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文 摘 要山东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 控制系统设计 摘 要货物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现已渗透到了商业、仓储、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图书管理、医疗卫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军事装备、工程项目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人民日常生活之中。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一种多学科综合性科学技术。目前,条码技术是最成熟、应用领域最广泛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组态软件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起来的。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开放系统(Open system)概念的推广,基于个人监控系统呈现出智能化、小型化、网络化、PC化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了各种标准的网络结构、硬件规范。组态软件在自动化系统的“水平”和“垂直”集成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已成为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采用了基于组态王软件与PLC结合一般条码阅读器的货物自动识别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结构、软件设计和组态过程。采用PLC作为下位机提高了采集信号及控制信号的精度,并且可以现场修改程序,维修方便。使用组态软件,用户可以方便的构造适应自己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实时数据监控管理,保证信息在全范围内的畅通,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条形码阅读器 ,组态软件- 43 -AbstractAbstractGoods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more mature, has been infiltrated into the commercial, storage,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ransportation, library management, medical and health,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and military equipment, the project, such as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 of all walks of life day-to-day lif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based o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 bar-code technology is the most mature, most applications of a wide range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Configuration software is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advance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developed. With the popularity of personal computers and open systems (Open system) to promote the concept, based on personal monitoring system showing a smart, small, network-based, PC-based development trends, and gradually formed a variety of standard network architecture, hardware norms.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n the automation system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plays a role of bridge and ti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utomation system components.The system-based software and PLC Kingview general combination of bar code reader system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goods, given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software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process. The use of PLC as the next-bit machine to improve the signal and control signal acquisition accuracy, and can modify the program site, to facilitate maintenance. The use of configuration software, users can easily adapt to their needs the structure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o achieve real-time dat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to ensure that information flow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whol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modern production.Key words:PLC, Bar-Code Reader, Configuration Software目 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英文摘要)II目 录III第一章 绪 论1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11.2相关技术发展概况21.2.1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概况21.2.2 PLC技术综述31.2.3 组态软件技术发展概况4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4第二章 系统设计62.1 货物识别系统简介62.1.1 系统简介62.1.2 系统技术要求62.2 系统的组成与要求62.3 系统运行的选择82.3.1 运行方式82.3.2 故障报警8第三章 识别技术的选择与设计93.1 识别技术的选择93.1.1 条形码识别技术概述93.2 识别系统的设计93.2.1 条形码的选择及应用93.2.2 条形码阅读器的选择及应用123.3 通信设计12第四章 PLC的选型与设计164.1 PLC系统设计164.1.1 PLC系统设计原则164.1.2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74.1.2.1 PLC的选型174.1.2.2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184.1.2.3 开关量I/O点的节省和模拟量I/O模块的代用184.1.2.4抗干扰措施194.2 本项目的选型设计194.2.1 PLC本项目的选型194.2.2 本项目的硬件连接214.3 软件设计224.3.1 整体设计224.3.2 其他处理子程序24第五章 上位机软件实现265.1 监控系统的整体规划265.1.1 监控系统开发的目的265.1.2 监控系统开发手段265.1.3 组态王介绍275.2 监控系统的功能模块285.2.1 参数设置模块285.2.2 数据词典设置模块295.2.3 页面设置模块305.2.3.1 首页305.2.3.2 数据页面315.2.3.3 数据页面实时曲线图325.2.3.4 报警页面325.2.4 权限设置模块33结 论35参考文献37致谢及声明38附 录 1 系统硬件连接图39附 录 2 PLC控制程序40附 录 3 组态王脚本程序42 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货物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现已渗透到了商业、仓储、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图书管理、医疗卫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军事装备、工程项目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人民日常生活之中。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一种多学科综合性科学技术。目前,条码技术是最成熟、应用领域最广泛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计算机、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处理能力、储存能力、传输通信能力日益强大。全面、有效的信息采集和输入几乎成为所有信息系统的关键。