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HANGHAI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UNDERGRADUATE PROJECT (THESIS) 题 目: 组织合法性视角下关于上海汽车零部件 行业流通协会的研究 学 院 社会学院专 业 社会学学 号 08124455学生姓名 杨 旭指导教师 袁 浩起讫日期 2012.3.52012.5.636目 录【摘要】1ABSTRACT2绪 论3一、研究背景、内容及目标3二、研究方法4文 献 综 述4一、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5(一)NGO5(二)行业协会定义5(三)社会学视野中:关于合法性界定与NGO合法性探索5二、行业协会合法性研究概述7(一) 行业协会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7(二)关于行业协会合法性的来源与实证研究7(三) 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垄断,是遏制?还是催生?9调查资料与分析10一、相关研究资料整理10二、调查报告分析:11(一)传统的两项合法性来源支撑:政治与社会合法性12(二)仲裁权的获得与运作:专业权威对合法性构建的支撑18(三)上海汽车配件行业流通协会与A汽配城关系研究23结 论28结 语30参 考 文 献31附 录33致谢信36 【摘要】 国内汽车行业的日渐成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汽配行业尤为突出。但由于中国汽车行业本身起步较晚,缺乏汽车部件核心技术,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处于缺乏规范的处境,存在诸多问题。故上海汽配龙头企业进行多种模式尝试,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联合业内企业成立具备可制定产品技术标准、规范业内市场等功能的行业协会:上海汽车零部件类行业协会。以解决当前行业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本文试通过对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的协会规章制定及主要职能业务:汽车消费质量纠纷专家鉴定站的个案研究,运用合法性理论、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在组织合法性的构建过程中组织行动策略,并基于此项研究探讨一般业内大型企业通过对行业协会控制以构建自身组织合法性的可能性、阻碍因素与现实意义。【关键词】:汽配行业 行业协会 合法性 正当性 ABSTRACTThe domestic auto industry is mature day after day to driv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auto industry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But because of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started late, the lack of core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parts, auto parts industry has been in the lack of a standard situation, there exist a lot of problems.The Shanghai auto parts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a variety of models attempt, actively with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 joint industry enterprises set up with can develop product technical standard, normative industry market function of the industry association: auto parts industry associa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current industry is facing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hanghai Auto Parts Industry Association Association Rule and main functions of business: car consumption quality dispute expert appraisal station case study, using the theory of legitimacy, organization sociology, economic sociology and other related theory to undertake an analysis, discuss Shanghai Auto Parts Industry Association in circulation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construction process organization action strategies, and based 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general industry large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industry association to build its own control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the possibility of barrier factor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the Shanghai auto industry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were reasonable prediction.Keywords: Auto parts industry ,Industry Association,legitimacy,validity 正文绪 论 一、研究背景、内容及目标自70年代改革开放起,中国以一汽为代表的一批国产汽车工业相继崛起,中国汽车工业正式起步。