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混凝土结构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 使用教材: 混凝土结构罗向荣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授课对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科生 授课形式:采用多媒体电子课件(自编),辅 以课堂互动式教学手段,师生共同探索和学习 。 课程说明课程说明 课程性质: 1.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最主 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是一门关键的学位课程, 3.是报考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考试课程。 4.该课程的实践性强(后续包含3个课程设计 ),实用性强,与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有着 很大的联系, 5.今后报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一门难度较 大的科目。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学时少,内容多,要求 高。 对学生的要求:积极配合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积极参与交互式 教学活动中,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大量的 )。多给教师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对教师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和每一个 学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积极采用 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认真倾听学生的意 见和建议,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为学 生所想、所思,共同完成我们的任务。 章 节节 内 容 绪 论绪 论 第一章混凝土结构用材料的性能 第二章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计算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六章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七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变形和耐久性 第八章预应 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绪 论绪 论 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结构称为混凝士 结构。它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等。 素混凝土结构是指不配置任何钢材的混凝 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圆钢筋作为配筋的 普通混凝土结构、图0-1为常见钢筋混凝土结构 和构件的配筋实例. 0.1 0.1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图0-1a、b 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又称为钢骨混凝土 结构。它是指用型钢或用钢板焊成的 钢骨架作为配筋的混凝土结构。图0-2 为用型钢作为混凝土梁配筋的截面形 式、图0-3为用型钢作为混凝土柱配筋 的截面形式。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指在钢管内浇捣混凝 土做成的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指在结构构件制作时 ,在其受拉部位上人为地预先施加压应力 的混凝土结构。 素混凝土结构由于承载力低、性质脆,很少 用来作为土木工程的承力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大、抗震性能好。 但耗钢量较多,可在高层、大跨或抗震要求较 高的工程中采用。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连接较复杂,维护费 用大。 本书重点讲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能 、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对于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将在本书的第八章中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主要优缺点: 1.受力特点: (1)素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试验: 图0-4a为一根未配置钢筋的素混凝土 简支梁,跨度4 m,截面尺寸 bh=200mm300mm、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20。梁的跨中作用一个集中荷载 F,对其进行破坏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1)当荷载较小时,截面上的应变则同弹性材料的 梁一样,沿截面高度呈直线分布; (2)当荷载增大使截面受拉区边缘纤维拉应变达到 混凝土抗拉极限应变时该处的混凝土被拉裂,裂缝沿 截面高度方向迅速开展,试件随即发生断裂破坏。 (3)破坏的性质:破坏是突然的,没有明显的预兆 ,属于脆性破坏。 尽管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其抗拉强度高几倍或十 几倍,但得不到充分利用,因为该试件的破坏是由混 凝土的抗拉强度控制,破坏荷载值很小,只有 8 kN左 右。 (2)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试验: 在梁的受拉区布置三根直径为16 mm的 HPB235级钢筋(记作316)并在受压区在布 置两根为 10 mm的架力钢筋和适量的箍筋。 再进行同样的荷载试验(图 0-4b) 当加载到一定阶段使截面受拉区边缘纤 维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时,混凝 土虽被拉裂,但裂缝不会沿截面的高度迅速 开展,试件也不会随即发生断裂破坏。 混凝土开裂后,裂缝截面的混凝土拉应力 由纵向受拉钢筋来承受,故荷载还可进一步 增加。此时变形将相应发展,裂缝的数量和 宽度也将增大。 受拉钢筋抗拉强度和受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都被充 分利用时,试件才发生破坏。 破坏性质:试件破坏前,变形和裂缝都发展得很充 分,呈现出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 虽然试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只占整个截 面面积的 1左右,但破坏荷载却可以提高到36 kN左 右。 归纳总结一下:在混凝土结构中配置一定型式和 数量的钢筋,可以收到下列的效果: 结构的承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结构的受力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破坏前带有 明显的预兆即:变形和裂缝都较明显)。 (3)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很不相同 的材料,它们可以相互结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混凝土结硬后,能与钢筋牢固地粘结在一起, 相互传递内力。粘结力是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够 共同工作的基础; 钢筋的线膨胀系数为1.210-5-1,混凝土的为 1.010-5-11.510-5-1,二者数值相近。因此.当 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相对 变形和温度应力而发生粘结破坏。 (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除了比素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 承载力和较好的受力性能以外。与其他结构相比还具 有下列优点: 就地取材。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砂和石料所占 比例很大,水泥和钢筋所占比例较小。砂和石料一般 可以由建筑工地附近供应。 节约钢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较高。大 多数情况下可用来代替钢结构,因而节约钢材。 耐久、耐火。钢筋埋放在混凝土中,受混凝土 保护不易发生锈蚀,因而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当火 灾发生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会象木结构那样被燃烧 ,也不会象钢结构那样很快软化而破坏。 可模性好。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浇捣 成任何形状。 现浇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 好,刚度大。 (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 自重大。钢筋混凝土的重度约为25kN/m3, 比砌体和木材的重度都大。尽管比钢材的重度小, 但结构的截面尺寸比钢结构的大,因而其自重远远 超过相同跨度或高度的钢结构。 抗裂性差。如前所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非常 低,因此,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经常带裂缝工作。 尽管裂缝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结构发生破坏,但 是它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当裂缝数量较多和 开展较宽时,还将给人造成不安全感。 施工的周期较长,受天气的影响较大,需要 较多的脚手架、模板。 补强维修较难。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远多于其缺点。 因此,它已经在房屋建筑(教学楼)、地 下结构(钢筋混凝土桩基)、桥梁(城市立交 桥)、铁路(钢筋混凝土枕木)、隧道(钢筋 混凝土砌衬)、水利(三峡大坝)、港口(码 头平台)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针对其缺点人们研究出许多的有效措施: 为了克服钢筋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已经研 究出许多高强轻质的混凝土和强度很高的钢筋 ;为了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缺点 ,可以对它施加预应力等等。但还有许多工 程实际问题等待我们的同学们去探索和研究。 0.2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一、混凝土早期的发展 1824年英国约瑟夫阿斯匹丁发明了波特兰水泥并取得了 专利。 1850年,法国蓝波特(L.Lambot)制成了铁丝网水泥砂 浆的小船。 1861年法国约瑟夫莫尼埃(Joseph Momier)获得了制造 钢筋混凝土板、管道和拱桥等的专利。 德国学者1866年发表了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1887年又 发表了试验结果,并提出了钢筋应配置在受拉区的概念和板 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后,钢筋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才有了较快 的发展。 1891年1894年,欧洲各国的研究者发表了一些理论和 试验研究结果。但是在18501900年的整整50年内,由于工 程师们将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和设计方法视为商业机密,因此 总的来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多。 美国学者1850年进行过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 但其研究成果直到年才1877发表并为人所知。19世 纪70年代有学者曾使用过某些形式的钢筋混凝土, 并且于1884年第一次使用变形(扭转)钢筋并形成 专利。1890年在旧金山建造了一幢两层高、321英 尺(95m)长的钢筋混凝土美术馆。从此以后,钢 筋混凝土在美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材料性能的改善,结 构形式的多样化,施工方法的革新,计算理论和设 计方法的完善等多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工 程应用十分普遍,使钢筋混凝土结构进入了现代化 阶段。 二、混凝土结构用材料的发展高强轻质 (1)混凝土材料强度大幅提高 在20世纪30年代混凝土平均强度约为10MPa,到20 世纪50年代初已提高到20 MPa,20世纪60年代约为30 MPa,20世纪70年代初已提高到40 MPa。到20世纪80 年代初,在发达国家C60级混凝土已经普遍采用。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附加减水剂的方法已制成强度为 200 MPa以上的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的出现更加扩大了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 围,为钢筋混凝土的防护工程、压力容器、海洋工程等 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2)轻质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轻骨料(陶粒、浮石等)混凝土 和多孔(主要是加气)混凝土得到迅速发展,其重度为 1418KN/m3。 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耐西涅成功地将高强钢丝 用于预应力混凝土,使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得以在 工程实践中成为现实。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在19世纪80年代已提出, 但是当时因钢筋强度偏低及对预应力损失缺乏深入 研究,使预应力混凝土未能成功地实现。预应力混 凝土的广泛应用是在1938年弗耐西涅发明锥形楔式 锚具(弗式锚具)和1940年比利时的门格尔发明门 格尔体系之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得到根 本的改善,使高强钢筋能够在混凝土结构中和到有 效的利用,使混凝土结构能够用于大跨结构、压力 贮罐、核电站容器等领域中。 四、在结构形式方面的发展 1.钢筋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高强混凝土的发展,促进了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建 筑中的应用。