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1.1大学生学习策略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共同体,对人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养成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承担的重要任务。在人类社会总体趋势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才在其中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随着国家高校招生扩大,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大学生大学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适应新工作岗位竞争的需要。现在衡量大学生会不会学习的标准是他有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能不能独立地从大量的书本知识中精选和汲取有用的知识,会不会将知识加以综合分析,然后用之于实践活动, 20 世纪 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就明确的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中,学习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在学习化社会的建构中,有关人类如何有效地学习的研究突显重要。人类智慧的传承和知识的创新需要学习策略的运用。人类对学习策略的探讨是心理学家永恒的课题。可见,学习策略的研究顺应时代的要求,符合人类自我价值最终实现的需求,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2大学生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体现的重要指标在知识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型人才在社会进步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大学生作为知识型人才队伍潜在的主力军,毕业后走向社会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才能胜任不断受到创新挑战的工作岗位。因而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当前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到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下,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以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已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是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要设法提高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研究,对于解决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大学生学习策略是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我们经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更应该说知识是潜在的力量。只有当知识加以应用时,它才是力量。为什么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高分低能?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具有知识,但还不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也就是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说到底即学习能力低下。这就是传统教育中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带来的后果。“满堂灌”的教学,只是拼命地把知识“灌”给学生,最后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大脑中填满了七拼八凑的知识,但却不会运用知识,更缺乏创造性的“人才”。因为,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不一定用得上,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不一定在学校学过,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这个学生不具备起码的应变能力,没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在学校学得再好,分数再高,也无法让用人单位满意。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能主动地去寻求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基础,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尽快适应社会,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成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体育专业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重视不够;多年来,体育专业的大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般都比其它理工科考生低 200分左右。这主要原因是由于体育考生用了相当多的时间来进行体育训练所致。进大学后,大多数同学在进行术科训练的同时,忽视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1王德福.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素质教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1(5)1。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教育就应经走上了全面的素质教育,而普通高更以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专业特点,导致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有计划、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开阔学生知识的视野、学习方式的新思维、造就具有真正知识能力型大学生尤为重要。本课题运用学习策略理论,根据体育专业的学科特点,将学习策略分为体育理论学习和运动技能学习,本研究旨在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策略水平,评价学习策略的训练效果,指导学生如何更为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并且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为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来验证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策略指导的方法,并最终揭示体育专业大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途径。3文献综述3.1国外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3.1.1学习策略概念的发展学习策略的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心理学不断发展的产物。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在其研究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首次提出“认知策略”(Congnitive Strategy)。而“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y)概念首次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Newell、Shaw、Simon 在利用计算机有效模仿问题解决策略时形成的。随着认知心理学兴起和发展,学习策略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到今天,关于学习策略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通过大量文献的搜集,归纳出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学习策略是操作过程或步骤。单塞洛(Danserau,1985)认为,学习策略是能促进知识的获得和贮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过程1 Dansereau DF.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In:Segal JW, Chipman SF & Glaser eds.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 Relating Instruction to Research. Hillsdale NJErl-baum,1985:210.1;Jones、Amiran 和 Katims(1985)认为,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2 Dansereau DF.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In:Segal JW,Chipman SF & Glasereds.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Relating Instruction to Research.Hillsdale NJErlbaum,1985:272.2;Nisbet 和 Shucksmith(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3 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Issues in Assessmemt I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In:Weinstein CE Goetz ET &Alexander P eds.Academic Press,Inc.1988:64.3。第二,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规则和方法技能。里格尼(Rigney,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勇于获取、保存与提取知识和作业的各种操作程序1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1(05):26-27. 1;丹佛(Duffy,1982)提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2Duffy G.Fighting off the Alligatores:What Research in Real Classroom has to say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J.Jonmal of Reading Behavior,1982,14(4):357 一 373.2;梅耶(Mayer,1988)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方法或技能3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Issues in Assessmemt I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In:Weinstein CE Goetz ET &Alexander P eds.Academic Press,Inc.1988:11.3。