2005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国际各大汽车品牌争相涌入中国市场。中国汽车保有量一直呈上涨趋势。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市场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汽车部件核心制造技术,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处于缺乏规范的处境,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面对汽配市场诸多问题,中国各大汽车工业支柱城市的汽配市场进行多种模式尝试,试图联合汽车生产商、政府相关部门、汽配生产商成立相关标准裁定机构:汽车零部件类行业协会,以解决汽配行业现有问题,但因为市场不成熟、缺乏政府支持等原因,困难重重。XX汽配城集团有限公司现是上海年交易额(50亿)最大、占地规模最大、品牌最为齐全的汽配综合市场。根据十七大“发展现代服务业”经济政策引导,公司现正进行三期改建,内部调整以配合产业模式升级。由其牵头,成立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APCTA),以制定汽配产品标准与解决汽车零部件质量纠纷为主要功能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NGO)。随着中国市场市场经济的发展,NGO作为民间的自治性的功能组织,在市场调节整合、社会规范、社会矛盾化解、就业途径拓宽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协会与经济发展相关度高,与企业联系紧密等特点,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一直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康晓光、贾西津、徐中正等国内相关学者分别就行业协会定义、章程制定、组织权力机制、协会惩戒权问题与政府合作策略及在社会经济转型中意义影响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合法化化有效途径及三种权威类型。此后,社会学学界对于马克思韦伯合法性的权术性追求进行评判与发展,在哈贝马斯认为,合法性不应被单纯理解为大众对于国家政权的忠诚和信仰,合法性不是也不会来源于政治系统为自身的统治所作的论证或证明。哈贝马斯要求对一种政治统治是否具有合法性作出价值提问,即一种政治是否包含着被认可的价值,才是有无合法性的最好证明。直至今天,合法性理论一直是社会学、政治学领域讨论的经典话题。本文试通过研究文献资料收集与访谈资料整理分析,从宏观的组织决策分析与合法性理论逻辑出发,探讨上海汽车配件行业流通协会通过与政府合作;会员契约达成;专业权威仲裁三个维度,以此作为行业内合法性建构的重要途径。再者,通过一线企业与新兴行业协会发展进程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区域行业的影响来探讨经济组织在获取权威资源与建立自身合法性进程中所采取的组织行为逻辑,并以此讨论合法性建构在经济领域成为多种类型组织目标达成的重要策略的可能性。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质性研究访谈、文献收集、田野调查三种研究方法为主。笔者通过在所研究企业为期三个月的工作实习,作为田野调查资料主要来源部分。笔者以实习生身份参与相关企业的日常工作,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企业的日常业务与组织行为,通过记录企业与所研究组织部分行动,来运用于本次经验研究参考中。在工作期间收集所研究行业协会相关资料与公司相关制度架构,并经过前期对象筛选,对两个具有代表性调查对象:A汽配城资深行业人士与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秘书长进行访谈记录。但由于研究中的非政府组织平时只面向相关行业媒体接受采访,有关负责人在是否接受访谈上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因考虑到在访谈过程中牵涉部分商业机密,故在对研究对象访谈问卷设计上存在一定难度。不能高度确保访谈资料其真实性与关联性。文 献 综 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趋于复杂,资源分配不合理,政府相关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经济活动中行为不断出现违背市场规律与行业发展的失范行为。基于市场发展本身与政府社会管理的多方需求,行业协会开始在中国经济舞台扮演其重要角色。针对上述背景,国内对于NGO与行业协会的研究正逐渐深入,呈现出多元化、深入化与功能化研究趋势。一、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一)NGO最为流行的对NGO的定义是萨拉蒙提出的。他认为,能够应该满足“组织性(organized)”、“民间性(private)”、“非营利性(no-profit-distributing)”、“自治性(self-governing)”、“志愿性(voluntary)”五个标准。康晓光认为,“按此标准则中国内地几乎不存在合格的NGO”。其对于NGO的定义是“功能性”的。(康晓光,2010)(二)行业协会定义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 行业协会界定大致可为两类: 一是以行业内共同利益为导向。吴宗祥认为, 行业协会是以同一行业共同的利益为目的, 以为同行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为对象, 以政府监督下的自主行业为准则, 以非官方机构的民间活动为方式的非营利的法人组织 。二是以更广泛的社会与市场利益为导向。陈金罗认为, 行业协会是由同行业企业自愿依法组成, 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的非营利团体。(吴宗祥,2003)以上两种定义其侧重点与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从不同角度对行业协会成立者、成立目的及其功能予以揭示。第一种定义给趋向于行业利益认同,第二种则是在更宏观的角度揭示行业协会的服务性特点。