1976年建成的美国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达 74层,高262米。朝鲜平壤的柳京大厦,105层,高305 米,也是混凝土结构。美国、俄罗斯等国在启层建筑中 采用的混凝土,强度已达C80C100。美国西雅图市的 Two Union Square大厦(58层)60%的竖向荷载由中央 四根直径为10英尺(3.05m)的钢管混凝土柱承受,钢 管内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135。 2.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桥梁,特种结构、水利工程、海 洋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各个领域内的发展 1875年法国莫尼埃曾主持修建过一座长达16m的 钢筋混凝土桥,1983年巴西建成主跨为440m的预 应力混凝土斜拉桥,1997年我国在四川万县建成主 跨420m的混凝土拱桥等。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瞩 目成就这里不再一一不列举了。 从1925年德国第一次采用折板结构大型煤仓开 始,薄壁空间结构逐渐在屋盖及贮仓水塔、水池等 构建物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在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方面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前,将钢筋混凝土视为理想弹 性材料,按材料力学的允许应力法进行设计计算 。但从20世纪初即开始了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考虑材 料塑性性能的研究。前苏联在1938年颁布了世界上 第一本按破损阶段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规范, 标志着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的实用方法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钢筋 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理 论也取和了很大进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在 双向板、连续梁及框架的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 普及与计算力学的发展,将有限元法用于钢 筋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与设计计算,大大促进 了钢筋混凝土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发展。 在结构的安全度及可靠度设计方法方面, 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本上处于经验性的允 许应力法的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世界 各国逐步半经验半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概率论数理论统计学 为基础的结构可靠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使结构可靠度的近似概率法进入了工程设 计中。 0.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特点的学习 方法 一、本课程主要教授的主要内容: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主要是对房 屋建筑与公路桥涵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 性能、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等问题进行讨论。 主要内容: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能,它是学 习以后各章的基础。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计算混凝土构件的裂缝、 变形和耐久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主要是对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计 算方法和构造要求等问题进行讨论。 具体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设计。对 应的后续两个课程设计。 二、课程特点及学习应注意的事项: (1)混凝土结构通常是由钢筋和混 凝土结合而成的一种结构。 钢筋混凝土材料与理论力学中的刚 性材料以及材料力学、钢结构力学中 理想弹性材料或理想弹塑材料有很大 的区别。为了对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 能与破坏特征有较好的了解,首先要 求对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要很好地 掌握。 (2)混凝土结构计算公式具有经验性: 混凝土结构在裂缝出现以前的抗力行 为,与理想弹性结构相近。但是在裂缝出现以 后,与理想弹性材料有显著不同。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还与结构的受力 状态、配筋方式和配筋数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暂时还难以用一中简单的数学、力学模型来描 述。 因此,目前主要以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试验 与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进行分析,许多计算公 式都带有经验性质。它们虽然不那样严谨,然 而却能够较好地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性能。 (3)明白分析公式与设计公式之间区别,了解和 掌握我国当前有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技术和经济政 策。 工程实际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建筑结构上的实 际荷载和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师附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文学概论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商场员工内部偷盗培训
- 化疗局部毒副反应的护理
- 抢救病人护理工作流程
- 2025短期合同工的劳动合同示例
- 2025标准城镇住宅装修合同范本
- 【8物(粤)期中】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含答案)
- 劳务合作协议书(个人咨询版)
- 医院手卫生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件)高中物理
-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小螃蟹找工作》
- 施工环境保护培训课件
-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 ZXR10 M6000-S路由器硬件手册下册
- 油性油墨分析报告
- 公路物流运输项目整体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成人体验馆管理制度
- 马克思的生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