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二诊)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二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重庆二诊)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二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重庆二诊)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二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重庆二诊)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二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重庆二诊)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二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高2025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 历史试题 2025.0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的大型墓葬中发现鼍鼓、石磬和土鼓形成固定组合,即使是入葬时间相差100多年的墓葬,三者的数量、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且漆木器、厨刀、猪下颌骨也有意陈设摆放。这表明陶寺社会A.形成初步礼制B.存在贫富差距C.热衷宗教崇拜D.出现族群意识2.孔子企望周之复兴,认为“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主张尊新王,“定于一”,提出“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这说明A.两人观点出现根本差异B.统一是当时士人共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儒家内部的争论激励3.北魏时期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繁,贾思勰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并结合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完成了巨著《齐民要术》,将历代先进技术载入书中,实现了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宏愿。据此可知A.国家统一促进农业发展B.民族交往影响学者观念C.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D.价值取向助推个人事业4.宋仁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进士试考诗赋、帖经、墨义,改为只要求在《易》《诗》《书》《周礼》《礼记》中任选一经,兼治《论语》《孟子》,试策、试论及经文大义。这反映出A.主流思想地位改变B.人才选拔倾向致用C.重文风气日益彰显D.社会活性得到增强5.据《明史》载:明朝政府“编置堪合及底簿,发各布政司及都司、卫所。商纳粮毕,书所纳粮及应支盐数,赍赴各转运提举司照数支盐。转运诸司亦有底簿比照,堪合相符,则如数给与。”这一措施的推行A.打破政府对食盐的控制B.具有一定的商业信用特征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体现盐粮搭配销售的原则6.1839年林则徐以个人名义请伯驾翻译了瓦特尔的《国际法》中有关战争、封锁、禁运三个章节。1864年奕诉认为“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奏请全文刊印亨利·惠顿的《万国律例》。这说明当时A.近代化观念的增强B.依法治国得到推行C.民族独立意识觉醒D.传统制度发生革新7.1891年后重庆成为了长江上游的对外贸易中心,相邻省份的货物汇集重庆转运外销,从上海、汉口等地的货物运抵重庆后分销各地。1912年进出口货物总价值达2687.25万海关两,商贸已具规模。这反映出A.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别B.市场经济初步形成C.政治因素影响社会发展D.传统商路日趋衰落8.右图是1917年6月12日,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新闻报》发表的一幅漫画。据图推断,作者旨在A.鼓动民众变革B.揭示内战惨剧C.强调民主共和D.讽刺大权独揽9.1964年,我国在西部地区投入一大批科技力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工业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重点企业和基地。这表明“三线建设”的开展A.改善了工业布局B.变革了经济体制C.健全了工业体系D.优化了经济结构10.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行,确立了现代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1977年公安部规定,对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要严格控制。1992年公安部再次规定,符合国家现行“农转非”政策人员可办理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据此可知A.“城乡一体化”管理基本实现B.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C.法律约束与政策调节相互结合D.户籍管理已经全面放开11.古希腊早期喜剧家阿里斯多芬在《阿卡奈人》中借主人公狄开俄波利斯之口说:“我们是麦子,外邦人是壳子,现在壳子是簸的干干净净,至于外邦侨民,那又当别论,他们虽不是公民,总得算面粉里的麸子。”这折射出古希腊早期A.具有盲目排外意识B.体现多元文化特色C.对外扩张成效显著D.出现社会等级观念12.下表反映了1700年、1720年、1750年三年间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人口及谷物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段,英国年份人口(万人)谷物产量(万夸特)谷物消耗量(万夸特)谷物出口量(万夸特)1700582.61329.31310.918.41720600.11399.31350.249.11750614.01482.11381.5100.6A.谷物耕作技术迅速提高B.工业原始资本积累存在C.商业革命已经广泛开展D.工业革命影响农业生产1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过,公社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公社着眼于人民对实现劳动解放和满足自身生存发展要求的需要,推动了限额薪金、同工同酬、经济分配等制度改革。这反映出,在当时A.政治解放发挥着基础性作用B.法国社会贫富差距有拉大趋势C.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广泛实践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较强科学性14.在美国最早提出实行文官制度的任克思在1868年的报告中有“中国之文官制度”一章。同年爱默生(美)在向中国外交使节演讲时也说中国社会上都非常尊重教育,走到我们的前面,这就是中国值得光荣的凭证。上述认识A.体现中美之间的双向互鉴B.皆以美国国情为考察视角C.体现美国舆论的理性思考D.旨在学习中国的选官制度15.二战后美国就业人口分布出现巨大变化,一、二产业部门的劳动者减少,第三产业的劳动者显著增加。据统计,1950—1980年,美国“白领工人”在就业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36.7%上升为52.1%,而“蓝领工人”的比重从41.2%下降到31.79%。这根源于美国A.个人就业观念的更新B.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C.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D.