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毕业设计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毕业设计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毕业设计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毕业设计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程概况及勘察要求(一)工程概况高地阳光住宅小区位于贵阳市三桥中坝北路西侧,紧邻中坝路,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184940.53m2,总建筑面积447621.87m2,其中一期工程计划开发北部约1/3规划用地。由于房屋建设在平场过程中需对山坡进行切坡,形成高3.017.0m高的边坡,可能引发滑坡,为此贵州恒旭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特委托贵州新生代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对该边坡进行岩土勘察工作。(二)委托勘察工作内容根据甲方“对高地阳光住宅小区一期边坡进行地质勘察”的委托要求(见附件),确定本次勘察的工作内容如下:1、查明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类型、成因、覆盖层厚度、基层面的形态和坡度、岩石风化程度和完整程度;2、查明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填充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和与临空面的关系;3、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动幅度;4、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范围;5、提供满足设计、施工需要的岩土参数;6、分析边坡的可能失稳方式,评价其的稳定性,并提出边坡整治设计方案。 (三)勘察技术标准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3) 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DB22/462004)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5) 工程岩体实验方法标准 (GB/5026699) (6)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19999) (7)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22/452004)(8) 建筑边坡工程设计规范 (GB503002002) 二、工作方法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本次勘察工作采用资料收集、1:500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钻探、室内岩石剪贴实验等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勘察方法。 1、资料收集 为了做好本次勘察工作,勘察工作前收集了与场区有关的地质资料、气象资料及本场地的初勘资料。 2、1:500工程地质测绘 本次1:500工程地质测绘,调查了边坡区的地层岩性、第四系分布、地质构造及微地形特征,重点调查了边坡区的局部变形破坏特征及要素,并采用全站仪测绘上图,调查面积0.06Km。 3、工程测量 (1)勘探点布置及定位 场地有五个初勘钻孔(用ZK编号),在此基础上布置了52个边坡勘探孔(BK编号),钻孔位置根据甲方提供的总图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确定,在总图上点出各孔点坐标,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两个控制点A2(X=2944871.502,Y=366655.553,H=1224.56)A3(X=2944774.193,Y=366725.397,H=1215.85)的坐标,对钻孔进行定位,实测钻孔57个。 (2)勘探线测量 本次勘察工作对9条纵向勘探线剖面进行了实测,准确的反映出各勘探线的地形起伏情况,测线长1480m。 4工程地质钻探 本次钻探采用2合XU-150型钻机进行施工,控制性钻孔孔深揭穿潜在滑面进入平基面以下不小于3m。本次钻探施工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在钻探过程中,重点控制冲洗液水量,回次进尺不超过1.5m,地质人员进行现场编录,施工质量良好,所获资料真实可靠。 5、试验 初堪阶段有7件岩样做了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本次取了9件做了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取了30件岩样作室内岩石块样直剪试验,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计算参考指标。 (二)完成实物工作量 本次勘察工作于2007年6月11日进场,6月13日正式开钻施工,6月19日完成钻孔30个,2007年8月30日第二次进场,施工钻孔22个,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1:500勘探线测量m14802勘探点测量个5731:500工程量测绘K0.064钻探M/孔831.4/52 5试验岩石结构面直剪试验件22 6 成果报告6份平面图1:500张1剖面图1:500张12钻孔柱状图1:100张52 三边坡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水文工作区属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5.3,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9.5,多年平均降水量1136.96,最大日降雨量230。每年59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0,12月至翌年的3月为枯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3。工作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 (二)地形地貌 场地地貌组合形态为岩溶峰丛洼地,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高程1303.80m,最低海拔高程1201.07m,相对高差约100m,自然坡度在1550之间,上,下坡中间缓。边坡位于岩溶斜坡地带中下部,为岩溶缓坡。 (三)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场地地质构造位置为贵阳复式向斜阳关背斜东翼,附近无断裂经过,岩层产状单斜稳定,走向南北,岩层倾向92度,倾角4045度,层间含软弱结构面,裂隙发育,岩石中节理密集,形态不完整,破碎。经调查统计,边坡区岩体中倾向225度、145度、80度、及185度的四组节理裂隙十分发育(表2),裂隙宽度0.15.0cm,间距0.050.3m,延伸长度310m,切割深度5.010.0m,闭合度差,连通性好,粘土充填,将岩体切割成碎裂状、散体状。 