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5真情实感.ppt_第1页
2010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5真情实感.ppt_第2页
2010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5真情实感.ppt_第3页
2010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5真情实感.ppt_第4页
2010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5真情实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 真情实感 在高考中写出优秀作文一直是考生们梦寐以求的事。 如何写作文才能优秀呢?2009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评卷 组老师、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许祖华说:“好作文一定 要有真情实感,且积极向上。”其实,综观近几年高考 满分作文,“关注生活,书写真情实感”,成为吸引阅卷 老师的最大亮点。 情感是写作的血液,写过文章的人都会懂得“文以情 生”,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无论哪种文 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 作者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事实告诉我们,作者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 流出”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 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于永久的生命力,使之“垂世 而行远”。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词,虽不着一“情” 字,然词情采毕出,情味无穷;辛弃疾“落日楼头,断 鸿声里”一词,虽未言一“愁”字,然谁不知词人的满腹 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的艺术效果, 其中之一是情感使然,是情感的魅力所致。 要培养写作中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从何而来?怎样 培养真情实感?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平时的学生作 文中,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无病呻吟还比较 突出。正如有人说的,如今作文,人事可以造假,思想可 以造假,甚至情感也可以造假。造成“造假”的原因自然很 多,有社会的,有学校的,有老师的,也有学生自身的。 如社会和学校向学生过多地灌输特定意识形态的东西,一 味地强调要多唱颂歌、赞歌,明明是虚假的,也要粉饰颂 赞。如封闭教学,封闭写作,沿用过去那套弃之不掉的闭 门造车、面壁作文的方式方法。如老师牵手,学生制模, 老师过多地给作文定框定调,而学生仅在设计好的模具上 做工。所有这些,都直接制约着阻碍着学生情感的产生、 发展和表达,往严重处说,是扼杀和泯灭人的灵性和情感 。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真情实感呢? 1.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用心感受生活”,因为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 活就无所谓情感,所以要获得真情实感,根本的经验就 是实感生活。因为“真情”只能从“实感”中产生,无生活 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也一样,写 作不能离开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写作。 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饱 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 再将这些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 没有感染力了。要做到这些,作为我们教育者就要让学 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走向创作的 广阔天地,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 活的滋味,去抒发自己的感情。 2.开设情景作文课,在活动中激发情感 面对实情实景,师生共同在创设的特定范围内有组 织有目的有对象地写作,容易酿造氛围,调动情绪,激 发兴趣,触发灵感。如站在风中、雨中、雪中,或月下、 花间、霞光里,写一景致;如凭窗远眺,写远山、远水 或是远天。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写作境界,何愁写不出触 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如开展写作“活动”课,报告、 讲座、演讲、交流、讨论、辩论、竞赛、实验、展览 等,变“单一”为“多样”,变“静写”“死写”为“动写”“活 写”。这样,何愁学生思维不活、感情不丰、文章不好 呢?如果要寻求写作境界的话,那么让学生在情景中触 发情绪,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在一种亢奋中抒情作文, 才是写作的最佳境界。 3.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人们说,在生活中,一见钟情的人很多,然而靠一 见钟情成功的婚姻却并不多。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事实 上,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一见钟情倾心于他(她)而导致 上当受骗。