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doc_第1页
[专业课]《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doc_第2页
[专业课]《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doc_第3页
[专业课]《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doc_第4页
[专业课]《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5)一、 解释下列仪器分析术语 (45)1. 色谱相对保留值2. 生色团3. 原子发射激发电位4. 参比电极5. 原子吸收谱线轮廓二、选择题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210)1.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 ( )A 钨灯 B 卤钨灯C 氘灯 D 能斯特光源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比色法测定FeSCN2+时,选用红色滤光片 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3. 红外光谱法中,以压片法制备固体样品时,常采用 ( ) A BaSO4压片法 B KBr压片法 C K2SO4压片法 D BaBr2压片法4. 原子吸收光谱中光源的作用是 ( )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能量 B 产生紫外光 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 产生足够强度散射光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 气态原子的电离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 A 气体的压力 B 原子的原子序数 C 原子的挥发性质 D原子的电离电位6.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 ( )A 随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B 随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C与试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无关;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7.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 B 分配比 C 半峰宽 D 峰面积8. 下列气体中, 不能用做气相色谱法载气的是 ( )A 氮气 B 氢气 C 氧气 D 氦气9. 在极谱分析中, 通常在试液中加入大量的支持电解质, 目的是消除 ( )A 极谱极大 B 迁移电流 C 充电电流 D 残余电流10.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 )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C微波D无线电波三、回答下列问题 (8 4)1 指出下列有机化合物可能产生的电子跃迁类型:甲醛 乙烯 三乙胺2.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谱线变宽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 组分A,B在某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95,467,试问在分离时,哪个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说明理由。 4. H2C=CH2分子中的C=C对称伸缩振动在红外光区有无吸收?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3小题28分,分值分别为8,10,10分)1、某组分在OV-17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为2.5 min,半峰宽为10 s,对该组分来说,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为多少?。2、用新亚铜灵测定试液中的Cu()含量,配制50.00 mL中含25.3 g Cu()的溶液,显色后,在一定波长下用2.00 cm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50%。计算摩尔吸光系数(Cu原子量为63.54)。?3、取某含有Cu2+的水样10.0 mL,在极谱仪上测得扩散电流高度为12.3 mm, 于其中加入0.10 mL 1.0010-3 molL-1的Cu2+标准试液后,量得扩散电流高度增加了15.9 mm,求水样中Cu2+的浓度。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5)参考答案一、 解释下列仪器分析术语 (45)1色谱相对保留值:一种组分的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2生色团:凡能在紫外-可见区产生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基团。3原子发射激发电位:原子外层电子由基态激发到高能态时所需要的能量。4参比电极:电化学池测量体系中,电极电位保持相对恒定的电极。5原子吸收谱线轮廓:原子吸收谱线不是单色的和无限窄的线,而是具有一定频率范围和形状,谱线轮廓习惯上用谱线的半宽度来表示。二、 选择题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210) 1. C 2. B 3. B 4. C 5. D 6. D 7. A 8. C 9. B 10 A三、 回答下列问题 (8 5)HH1 答C = O *, *,n *,n * H2C = CH2 *, * (CH3-CH2)3 N n *, * 2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1 谱线的自然宽度;2 多普勒变宽;3 碰撞变宽(压力变宽)。3答:B组分先出峰,因为A的分配系数大,说明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因而保留时间长。4答: 乙烯分子中的C=C键对称伸缩振动在红外光区没有吸收,因为乙烯的对称伸缩振动没有偶极矩的变化,是红外非活性的。四、 计算题(共3小题28分,分值分别为8,10,10分)1解:解: 5 2解: 5 53解:根据公式:C = CsVsh/H (V Vs) hV 5依题意,V = 10.0 mL,Vs = 0.1 mL, Cs = 1.0010-3 molL-1,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