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生态涡阳 营造平原绿洲 -涡阳县造林绿化自查报告涡阳县属于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北纬3327至3347,东经11553至11633之间, 系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全县辖24个镇,一个国有林场,673个行政村,3187个自然村;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人口148万。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公路绿化十佳县”、“国家级首批生态示范区”、“全省绿化模范县”等称号。境内横贯东西的涡河将全县自然分割成涡南、涡北两个区域;除东北部有龙山和石弓山等七座不足10平方千米的岛状残丘外,其余皆为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太阳辐射能量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步、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特点;土壤由砂礓黑土与潮土两大类组成,适合杨树等多种暖温带落叶树木的生长发育。近年来,涡阳紧紧围绕“唱响老子品牌、建设生态涡阳、打造特色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动力,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平原农区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一、造林绿化现状 涡阳县作为平原绿化的先进单位,在国家绿化委员会倡导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号召后,在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的同时,展开了新一轮城镇绿化美化工作。按照国家绿化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县”评选工作的通知和等相关文件的通知精神,涡阳县林业局、绿化办和城建局园林所分别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县植树造林和城镇绿化状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全县有林地面积达4.2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22.0%,活立木蓄积量260万立方米,林业产值3亿多元。建成以铁路、省道、县乡公路、乡村道路为重点的绿色长廊900公里;涡阳县现有农田13.2万亩,适宜建设农田林网的面积12.9万亩,建设农田林网12.3万公顷,占适宜建网率建网面积的93.1%;县城区绿化覆盖率40.69%、绿地率38.4%、人均公共绿地10.6平方米;村屯绿化覆盖率53.2%;义务植树的适龄公民105万人、参加人数96.1万人、尽责率 91.5%;义务植树建卡率96%。已经具备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的条件。1、林业建设方面涡阳林业建设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80年代结构调整,90年代完善提高和新世纪以来的全面发展四个阶段。80年代后期以来,我县积极引进和推广栽植南方型黑杨,围绕镇村、道路、沟河和农田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林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近几年,实施的绿色长廊二期工程、平原绿化建设以及退耕还林、长防林、速丰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促进了林业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基本形成以“农田林网为主体,沟河堤坝为骨干;城镇绿化为景点,道路绿化为主线;落叶常绿相结合,成片造林作镶嵌;木材加工产业链,三大效益齐展现。”的林业建设格局。2、城镇绿化美化 涡阳县城镇绿化美化工作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建设,已经初具雏形。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公共绿地建设成效显著。按照见缝插绿的原则,建成尚武塔、文化广场、烈士陵园等绿地、游园30余处。这些布局合理、分布均匀的绿地,有效地改善了城区人居环境,方便了市民晨练、休闲和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二是道路绿化特色明显。中心城区向阳大道、西一环大道等道路,行道树以法桐为主;紫光大道西段以速生楸树为主;乐行路以栾树为主。树干粗壮挺拨,冠大荫浓,构成了庞大的林荫路系统,成为涡阳县城绿化的特色。按照树种多样、色彩丰富、乡土为主、栽植大规格苗木的原则,先后完成了东环路、淮中大道、乐行路、站前路等10余条道路的绿化工作,并通过大规模拆迁违章、临时建筑,完成了紫光大道的整治绿化。道路绿化已形成点成景、线成荫、带成廊、片成林、相互交织的有机整体。三是单位居住区绿化稳步发展。根据不同庭院和小区情况,依形就势,充分利用楼间、屋顶等空间,让能绿的地方都绿起来。新建和居住区严格按照规定留足、建好绿地,做到建一楼绿一片,建一区绿一方。现有单位、居住区积极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活动,挖掘潜力,扩展绿化空间,提升品位档次,不断加快绿地的补充改造和完善,实施拆墙透绿、拆违(危)建绿、见缝插绿、破硬造绿、立体绿化等方式整治提高,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两年来,先后有城关中心校、地税局、涡阳四中、检查院、倚翠园、怡和园等二十多个单位、居住小区进行了高标准庭院绿化。四是大环境绿化成绩斐然。