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现代博物馆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该时期,君主、贵族和学者试图管理由于古代文献的传播以及新航线的开辟等产生的不断增长的藏品,从而形成了旁搜博采但又杂乱无章的收藏体系。17世纪,部分大学开始建立了科学博物馆,并结合所拥有的收藏,开始寻求向“公众”传达知识与经验。文艺复兴前期的博物馆,主要是被权力阶级作为“珍宝柜”以满足其收藏需要,成了权力阶级“控制自然”“说服民众”以巩固权力的工具。法国大革命之后,许多建筑、收藏与基础设施等被“国有化”,产权归国民所有。博物馆成为普通人可进出的场所,博物馆从专制权力的象征变成一种教育公民,从而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工具。———摘编自叶子豪《知识与权力:从政治学视角重新发现西方博物馆的历史》材料二1924年10月22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震惊中外的“北京政变”,并将逊帝溥仪驱逐出故宫。溥仪出宫后,内阁决议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国民代表李煜瀛任会长。1924年12月20日,李煜瀛召开善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点查清宫物件规则十八条》,从登记、编号到物品挪动,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和责任制,使得故宫文物在点查时得到了较好的保护。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时,故宫博物院开幕典礼在乾清宫前隆重举行,庄严宣告故宫博物院成立。这座昔日皇帝居住的禁区,变为人民百姓自由参观的场所,严重地摧毁了皇家权威和尊严。———摘编自章宏伟《紫禁城:从皇宫到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材料三2000年,为承担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博物馆总体布局以人民大礼堂对称轴为主轴线,将人民广场与博物馆主体相连,形成“三位一体”的四维效果。从人民大礼堂望向博物馆,玻璃顶在阳光下如水中和群山中升起的红日;从博物馆望向大礼堂,人民大礼堂在人民广场的环抱中,二者在广场的映衬下展开历史对话。博物馆外墙上刻有巴人图腾白虎、三峡鱼、迎魂树、迎魂舟和朱雀鸟等浮雕。它是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获得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称号。——摘编自杨斌《探寻博物馆建筑本身的文化符号——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博物馆发生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故宫博物院成功建立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筑的特点及建设的意义。(10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在古希腊时代,神庙充当银行的角色放贷给个人和君主。出于宗教原因,神庙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自然成为相对安全的钱币存储地。再加上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寄托人的信任。祭司负责跟踪存款和贷款,神庙不对存款支付利息,但对贷款收取利息,也参与货币兑换和验证。————摘编自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材料二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买之,物楬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凡国事之采用取具焉。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摘编自《周礼·地官司徒》材料三1171年成立于威尼斯的“国家借放所”是欧洲最早由国家经营的贷款取息机构。16世纪后,随着大航海贸易兴起,阿姆斯特丹银行、英格兰银行相继建立,发行标准化货币、提供政府贷款,成为近代中央银行雏形。“光荣革命”后连绵不断的战争加重了军费开支,英王更是陷入长期欠债的窘境。1694年7月27日,在苏格兰商人威廉·佩特森的建议下,由英王特许,伦敦1268名商人联合募资设立英格兰银行对政府放款,并代理国库和全权管理国家债券。———摘编自王巍《金融可以创造历史2:大国崛起的秘密》材料四1905年,清政府设立了户部银行(后更名为大清银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具有中央银行性质的银行。尽管新式银行在形式上引入了西方先进的银行制度,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钱庄、票号等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网络更为广泛和深入。此外,银行内部管理不善,缺乏专业人才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新式银行的发展。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加强对金融业的整顿和监管,颁布了一系列银行法规,推动了银行业的规范化发展。然而,受制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中国银行业仍未能摆脱困境。——摘编自杜恂诚《中国近代金融史》(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古希腊神庙放贷与古代中国“泉府”放贷的不同点。(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欧洲银行成立产生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近代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7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有学者认为,魏晋隋唐时期“是由贵族掌握权力,所以有隋文帝、唐太宗等英主出现”,类似西欧中世纪王权衰弱时期的情况。以三省为例,认为“政治成为天子和贵族的协议体”“唐代在政治上有三个重要机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在形式上,中书省代表天子,门下省代表官吏舆论,即贵族的舆论。但因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长官都出身贵族,贵族并不绝对服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在对臣下上奏的批答中,亦非常友好,并非像下命令一样。”“唐代宰相全部出自贵族阶级,他们一旦得位,即使天子也不能自由动摇其权力。”———摘编自杨际平《走出“唐宋变革论”的误区》根据材料,归纳这位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评析正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高2025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1~5ACDBB6~10ACDAC11-15DBDBC二、非选择题。16.(1)收藏体系从杂乱无章像向有序发展;主体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功能从私人收藏、权力象征到公共教育,服务于国家利益。(6分)(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以及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为博物院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政府的支持;近代西方博物馆的建设为故宫博物院的建立提供了借鉴;公众保护文物意识的增强。(8分。每点2分,第一点只回答“辛亥革命”或“北京政变”给1分)(3)特点:造型设计独特,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与周边建筑有机融合、地方文化特色浓郁。(6分)意义:有利于文物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