基于当今市场现状与前者研究可知,一方面基于市场的内部需求,行业协会作为“润滑剂”型的功能扮演,同时,自愿性与服务性始终并存是界定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政府出于社会管理需求层面与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多方面原因,在合作上给以更多的重视。行业协会在与政府合作过程中也在采取针对性策略以获取更多资源,从而出现企业、政府与协会的三方博弈。综上所诉,本文中行业协会定义为:行业协会是以由多个企业或者政府或多方联合发起,在政府监督下自愿发起成立,以同一行业共同的利益为导向, 为同行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非营利的法人组织。 (三)社会学视野中:关于合法性界定与NGO合法性探索马克斯韦伯认为,合法性即社会人心智中存在具有认同意义的普遍信念(或者信仰)由命令和服从构成的每一个社会活动系统的存在,都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建立和培养对其存在意义的普遍信念,这种信念也就是其存在的合法性。合法性是区别与在暴力因素下处于自我保护的屈服。在社会活动系统中,人们对服从来自这个系统上层的命令是普遍信念的行为体现与再强化。韦伯把将发出命令的一方看作是统治者,对统治者命令服从的情况,取决于统治系统的合法化程度,当统治系统拥有的合法性程度高的时候,统治者的命令得到服从的程度也就高。所以,合法性的概念具有了两重含义:(1)对于处于命令服从关系中的服从者来说,是一个对统治的认同的问题(2)而对命令者来说,则是一个统治的正当性的问题。统治的正当性与对统治的认同的总和就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对于正当性的建立与认同正当性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主观的正当性,包括情感的正当性(多表现为情绪的接近、亲和)、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相信一个秩序体现了个人的美学、伦理或其他价值)、宗教的正当性(来自于对救赎需要秩序这一看法的认可);第二类是所谓客观的正当性,包括习惯的正当性(对已经成为过程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的默认,以及心理学意义上可表述为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的从众心理)、法律的正当性(对法律体系无论是出于内心的抑或外在的服从)(马克斯韦伯,P282)。合法性的界定与提出在对一个对象控制另外一个或多个对象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社会学的、心理学上的逻辑支持。合法性经历了从最初的“与法律相一致”, 到韦伯与哈贝马斯的统治者被被统治者所接受、认同的价值, 再到文化多元主义者的通过“承认的政治” 把承认扩展到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平行的承认) 、统治者与被统治群体的关系( “上”与“下”的交互承认) 的内涵变迁。(王绽蕾,2004) 霍艳丽认为,NGO 的合法性关系体现在社会系统内NGO 与其他各要素之间的认同关系。在国家社会市场的分析框架内,将对NGO认同的主体界定为国家、政府部门及其代表人物、企业部门、NGO、社会公众或社会个体。其合法性主要表现为政策合法性、社会合法性和市场合法性三个方面。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我们认为我国NGO 的合法性现状及特点如下: 其一, NGO 合法性关系复杂性、多样性、多元性并存。复合性是指处于转型环境下的我国NGO 面临着不同时段产生的规范的影响。多样性是指城市与乡村间或不同组织影响下的合法性规范不同, 有的依赖理性的原则、条例、规范, 有的依赖情感的互动。多元性体现在NGO 合法性资源来自政府、市场与社会诸领域, NGO 要么受某一领域的影响, 要么受三个领域的共同影响。(霍艳丽,2004) 二、行业协会合法性研究概述 作为一种重要的NGO,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行业整合趋势日益显著,行业协会近年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同样是处于合法性的构建中的NGO组织,行业协会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在诸多研究中,其标准制定机制、惩戒权、裁定权被多次探讨。(一) 行业协会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标准制定是行业协会控制行业,规范市场的重要功能。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ISO IEC 导则,GB T20000.12002)。在 WTO TBT 协议附件 1 中,标准被定义为自愿性文件。在汽车、造船、电子原件等工业领域,特别是尚缺乏国内产品标准认定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相关技术要求与标准的制定对于汽配生产商产品规范、经销商销售各环节及消费者维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行业协会在制定与实施行业标准比政府更具优势。第一,专业性优势。基于协会会员都为该行业专业性生产企业相比于政府,在专业技术方面有更大优势,制定的标准将更加精确;第二,即使政府聘用相关技术人员,其具有程度相当的专业知识结构,但行业协会的成员企业身处工作第一线与市场前沿,对于市场对标准需求的变化与挑战将作出更加迅速的反映。(杨翠英,2007)标准制定是行业协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与核心资源之一,并从专业角度折射出其自身合理性存在的关键因素。(二)关于行业协会合法性的来源与实证研究 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理由来源于经济分析, 存在和发展还必须具备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因为, 行业协会毕竟还是一种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必须为国家和政府部门所承认具备在政治上的合法性; 还应被社会所承认被社会经济个体和社会团体、以及社会个人在心理和行为上所认同和接受, 即具备在社会上的合法性。只有同时具备经济合理性及政治和社会合法性, 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社团性的行业组织才可能存在并健康地发展。