已经建成新的县行政服务中心占地近10公顷,绿地面积占90%;正在实施的老子文化生态园一期投资约3亿元,将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的风景区;正在扩建中的葛沟公园核心区占地面积5.5公顷,工程投资约1000万元;依托全民义务植树和县财政每年1000万元的投入,相继实施了城乡林网、城乡公路等大环境绿化,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二、发展模式、效益农田防护林体系是平原林业建设的主体,在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其过程可分为三个不同模式阶段。一是随意栽植时期:1970年代以前,农民或生产队在耕地边缘和“四旁”自发的栽植树木形成防护林林。农田林网建设伴随着农民获取木材、果实的需求程度而自由发展,即随意栽植不规范的农田林网。二是规范模式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聘请规划设计人员,开展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按照规范化模式建设农田林网,为以后涡阳平原林业再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综合体系时代:以上世纪80年代后形成的农田林网为骨架,把“四旁”植树、片林(用材、经济林等)融为一体,建成主要模式有林(杨、果、桐)粮间作、林药间作、林苔(干)间作、果菜间作、多林种景观型模式、乔灌结合型、林菌混合型、林菜结合型、林禽种养结合型、林畜种养结合型。点、片、带、网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平原林业建设不仅能够生产木材、果实及林副产品,而且还具有强大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据测算全县整体林业效益为47.3亿元。其中:林业生态效益27.3亿元、林业经济效益20.0亿元。一是林业生态效益:根据全国1993年的生态经济价值核算结果,推算涡阳县森林生态经济价值。每年仅林木涵养水源、林木对固定CO2、林木供给O2的经济价值就高达27.3亿元。(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二是林业经济价值:据测算,涡阳县平原林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0亿元,其中:因林木保护作用而产生的农作物增产效益就达2.7亿元、木材的经济价值17.3亿元。三是林业社会效益:涡阳县平原林业日趋发展,提高了全民绿化意识、改善了全民的生活质量、支持了畜牧业的发展、减少了对外地木材的依赖、促进木材贸易和加工业发展。三、造林绿化举措在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和发展高效平原林业过程中,我县的具体做法是:1. 加强领导是关键涡阳县自上世纪70年代号召全县广大干群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不断强化党政领导。大到林业的长远规划,阶段性的林业设计,林业建设的五年计划、每年度的林业生产意见的制定;到每项具体林业规划设计的实施,都离不开县、乡、村三级强有力的党政领导;小到每年的造林整地挖穴,树苗的采购,苗木的栽植,树木的管护都一直渗透着领导的关怀和直接参与。特别是新的林业建设工作开始时,由于以前没有做过,群众的不理解,工作难度很大,需要领导去做过细的工作。每逢大的林业项目实施,资金和劳力往往是最大的问题,需要领导去费心考虑,想方设法解决困难。总结涡阳县平原林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强化领导的过程。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受利益的驱动,广大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已今非昔比,有很多的事务已经不要领导考虑了,只要领导把握国土绿化的大方向和为林农提供政策指导、技术服务、市场信息即可。2、强化宣传是引导坚持以宣传引动林业发展。主要做到三个“利用”利用现代媒体,加大宣传。在广播、电视两台常期开辟林业专题节目,及时在适宜的季节把群众急需的林业实用技术制作成短片,在广播、电视两台持续播放;建立林业信息网络平台;开通“9612121” 声讯咨询台,农民每月仅花一元钱任意拨打咨询电话,了解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生产技术和新的信息;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加大宣传。为把林业技术和法律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2006年10月,县林业局林缘情艺术团应运而生。一批离退休老同志怀着对林业的热爱和执着,把林业技术和法律知识编成百姓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艺术团走街串巷,进社区、入机关、下地头,传播林业技术、法律常识;利用国民教育阵地加大宣传。近两年来,在宣传部协调下,林业局、广电局、教育局、文化局、团县委、县妇联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了“小手牵大手”爱绿护绿活动和“我与小树同成长,倡导生态文明新风尚”活动。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青少年学生通过认养树木,由过去损坏树木变成自觉爱绿护绿。同时也牵动家长和亲友参加到植树护绿行动中,达到“一校牵万家,人人齐护绿”的效果。3、资金投入是源泉资金是工程建设的保证,几十年来,涡阳县始终坚持“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坚持群众拿大头,地方财政和业务项目出小头。为了搞好全县的林业建设,县政府每年都拿出近百万元资金用于林业建设的以奖代补,近几年还为乡镇配备了挖穴机、高枝锯和机动高压喷雾机,解决了整地挖穴、树木整形修剪和林木病虫防治的难题。每逢有新品种需要引进,县内主干道路的绿化,重大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的清查和重大林政活动均由县政府出资。