要知道,人的情感往往不是一次就能“传真” 的,你千万别格外“叫真”。这事理用在作文活动中很有 借鉴意义。若要作文,仅靠浅尝辄止得来的情感体验, 不可能感动作者自己,更不可能感动读者大家。反过来 说,要深层的思考,要深刻的认识,要升华了的情感, 写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你深 思再深思,认识再认识,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将 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将浅层次低层次的情绪 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一位同学,参加了今年一 作家社的西安夏令营活动,他初写日记,仅写些新奇、 好玩、一路兴奋什么的;后来通过重新认识、体察和感 知,进行多次地否决修正、深化和升华,终于撰写出有 深层理念和高层情感的文章。如感受到西安古城那浓厚 深沉的文化内蕴,如一路品味出新老作家那初难读懂的 心品、气质和精神风采。 【范文一】 踮起脚尖 2009年湖南卷高考满分作文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 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 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 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 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 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下学期了, 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惟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 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地回来。我多么想有 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玩,去河边吹风,可 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 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 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 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 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 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 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 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 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 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 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 一行一行地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 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 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 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的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柱(生)有母亲推着轮 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 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 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点评】借助细节描写表现父母对“我”的无私、伟大的 爱,感情真挚,感人至深。全文叙写夜深躺在床上的一 个时间片段,表现父母夜深回家踮起脚尖走路对“我”的 关爱和“我”对此的感悟,切合题意。文章整体思路清晰 ,情感丰沛,有感染力。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也显示了考生相当不错的素养和能力。文章开笔很简洁 地推出一个具体情境,二、三自然段既是“生气”的注脚 ,也是后文的必要铺垫。父母回家“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部分的描写符合“我”躺在床上的感受,表述真实。铺写 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 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 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 【范文二】 残 梦 2009年山西卷高考满分作文 崩坍停止了,江边高垒着巨人的尸骨,多少绿树被悲 痛压抑着弯下了腰,又有多少生命的花朵在刹那间枯萎 !和那生命之花一同逝去的,还有那苍白的、铅灰色的 、暗淡了的梦。 孩子别哭,我们还有生命。当总理用沙哑的声音说 出这样的话时,我的整颗心都碎了。是啊,我们不哭, 我们要学会坚强,我们要用自己的灵魂承担起那些失去 了生命和梦想的人们对这个民族的希望,帮他们圆梦。 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抹去那些因悲痛而流出的泪水,用自 己的心祝愿所有人都平安。 我把我的誓言和爱刻在蜡烛上,看它在温暖的光晕 中如何安抚那一颗颗受伤流血的心灵。 