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夏季高产鱼池及水质调节.doc_第1页
精养夏季高产鱼池及水质调节.doc_第2页
精养夏季高产鱼池及水质调节.doc_第3页
精养夏季高产鱼池及水质调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季高产鱼池的水质调节精养高产鱼池是大规格、多品种、高密度的立体化养鱼池,鱼池水质调节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长,投饵量大,水质容易变坏,水质调节就成了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1、适时加注新水。是调节水质的重要措施。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某些营养盐类,如铁、锰、硅等,还可以冲淡水中的有机物质,包括生物代谢的有毒物,在79月鱼的生长旺季,一般鱼池每710天就要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若池水恶化或浮游生物组成失衡时,应先放出原池水的13或23后,再加注新水,如池中发生缺氧泛池,紧急加注新水可以有效地解救。2、适当追施化肥。适当追施化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供鱼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从而改良水质。因此,夏秋季施肥应以化肥为主,少施有机肥,一般在水质清瘦的池塘中,每亩每次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每隔57天施一次,若要施有机机肥,必须充分发酵后,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减少23的用量。3、用药物改良。一些养鱼密度大,又不能经常换水的池塘,应定期施生石灰调节水质,减少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毒害。每次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15公斤,加水后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进行一次。光合细菌具有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的优点,还可以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特别适用于高产鱼池,使用浓度首次为5ppm,以后为3ppm,每20天全池泼洒1次。鱼池中浮游动物过多,可用敌百虫杀灭,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0.5毫克;蓝藻过多,可用硫酸铜抑制,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毫克。4、种水生植物改良。在鱼池中适当移植一些浮萍,水葫芦,既可改良水质,又可为鱼类提供栖息的场所,还可为草食性鱼类提供优质青饲料。移植这些水生植物,可先在池塘用竹竿或木杆拦截一块水面,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然后将浮萍,水葫芦移植其中(浮萍一般每亩水面移植1520公斤)。5、搅拌塘底和开增氧机。一般15天左右搅动1次塘底,人可以下塘用脚或用长柄耙子搅动鱼池底池,也可以在岸上拉铁索拖动底泥,搅动塘泥最好在天气晴朗和没有风的日子进行,避免鱼类泛塘。使用最普通的水质改良机械是增氧机,其中以叶轮式成功效果最好。每亩水面按0.60.3千瓦配备,开机增氧可使水体对流,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注意在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天气半夜开,每次开机时间为14小时。 精养鱼池水质调控措施精养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如果水质管理不善,长期不加水、不换水,也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池鱼泛塘和暴发鱼病,轻则抑制池鱼的生长,重则引起鱼类死亡。做好池塘水质调控的工作,是加快鱼类生长,减少病害发生,提高饵料利用率,取得稳产、高产的关键。 一、管好水源 水源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它决定着水质条件和养殖成败,水源选好管好就决定了水质的基本条件。要做好水质调控,首先要了解水体的水质参数,它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毒性、总氮、亚硝基氮及盐度等。淡水养殖水体最适宜的pH值为7585,当pH值下降到7以下,则应采用生石灰来提高pH值,如发现pH值超过9以上时则及时加注淡水进行调节。溶解氧必须控制在5mgL以上,水体溶氧丰富,微生物可将一些有毒代谢产物如氨氮、硫化氢、甲烷等转化为无毒或微毒的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碳等。水体轻度缺氧虽不至鱼虾死亡,却能使其出现烦躁、呼吸加快等症状,导致生长速度放慢;严重缺氧则可致其死亡。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饲料、肥料及水生动物的排泄物等,这就要求在养殖初期注意清理水体,搞好饵料、肥料的投放;养殖中后期可使用适量的沸石粉改善底质,吸附氨氮,降解有机物。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应控制在01mgL以下,CO:不超过2025mgL,硫化氢不超过02mgL,浮游植物量在20lOOmgL。对于水源还要求水源稳定、充足、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同时要求注排水方便,且单注单排,在注、排水口处要建好拦鱼网具,既避免敌害生物及野杂鱼入池,又可防止逃鱼。水源进入养殖池前要在蓄水池中过滤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25309生石灰或19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全池泼洒,需杀灭虫害时,还可用059敌百虫(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二、生物调控利用生物的方法,可以调整鱼塘养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合理移植水生植物调控水质。水生植物作为水体初级生产力,可以控制鱼塘藻类等生长,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各养殖者可根据鱼塘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水体中合理引进移植轮叶黑藻、鱼腥草、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调节水体水质。但注意不可盲目引进,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移植水生动物调控水质。