在业务部门挣得的项目中,2000年以来实施的长防林林建设项目和退耕还林项目为农民挣得造林资金近700万元;为森鑫木业争得林业贴息贷款600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在大规模造林方面,我县坚持“一主六辅”机制来集聚资金,发展林业生产。一主即“一事一议”为主,规范操作,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六辅即:政府奖补。县政府对林业生产考评后实施以奖带补,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项目支持。整合涉农项目,作为奖励,侧重安排到林业生产先进乡镇;以土换树。把挖沟打塘多余土方变卖用于造林;拍卖树穴。将新挖树穴,本着树穴随地走为主的原则,公开拍卖,集聚造林资金;以树换树。把新栽的树卖掉树权,弥补造林费用;砍伐预留。树木更新时,预收砍伐育林资金,用于新建林网。通过“一主六辅”投入机制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林业生产发展资金不足的大问题。2006年以来,我县采取大户承包、租赁、拍卖、公司+农户+基地等形式,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大力推进全社会办林业。据统计,目前我县非公制林业规模近0.67万亩,投入资金5000万元,其中面积在6.7公顷以上的造林大户就有200多个。由于杨树原木的价格持续攀升,农民从栽树中尝到了甜头,投资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经由“要我栽”,转变为“我要栽”,植树造林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思想问题解决了,农民出钱买树苗和栽树成为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有了资金作保障,发展植树造林、实施国土绿化也就有了源泉。4、科学规划是依据涡阳平原林业自起步之日,一直十分注重林业的规划设计工作。早在上世纪70年代涡阳林业刚刚起步,县政府就专门请来了安徽省林业规划设计院的专业人员,历史三个月,对全县2107平方公里的涡阳大地进行了“方块田式”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把全县的林带分成四级,基本网格面积13.3公顷左右。在此基础上,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平整土地工作,开展了大规模农田林网建设,为以后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从1975年起,每到五年计划开局之前,都组织技术人员编写新的五年规划,回顾上五年的建设情况,制定下五年的行动纲领和林业建设重点工程。在每年的秋季,林业局都组织编写全县下年度的林业生产意见,意见在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务扩大会议后,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到基层,供各乡镇执行。也正是有了科学翔实的林业规划设计和认真的实施,才使得涡阳国土绿化工作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5、推广科技是促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技在林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近年来,涡阳县在优化林业第一产业方面,一是:重点推广了南方型黑杨品种,诸如I69、I72以及涡阳人自己培育的“中涡一号”杨等,为发展高效林业夯实了基础;引进了美国竹柳、速生楸树、杂交杏李、柱状苹果、北海道黄杨等优质乡土树种和高产速生树种,促进了混交林建设和平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引进推广了杨树“四大一深”栽植技术和若干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大大提高了植树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三是:大力引进和推广实施的以宽窄行造林、树木施肥、枝干纵伤、病虫防治为主要措施的林木抚育管理技术,不断加快林木的生长速度和造林成果的巩固。四是:引进和推广了树木微孔注射技术和杨树“长得快”等七种新型树木促长剂,极大的丰富了促进树木生长和防治病虫的手段。五是引进推广多种高枝锯和高枝油锯等树木修剪工具,大力开展了黑杨的整形修剪工作,为培育大规格无节良才夯实了基础。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加快成果转化,持续加大林业先进实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全面提高了林业整体质量和综合利益,有力保障了国土绿化的强劲发展态势。6、植树造林是基础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以来,涡阳县始终以坚持高标准平原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为己任,并为之矢志不移的开展了以“农田林网为基础,四旁绿化为重点,村庄绿化为突破,片林建设为提高”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多年来,始终坚持“谁造林、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并以利益机制作杠杆,把林农、林业实体和林业技术人员等投入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积极引导、鼓励资金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营造林事业和民营林业。截至到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12.3万公顷,护卫着全县93%的农田;完成全县境内涡河、包河等集水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3条大型河坝,以及全县67条主要支流堤坝的造林任务,完成造林面积0.8万公顷;完成全县近3187个自然村庄的村片林建设任务,造林绿化面积达2.8万公顷;全县发展规模造林大户450个,造林近0.3万公顷;完成了全县集镇的绿化工作。