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存栏种母猪110头种公猪2头年存栏生猪1300头养殖可研报告.doc_第1页
家庭农场存栏种母猪110头种公猪2头年存栏生猪1300头养殖可研报告.doc_第2页
家庭农场存栏种母猪110头种公猪2头年存栏生猪1300头养殖可研报告.doc_第3页
家庭农场存栏种母猪110头种公猪2头年存栏生猪1300头养殖可研报告.doc_第4页
家庭农场存栏种母猪110头种公猪2头年存栏生猪1300头养殖可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部分 报告正文第一章 总论 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0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3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17第五章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24第六章 项目建设目标 27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 31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 33第九章 项目进度计划 38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第十一章 经济评价 42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 44 第二部分 附件1、 *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营业执照;2、 拟用地块红线;*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业主概况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本公司地处*村。本公司养殖基地目前年存栏种母猪110头,种公猪2头,年存栏生猪1300头。建有各类猪舍(种公猪房、孕母猪房、产房、保育房、仔猪房、成品生猪房等)、储粪棚、饲料加工用房、人员生活办公用房等建筑物约2350平方米,有水塔、配套排泄物处理设施(沼气池、无害化处理池、消毒池)等构筑物,有场区内硬化道路、砌石挡墙等附属工程;有防疫设备、设施若干套,有保育床、母猪产床、定位栏、水帘、排风扇等养猪配套机械设备若干;有鱼塘一处,有各类绿化苗木、果树(铁树、桂花树、红枫、毛竹、杜鹃、金桔、茶花、樱桃、罗汉松等)约420株。基地实行园区内的生态循环,充分利用猪场排泄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 *家庭农场远眺 农场猪舍近景 生猪舍 育肥舍 种公猪舍种公猪1号 种公猪2号孕母猪 产房 孕母猪舍内景(远处为定位栏) 产房 保育舍 水塔及饲料加工用房饲料加工房 防疫配药房赶猪台储粪棚 沼气池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 农场工作人员生活办公用房 鱼塘二、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1、项目名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3、建设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 *4、项目地点:*村*山茶园。有场区内硬化道路、砌石挡墙等附属工程;有防疫设备、设施若干套,有保育床、母猪产床、定位栏、水帘、排风扇等养猪配套机械设备若干;有鱼塘一处,有各类绿化苗木、果树(铁树、桂花树、红枫、毛竹、杜鹃、金桔、茶花、樱桃、罗汉松等)约420株。(二)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新建各类猪舍及相关配套用房、农场工作人员居所等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2、新建水塔、配套排泄物处理设施(沼气池、无害化处理池、消毒池)等构筑物若干处。3、场内道路硬化等附属工程。4、新建鱼塘一处。5、农场生态绿化。(三)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限为17个月,即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四)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本项目总投资约434万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工程费用约411万元(含场地平整、新建猪舍、配套用房等建筑物、消毒池、水塔、沼气池等构筑物、场内道路硬化等附属工程费用、绿化费用、设备添置费用等)。(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约10.8万元(含项目前期费用、保险费等)。(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约13万元。2、资金来源本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争取国家补助约80万元;2、*政府拆迁补助资金约210万元;3、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44万元。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力推广农牧结合和排泄物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县的大多数养猪场基本属于农场主边学边建,未经合理规划,布局不够合理,畜牧业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畜牧业养殖空间和产业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排泄物污染问题必将更加突出。标准化生猪养殖项目建设,通过养殖场向丘陵荒山种植基地发展,综合利用畜禽排泄物,实现变废为宝,既可增加养殖效益,又可保护生态环境,以期实现良性循环利用。2、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是应对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峻形势的需要。当前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病、口蹄疫直至高致病性蓝耳病,都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对生猪生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许多地区生猪存栏数锐减,猪肉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价格暴涨。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规范各项防疫制度,落实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提高生猪疫病防空能力和标准化饲养水平,以点带面起到正面的引导、示范作用,发挥正能量。