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ppt_第1页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ppt_第2页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ppt_第3页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ppt_第4页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 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 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授课学时2 授课时间授课教师 授课内容 第十四章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 教学要求 1、掌握运动效果的概念及评价运动训练 效果的“三态”、影响运动 效果的因素; 2、熟悉运动效果评价的指标和一般程序、定量负荷运动时运动效 果的生物学特征、最大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3、了解安静状态下各器官、系统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适宜运 动量的生理指标及其评定标准。 教学重点影响运动效果的因素、定量负荷运动时人体机能的生物学特征 教学难点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 第十四章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 一、概念:人在重复运动的影响下各器官、系统的 形态、结构及机能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及良好反 应。 二、评价运动效果的三态: 1、安静状态;2、定量负荷状态;3、最大负荷状态 。 三、评价运动效果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运动员的个体特点; (二)运动年限; (三)运动项目; (四)测试项目的可靠性; (五)树立全面、综合、动态的观点。 第一节 运动效果评价的原则及指标 一、运动效果评价的原则 (一)定量化原则: 指利用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种生理指标变化特征的研究,进 而对其运动效果进行评价的原则。 (二)定性化原则:对于一些不能进行量化的指标原则对其进行准确的定量 分析。 (三)综合性原则: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进行全面 的综合研究。 二、运动效果评价的一般程序 1、对受试者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 2、了解和掌握运动项目的生理学基础以及从事该项目运动时机体机能的变化 规律。 3、按运动项目的特点或身体素质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标。 4、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运动员的机能特点,选择最佳的测试方法,在保证 测试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 5、了解测试方法的使用范围和必要条件,选择适宜的时间 、地点进行测试。 6、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正确的统计学处理。 7、根据统计处理的结果,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对运动效果作 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三、运动效果评价的指标 (一)心血管系统指标; (二)呼吸、代谢系统指标; (三)运动系统指标; (四)神经、感官系统指标; (五)身体成分指标; (六)效率指标; (七)身体形态学指标。 第二节 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一、运动系统 (一)骨骼:骨小梁增生,骨小梁排列密集,肌肉 附着处的骨突增大,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间质 下降,骨骼增粗等。 (二)关节:关节软骨厚度、可压缩性,接触面积 、肌腱及韧带的体积均得到发展。 (三)肌肉:可使肌肉体积增大,肌横断面增粗, 结缔组织增多。 二、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稳定 性、强度及神经细胞工作的耐久性。 三、血液循环系统 (一)血液:运动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总量多于一 般人。 (二)循环系统:安静时运动员心肌收缩的力量、 幅度以及每搏输出量均大于一般人,但心输出量 却略有下降;安静时有训练者心电图 PR 间期 延长;P 波高度降低;R 波高度升高;但 QRS 波 时限在 0.050.07s 的正常范围内,且无心室内 传导缓慢现象。 四、呼吸系统:肺通气机能、通气效率及其调节能 力得到改善。 第三节 不同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一、定量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1、运动开始阶段机能动员快; 2、运动时能量消耗少,机能反应低,且呈稳定状态; 3、运动结束后的恢复阶段明显缩短。 二、最大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一)最大摄氧量、氧脉搏、无氧阈 最大摄氧量、无 氧阈和氧脉搏都是反映有氧能力的综合指标。 (二)氧债 高水平运动员在进行最大负荷运动时,其氧债绝对值可达 20L 以上,而一般人最高氧债仅为 57L,因此,氧债 绝对值可作为评价无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三)内环境变异时的忍受性 进行衰竭性或最大负荷运动时,人体内产生高额氧债、酸 中毒、低血糖及肌肉酸痛等内环境变异的综合反应,因 此常导致内环境急剧变化。此时,一般人不能保持原有 的运动能力,甚至不能坚持运动,但高水平运动员却能 保持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 (四)连续心音现象 机体在从事最大负荷运动时出现连续心音现象。 第四节 影响运动效果的因素 一、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一)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其运动训练应以增加 运动强度为主。 (二)中、长距离运动项目则以增加运动训练频率和持续 时间为主。 二、遗传因素 有氧能力遗传力为 93%,乳酸能力为 81%,最大心率为 86%。 三、年龄和性别差异 四、生物节律因素:生物节律是指生物体机能变化的周期 性规律。生物节律可按频率的高低,分为高频节律、中 频节律及低频节律三种。 第五节 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价 一、生理指标的检查 如果运动量适宜,晨脉变化不超过 3 4 次/分;血压变化范围不超过 10mmH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