7、义务植树是增量为了保证义务植树年年落实到实处,我县制定了涡阳县义务植树管理制度,在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植树造林具体任务,在每年的植树节前,县六大班子负责同志一齐出动,一方面亲自参加义务植树,另一方面及时为造林绿化解决种苗筹集、劳动力安排、资金落实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注重抓典型、树样板,在点上指导全面工作,县六大班子领导都有自己的绿化点。由于领导带头,责任明确,发动广泛,措施得力,全县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都占适龄公民91.5%以上,都能较好的完成义务植树任务。每年城区公共绿化地带由城建局具体负责规划设计,指挥施工,县直机关人员出资金;农田林网由所在乡镇制定规划,落实适龄公民人均3-5棵的植树任务,落实地段,限期完成;无造林任务或无宜林地的地方,适当让公民完成相当于3-5棵劳动量的采种、育苗、抚育等任务量。近几年的年度适龄公民105万人,参加义务植树参加人数101.5万人,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91.5%,义务植树建卡率95.6%。近年来,对县境内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登记,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并实施了古树名木复壮和挂牌保护。适龄公民为保证义务植树所在树木的效益,全县狠抓了科学造林,栽植大苗壮苗,采取挖大穴、浇大水、施大肥的举措,使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义务植树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基地化。8、病虫防治是护航 林木病虫害是林木的的大敌,被称为无烟的火灾。涡阳林业史上第一代大官杨人工林就是因为光肩星天牛的猖獗危害,使多年的林业建设成果几乎毁于一旦,教训十分深刻。上世纪70年代末,涡阳县林业局就成立了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由其负责全县的林木病虫预测预报、防治技术指导和林产品检疫工作。多年来,森防站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国家级的标准站,并成为首批国家级的林木病虫测报点,配备了大量的森防基础设备。完成了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的建设,购买了工具车、森防车载系统、森防布撒器、树木微孔控释缓释浅层注射器,利用县电视台的专题栏目发布病虫信息、介绍防治技术,设立了林木病虫咨询台供林农寻医问药,对林农提出的问题随时给予答复。对突发性和应急工程项目的有害生物防治都有林业局森防专业队承担。全县做到了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无明显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做到有病虫发生但不成灾,确保林木病虫防治做到万无一失。已连续8年连续实现森防目标达标管理。9、项目工程是带动 1983年至今,涡阳县先后实施了“平原绿化达标”、“二期平原绿化”、“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林业二次创业”、“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配套项目”、“泡桐袋蛾综合防治”、“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林木系统测报”等系列工程。所实施的营林项目工程,不仅为我县注入了造林资金,还引入了新的造林树种、新的造林技术和新的林木抚育技术。使全县造林面积得到大幅增加,林木生长速度大大加快,林木蓄积量大幅提高;所实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测报工程,为我县带来了防治经费,引进了新的防治药剂和新的防治技术,为林业建设成果的巩固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总之,林业项目工程的开展与实施为我县国土绿化注入新的活力,树立了样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有力的推动了涡阳国土绿化再上新台阶。10、盘活林权是动力涡阳自实施土地承包制以来,一直在寻找盘活林木所有权的问题,想方设法来提高广大业主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长期坚持“树随地走,谁栽谁有”原则。为更有利与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积极性,于1997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盘活林地林木所有权的若干意见。一是在坚持林地权归属于集体的前提下,采取以“租赁、承包、拍卖、合作”等不同方式进行林地的合法经营;二是林木所有权可以“出让、流转、抵押贷款、合法继承”。进入2007年以来,全县开展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所有的林木分包到户,并以林权证的形式予以法律保障。大力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周密组织,认真落实,广泛调动县、镇、村、组四级工作积极性,有条不紊地按期完成林改主体改革。共完成集体林权勘界面积0.6万公顷,核发林权证6927本,发证面积为91;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流转与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业主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1、依法治林是保障在发展林业中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一手抓造林,一手抓管护,取得良好效果。