3、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畜牧业是衔接种植业和加工业之间的中轴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当前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4、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是提高猪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通过项目实施,建立起一整套饲养管理(包括饲料配方、原料选择、药物使用、疫病控制、无害处理、排泄物处理)的技术规范,按标准生产,有利于提高生猪质量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安全健康生产。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政府重视、政策扶持。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把促进我省生猪生产发展,有效保障市场猪肉供应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制度、能繁母猪保险制度和财政补贴政策。扶持发展规模生态养猪,建立的畜禽养殖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引种改良补助,畜牧业污染治理补助等一系列产业化扶持政策,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政策保障。2、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与*等县市毗邻,交通方便,生猪及其产品可以直供上述县市以及*乃至*等经济发达县市。近年来,随着生猪品种的改良、规模化程度的提高,饲养水平的进步,养猪效益明显提高;加上*基本属于丘陵地带,小山坡资源丰富,温湿度适中,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一、国际市场分析从国际市场看,世界肉类总产量仍将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递增,而且牛、羊肉下调,猪肉和禽肉略有增加,可见世界猪肉市场整体是稳中有升。而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受到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生产、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逐渐减少了生猪的养殖与肉制品加工生产。相比之下,我国猪产品产量大、产品多、劳动力成本低,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可见,在今后的世界猪肉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中,中国所占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二、国内市场分析从国内市场看,我国猪肉人均占有量及猪肉消费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未来消费前景看好。 1、从消费总量上看,我国猪肉消费整体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00-2012年间,我国猪肉消费保持年均2.2%的增长态势。同时,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猪肉消费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自2000 年以来均保持在60%以上。 20002012年中国猪肉消费量统计年度猪肉消费量(万吨)2000年4029.12001年4182.92002年4319.32003年4505.42004年4304.22005年4513.92006年4601.42007年42712008年4669.12009年4882.32010年5115.72011年49812012年5194(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2、从消费群体上看,我国城镇居民的猪肉消费量要高于农村居民消费量,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增加对猪肉的需求。20002012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年猪肉购买量:(单位:千克)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0年16.713.32001年1613.42002年20.313.72003年20.413.82004年19.213.52005年20.215.62006年2015.52007年18.213.42008年19.312.72009年20.5142010年20.714.42011年20.614.42012年21.214.4(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3、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将加速 近年来,疫病的暴发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不断提高疫病防治水平是生猪生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的猪场选址与布局、良好的饲养管理、严格的防疫措施及疫苗的研究、开发等将会进一步提高生猪疫病防控能力。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将会越来越严格。保证食品安全,控制兽药残留是生猪养殖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生猪养殖技术将在合理用药、开发生物疫苗、完善食品卫生标准、提高检验检测技术等提高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方面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将成为生猪养殖企业持久发展的生命线。 我国生猪长期以散养为主,目前规模化养殖有一定进展,但生产集中度仍很低。2008年之前,年出栏50 头以下的散养户出栏生猪占全国生猪出栏总数均在50%以上;2008年年出栏生猪50 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生猪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提升为56%,首次超过一半。2009 年出栏5 万头以上的养殖户全国仅96 家,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比例仅为0.83%。2010 年出栏5 万头以上的养殖户全国仅121 家,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比例仅为0.99%。 农业部正式发布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 年)明确,标准化规模养殖将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 个百分点,其中年出栏500 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将达到50%。