(吴丽,2004) 朱玲珑认为,“有些行业协会的管理权既非源于政府的委托,亦非源于法律规定,而是由其成员通过特定机构及特定程序所赋予的”。这一点与行业协会,特别是本文对象-上海汽车零部件流通行业协会的具体情况是近似的。协会这种基于成员的一致同意而获取权力的模式,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可以予以解释与类比。尽管该理论所阐释的是国家机器的产生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但用来解释行业协会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适当的。由于协会本身自愿原则,试图以成员对契约即协会制度的一致认可来消除成员个别异议的不确定隐患,行业协会的产生原因也与此相类似,其根本目的是为在契约的前提下保持业内的规范与控制,以因对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因素。(朱玲珑,2010)在牛宝森对行业协会合法性的实证研究中也提到,“体制外的由民营企业自发形成, 以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和自我服务, 求得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促进企业的发展。体制内的政府转变职能, 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组建行业协会, 在政府的授权或委托下, 承担部分行业管理职能。一般通过体制外途径生成的行业协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如温州灯具商会、烟具协会等都是由行业内企业自发自愿组建并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取得社团法人资格的民办协会。成立这些行业协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克服原先的无序竞争状态。这类行业协会在合法性的取得上, 显然是首先具备了较广泛的社会合法性, 然后才取得行政合法性的。”(牛宝森,2004)同时,从地市级电力行业协会发展来看, 这一类型的行业协会既是在政府的直接倡导和大力培育下, 又是在各类相关经济主体自愿加入的基础上产生的。应当说, 这是结合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特征, 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生存发展机制。这种机制由于同时具备了政治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 这类协会组织在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维护经济个体利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理应可以更为顺畅地发挥作用。 合法性概念的实质就是主体认为客体符合某种规则和行为规范从而承认或接受客体的存在。从理论上说, 社会现象由于具有合法性而得到承认, 但从社会学研究来看, 一切社会现象恰恰是由于得到了广泛认同, 才见证它具有合法性。(吴丽,2004)在经济学前提下,追逐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目的所在,上海汽配行业产品生产不规范,质量良莠不齐,市场秩序混乱;上游生产商利润微薄,中游经销商商品价格与质量差异大;终端修理厂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谋取暴利等,最终影响相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业内企业以协会形式联合并达成一致,是一种规避市场固有缺陷的策略之一。正是通过成员达成了一致契约,组织的制度对于成员的控制与支配是绝对存在的。内部成员在基于合意的前提下形成了相应的契约,也就是章程,成员在作出让渡权力的决定后共同遵守就成为必须承担的强制后果。以上观点可以作为正当性的重要基础,行业协会的权力契约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主观正当性与客观正当性的结合。如果没有契约意识(或者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的诚信意识),在价值合理性上是很难达成一致的;当随着行业协会发展与壮大,及其对行业影响的加深,行业协会客观的(习惯的、法律的)正当性将随之强化,同时对于主观的正当性再强化,两者相互推进,最终推动协会合法性的建构。但契约论的局限性在于:只从群体行为与新制度学说方面角度说明合法性来源,行业协会作为一种当代经济社会中与政府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组织,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下,应从更多的维度探讨合法性来源。上述研究对于行业协会传统合法性作出较为全面的研究,集中于政治合法性与在契约论背景下的社会合法性研究,但在实证研究过程中缺乏具体实例操作的分析与行业协会主要业务职能,如仲裁权的获得,标准的制定等,对于组织合法性的获得相关讨论。(3) 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垄断,是遏制?还是催生? 合法性的建构以不同的形式或程度在不同的领域,如经济、文化,中被运用、演绎。从组织行为目标性的角度出发,只要合法化有利于组织目标的达成与组织功能的完善,即合法化或正当性构建就存在被多元利用的可能,并探究组织决策者更深层次的功利与非功利、个人或非个人的决策动机,从而推到个人对组织的控制,组织作为法人为单位的前提下,组织对组织的控制。秦陪荣认为,行业协会以维护本协会成员的利益为宗旨,而本协会成员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甚至是经常不一致。(秦陪荣,2009)行业协会具有天然的限制竞争的倾向,正如亚当斯密所的观点,同行的经营者们很少聚到一起,即使为行乐和消遣,其谈话也是以共谋大众或者以某种阴谋诡计而告终.同业竞争者更倾向于联合起来,以获得稳定的利润。行业协会还可能被本组织内的强势群体所利用,成为发号其使令的场所。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行业协会也可能被先进入的同业竞争者所控制,成为其阻止新的同业竞争者市场进入的屏障。这样,行业协会为协会成员或行业的局部利益,或者被本组织内优势成员所利用时,行业协会进行限制竞争行为就成为必然。“波斯纳在1970年就指出,所有反托拉斯案例中的40%46%涉及商会。”