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农村建设背景下茶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doc_第1页
[调研报告]农村建设背景下茶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doc_第2页
[调研报告]农村建设背景下茶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建设背景下茶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 - 发布时间: 2007-1-14 9:45:53 浏览次数: 57 由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近日发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系列分析报告茶分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在新农村建设政策影响下的茶产业显示出了新的特点。茶叶早已走出了单纯农作物的范畴,已经形成一个横贯一、二、三产业的庞大产业链。政策制定者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茶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中继续秉承支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报告数据分析显示,2006年1-9月精制茶产量累计完成量45227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1.23%,这表明,在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因素的促进下,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产业化水平低。茶叶加工厂数量众多,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拳头产品不多,龙头企业数量少。生产、加工和销售都呈现较为分散的局面,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形不成规模效益。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低,大都为初级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加上间接成本偏高等,茶叶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2)对茶业投入少,茶园基础设施差,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地方各级财政对茶业的投入极其有限,茶农自我积累、自我投入的能力不足,茶叶生产条件差;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手段落伍,技术推广经费少,难以对广大茶农进行必要的科学用药、用肥培训,一些新技术无法及时有效地在茶区得到推广应用,造成茶农科学种茶水平低,无法从源头上保证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水平;大部分茶园年久老化,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上受制于天的现状未能根本改变;茶叶品种布局不尽合理,大路货多,名优特品种比例不大,更新改造任务重。(3)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茶叶品牌数量多,但是品牌多而小,名牌不凸现,形不成名牌效应和规模效益。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大大小小品牌几百个;许多茶叶生产企业不分等级、不分良莠都打上“茶王”、“极品”、“名茶”等称号,令人眼花缭乱,消费者更是无所适从,加上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4)出口市场单一,价格低,技术壁垒突出。出口产品仍然以散装原料茶为主,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自有出口品牌少,名牌更少;产品价格水平低,每公斤仅为2.5美元左右,出口产品的低价格和卫生质量的高要求矛盾突出。茶叶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日益增高,进口国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不仅限于色、香、味等内质和异味杂物的限制,而且对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更加苛刻,贸易技术壁垒日益突出。从银行控制行业信贷风险的角度考虑,新农村建设下茶产业的风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经营风险(1)原材料供应风险加工茶的主要原料为茶叶,茶叶原料成本占茶生产成本30%以上。茶制品质量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茶叶原料的质量高低。由于茶叶属自然生长作物,其生长和栽培受到气侯、土壤、水质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病虫灾害、气候反常或某些意外突发事件等自然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茶叶的减产或质量下降,导致茶叶收购价格波动或质量降低,从而影响产品的成本或质量,将对茶加工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2)融资能力的限制茶加工企业的融资能力不仅受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内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茶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导致资金需求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不排除由于融资能力的限制而出现资金紧张、制约生产发展的可能性。同时,利率水平及物价指数水平构成的实际利率水平对茶产业的融资能力有一定的负向影响。综合各种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现状进行预测,中国人民银行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存贷利率,这将增大茶产业在融资方面的风险,对行业的整体增长带来一定的负向影响。(3)债务风险近年来,茶加工企业由于加大技改投入,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扩建营销网络等原因,导致行业整体贷款增幅较大。而这些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要在以后经营中体现出来,造成茶加工企业短时间内短期偿债压力较大。2、行业风险(1)品牌建设风险中国茶叶品牌建设刚刚起步,为促使个别名优品牌的壮大,大量的同样品种的茶叶都会以该茶自居,这样就形成了“一兴百兴,一亡俱亡”的危险陷阱。致使中国茶叶有名茶无名牌。(2)小规模无序竞争风险中国茶业生产销售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中国茶叶年产值约为70亿元,茶场却有6万家左右,大部分茶场的年产值只不过几百万元,不少茶场生产设备落后,工艺粗糙,管理水平低下,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目前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都存在小而散的问题,造成技术推广难、信息沟通难,影响最大的是茶叶出口,由于小企业间的无序竞争,使得出口市场出现混乱。在小规模无序竞争的环境下,虽然中国茶叶收获面积位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但茶叶产品占据的世界市场份额却只有6%。(3)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大部分茶加工企业主导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太高,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一旦该产品由于质量、替代产品、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出现市场波动,将会给企业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企业经营将面临困境。3、市场风险(1)市场竞争风险近几年中国茶饮料市场发展速度超过300%,茶饮料已经成为仅次于碳酸饮料的饮品,涨势迅猛。巨大的市场潜力引来饮料巨头的垂青,形成多方资本扎堆的局面。茶饮料生产厂家日益增多,市场竞争激烈,茶饮料的认牌消费已成为主流。排名前五位茶饮料品牌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行业集中度非常之高。这使得茶饮料加工企业总体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2)市场需求结构性变化的风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制品消费市场需求的结构不断变化,如果茶加工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产品销售将受到不利影响。(3)出口市场质量标准风险欧盟修订过的茶叶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很多都可以说是针对中国茶叶中农药残留过高所提出来的。自欧盟2001年底执行更为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后,中国茶叶因为不达标,出口量和出口额下降幅度非常明显。2002年底和2003年初,欧盟颁布了新的一批320种的农药清单,其中,与中国出口茶叶密切相关的有10种,对一这类农药的MRL残留标准将暂时实行以最小检出量(LOD)为标准,即按0.01 mg/kg标准实施。除此之外,日本也参照欧盟标准,大幅度扩大农药限制范围,使中国茶叶遭遇冷落。与此同时,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扩大茶叶产量,价格更加低廉。中国茶叶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正日益失去市场。4、政策性风险企业的经营活动受由法律、政策等要素所形成的社会环境的制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