目前我国养殖业迎来规模化发展拐点以农户为单位的传统养殖模式正在向规模化、工厂化的现代养殖模式悄然转型。伴随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规模化养殖龙头企业将赢得更多机遇。4、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养猪业也将快速与世界接轨,完整的猪肉产业链企业将成为主导,集约化养猪生产模式将成为主流,中国养猪业将更加繁荣稳定。企业大规模一体化经营的模式,将成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大规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品质控制体系,提升生猪的产品质量;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提升企业疫病防控能力;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实施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养殖,提升劳动生产效率,节约社会资源。5、在金华本地,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优质猪肉需求量不断增加。仅本地消费,商品猪缺口约达100万头。同时,*地区地处长三角边缘地带,周边有上海、杭州、宁波、温州、苏州、无锡等大城市,猪肉消费市场异常庞大。特别是外三元商品猪的优质猪肉需求量逐年增加,且到各大城市均在4小时交通圈内,运输方便,实施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前景看好。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本项目地处*村*山上,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此山现为茶叶山,周边有茶园约400亩,水稻田约100亩,远离市区及人员居住区,适合建设养猪场。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选址较为理想,也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图正中小山头茶园即为鲶鱼山本项目拟建区块二、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水文地质条件*所在的*位于*省中部,*市*部,*盆地东南。县境东邻*市,*县,西接*县、*县,北靠*市、*区、*区,南界*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4.7,7月平均气温28.8。年均降水1477毫米。年均日照1964小时。无霜期228天。*地处*中部,*盆地东南,南北长59km,东西宽50km。*盆地西起*大溪滩,东至*夏程里,呈北东走向近“S”形展布,东西长约180km,南北宽一般为1020km,总面积2980km2,是*省最大的地堑、半地堑形断陷盆地。盆地中出露地层为白垩系*组。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市区地震的特点是强度弱、震级小,根据规范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属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区。本项目区所处地层稳定,有感地震出现频率很低。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省建设厅(2001)167号文规定,本区不必进行抗震设防。根据有关调查及勘察资料、区域地质资料,本项目区内未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断裂构造带,本区断裂构造不发育。同时根据有关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确定本建设项目场地及地基稳定,无不良岩土工程地质现象,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3、基础设施条件(1)本项目区位于*村,通过现有机耕路可直接到达*山基地。基地原为*有限公司承包的部分茶园,2015年12月1日,在*村村委会的见证下,*有限公司(甲方)和*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乙方)签订茶园承包经营权变更协议,*家庭农场获得*山共8.5亩总计12年(201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0日)的承包经营权。在基地内规划5000平方米用于标准化猪场建设,地势高燥,通风条件好,采光好,交通方便;远离居民区,工业区,无工业“三废”污染;四周茶园、苗木基地,有利于消纳猪粪、*沼渣和沼液,变废为宝,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2)砂、石、砖、水泥、钢材等可在就近市场采购。(3)本项目所在区域移动信号已覆盖,电话线路畅通,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通讯需求。(4)拟建基地为丘陵地形,因此施工时的挖土方量预计将会较大,且多余土方外运也是个不小的问题,需政府部门帮助建设单位协调解决。第五章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一、主要技术工艺流程本项目采用车间式流水线的工厂化饲养方式,育肥与产仔、保育分区域饲养的模式。建设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实行自繁自养,以舍为单位,全进全出,实现按计划均衡生产。1、配种阶段。在此阶段后备母猪或经产母猪要完成配种,并饲养二个情期,确认已经受孕再进入怀孕母猪舍。母猪产后发情配种7天,饲养一个情期为21天。母猪在配种舍饲养4周。2、怀孕妊娠阶段。母猪在配种后饲养21天,确认受孕后转入母猪妊娠舍的单体限位栏饲养,再提前一周经体表消毒进入分娩舍,整个妊娠期为114天。这样母猪在怀孕舍饲养的时间为16周。3、产仔哺乳阶段。母猪临产前1周进入分娩舍。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乳期为28天,母猪在分娩舍饲养5周,断奶后仔猪在分娩舍继续停留7天,再转到保育舍。母猪则回到空怀母猪配种舍进行下一繁殖周期的配种。4、断奶培育阶段。仔猪断奶后在产房停留1周,再转到保育舍。在保育舍饲养6周,体重达25千克以上。这时仔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了相当的抵抗力,再把它转入生长猪舍或育肥舍进行正常饲养和管理。5、生产育肥阶段。由保育舍(或生产猪舍)转入育肥舍的仔猪,按中、大猪两阶段饲养管理要求饲养。共饲养16周。达到出栏体重120140公斤,即可上市销售。二、养殖主要技术措施1、实行自繁自养的饲养方式,根据生猪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制定分阶段饲料配方,给予全价的配合饲料,保证原料质量,不饲喂发霉变质饲料。2、根据哺乳仔猪的营养状况,提倡早期断奶,给以断奶仔猪优质全价过渡料。乳猪阶段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喂,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仔猪腹泻。