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重要性.ppt_第1页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ppt_第2页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ppt_第3页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ppt_第4页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及重要性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基础部 高彦 回答三个问题 一、大学语文是什么课?What? 二、为什么开设大学语文?Why? 三、怎么学好大学语文?How? 一、课 程 性 质What? 大学语文是综合素质课(职业基础课 、职业技术课、职业能力拓展课)。 小语:知识性(语言文字) 中语:考试性(语言文学) 大语:人文性(语言文化) 大语 高四语文 更侧重通过文学提高整体文化修养, 塑造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_大学文学 。 “大语文”: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 多大;人生有多长,语文就有多长 。 目前高职教育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 文素养,一味地教给学生实用知识 ,有部分高职院校取消了大学语文 ,就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干活 的机器。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因此对“大学语文”教育要作一个重新的 定位。 大学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大学生们的语 文素养,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 的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更要培养深 厚的人文情怀,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 ,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 二、教育要旨:构筑文学的人生审 美意境Why? 关注人自身的价值追求、生命的意义 等终极人文关怀。 注重从“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层面,构 筑通向人生宽广纵深的认识审美领域 ,进行人文情怀的启迪教育,培养出 有思想、有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 人。 从这点上讲,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与 培育“大学精神”是不谋而合的。 所谓“大学精神”,可以概括为“创造精 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人文精神。 大学文学教育的使命重在培育“人文精 神”,使大学生成为人格完善,具有创 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认识人生和世界的情感纬度 超越物质层面,追求终极人文关怀 “终极关怀” 是人文精神中最核心的东西,也是大 学文学教育的目标之一。 是对世界、对人生中最根本、最基础 的东西的关心和关注,是人类形而上 的精神追求。它首先体现在人类对生 存“困境”的思考。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生存的困境就 永远不会消失。 “玻璃困境” “玻璃困境”:困于自身一种看不见摸不 着东西的阻挡,陷于突破不了的困境 。 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遭遇“玻璃 困境”,而良好的人文修养,有可能成 为解救困境的砝码之一。 汲取批判精神,成为有思想、有社 会责任感的人 功能:培养自觉学习、鉴赏、体验 的有修养的中国人 近年来,恶性暴力事件在大学校园时 有发生,折射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 缺失。 造成的原因其一是学校对技能课的重 视,对人文课漠视,导致师生对人文 精神的淡漠。 人文精神的缺失 践踏生命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学生马家爵残忍杀害四 名同学。 福建南平、广西合浦血 案尚未平息,四川大学 凶杀案又起,而这也没 有为校园暴力划上句号 。4月16日,湖北省三 峡电力职业学院轰动网 络的命案。 轻视生命 这些人大多具有极高的智商,有的还 具有极高的创造天赋和丰富的知识, 他们原本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干出一番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 伟大事业,然而人文精神的缺失或者 物欲的膨胀使他们走上了危害社会、 祸害他人的罪恶之路。 我们的大学教育,要培养的是人格健 全的人、思想高尚的人和富有责任感 的人,是以造福人类为乐的人,而不 是一个扭曲的工具人、机器人、单面 人。 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完善学生的人格、改善学生的思维品 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 的人文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巨大作用是 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三、大学语文课在终身发展方面的作用 增强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 能力。 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突破思维定势,提升创造力。 激励感召,提高情商。 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 唤起美感体验,提高审美鉴赏力。 四、内容、方法、目标的改变How? 中学语文:单篇文章学习,侧重对知识点的 记忆、背诵和对古文的翻译。 大学语文:依托教材,自主灵活整合、精选 古今中外文章,侧重对作者、作品及相关时 代、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认知和表达(口 头表达、书面表达)。 中学语文学习的目的非常功利:考大学。 大学语文学习的目标是:在培养阅读、赏析 、思维、表达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培育人 文情怀和人文精神及创新的能力,塑造一种 完善人格。 教材处理 大学语文是学院精品建设课程,教材 只是依托,打破了教材的学科内容体 系,进行灵活整合选择,教师自主精 选课内课外相关篇目。主要分四个模 块:文学之境、文学之蕴、文学之桥 和文学之光。 因 此 大学语文学习需要阅读(中外名著)、需要 思考(创意思维)、需要表达(流畅、个性 )。 不只是听,记笔记,更多的是阅读、讨论、 表达、汇报。不再是静态学习,而是一个动 脑、动手、动心的动态过程(如制作课件、 小组创意活动策划、调查报告等)。学生 精品课件煤采1班一组期末考查.mp4 演示学生课件 I:高彦精品学生课件一班 第一小组 .avi 全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5-7人一 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 小组学习讨论(组长及小组名单下 次课交)。 考核方式:考查 一、形成性评价考核项目(60%): 1、学习纪律(考勤分、课堂纪律分15%) 。 2、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 15%)。 3、综合能力(读写听说能力、合作学习能 力、创新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30%)。 二、考试项目(40%):可以笔试,可以是 具体主题活动策划。 第一模块:书香袭人文学之境 中国文学分古代文学、现当代 文学和外国文学。走进文学, 既是开始体会人生大千世界。 中国古代文学框架 五分法: 1 先秦两汉文学 2 魏晋南北朝文学 3 隋唐五代文学 4 宋辽金元文学 5 明清近代文学 七分法(三古七段法)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文学革命”(1919) 古代文学的特点 上古:文学自发的时期。 文学尚在文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 不分。文学的创作主要经历了由群体 到个体的演变,主要成就诗歌总集 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散文 左传、春秋、战国策,诸 子散文论语、孟子、庄子 等。 中古:文学自觉的时期 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达到顶峰。五七言古体诗 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阶段,从“三曹”“ 七子”的建安风骨,经过陶渊明、谢灵运、 庾信、“初唐四杰”到王维、孟浩然、高适 、岑参、李白、杜甫,诗歌的流程清楚而又 完整,成为后代诗人追慕的极致。 元之盛在于曲。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 致远等一大批戏曲作家。另外,元末明初出 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 白话小说,成为这个阶段的另一标志。 近古:文学转型的时期 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戏曲代 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 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白话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吴承恩的 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 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 人 生 境 界 :人的生命和生活。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 关于“境界” 人生三境界: 有用山水来谈人生三境界的,它是禅宗开创者 慧能所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 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 ,见水只是水。” 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 (向往)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追求)柳永蝶恋花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 顿悟)。