不能放弃梦想,不能放弃生的希望!当恶魔的爪子 伸向了无辜的人们时,一位中学教师用柔弱的身躯为四 颗跃动的心撑起了一片绿荫,一位年轻的妈妈用她的乳 头为孩子提供生命的乳汁。又有多少人将生命置之度外 ,在与死亡拼死搏斗的时候,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 这一切都在我的心灵深处开了花,让我学会坚强, 让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将生命的色彩奋力渲染,构 筑我生命的梦。 传说传说 中有一种鸟鸟,是没有脚的,它们们只能永远远不停 地飞,累了就睡在风里,只有一次落地的时候,那便是 死的时候。我就是那只鸟,我不能睡去,我不愿因自己 的熟睡而让自己的生命无所作为,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 为那些死去的孩子们完成他们的梦想! 所有那些凋零了的生命之花,残缺了的梦,都在那 一刻凝结成了永恒!梦和生命同在,它停在记忆的暖室 里,有情感在滋养着。不,他们的梦和我们同在,我们 的民族依旧有生生不息的力量与喧闹的色彩!唤醒沉睡 的人们,告慰死者的亡灵,用民族的奋飞去安慰他们的 “夭亡”!我们要用全民族的誓言和爱去召唤中华民族 新的明天和未来。 一切都如铅灰色的残梦!生命易逝,世间沧海桑田 。所有那些夭折了希望和梦想的人们啊,我们会珍存你 们的梦想!我们会在祖国的大地上种下爱与团结的花朵 。世界与我们同在!我们珍存同一个梦,用那双带着梦 想的翅膀学会飞翔。 梦和生命同在,它在记忆的暖室里将永不凋零 ,所有残缺的梦,让我们用爱的花朵,为它们插上奋飞 的翅膀。 【点评】作者高尚的心灵因字里行间流溢的真挚情感而 展露无遗,让我们为之动容。 “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抹去那些因悲痛而流出的泪水,用 自己的心祝愿所有的人都平安。” “我要自己的双手去为那些死去的孩子们完成他们的梦 想!” “我们要用全民族的誓言和爱去召唤中华民族新的明 天和未来。” 读着这些话,我们被作者真诚的情怀、博大的爱心感 动着、震撼着! 【新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 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蓝教给我以高 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 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 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 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意义 的。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 ,有理智的,有高贵的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可 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生毫无生机 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 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有红,有蓝,有绿为生命 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 色彩,就是渴望自己对生命有个性化的感悟 审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 ,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 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其 奋斗的思想历程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 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 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 ;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的素材,屈 原为生命抹上汨罗江一样的色彩,司马迁为生命抹上黄 土地一样的色彩,陶渊明为生命抹上秋菊一样的色彩 “色彩”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上的释义是: 颜色;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那 么,按照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考生选择 它的本义与引申义来写作文都是不跑题的。事实上,基 本上是没有考生跑题的! 然而,在立意上还是有高下之分的。最好的立意一定 是在话题的比喻义或引申义上展开,而在本义上做文章 则是其次了。这一点很像话题“天空”与“我与空间”的立 意角度。下面将本次作文中较好的立意列举如下,仅供 各位老师与考生参考。 1.从“色彩”的释义出发,来写人的诸多优良品质, 比如珍爱生命、博爱善良、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奋斗 不止、刚强不屈、淡泊名利等真善美的一面,来抨击强 权政治、自私自利、趋炎附势、欺师灭祖等假丑恶的一 面。在具体写作中,将“色彩”巧妙地融合在各种品质中 ,“拉来”历史英雄、文化名人助阵,将自己对生命意 思的理解(强调“大我”)作了很具体的诠释。 2.与以上立意相反,主张不要给生命着色,保持生命 本来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风采”。实际上,只是立意角 度不同,而主题还是殊途同归,与以上立意一致,还是 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与世俗同流。例如:一杯清水, 来自高山,没有任何色彩。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迎 合客人的口味,往这杯水中加入各种“调味剂”,使之失 却本来的纯净。