3、做好环境卫生,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保持栏舍干燥和安静,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4、严格采取免疫、隔离、消毒和预防性保健相结合的综合防病技术,努力建立起饲养场的生物安全体系。5、加强免疫抗体监测,在短期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免疫制度,以做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为重点的猪病免疫程序工作,确保猪场无重大疫病发生。6、建立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生产记录和档案整理,确保生猪质量的可追溯性。7、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制度,确保上市肉品无药物残留8、生产技术指标良好,仔猪3-4周全断奶,毎头母猪年繁殖胎次达2.2胎,年产仔猪20头以上,平均胎产活仔在9.5头以上。生猪全程成活率达95%以上,全程料肉比达3.0:1。附:生猪生产主要技术工艺流程图种公猪舍 / 配种舍 5周 断乳后母猪妊娠母猪舍 16周分娩 / 哺乳舍断奶 4周仔猪保 育 舍 6周生长 / 育肥舍 16周商品猪出栏第六章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建设,将*家庭农场建设成为一个标准化生态循环型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实现自繁自养,常年饲养存栏母猪200头,预计年存栏生猪在2000头左右。养殖场按种猪区、产仔保育区、育肥猪饲养区、饲料加工区、生活管理区的格式布局见下图: 消毒池现 有 道 路( 机 耕 路 )茶园近期拟建鱼塘现有土路 商品猪出口 人员、车辆进口 远 期 拟 建 鱼 塘储粪棚、病死猪无害处理池、沼气池选址隔 离 猪 舍苗木基地 场 区 内 硬 化 路 面赶猪台饲料加工区水塔茶园苗木绿化育肥猪饲养区种猪活动区兽医室内产仔保育区种猪区苗木消毒池大门人员消毒室现 有 道 路( 机 耕 路 )生猪全部实行自繁自养,防疫、饲料加工、无害处理、水电力和办公等设施齐全,并建有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沼气池,实现养殖场粪尿的全部回收利用,猪粪及沼液和沼渣全部用于茶园和苗木基地有机肥之需。拟建基地进口区块(前方即为现有机耕路)前方即为拟建基地商品猪出口地段(面前为现有机耕路) *山拟建猪舍选址地块 近期拟建鱼塘选址(低洼处) 远期拟建鱼塘选址(低洼处)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规划新建标准化各类猪舍14幢,达到年存栏生猪2000头的设计目标。配套用房多幢,鸡(鸭)饲养棚1处。新建围墙、消毒池、消毒过道、人员消毒室、兽医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等防疫基础设施。新建储粪棚、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收集管道、沼气池、沼液输送管道等排泄物处理设施。一、主体建筑工程(合计建筑面积约4170 m2)(1)种公猪舍兼配种舍1幢,砖混50m2;采精房1幢,砖混20m2;(2)孕母猪舍兼分娩舍:2幢,砖混700m2(2350);(3)分娩舍(产房):3幢,砖混总计800m2;(4)保育舍:1幢,砖混400m2;(5)生长育肥舍:5幢,砖混2000m2(5400);(6)隔离猪舍:1幢,砖混200m2;(7)土地整理1项。二、附属工程(1)饲料加工用房:1幢,砖混150m2;(2)农场人员生活办公用房:1幢,砖混100m2;(3)人员消毒室:1间,砖混15 m2;(4)兽医室:1间,砖混20 m2;(5)进口、出口消毒池各1只;(6)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1只;(7)储粪棚: 60m2;(8)水塔1只;(9)污水收集管:按实铺设;(10)沼气池1只;(11)场内水泥路面硬化1项;(12)雨污排水设施1项;(13)自来水设施1项;(14)供电设施1项;(15)通信设施1项;(16)深井1口,深井泵1只。(17)鸡(鸭)饲养棚1处。三、绿化工程栽植铁树、桂花树、红枫、毛竹、金桔、茶花、樱桃罗汉松等苗木用于绿化和出售。四、设备购安工程农场原有可用设备保留,欠缺部分及时添置补充。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一、 环境保护与卫生项目建设和实施中应认真落实环保要求和治理措施,降低三废排放,保护好周边环境。1、环境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版。2、环境保护标准(1)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地表水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环境噪声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5)施工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3、项目建设期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项目建设期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污染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泥浆、污水。建筑活动所产生的废水量需视工地的面积及工种而定。如果建设单位环保意识淡薄,为追求经济效益,未采取任何污水净化处理措施,极易造成施工现场泥浆、污水横流,导致含有大量泥沙、杂物、建材粉末等污染物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周围水体,污染项目区水环境。(2)空气污染施工场地平整作业,土、灰、砂、石搬运及存放,混凝土搅拌作业等产生的粉尘排放及运输材料的汽车的尾气造成了大气环境的污染。一般来说,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各类扬尘属于瞬时源,产生的高度都比较低,粉尘颗粒也比较大,污染扩散的距离不远,主要在施工场地附近100 m左右的范围内,对施工人员影响较大。另外,运输材料的车辆往来卷起尘土及燃油燃烧排放CO、烃类等废气,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3)噪声污染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设备作业、模板支拆、清理与修复作业、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作业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排放,对乡村环境造成一定影响。(4)建筑固体废弃物污染建筑垃圾是固体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废弃碎石、残渣余土等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再利用价值低、难处理,大多数只能运往郊区露天堆放或当作普通垃圾填埋处理,不仅蚕食了大量的土地,污染了周围环境,而且还挤占了生活垃圾的填埋空间,缩短了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若不妥善处理,这些废弃物将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针对上述问题,可着重考虑在以下方面加强控制:(1)施工方案建议1)施工期间在当日夜间21时至次日凌晨7时应禁止高噪声设备施工和倾倒砂卵石料,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2)施工材料按总体布局摆放,工程结束及时清场。