(秦陪荣,2009) 一旦某行业协会在行业中取得正当性认同,或明确的权力获得,其就具备市场中多数同行企业所不得的稀缺性资源。上诉观点以经济学的角度侧面反映了该现象。行业协会的初衷是为维护协会内成员共同利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获取成员的正当性认同。但是在诸多协会中必定存在占据不同等级资源、规模大小不一的企业。部分行业协会的会长、秘书长、理事长等职务多由龙头企业的高层担任,存在“限制竞争“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调查资料与分析一、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研究、质性研究(访谈调查,口述史法)与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前期资料收集与调查,共计文献资料20余份,访谈记录两份。从资料中可知,该协会的组织性质是与行业协会的定义相吻合的,在章程中将成立的自发性、被政府监管领导属性、行业服务性三者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到。在行业协会成立机制中,严格遵照行业协会有关规定是行业协会法律上合法化的前提。同时,“协会目前已有会员单位450家(含外省市4家)。会员企业销售额占行业销售额70%.”说明了协会成员对于汽配行业的覆盖率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会员单位数目与销售额代表着行业协会在该行业内影响的深度与广度,至少,在现存行业领域企业内,所显示数目的企业愿意加入该组织是行业人员对组织认同的首要前提以及行业协会在行业内控制范围。该协会在章程中明文规定“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精神组建”和“本会的行业业务主管单位是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是上海市服务局.”行业协会的监督权与建会精神都与政府相关条例与部门积极靠拢,在政府以建立的法律正当性基础上寻求固有正当性论据。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中将社会上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视作企业等经济组织为节约交易成本而存在,但在行业协会的章程中表现出不仅仅出于纯粹意义上经济人理性考虑,而在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方面存在明显属性,政府的管理精神与协会的制度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一致性。政府管理与经济理性的双重意义为行业协会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合法性宣称。“本会宗旨:以中立办会,以服务立会,以人才兴会,以联合自律谋求行业发展;维护会员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促进行业经济发展。”协会将行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管理作为核心宗旨,在指导精神上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相一致,对政府的合法性争取采取一致性策略。二、调查报告分析:合法性建构2+1:传统合法性支撑与仲裁机制的剖析 -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调查报告分析由上述资料可知,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作为上海汽车零部件的行业协会,在中国汽配行业不成熟、市场秩序不规范时期成立,可谓是“临危受命”,与中国其他行业协会共同迈入中国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并在其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以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解决消费纠纷、行业反垄断系统建立、协助政府经济社会管理、为业内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为主要业务职能。同时,基于以上业务与组织目标达成需要,行业协会必须在行业内建立起广泛认可下的权威性、合法性以及组织自身的合理性存在论证。通过对所收集资料文献及访谈内容分析,本文对可对其前后发展策略,组织定位与对组织内外部环境反应进行比对、分析,以探讨总结其在汽配行业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若到强的合法性建构三项逻辑,其中两项为NGO传统合法性来源机制,第三项为行业协会区别与其他NGO组织所具备专业技术性权威,以通过案例演绎仲裁权的获得与运作,并讨论此过程中合法性建构:(一)传统的两项合法性来源支撑:政治与社会合法性1、与政府的合作:政治合法性的支撑与政府合作是行业协会寻求自身发展、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重要组织策略。关键原因在于政府做为国家行政机关,一方面,自身掌握有大量社会稀缺性资源,行业协会在合作过程中,通过灵活策略,可获取政府已掌握的系列稀缺资源。一方面,在人类社会国家体制普遍情况下,政府对于公众有强烈的合法性意义(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对公民社会具有客观的正当性宣称,包括习惯的正当性(对已经成为过程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的默认,以及心理学意义上可表述为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的从众心理)、法律的正当性(对法律体系无论是出于内心的抑或外在的服从)(张康之,2002)。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政府具有颁发行政规章制度的权力。对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管理权力享有历史传统与法制意义上的合法性。行业协会组织决策方向,与政府政策相一致,可以看作在不同角度政府合法性的延伸,从而间接支撑行业协会的正当性宣称。资源作为传统的行业协会,上海汽车零部件流通行业协会与政府合作过程中,资金、组织体系、官方媒体、登记注册、活动许可、政府领导人、影响决策的机会都有可能成为其正式获取政府所掌握的各种资源,这七种资源类型也是通常NGO与政府合作获取最普遍、最重要的政府资源。