主要做法:一是执行政策到位,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树随地走,谁栽谁有,合栽共有,可以继承,允许转让;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间,及时出台了林地、林木作价转让和宜林荒坝、荒滩、荒坡拍卖办法。二是订立护树公约,兑现奖惩,凡毁坏幼树一棵,栽活三棵,赔偿伍拾元;盗伐成材树一棵,栽活三棵,赔偿五倍,触犯法律的依法惩处。三是壮大护林队伍,全县有护树员3320人,定责、定权、定报酬。四是城镇绿化实行“门前三包”,路长、段长、院长负责制。五是严格履行林木采伐审批手续,严格执行限额采伐规定。我县结合林木管护新情况,先后出台了涡阳县林木管护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林木管护的布告,林木管护工作逐步迈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六是每年四月在全县开展“爱林护树月”活动,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对新栽幼树进行抚育管理。形成群管与专管结合、法制与教育结合的林木保护格局。七是涡阳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于2008年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县范围的古树名木进行了细致的普查,并且实施挂牌保护;对生长势弱的古树名木进行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注干施肥、补充微量元素等项促壮措施。八是林业局全体执法人员全体参与林政执法工作,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交警及乡镇派出所民警协助林业警察办理乱砍滥伐、盗伐林木和无证运输木材及其制品的案件。2006年以来,先后开展了“飞鹰行动”、“绿盾行动”、“绿箭行动”、“抓逃犯破大案”专项行动和“打盗抢抓逃犯”等专项行动,针对发案率较高的地段,林业局积极协调公安局、交警、乡镇派出所和村治安联防队员,联合行动,协力配合,形成强大的、不留死角的林木管护和执法网络,形成合力严厉打击破坏林业的违法犯罪分子。12、发展产业是增效林业产业化建设是将林木的栽植、抚育、管理、采伐以及林木、林副产品的加工,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的作用形式,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以带动规模小的农户走入林业产业大市场。经过多年持之以衡发展生态林业,涡阳县林木蓄积量260万立方米。在林木资源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发展木材加工业对实现林业产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涡阳县原有的木材加工企业多以家庭作坊式的初级加工为主,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好、资源消耗的多、综合利用的少。为此,应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涡阳县重点发展和扶持了一批林业骨干企业,像涡阳森鑫木业公司,由林业业务主管部门扶持贴息贷款600万元,在厂区扩建后马上着手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在原加工生产胶合板材的基础上,新增添了出口产品“地毯钉条”生产线。目前,该企业的加工规模、产品质量大大提升,绝大部分产品已走出国门。其它加工企业,像楚店振环切片厂、在原有的一条木片旋切生产线进行生产的同时,前期引进了劈柴机,以备加工树木根系,近期该厂将从东北林业大学引进“智能型伐根清理机器人”,挖掘全县被废弃的树木根系,生产旋切木片。既保障了原材料的供应,又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废弃的林木资源。涡阳县每年采伐树木15万立方米,其中:年限额采伐量10万立方米,农民采伐房前屋后的树木约5万立方米。每年采伐的树木大约在45万株左右,留在地下的树木根系折合木材1.53.0万立方米,仅按薪炭材价格计算折合420840万元。由于目前树木伐根清理的很少,一般留在采伐迹地任其腐朽。庞大树木根系,长期处自然消亡的状态,实在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无论对再造林还是对幼林抚育均不利于操作。把林木根系采集出土,然后再加工成木片后的产值会有较大提高,新兴茂胜板业等都不同程度地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更新,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近全县又有6台套的木片旋切设备投入到枝桠材、树根和废弃木材的利用当中。近期全县还有一大批有矢志士在等待着森威板业试产后,将积极的投入到木材的初级加工之中,为森威板业生产提供原材料。13、筑巢引凤是提高涡阳县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果断制定优惠政策,实施以林招商、以林促商。2006年9月成功引进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浙江珠光集团在涡阳兴办了安徽森威公司。该公司同时设立两个分公司,一个是负责基造林基地建设的森威木业公司,一个是负责生产加工的森威板业公司,总投资近4亿元。森威板业公司主要进行木材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设计规模为年产15万m3的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地板和10万m3的高度密板、出口包装箱板等。一期工程进行胶合板、细木工板的厂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