而我们想要恢复它的纯洁,却是万分困 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色彩 ,活出“真我的风采”呢? 3.从“色彩”的释义过渡到释义,来写自己对生活 的理解与面对生活的态度(强调“小我”),将自己的个 性、好恶、追求等很好地与“色彩”结合起来,比如热烈 的红色象征我对生活的热爱,蓝色或白色代表我的纯 洁,绿色蕴涵希望等。此类立意虽好,在操作中能写好 的却不多,不能将“色彩”与自己的追求水乳交融,很是 肤浅。建议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主观情感或意志寄托在 某种色彩鲜明的事物上,通过对该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主 旨。 4.还有部分考生谈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的色彩 (即乐趣)越来越趋于单调,来质问生命的意义。我认 为这是一个极好的立意。但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 一部分考生能积极地面对,认为生命需要一个积累与沉 淀的过程,唯厚积方可薄发,正如贾平凹在白夜中 所说:“耐得住寂寞才是伟大哩!”这才是生活的本来 “色彩”!这是很有深度的立意。而另一部分考生限于阅 历不足与人生观的局限,未能将这个主旨很好地挖掘与 阐释,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出消极的思想倾向。 【佳作欣赏一】 为生命着色 生命原是无色的,而我们却在无意中为它着上了我 们喜爱的颜色。着上了青色就是选择了希望、坚强,着 上了红色就是选择了健康热情,着上了白色就是选择了 神圣、纯洁,着上了紫色就是选择了高贵、典雅 深秋,监狱。 秋风萧瑟,秋天的夜晚甚是寒冷,无情的寒风狂裹 着西伯那早已骨瘦如柴的身躯。西伯裹紧那早已破陋不 堪的薄被子。寒冷的秋风更使他想起了远在西周的妻子 和儿子,他们应该还好吧?纣王不会连他们也不放过 吧?他俯着头慢慢思索着。事实已经把他推到了悬崖之 上。只是因为自己的高傲,崇侯虎的谗言,纣王就把他 关了十几年。是苟且地活着,还是离开这无情的世界, 残暴的君王?“不,我不能死。”他想起了温柔的妻子和 那顽皮的孩子,他在人生的岔路口为自己的人生着成了 青色。他选择了坚强,选择了希望。事实证明他是对 的,几十年的牢狱狱生活换换来的是整个周王朝。 深秋,易水河畔。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面对秦 王 的强暴,荆轲义无返顾地站了出来。易水河畔,“白衣 冠”送别,在悲壮、凄怆的泪水中,荆轲带着樊於期的 人头头也不回就走了。在这国家存亡的时刻,他选择了 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来换取国家的长存。他为自己的人生 着上了红色,他选择了悲壮,选择了永恒。 江滨。 襄王的无情让屈原感到了人生的无奈。面容憔悴的 他来到了江畔,君主的不辨忠奸,不识贤愚让他绝望了。 面对自己无法报效祖国,无法与奸臣共处一朝的事实, 屈原选择了离开那污浊的人世。“举世浑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投进了无情的江水,什么也没 留下,只留下了世人皆知的离骚。在生的最后,屈 原为自己的人生着上了那种神圣的、纯洁的、不朽的白 色。 山水间。 面对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事实,李白离开 了皇宫,离开了翰林,开始寄情于山水之间,过着逍遥 的生活。他选择了紫色的人生,选择了高贵和典雅。 生命原是无色的,需要我们着色,选择了什么 样的颜色,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 【佳作欣赏二】 为生命着色 生命原是无颜色的,有人为它涂上黄色,因为黄色 象征着光明与快乐;有人为它涂上金色,因为金色象征 着华贵与辉煌;还有人为它涂上青色,因为青色象征着 希望与坚强但是我为生命着上红色,并不单单是因 为红色象征着激情与健康,还因为红色代表着奉献与牺 牲。 我热爱生命,所以我为生命着上红色。 在无数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中,瞿秋白可以算上 一位响当的人物。一个文弱书生在党生死悬于一线时, 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一面将大批的同志调往较安全 的 地区,另一方面将一部分同志转变为地下工作者。在那 段日子里,白色恐怖盛行,国民党反动派更是对共产党 施行所谓“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漏网一人”的政策,而就 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瞿秋白将党从消失的边缘拉了回来。 他是伟大的,他更是坚强的。当他被捕后,敌人以为这 位共产党的头领会因为害怕用刑而将许多秘密和盘托出 时,当他们还为此沾沾自喜时,他们不知道,在他们面 前的这个文弱书生,在他们用刑时,他没有吐出一个 字;在他们用枪指着他的脑袋时,他会高唱国际歌。 瞿秋白走了,但他的鲜血并不仅仅染红了敌人的屠刀 ,更染红了共产党的党旗,染红了中国革命史。党旗是红色 的,因为它是先辈们用鲜血染成的;党史是红色的,因为它 是先辈们用牺牲换来的。 我敬仰先辈们,所以我为生命着上红色。 雷锋是历代青少年的楷模,雷锋精神更是影响了几代人。 在战士家中有事时,他会将自己的津贴偷偷以战士的名义寄 给他们家;在发现战士们的衣服、袜子磨出洞时他会一声不 响地用针钱包将它们修补好;在战士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时, 他总会跑来帮忙,并为此乐此不疲。 “我是一颗钉子,哪里需要我,我总会到哪里去。”正是 靠着这种像火一般的“钉子精神”,雷锋被人们熟知并喜爱, 而他的这种红色奉献精神,也必定会被人们继承和发扬。 我崇拜雷锋,所以我为生命着上红色。 生命是红色的,因为它在燃烧;生命是红色的,因 为它在付出。也许正因为如此,生命是美丽的,而红色 也是美丽的。我喜欢红色,因为它是生命之色。 【佳作欣赏三】 为生命着色 当春柳在风雨中唤起重生,披满绿枝,苍翠欲滴, 蓬勃的生机于是牵挂住了黄鹂的翅膀;当夏荷冲破淤泥 的束缚,跃出水面,亭亭玉立,美丽和芳香给人带来无 限的遐想;当朝阳绽放了笑靥,打破黑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