对于剩余无用的材料和各种外包装物品应集中堆放,统一处理。(2)噪声防治1)对施工设备进行降噪处理。2)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施工噪声不得超过所在地区的环境噪声标准。3)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3)扬尘的污染防止对策措施1)运输材料及渣土的车辆不得超载,并要加覆盖物,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飞扬和洒落。驶离建筑工地的车辆轮胎必须经过清洗,以避免工地泥浆带入城市道路环境。2)坚持文明施工,设置专用场地堆放建筑材料,堆放过程中要加篷布覆盖,防止建材扬尘。3)合理安排工地车辆的运输时间,大风天禁止施工,减轻扬尘对环境的影响。4)定期检查车辆的尾气排放情况,做到合格排放。5)在施工区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4)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做好处置计划。明确渣土的运输方式、线路和去向。工程结束后。要将建筑垃圾及渣土等处置干净。2)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虽然量小但危害大,要用专门容器收集,及时清运至当地市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否则会影响村容及周边村民的正常工作生活。3)废水要集中储存,统一处置,不随地乱倒。4、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应对措施项目运营期污染物主要是猪粪、鸡(鸭)粪便和人员的生活垃圾等。猪粪和鸡(鸭)粪统一进入储粪棚,经沼气池发酵处理后成为有机肥用于场内绿化苗木和周围茶园消纳。生活垃圾可由建设单位统一收集清运和处置。只要相关工作做到位,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二、劳动安全(一)项目建设期本项目施工特点是: 1、露天作业多。建筑物的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受到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以及阳光、风雨、冰雪、雷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危害。 2、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本项目多数工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误操作多,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过程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突发性强、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措施,杜绝施工事故的发生,确保劳动安全。第九章 项目进度计划一、项目进度计划1、2015年11月2016年2月为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主要内容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批。2、2016年3月 2017年3月为本期项目全面建设阶段。主要内容包括: 完成施工用水、电、路等工程 土方开挖,场地平整; 主体建筑施工; 配套设施、附属工程施工。 设备引进及安装。3、2017年4月交付使用。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估算说明工程费用各类猪舍等主体工程、养殖场附属配套工程、绿化、设备购买及安装等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项目前期费用、保险费等。项目基本预备费已经计取,不考虑涨价预备费。二、投资估算(1)本期工程费用本期工程费用为411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371万元,设备购置费40万元。分项费用详见投资估算表。(2)其他费用 茶园承包经营权转让费:8.1万元; 可行性研究费:1万元; 设计费:0.5万元;。 工程保险费:1.2万元(按工程费用的0.3计取)。本期其他费用合计:10.8万元。(3)预备费用基本预备费:13万元(按本期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之和的3计取)。(4)本期投资估算总计为434万元。具体见下表:工程投资估算表序号建设内容规模单位单价(元)金额(万元)(费率)一工程费用411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371 1场地整理8000平米80 64 2各类猪舍土建、水电部分4170平米500 209 3配套用房土建、水电部分345平米1000 35 4消毒池2只5000 1 5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1只3 6水塔1只5 7沼气池1组20 8深井1套1.8 9鸡(鸭)棚1处0.8 10污水收集管1项6 11雨污排水设施1项2 12场内水泥路面硬化1项10 13自来水设施1项6 14供电设施1项2 15通信设施1项1 16大门、围墙、绿化等1项5 (二)设备购置费1项40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8 1茶园承包经营权转让费8.1 2可行性研究费1.0 3设计费0.5 4工程保险费0.30%1.2 三预备费3.00%13 四总投资额434 三、资金筹措(1)本期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34万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争取上级部门拨给项目建设补助资金80万元;二是*人民政府拨付给原*家庭农场征收补偿款。根据*人民政府提供的资产评估报告显示,*人民政府需支付给*家庭农场征收补偿金额合计约210万元;该项资金采用搬迁施工过程中建设方根据实际需要申请多少,镇政府就补助多少,直至所有增收补偿款支付完毕的方式落实到位。三是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44万元。(2)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要设立专项工程资金账户,专款专用,严格资金管理,力争使建设资金效益最大化。第十一章 经济评价一、收入、费用分析(一)收入估算根据建设单位按年均出栏生猪量按2000头估算,以2015年生猪估价计,则优质商品猪收入:2000头140kg/头17.00元/ kg=476万元。(二)成本估算年成本费用主要有饲料支出、防疫兽药、水电费、人工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