水生动物是水体中的“消费者”,适当移植可促进水体生态系统平衡,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如套养鲤鱼、鲫鱼可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部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污染发生的几率;套养青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螺蛳等生物对水体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消耗;套养鲢鱼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资源,控制水体肥度,从而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套养鳙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轮虫;套养草、鳊、鲂鱼可以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净化养殖环境;套养黄颡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锚头鳋,减轻水体污染;套养鳜鱼、乌鳢、鲈鱼等可以有效控制水体中野杂鱼虾的生长繁殖,减少与主养鱼争食争氧的竞争压力。同时,可以采用微生态制剂科学调控水质。微生态制剂就是利用假单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治理水质污染,降解鱼类排泄物、残存饵料、鱼虾尸体、化学药物产生的有害物质浓度,促进水质良性循环。 三、合理施肥肥料多寡既影响着鱼虾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在养殖时,也可以通过适度培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培育出良好的水质,辅助鱼虾生长。一般56月份以施有机肥为主,每710天一次;79月份以施化肥以主,每4鱼池水质调控措施6天施肥一次。对于养殖鲢、鳙等为主的池塘,应根据池水水质情况及天气情况施肥,一般要求水质透明度在25era左右,水色应以茶褐色为佳。同时应注意一次施肥量不宜过多,注重少施勤施。人畜粪等有机肥,每次每亩可施100150kg;化肥每次每亩用尿素lkg或硫铵15kg,加过磷酸钙115kg。四、定期注水高产精养池塘的水质要求“肥、活、嫩、爽”。水源充足的池塘,可依据透明度的高低来确定是否加水或换水。一般精养鱼池的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cm之间。池水水色过浓,透明度低于20cm,可排出部分老水,加注部分新水。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鱼塘中残饵、污物较多,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水质变化更快,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cm;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鱼池塘水色淡些,每710天左右应灌新水一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520cm,在夏季池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每次的换水量应为原池水的13左右,不能大排大灌,使池水的理化因子剧变,换水时池水与水源的水温差不能超过正负2,否则会使池鱼产生应激反应,引发疾病。五、适时增氧精养鱼池在养殖的中后期,由于池水有机质含量较高,池底有机物的耗氧量增加,缺氧是十分常见的现象。适时开启增氧设备,不仅能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打破水体分层,补偿氧债,减少鱼池中溶氧的昼夜变化和晴天上午水层分布的差异,增加和平衡整个水体中的溶氧量,稳定池水的酸碱度,而且还能有效排出水体中的氨、氮、甲烷等有害气体,并促使池水中的有机物在好氧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无机物,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抑制厌氧细菌的繁殖,降低厌氧细菌的危害。一般5亩左右的鱼池须配备一台3.0kW的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阴天次日凌晨开机,阴雨连绵季节在半夜开机,而傍晚及阴雨天白天不开机。六、搅动底泥在高温季节,池塘底部的有机质在细菌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池水底层缺氧,促使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使池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定期翻动底泥,可促进池底有机质分解,释放出吸附的有害气体,减少细菌厌氧呼吸所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一般每间隔一周左右,在晴天中午翻动底泥,每次翻动池底13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老池塘在翻动底泥后,会引起原生动物和轮虫暴发,导致水质突变,造成死鱼,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g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进行杀灭。七、药物调节在鱼塘中定期使用生石灰等药物,可起到净化水质、调节水体的pH值、改善养殖环境和预防鱼病等重要作用。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时,一般每半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20kg化水全池泼洒一次。池水因水质过浓,蓝藻繁殖过于旺盛,形成水华,致使池水酸碱度偏高,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79硫酸铜全池泼洒,控制蓝藻的过度繁殖。精养池塘在养殖的中后期,会出现原生动物突然大量繁殖,造成浮游植物数量锐减,酸碱度降低,溶氧下降而使池水变成灰白水或红水,若在施救不及时有可能造成全池鱼死亡,此时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O71.0g晶体敌百虫进行全池泼洒,杀灭池中的原生动物。如果池中有机悬浮物过多,可按每立方米水体使用2025kg沸石粉全池泼洒,降低有机物耗氧量和增加水体的透明度。在鱼类发生浮头时,亦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八、强化管理鱼池时常因水质过肥、天气闷热而缺氧浮头,极易造成死鱼现象。要加强预防,一般每天巡塘三次以上,重点时期在黎明、中午、黄昏,严格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