资金“我们的部分资金是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上海社团管理局拨付的,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还是来源于现有的会员企业每年所交的会费。我们有一些项目如果通过了上海是经济委员会的批准,也是有专项扶植基金的。 -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秘书长访谈记录”官方媒体官方媒体作为政府的宣传工具和政策风向标,不仅可以传达政府的政策态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法规出台同时,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和舆论传播手段,因其时效性和放大性而能够广泛地影响公众舆论和大众意识。“Y:请问如果我是消费者,我怎么联系到你们呢?或者贵协会通过什么渠道宣传自己呢?H:我们协会中有一个快速解决汽车消费质量纠纷专家鉴定站的,这个鉴定站承接了上海市消保委12315、技监局12365转来的大量纠纷投诉,现在市场上有汽配消费纠纷基本都通过消保委直接接过来,到时我们就把案子接手过来。这个覆盖面你可想而知-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秘书长访谈记录”登记注册NGO的登记注册可以视为政府对NGO的一种管理方式,对于NGO而言十分重要。政府给予的身份注册代表着合法性和公信力。法律意义上合法的组织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和信任。直接影响NGO的社会资源动员能力。影响决策的机会政府及时NGO的管理者,也是NGO施加影响、倡导的对象,倡导就是把相应的理念和想法,传到到政府决策层,最终能够以法律、政策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Y:请问如果说汽配行业当初在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贵协会是否是直接通过一些制度来整治市场呢?如果有那这些制度就是会员大会投票出台的吗?H:我们协会在指定标准与裁决方面肯定要通过政府,我们自己说了谁也不服。如果说行业有需要的,市场开始乱套了,需要一个规章制度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整合会员企业意见,然后在以协会的名义向政府递交意见和建议,以专业的角度和规范整个行业的角度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到那时大家都按照出台的东西做事了。 -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秘书长访谈记录” 合作策略 通过整理调查资料及访谈录可知,为将行业协会组织目标与政府建立紧密联系,上海汽车零配件行业流通协会通过政府政绩标准、政府经济管理需求、宏观政策解读、决策者个人形象等方面采取多种策略,以向政府的价值观靠拢。以获取政府的合法性支持。合作策略具体措施上海汽车零部件流通行业协会与政府合作策略集合利用多方媒体积极宣传自己“各大汽配交易网站、相关行业报纸、协会内刊汽车汽配界杂志(月刊)”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快速解决汽车消费质量纠纷专家鉴定站”与政府共建项目充分考虑政府的需求“可以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提出制定有关技术标准的建议或者参与有关技术标准的制订”-行业协会章程第六条第二款-协会章程项目设计紧跟政策形式“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熟悉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政府对于支柱产业附属产业先关支持政策选择对口的部门开展合作上海市消保委12530、上海质量技术监督中心逐步与政府建立联系确定双方利益交叉点“汽配市场不规范,政府相关管理乏力,需要第三方介入”利用NGO领导人的社会资本协会会长、理事长个人在行业影响与社会资源展示自身优势塑造NGO领导人的良好形象“嘉定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上海商业优秀创业企业家”注重政府参与在以上合作策略中可得知,上海汽车配件行业流通协会充与政府利益的交叉点以适当的方式呈现,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情况下多赢的局面。在不同的组织目标面前,双方都在挖掘潜在的利益交叉点,途径是政府领导监督下的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的组织的合作,微观角度是对于整个行业的服务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宏观角度是对中国整个社会转型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在经济行为动机上附带了政府工作的指向性,一方面,给组织自身的存在与行为给以合理性的支撑,另一方,与政府的一致性是合法性在论证上省去很多质疑,对协会下属会员企业的认同心理上给予了新的支撑与说服,将已有的合法性来支撑行业协会新的合法性建立与再强化。2、行业协会会员制:社会合法性建构的支撑 在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章程、会员目录与访谈中提到,上海汽车配件行业流通协会的会员是由以上海及长三角的汽配生产商、经销商企业在自愿的原则下组成的。在此结构与原则指导下,协会的会员在赞同协会章程的情况下与协会达成契约关系,与卢梭社会契约论逻辑相同。不同于政治的领域内,组织以法人身份参与更高一级组织同盟,相互之间在协会范围内订立契约,协会的制度与权力在此视角中可被视为协议的产物。契约论也从权力角度诠释组织作为统治者角色与会员即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刘昱,2011)行业协会的标准制定与仲裁权力在内部层面来自会员的认可。此种范式与契约论中阐释政府的组建机制相同,可分成三个部分:协会代表的是会员的公共意志,这个意志必须有益于整个汽配行业的健康发展;由行业协会授权的理事长或秘书长或会长来实现协会意志;最后,必须有形成这一意志的企业群体,即组织层面认可契约民主的群体存在。 “现整个协会已有会员单位450家(含外省市4家)。会员企业销售额占行业销售额70%。包括上海海杰汽车配件合作公司、上海介伦汽车配件贸易有限公司等公司。XX汽配城内85%都是我们的会员。 。 