,但却有着相同的底盘、发动机技术和车身结构等。平台战略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研发费用,同时也加强了制造系统的柔性,使得几款车型在同一生产线上进行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也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同一平台可以演化出不同外形和配置的车型,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目前,几大跨国巨头都采用了平台战略。比如德国大众推出PQ35平台,速腾、迈腾、途安、高尔夫、奥迪TT等车型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开发,福特福克斯、VOLVO S40、马自达3这三款车也共用同一技术平台,丰田的皇冠和锐志也共用一个平台。 国内的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厂家几年前车型较少,并没有产品平台的概念,随着产能的扩大,像奇瑞、吉利等厂家也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产品平台,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多品牌战略 虽然平台战略解决了用不同车型攻占不同细分市场的问题,但当所有的厂家都在搞平台战略的时候,产品的同质化依然不可避免。为了寻求新的差异化优势,厂家不得不祭出多品牌这个武器,期望通过品牌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理念的不同,来有效区隔消费心理,为消费者创造新的购买理由。 现在大型的跨国汽车巨头如通用、丰田、福特、大众、日产、本田基本上都采用了多品牌战略,连奔驰也为了攻占年轻人市场而创造出SMART品牌,宝马则收购了MINI、劳斯莱斯等品牌。在同一公司内部,不同品牌之间也可以共享一些技术平台,比如帕萨特和奥迪A6的共用零件比例相当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国内多品牌战略运用最典型的当数上海通用,国产凯迪拉克主攻豪华车市场,进口萨博(SAAB)比凯迪拉克档次稍低一点,别克则定位于公商务轿车,雪佛兰主攻家庭轿车市场,从而实现了对大部分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其余像上海大众引进了斯柯达品牌,一汽大众拥有大众和奥迪两个品牌,神龙汽车则有标致和雪铁龙两个品牌,长安福特也拥有福特、马自达和VOVLO三个品牌。 Cross战略 在国际汽车界,Cross是近年来最流行的词汇之一,国内一般翻译成“交叉车”或“跨界车”,意思是融合了多种车型设计元素的车型,也就是一辆汽车拥有几辆车的功能。像SUV就是典型的Cross车型,它既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又有轿车的乘座舒适性,满足了城市越野爱好者的需求。MPV则综合了轿车和轻型客车的优势,被称为“多功能轿车”。 近几年,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推出Cross车型,Cross也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上海大众推出了Crosspolo,它在POLO的车顶上安装了行李架,配以动感十足的大包围和轮毂,风格强悍,具有明显的越野休闲风格。奇瑞的东方之子也推出了Cross版本。 Cross的本质,有点接近于前面我们所说的创造细分市场,由于它融合的是两个以上细分市场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所以在销量方面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从而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