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对学习策略的概念有自己的界定,例如斯特恩(stern,1983)认为学习策略仅指语言学习所采用的总体思路,而不包括可观察的学习行为的具体形式。欧麦雷和查莫特(OMally & Chamot,1990)也同样主张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个人用以理解、学习或保持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其次,学习策略是否仅限于有意行为。有些研究者认为学习策略应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如 Mayer(1988)提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然而在学习过程中,策略的有意识使用可以转变为无意识的活动。最后,学习策略的研究范围是否局限于直接影响学习的行为与思路。如鲁宾(Rubin,1987)认为学习策略对学习的影响应当是直接的,而奥克斯福特(Oxford)则认为应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学习策略。3.1.2学习策略结构的分类研究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有助于确定学习策略的研究范围和层次,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对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由于学习策略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就导致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将学习策略分类变得多种多样。通过查询资料,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二因素说。单塞洛(Bansereau)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的不同,把学习策略分为两种,即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4DansereauDF . learning Strategy Reseach. In:Segal JW, chipman SF Glasereds. 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iRelating Instruction to Research. Hillsale NJ Erlbaum 1985:218-2244。Resuick 和 Beck(1976)把学习策略分为一般策略(general strategy )和调节策略(mediational strategy),前者涉及与推理、思维有关的活动,后者涉及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时所有的某种特殊技术5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1(05):26-27.5;Kirby(1984)认为学习策略由微观策略和宏观策略二者构成,前者关注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后者应用范围广,更多地关注情感与动机因素;单塞洛(Danserau,1985)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的差异,把学习策略分为基础策略(Primary Strategy)和辅助性策略(Suppot Strategy);Gagne(1985)把学习策略分为不与特定学科知识相联系的通用学习策略和与特定学科知识相联系的学科学习策略;Dembo(1994)根据信息加工及元认知理论,提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1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1。第二,三因素说。Nisbet 和 Shucksmith(1986)认为,学习策略由一般策略、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三种因素组成 2Nisbet J & Shucksmith J. Learning Strategies.Routledge & Kegan Paulplc,1986:24-34.2;OMallev 和 Chamot(1990)研究了信息加工的认知策略,提出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社会(情感)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粗语言的机会;麦卡尔等人(Mackeachie,1990)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其他人的支持。第三,多因素说。温斯坦(Weinstein,1985)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把学习策略分为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辅助性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加涅(Gagnes,1985)根据学习的进程把学习策略分为选择性注意策略、编码策略、记忆探求策略、检索策略和思考策略等。3.2国内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3.2.1 学习策略概念的界定我国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对学习策略的界定也不一致,总结归纳出以下三种观点:1.把学习策略看作学习方法和技巧,持这种观点的有史耀芳(1991)、黄旭(1990)、高文(1998)等。2.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对学习的调控过程,持此观点的有魏声汉(1992)、李雁冰(1999)等。3.把学习策略看成学习方法与调控的有机统一,赞同此观点的有胡斌武(1995)、刘电芝(1997)等。3.2.2 学习策略结构的分类在学习策略研究方面,国内的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的结构和类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国外心里学家多从狭义的学习过程来考察学习策略的构成,这样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黄旭(1990年)认为,学习策略是个多层次、多水平、动态的有机系统,它主要有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组成。史耀芳(1991年)认为,学习策略可以由注意策略、组织策略、联想策略、情境策略、动机策略和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等因素组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1997年)学习策略由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元认知、TPO策略组成。胡斌武(1995年)提出学习策略是由操作性方式和操作性控制方式构成1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心里科学,2001年第12期,第7579页1。黄希庭等(2002年)从学习策略构成成分的角度,强调学习策略影视操作成分(学习方法、认知方式等)、情感成分(情感策略等)、元认知成分(计划、监控策略等)几个基本因素的有机统一。2桑青松 江芳 王贤进著。学习策略的原理与实践M.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22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对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结构有着不同的见解,本研究通过资料的收集,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学习过程的调控。结构可分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学习调节和控制以及学习方法。3.3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以中国期刊网为资源平台,在主题目录下输入“学习策略”,检索核心期刊的文献,结果会发现中小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约占 18.5%,大学生的研究约占 58.9%。虽然从数量上有关大学生的研究占绝对优势,但从研究内容看,中小学生研究层面宽广,涉及学科策略研究领域比较广泛,而有关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范围相对狭小,约 91.7%集中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上,特别是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而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所占比例更加少。3解登峰.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编制D.安徽师范大学 2007)3丁俊武(2002年)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体育学习策略,分别是学习策略和体育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结构;体育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体育学习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策略水平的方法;体育学习方法教学的指导和体育学习策略教学的指导;体育学习策略体系的建构。并从知识结构出发,进一步的分析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关系。4丁俊武.论体育学习策略D.安徽师范大学 20024 蔡文丽(2009年)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技能掌握的速度却有快有慢,学习效果有好有坏,学习成绩有高有低;通过采用单因素两水平实验方法后,结果表明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可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策略水平,提高运动技能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对已学运动技能的保持效果较好。1蔡文丽.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 20091慎少帅(2012年)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策略进行调查。对得出的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法,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及非体育专业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发现二者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优劣势,进而互补,为运动技能学习策略弱势方,提供可以借鉴的运动技能学习策略。2慎少帅.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2代刚(2006)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习策略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性,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学习策略在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不同;不同年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不同;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运用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有着重要作用。