如果有汽配企业要申请加入我们,首先要递交申请材料的,在申请表格里面我们有明确条例,要求会员的加入是以遵照协会章程为前提的,如果存在意义或者不赞同,那合作的基础就没有了,这个和你们上网注册各种会员的是一样的道理嘛。 。 为了为及时沟通情况,把握全局,决策工作,协调一致地做好协会工作,更好的服务会员,协会每年都会召开全体会员大会和理事会议,会员代表大会有制定和修改章程;选举和罢免理事等领导成员;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等职权。而理事会议就是有权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秘书长访谈记录” 由以上访谈记录可知,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会员覆盖面广,会员企业销售额占行业销售额70%,会员的加入需通过严格的申请程序,才能最后取得资格,合作的基础建立在对组织同一价值观的认可和遵守上,会员在心理上表现出的接纳是行业协会在控制会员或者获得权力过程中,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的体现,加入协会的企业代表法人认可了一个秩序,可视为企业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契约意识与诚信意识。基于契约达成下的正当性,该协会对于会员的控制、决策的遵寻,标准制定都将具有正当性的保护,协会中会员迫于外界的压力,在此秩序下接受协会统治,行使其权力与义务。同下所述: “比如2011年,因为长三角地区金属原料供应过剩原因,又遇上市场需求减小,协会经过大会讨论协商,要求叉车片、雨刷、涡轮等部分配件商品做适当的零售下调5 - 10元,并提出最高限价,以缓解生产方的货物囤积、外销困难的压力,当时有两家经销商就持反对意见了,但是既然大会都这样决定了,他们还是得接受,不然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退会。 -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秘书长访谈记录” 如上所示,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作为个体或组织间的松散组合的非正式网络, 在此组合中, 契约的达成是基于双边或多边的信任, 而这种信任的维持靠的是稳定的、特惠的、排他的、双边义务的以及非法律强制的关系。价值认同或资源的相互依赖性是组合维系的基础。(牛宝森,2004)(二)仲裁权的获得与运作:专业权威对合法性构建的支撑 -专家鉴定站仲裁案例剖析“2004年3月15日,由上海汽配流通行业协会、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修理专业委员会、上海质量技术监督中心共同发起组建了“快速解决汽车消费质量纠纷专家鉴定站”,承接了上海市消保委12315、技监局12365转来的大量纠纷投诉。“专家鉴定站”自成立以来至2010年5月30日止,共接受来电咨询1065余人次,受理汽车消费投诉890件。”“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官方的组织具备可制定标准的权力,因为除少数国产汽车品牌外,多数品牌的汽车都是来自国外,我们国家掌握的核心技术少,鉴定机构也不完善,比如宁波国际汽车城,他们现在鉴定汽配产品依赖的还是英国Intertek公司。并且汽配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很难将质量标准量化开来。比如说刹车片,你说是用1000次算合格,还是用10000次算合格?用一年坏算合格,还是用满两年坏算合格?每个消费者开车习惯不一样,有人开的快,刹车自然对其磨损度大,所以这个东西。很难说。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有一个具备权威性质的机构出来,大家按他说的为准,才不会乱。-XX汽配城销售经理 周XX” 由材料可知,一方面,在协会成立之前,我国由于缺乏汽车部件核心制造技术和汽配产品本身特点,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缺乏国内技术标准规范机制,存在问题包括:缺少国内相对权威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机构鉴定产品质量,部分区域市场还依赖欧美汽车相关营利性机构进行产品质量鉴定。另一方面,在消费纠纷中,由于汽配产品特点,消费者与生产者很难在纠纷协商上达成一致。权威第三方仲裁成为解决纠纷的突破口。上海汽配流通行业协会、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修理专业委员会、上海质量技术监督中心共同发起组建了“快速解决汽车消费质量纠纷专家鉴定站”,试图以多方专业人士与机构来组建一个可以被普遍认可的权威组织,以解决汽配买卖中的消费纠纷。其中专家团队均由汽车修理行业或汽车修理技校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所组建。“我们聘请的专家都是业内有名气的,像曹金生先生,他现为高级工程师、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汽车部质最仲裁鉴定组长、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心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测试分会会员。像这样的专家我们协会和鉴定站有33个”由此案例可见,在行业发展与治理中,对某些分歧类个案的裁决与领域内产品标准的建立虽然在多个单位中无法确保意见上绝对的一致,但是合法性为某独立单位在分歧存在的情况下,提供了统一标准与权力集中的可能或是策略上的指导,与后人对马克斯韦伯合法化的批判中多提到的太过谋求权术的追求相一致。协会中此专家鉴定站对于专家的遴选是严格的,其目的必须让已达到一定专业水准的专家以构建协会或鉴定站的权威性。案例A 2010年7月22日,一位姓陈车主在A汽配城采购了一台东风朝阳柴油发动机,11年4月2日在驾驶途中突然发生连杆螺丝断裂,导致发动机被打坏使车辆报废。之后拖车又造成数百元损失。 事情发生后陈先生多次与经销商和生产厂联系要求得到赔偿。该产品生产厂对此事十分重视亲自到现场检查断定发动机损坏是用户使用不当所致陈先生对此不服认为一台新的发动机只使用半年多就坏了,不能理解。于是打电话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12315寻求帮助,12315再转交到“专家鉴定站”,以消费者名义委托对这起纠纷给予专业鉴定。 