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现代哲学大师冯友兰提出了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 生 境 界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物质 精神 文学的导引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 赏析古典诗词,如同遍游大千世界, 体会百味人生,在困顿现实中,汲取 向往与前行的力量,在如意人生时, 保持一颗敬畏的心,敬畏自然、敬畏 生命、敬畏所有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本 真善良的一切 文学,可以穿越时空,让历经不同时 代构筑而成的世界,阔达我们的人生 境界,永恒不息。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 者,无不如是。”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 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 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 一江春水向东流。音乐传 统虞美人2.mp3 虞美人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 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 眼泪。”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 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 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 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 煜的原因之一。是李煜的 绝命词。 亡国之恨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有一番 滋味在心头。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音 乐但愿人长久.mp3 水调歌头 苏轼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701761)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 ,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即二十 岁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 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 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并创造了水墨 山水画派。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 称其为“诗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 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 词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诗体,最早源于古 乐府,兴起于唐代,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 至宋代已极为繁荣。“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 史上的专用名词。宋代不仅词家众多,且风 格亦多样。词本以婉约风格为主,到北宋苏 轼才始创豪放一派。 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 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 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 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 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越州(今浙 江绍兴)人,公元826年(宝历二年) 进士及第,官秘书省校书郎,诗学张 籍,近体尤工,清丽浅切,而巧思动 人。有朱庆馀诗集。 张籍在酬朱庆馀诗中答道:“越女 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 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 氏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 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的歌喉,这是 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并 的。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 ,流誉诗坛。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 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 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 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 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 的又一次大汇集,它开创了诗歌现实 主义的新风。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 极高的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 而立。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 置,如上邪,“短篇之神曲”。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 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 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 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 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 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 活动项目:感悟语文 小组形式感悟语文,相互表达自己的 见解。可以推选代表,也可以每个成 员分别谈。 下次课进行,师生点评 。 诗经秦风蒹葭 焦点问题焦点问题 1 1“企慕情境企慕情境”何以成为人生与艺术何以成为人生与艺术 的永恒母题?的永恒母题? 2 2此诗何以具有动人心魄、千古不衰此诗何以具有动人心魄、千古不衰 的艺术魅力?的艺术魅力? 关于诗经 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 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始称诗经。 风 雅 大雅 小雅 颂 周颂 商颂 鲁颂 周南、召南、邶bi 、 鄘yng 、卫、王、郑、 齐、魏、唐、秦、陈、桧 kuai 、曹、豳bn) 诗 经 的 三 个 组 成 部 分 诗经结构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 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 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 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 ,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 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 风”,有160篇, 是诗经中的核心 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 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 会时的乐歌,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 雅为个人抒怀。 颂包括周颂(31篇),鲁 颂(4篇),和商颂(5篇), 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 篇。 秦风蒹葭赏析 1、诗意解读 2、赏析 意境美;朦胧美; 蕴藉美;音乐美。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追求意中人而不得 ()蒹葭(jin ji),芦苇; 苍苍,深色。 ()伊人,那人。 ()溯洄,沿着弯曲的水道逆流向上; 从,追寻,探寻;道阻 ,道路险阻。 ()溯游, 沿着通直的水道逆流向上。 ()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干。 ()湄,水边高地。 ()跻(j),登上高处。 ()坻(ch),水中小沙洲。 ()采采,众多,形形色色;未已,未止,未干。 (10)涘(s),水边。 (11)右,向右转,迂回曲折。 (12)沚(zh), 水中小陆地。 注释 诗意解读 1、讽刺说: 汉代毛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 将无以固其国焉。” 2、诗意模糊说: 宋代朱熹认为:“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伊人,彼人者, 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 也。” 诗意解读 3、求贤说: 清代学者姚际恒:“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 而思见之诗。” 4、怀人说: 清代学者汪凤梧:“蒹葭,怀人之作也。” 5、求爱说: 近代学者余冠英:“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 诗意解读 6、象征说: 陈子展:“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 林兴宅:“蒹葭所表现的企恋是人类追求真、 善、美的最高境界的象征。”“伊人”象征着美好的理想, 这种理想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及,正是在这样的矛盾 冲突中构成了审美的境界。 当代作家韩少华:“也许,我所企慕的文学中的美 质与佳境,正如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永远可望而不 可即。” 。 诗意解读 赏析 1、意境美: “意境”就是诗词中所描绘的形象与作者的思想 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2、朦胧美: 中国第一首朦胧诗。 “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朦胧不清、飘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