3代刚. 学习策略在体育专业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性研究D.20063吕少蕾(2009)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国内外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并对体育学习策略的有关方面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当前体育学习策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4吕少蕾. 济南市中学生体育学习策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20094郭庆秋(2003年)指出体育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包括策略认知、策略执行、元认知监控等要素,具有目标指向性、操作实用性和应用灵活性特征。体育学习策略的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并且遵循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的规律。5郭庆秋.体育学习策略及教学J.山东体育科技.2003(04)5文兰佃; 韩玉宾(2007年)通过提出“体育学习策略”的定义,先后分析和阐述了体育学习策略的结构及其六种策略的具体建构。6文兰佃,韩玉宾.论新课程标准中的体育学习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3)6周成林; 赵洪朋; 谢红; 高健(2001年)通过建立提高体育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模式,制定学生学习策略及评价方法,运用教育测量、教学实践和数理统计法,得出结论体育大学生学习障碍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动力不足 ,抱负水平不高 ,责任感不强 ;各系、各年级男女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1周成林,赵洪朋,谢红,高健.体育大学生学习障碍及学习策略的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01)1张绍礼(2004年)利用自编运动技能学习策略量表,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现状进行测试,从年级、专项、学业成绩、性别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年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不同,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发展水平高于低年级;学业优异者其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水平明显高于中等组和差生组;专项和性别对运动技能学习策略没有影响,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张绍礼.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5)2通过以上的文献,可以看出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参考价值的研究不多,而且国内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水平较低,研究范围较窄,深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内对于学习策略研究较晚,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结构、分类及影响因素认识不足,导致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本质认识不清楚。第二,研究内容过去表面化,应转向认知策略研究和情感策略研究。第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依靠问卷调查发和专家访谈发。,第四,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技能学习,而忽视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的研究。4 研究对象与方法4.1 研究对象以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2013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4.2研究方法4.2.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需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中国优秀学位论文全文库、网络资源和学校图书馆资源,对近年来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书籍,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重点关注学习策略的研究热点问题。通过国外文献,了解先进学习策略理念,并掌握体育专业大学学习策略的结构问题。 4.2.2问卷调查法为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现状,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依据国内外成熟的学习策略量表,制定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理论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和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并对研究对象发放该调查问卷,并通过对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得到有用调查数据,为本文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4.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通过利用Exce12003软件进行了常规性的统计处理。4.2.4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获取的文献和调查资料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分析、论证,从而探究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现状并提出对策及合理化建议。4.2.4比较分析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比较,并分析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及出现此状况的问题所在。5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数据整理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问卷调查实施阶段学习策略问卷信度效度检验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制定5.1研究思路题目筛选专家意见资料参考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学院本科13年级5.2研究主要内容5.2.1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制定与检验5.2.2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施测5.2.3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施测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5.2.4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提出相应地对策与建议6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6.1 研究的重点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后,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重点在于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策略水平,测定和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及不同的个体之间学习策略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及能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6.2 研究的难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分类,体育理论学习策略调查问卷与运动技能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制定、题目的筛选以及信度效度的检验,以及调查结果的总结与分析。6.3 研究的创新点通过查阅资料,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局限在运动技能的学习的探讨。本论文将从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运动技能学习为出发点,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促进教师的教学,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7 研究的进度与完成时限研究进度完成时限选题、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对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收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分析资料,完成论文初稿修改,提交论文论文交稿送审、答辩2013年01月2013年03月2013年04月2013年05月2013年05月2013年06月2013年08月2013年09月2013年10月2013年12月2014年01月2014年03月2014年03月2014年04月2014年04月2014年06月8.研究经费预算类 别金 额调研费:资料费:打印、复印费:论文评审费、答辩费:合计:1500 元800 元 1000 元 1400 元 4700 元9 参考文献1Dansereau DF.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In:Segal JW, Chipman SF & Glaser eds.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 Relating Instruction to Research. Hillsdale NJErl-baum,1985:210.2Dansereau DF.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In:Segal JW,Chipman SF & Glasereds.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Relating Instruction to Research.Hillsdale NJErlbaum,1985:272.3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Issues in Assessmemt I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In:Weinstein CE Goetz Et& Alexander P eds.Academic Press,Inc.1988:64.4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1(05):26-27.5Duffy G.Fighting off the Alligator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