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70 混砂车(2007330).doc_第1页
MC-70 混砂车(2007330).doc_第2页
MC-70 混砂车(2007330).doc_第3页
MC-70 混砂车(2007330).doc_第4页
MC-70 混砂车(200733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C-70 桶混砂车巡回检查制1范围 本标准制定了井下技术作业处MC-70桶(奔驰4144底盘)混砂车台上部分的巡回检查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井下技术作业处MC-70桶(奔驰4144底盘)混砂车台上部分的巡回检查。2台下部分按SS-2000(奔驰4144底盘)压裂机组装载车的保养规程执行。3左前侧检查: 燃油箱油面(在底盘仪表或操作控制室油位表,要保证有足够的油施工)。燃油箱固定,冷却剂液面(观察液位器,液面有显示就正常),散热器(冷却剂、液压油、中冷器),各部连接有无泄漏或接头松动,空气滤清器以及进气管道连接处牢靠,涡轮增压器,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乙醚装置,起动机马达,柴油滤清器(细),柴油滤清器带油水分离器(粗),润滑油油面(ADD-FULL)燃油管路的接头有无松动,ADEMII电子管理系统及传感器,空气压缩机,空调压缩机,交流发电机,空调交流发电机的皮带。皮带安全护网,柴油机各系统固定情况和连接螺栓,柴油机地脚固定螺栓,液压油加油口和滤清器,空气干燥器,液压油箱出油阀是否处在开的位置,空调散热气固定,排出流量计及传感器,中子源固定及带锁,密度计传感器,排出总管固定以及排出阀门,气动隔离阀及气路管线,工作梯固定。4甲板检查 液压油箱固定情况,液压油油面(观察液位器,红线和黑线之间是正常)以及油质,液压油箱呼吸帽,液压油回油管路,电源固定和总开关,室外工作灯电源开关及工作灯,灭火器,操作控制室门锁,密度计显示器固定及数据线连接紧固情况,控制面板控制情况,控制室内电源开关以及各仪表,控制室空调装置,控制室取暖装置,控制室工作灯,气动阀门开关,工具箱固定,手动阀门,输砂液缸操作手柄,干粉添加器系统的液压马达(2个)液压管路,输粉螺旋,阀门,水化器,加料漏斗,传感器,输粉螺旋轴承润滑脂咀(2个),输砂器液压马达(2个),液压油管路,输砂液压马达润滑脂咀(2个)每班保养,传感器,输砂器支架及销子,自动液面超声波固定及传感器,搅拌器液压马达(1个),液压油管路,搅拌器润滑脂咀(1个),混砂罐有无异物,液添系统的隔离阀,取样阀门,液压系统的液体管线固定,排空阀门,液添罐有无异物,甲板安全链锁。5左后侧检查 管汇交联管线的 固定情况,排放压力表管线固定,气动旁通隔离阀,排出离心泵,排出离心泵平衡支架,排出离心泵排污阀门,排出离心泵盘根,轴承机械密封润滑脂嘴(2个),连轴器,液压马达(1个),液压油管路,液添系统的流量计(3个),以及传感器(3个)液添系统吸液接头及阀门,齿轮泵固定,齿轮泵润滑脂咀(4个),齿轮泵润滑马达(1个)液压油管路,安全护网,齿轮泵滤网,齿轮泵排污阀门,齿轮泵吸入管路和排除管路,混砂罐底部气动排污阀门,输砂器中部滑动固定支架固定以及润滑脂咀(4个),安全销(2个),卸砂油壬(2个),输砂器砂斗无异物,砂斗滤网,升降液缸(1个)及液压油管路,左右伸展液缸(2个)及液压油管路,输砂器底部轴承润滑脂咀(2个)每班保养。6右边检查 两个柱塞泵的油面(观察液位器有一半是正常)及油质,柱塞泵吸入滤网,柱塞泵液压马达(2个),液压油管路,安全护网,柱塞泵吸液管路和排出管路,柱塞泵的固定情况,工具箱固定,控制系统的线路 固定以及有无磨损,供给压力表管线固定情况,吸入流量计及传感器,吸入管线固定及吸入阀门,气动隔离阀,液压系统的调压阀。伺服阀及传感器,液压油滤清器(低压)液压油滤清器(高压)电气控制柜锁紧情况,外部数据连接面板固定及护帽,吸入离心泵,吸入离心泵液压马达(1个)液压油管路,吸入离心泵排污阀门,吸入离心泵盘根,吸入离心泵平衡支架,轴承机械密封润滑脂咀(2个),吸入离心泵连轴器,气水分离器,散热器液压马达,液压油管路,散热器地脚螺栓,分动箱油面(MINMAX)以及油质,消声器及雨帽,电瓶(通气孔畅通,接线桩头卡紧,电液高出极板10-15mm),多级泵(6个),液压油管路,传感器,储气瓶,预热器及管线,阀门,柴油机地脚螺栓,燃油箱加油口盖。 