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修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陶XX及相关鉴定专家专程赶到实物现场经行初查和复查,再耐心细致地听了陈先生详细叙述,并反复询问车辆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后,专家们从机械原理、实物比对、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造成损坏的直接原因是油路堵塞后发动机缺油, 属于保养不当造成曲轴干磨烧灼, 致使连杆螺丝断裂,发动机损坏。仲裁结果为由于消费者使用不当而造成产品损坏。 陈先生听了这才表示信服。消费纠纷解决流程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消费者联系经销商 要求赔偿 厂商出面 判定产品损坏属于用户使用不当造成 协商失败 消费者寻求上海市消保委12315、技监局12365援助 消保委12315转交专家鉴定站 专家现场鉴定 提供消费者仲裁结果 消费者信服 纠纷解决图一从以上案例A分析整个消费纠纷解决流程,如图1所示,从发现产品出现问题到纠纷解决,可分为七个主要环节。流程、:冲突的产生阶段纠纷主体双方,即消费者与厂商,因为产品的损坏至使产生不同立场分歧,形成双方对立局面。从个人利益角度而言,消费者遇到产品在短时间内损坏多会主观地认为是产品本身质量存在缺陷,并找到厂商要求合理赔偿。厂商作为售后服务与市场危机公关,体现出较为积极态度,主动对产品经行初步鉴定。但由于中国汽车消费者本身缺少汽车知识,难以接受对自身产生不利的鉴定结果,关键在于,在消费者普遍观念中,厂商作为市场经济组织,以营利为组织主要目标,不具备代表己方利益以公平、服务为价值标榜的公共官方组织在人们心中的广泛性认可与传统观念上的权威,难以信服消费者。消费者在心理上缺少说服自己的逻辑支持,促进了纠纷寻求新的解决途径。流程:合法性寻求阶段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12315”在消费者群体中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在本案例中,消费者信仰在自身权益无法得到维护时可寻求对消费者与生产商都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组织,已获得公平对待或期望中的损失补偿。从社会心理层面,以权威结果说服潜在不满心理,信仰平复不幸的愤怒。任何形式的秩序或者统治,只有当它被人们认为是具有着“正当”理由的时候,才为人们所服从,从而具有合法性。而所谓的正当性,实际上就是指对某种合法秩序的信念。而研究中,消费者在面对冲突与不满的时,寻求的便是一种正当性的说服。流程:合法性转嫁仲裁权的获得的开始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日益组织化、专门化日益化。陈先生的投诉是关于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消费纠纷。消协转交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下属“快速解决汽车消费质量纠纷专家鉴定站”处理,是理性化工作指导下将投诉案件专业化处理的表现。这成为关键仲裁权、对于消费者正当性宣称的过渡转嫁环节,专家鉴定站合法性开始获得并加以后期运作、强化:第一,消费者心理合法性的让渡。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对于自己所选择解决途径给予信任或期望,对于12315的仲裁主体转交,与直接寻求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流通协会:专家鉴定站帮助相比,在正当性说服上更容易接受权威仲裁主体,即权力所有者的变化,即由消协到鉴定站的转嫁。第二,消协仲裁权的让渡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表现。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虽然是代表消费者,专门从事消费者 权益保护工作的公益性组织。但是由于行业之多,不可能每个行业产品质量纠纷都能绝对专业水平处理,对于专家鉴定站仲裁的委托与权力的让渡是组织自身功能完善的需要。如文献所诉,基于协会会员或专家都为该行业专业性生产,相比政府与官方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有更大优势即使政府聘用相关技术人员,其具有程度相当的专业知识结构,但行业协会的成员身处工作第一线与市场前沿,对于产品对标准需求的变化与挑战将作出更加迅速的反映。(杨翠英,2007)流程 :仲裁权实现与信服-合法性的强化流程5、6、7是专业鉴定与仲裁结果的具体实行环节。担任本次鉴定的专家陶XX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修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传统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埔厨卫漏水施工方案
- 方程的知识梳理
-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宾馆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固定收益证券(英文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网约车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周口师范学院《机器学习与混合现实》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微体古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布硅胶文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CHT 9008.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 000 1:2 000数字高程模型
- 四季的问候合唱简谱
- 胃管置入术知情同意书
- 测量学-第五版-配套课件
- 孕产妇建卡管理
- 2023年污水处理工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922题)
- 公职人员打牌检讨书3000字
- 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单元整体教学课件
- 山东省泰安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 人际交往与沟通课件第二章 人际交往与沟通理论
-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