边坡区节理裂隙统计表 表2倾向()倾角()测定节理数(条)特征描述2205510裂隙宽度0.15.0cm,间距0.050.2m,延伸长度310m,切割深度510m,闭合度差,连通性好,粘土充填。225553023555151407510裂隙宽度0.15.0cm,间距0.050.3m,延伸长度35m,切割深度57m,闭合度差,连通性好,粘土充填。14575201507510757010裂隙宽度0.15.0cm,间距0.050.2m,延伸长度35m,切割深度510m,闭合度差,连通性好,粘土充填。8570208070101807010裂隙宽度0.15.0cm,间距0.050.2m,延伸长度47m,切割深度58m,闭合度差,连通性好,粘土充填。185702019070102、抗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A.0.21条规定,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四)边坡岩土构成1、 红粘土:为黄色、褐黄色粘土,结构较松散,硬塑状。部分表面为耕植土。分布不连续,厚度薄,厚0-4.6m,平均厚1.54m,最厚处为4.6m,见于BK19号孔。2、 基岩:为上三叠系关岭组泥质白云岩,局部夹泥质灰岩及白云岩,灰、深灰色及浅黄灰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隐晶结构,裂隙较发育,局部地段岩层顶部有1-2m的强风化层,破碎,质软,岩心呈砂状,下部岩质较硬,岩芯呈碎块、团块状及短柱状,部分节长5-15cm。实测量产状9241。可细分为强分化和中分化两层,其中强风化层:岩体破碎,呈碎裂状、散体状,局部呈碎石土状,岩芯呈砂泥状及砂状,采取率极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中风化层: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短柱状,少数柱状,据初勘资料及本次试验,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在25.08-25.78Mpa之间,为软岩-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IV级。边坡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不完整,外倾结构面以软弱层面为主,倾角40度左右,结构面结合差,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A,边坡岩体类型为IV类。(5) 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边坡区位于斜坡地带,地势高,为地下水补给区,无常年面水流流经场地。2、 地下水 根据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含水介质特征,边坡区地下水类型分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赋存于岩溶管道与溶蚀裂隙中,富水性强。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降水通过风化裂隙、溶沟、溶槽及溶蚀裂隙等渗入地下,受地形、产状等因素的控制,地下水总体由西向东迳流,在境外于地势低洼处以泉的形式排泄。钻探期间对所有钻孔进行水位观测,钻孔中均无水存在,边坡区位于斜坡地带,地势高,为地下补给区,地下水埋深大。据1:20万贵阳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场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对砼无侵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4、 边坡特征及建筑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场区工程建设开挖后将形成多级开挖边坡。以岩质边坡为主,基岩大面积裸露,局部表面有1-1.25m的坡残积红粘土,溶沟、溶槽部位相对较厚,最厚处为4.6m,见于BK19号孔,但BK19号孔附近见基岩大面积出露,因此场地只考虑岩石边坡,场地坡向与岩层倾向夹角12-28,为基岩顺向坡。将场地边坡从北到南分为、部分,分述如下:1、 边坡 位于场地北侧,受其影响的建筑物有幼儿园、回车场、1楼等,见剖面1-1、2-2、8-8,从上至下分为三段,第一段位于边坡上部,平场开挖后形成的人工边坡高度3-10m,以岩质边坡为主,拟建幼儿园在边坡塌滑影响区内,所产生的破坏后果严重,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表3.2.1,该地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第二段位于边坡中部,平场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高度5-8m,以岩质边坡为主,边坡塌滑影响区内有小区道路,所产生的破坏后果不严重,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表3.2.1,该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第三段位于边坡中下部,平场开挖后形成的人工边坡高度10-14.85m,以岩质边坡为主,边坡塌滑影响区内为13层的1#楼,该边坡主要为1#楼2层地下室的深基坑边坡,所产生的破坏后果严重,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表3.2.1,该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2、边坡II位于场地中部,受其影响的建筑物有2#楼、9#楼、10#楼等,见剖面3-3、4-4、5-5、9-9、从上至下分为三段,第一段位于边坡上部(10#楼西侧),平场开挖后形成的人工边坡高度4-7.8m,以岩质边坡为主,边坡塌滑影响区内有小区道路,所产生的破坏后果不严重,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表3.2.1,该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第二段位于边坡中部(9#,10#楼之间),平场开挖后形成的人工边坡高度3-12m,以岩质边坡为主,边坡塌滑影响区内有小区道路,影响区内部分地段为9#楼,所产生的破坏后果严重,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表3.2.1,该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第三段位于边坡中下部(9#,2#楼之间),平场开挖后形成的人工边坡高度10-17.9m,以岩质边坡为主,边坡塌滑影响区内为地面12层的2#楼及小区道路,该边坡包括2#楼3层地下室的深基坑边坡,所产生的破坏后果很严重,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表3.2.1该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3、边坡III位于场地南侧,受其影响的建筑物有7#楼,8#楼、11#楼,见剖面6-6、7-7,从上至下分为三段,第一段位于边坡上部(11#楼西侧),平场开挖后形成的人工边坡高度2-5.0m,以岩质边坡为主,边坡塌滑影响区内有小区道路,所产生的破坏后果严重,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表3.2.1该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