MC-70桶混砂车操作规程1范围 本标准制定了井下技术作业处MC-70桶(奔驰4144底盘)混砂车台上部分的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井下技术作业处MC-70桶(奔驰4144底盘)混砂车台上部分操作。2台下部分按SS-2000型(奔驰4144底盘)压裂机组装载车的保养规程执行。3启动前的准备与检查。3.1将混砂车停放在适当的施工位置,合上手刹、熄火。3.2按MC-70桶混砂车巡回检查规程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几点:3.2.1检查发动机的机油量、油位,不足时添加到正常位置。3.2.2检查发动机的冷却液液面,不足时添加到正常位置。3.2.3检查发动机的燃油量,不足时添加。3.2.4检查液压油箱油量,不足时添加到正常位置。3.2.5检查两个输砂器顶部和底部的润滑点并加注润滑脂。3.2.6检查两个柱塞润滑油的油量和油质,不足时添加。3.2.7检查柱塞凡尔弹簧以及吸液滤网。3.2.8检查齿轮泵的吸液滤网。3.2.9检查搅拌器,吸入离心泵,排出离心泵,液添和干粉添加剂泵,绞轮升降等润滑点并加注润滑脂。4.根据设计要求连接好进、排液管线,做到不刺不漏。5.根据设计要求连接好液添系统的连液管线,做到不刺不漏。6.检查确保转动零件周围无障碍物。7试运转7.1打开台上总电源开关7.2打开操作面板电源开关,等待柴油机诊断模块自动检测指示灯熄灭后,把风扇放在“自动”位置,其余部分放在“手动”位置并且所有旋转开关处于关闭位置。7.3启动台上发动机先将“起动”按钮下方的按钮提起,然后提起起动按钮,启动柴油机,起动后在柴油机诊断模块中检查机油压力、冷却液温度等柴油机运行参数。7.4检查各系统是否有渗漏(如:机油、燃油、冷却剂、气路)7.5打开中子源挡板预热30分钟。7.6怠速运转时观察各仪表是否正确,水温达到60C,油温达到40C以上,将怠速逐渐从800rpm提到1100rpm-1500rpm。7.7落下输砂器,根据施工场地的位置调好角度,放到硬质的地面上,铺上帆布或彩条布,必要时在地面上铺放垫木。7.8各部连接紧固,各传动部位无障碍,各部件无渗漏。7.9用手动方式开启吸入离心泵,将混砂罐注满液体。在AccuFracTM中设定好自动液面目标值然后放在自动上。7.10打开内部循环阀门,试验液压系统的所有部件,并观察仪表。7.11检查输砂绞轮、搅拌器、吸入泵、排出泵、液添加剂泵、干粉添加剂泵运转是否正常。7.12试验混砂罐液位控制(手动、自动)装置。7.13试验气动隔离旁通阀等阀是否开关正常。8密度计调零和输入施工程序。8.1密度计预热完成后,输入正确的支撑剂真密度和基液密度进行调零。8.2若前面施工阶段发现密度计不准确,要按照密度计标校方法进行标校。8.3在AccuFracTM混砂车自动控制仪屏幕上输入设计 的施工参数和自动化控制程序。8.4仔细检查一遍输入的施工参数和自动化控制程序,特别是支撑剂真密度和视密度,输砂效率,确认无误后,方可用自动化控制进行施工。9施工操作9.1根据施工要求倒好施工阀门9.2用手动方式开启吸入离心泵将混砂罐注满液体,然后放在自动上9.3开启排出离心泵,打开排空阀门排空。9.4将显示仪表和密度计归零,等待施工9.5 将发动机转速提到1800rpm小于2100rpm9.6根据施工要求将所有的绞轮,液体添加剂泵自动液面控制调到自动或手动位置,其余不用的放到手动位置。9.7在AccuFracTM监控屏幕上按“START健9.8逐渐提高排出泵的排量,使施工排量达到设计值 ,自动化就开始工作。9.9在AccuFracTM监控屏幕上调节自动液面目标值,若排放压力不稳定,慢慢打开排出管汇中的排空阀门,排净空气后关闭,使混砂罐液面保持最佳稳定状态。9.10施工坐封后,上好输砂器绞轮的支撑剂并且调好液体交联情况。9.11若自动控制有问题,应立即变为手动操作,保证施工正常运行。9.12在施工中时刻注意观察仪表读数和混砂罐液面变化情况。9.12.1开式循环1和2压力小于3250PSI。9.12.2排出液压压力,吸入液压力AUGER1和AUGER2液压力小于6000Psi。9.12.3在AccuFracTM中自动液面实际值决不允许低于目标值,必要时调整或变为手动。10停机和冲洗10.1用清水内部循环3-5分钟,然后彻底冲洗所有管汇,吸入离心泵排出离心泵的支撑剂和施工液体。10.2用清水清洗液体添加剂泵、添加剂罐以及管线内的添加剂,并且清洗添加剂泵的吸入滤网。10.3清除输砂器内的支撑剂,收回输砂器,装上销子。10.4关闭操作室上各控制旋钮开关。10.5降低柴油机转速至怠速状态,待水温降至80C以下,油温将至70C以下时熄火。10.6关闭AccuFracTM开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