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它是在计算机、光电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是信息采集、输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贝尼.西尔弗(Be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标识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美国专利。这种代码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称作“公牛眼”代码。靶的同心环有圆条和空白组成。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码符号很接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商品经济还不十分发达,而且工艺上也没有达到印制这种代码的水平。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地区的统一代码UPC条码的奠基人。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d Feissel)等人于1959年申请了一项专利,将数字09中的每个数字用七段平行条表示,但是对这种代码机器难以阅读,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促进了条码码制的产生与发展。不久,EF布林克尔(E.F.Brinker)将条码表示应运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韦尼亚(Sylvania)发明了一种被北美铁路系统所采纳的条码系统。在有轨电车和铁路系统的条码应用可以说是条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了。在我国,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和跟踪世界先进技术。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80年代末,条码技术在我国的邮电、仓储、图书管理及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等领域开始得到初步应用。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为全面开展我国条码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数量迅速增加,我国已有8万家企业申请注册了厂商代码,已有扫描商店上万家。据统计,我国已有67%的商店应用了POS系统。虽然物流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宏观系统,条码应用只是较小的一块,但它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块。它的应用为物流信息化管理带来革新性的变化,其在现代物流业中正确使用,让信息采集与跟踪变得如此简单。条码技术大大提升物流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减少运作数据录入差错,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效率。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条码技术已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条码技术的应用对开发我国物品标识系统,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实现与国际标准相容,以推进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和现代化管理,促进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1.2 相关技术发展概况1.2.1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概况自动识别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集光、机、电、计算机等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是数据自动采集、自动输入的基础,是计算机“实时”处理的重要技术保障。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光字符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1.条码识别技术条码是由一组按特定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对应字符组成的表示一定信息的符号。不同的码制,条码符号的组成规则不同。条码技术是集编码、符号表示、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兴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光电扫描设备识读条码符号,从而实现机器的自动识别,并快速准确地将信息录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以达到自动化管理的目的。目前,较常使用的码制有:EAN/UPC条码、EAN/UCC系统128条码、ITF-14条码、交叉二五条码、三九条码、库德巴条码等。2.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现代自动识别技术。基本的RFID系统由射频标签和读写器组成。射频标签和读写器之间互相不接触并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进行数据通信,从而达到识别的目的。RFID 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非接触识读(识读距离可从几厘米至几十米)、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读多个识别对象等。3.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类自身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认定的一种技术。由于人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这一技术的安全性较传统意义上的身份验证机制有很大的提高。目前,国外许多高科技公司正在试图用眼睛虹膜、指纹等取代人们手中的信用卡或密码,并且已经在机场、银行和各种电子设备上进行了实际应用。1.2.2 PLC技术综述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的设计规范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当时的目的是要求设计一种新的控制装置以取代继电器,在保留了继电器控制系统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的基础上,同时具有现代化生产线所要求的响应时间快、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控制程序可随工艺改变、易于与计算机连接、维修方便等诸多高品质与功能。这一设想提出后,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与1969年研制成第一台PLC,型号为PDP-14,投入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控制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短时间内,PLC在其它工业部门也得到应用。到70年代初,食品、金属和制造等工业部门相继使用PLC代替继电器控制设备,迈出了PLC实用化的第一步。70年代中期,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出现了8位处理器和位处理器,使可编程控制技术产生了飞跃。在逻辑运算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值运算,闭环控制,提高了运算速度,扩大了输入输出规模。70年代末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PLC向大规模、高速性能方向发展,形成了多种系列产品。这时,面向工程技术人员的编程语言发展成熟,出现了工艺人员使用的图形语言,在功能上PLC己经可以代替某些模拟控制装置和小型机的DOS系统。进入八九十年代后,PLC的软硬件功能进一步得到加强,PLC已发展成为一种可提供诸多功能的成熟的控制系统,能与其它设备通信,生成报表,调度生产,可诊断滋生故障及机器故障。这些改进使得PLC满足了今天对高质量高产出的要求。尽管PLC功能越来越强,但它仍然保留了先前的简单与宜用的特点。PLC的未来发展不仅依赖于对新产品的开发,还在于PLC与其它工业控制设备和工厂管理技术的综合。无疑,PLC将在今后的工业自动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2.3 组态软件技术发展概况组态软件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虽然计算机开始涉足工业过程控制,但由于计算机技术人员缺乏工厂仪表和工业过程的知识,导致计算机工业过程系统在各行业的推广速度比较缓慢。20世纪70年代初,微处理器的出现,促进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走向成熟。首先,微处理器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的硬件成本,缩小了计算机的体积,很多从事控制仪表和原来一直就从事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公司先后推出了新型控制系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Honeywell公司于1975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套OCS,即TOC-2000。在随后的20年中,OCS及其计算机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发展迅速。但当时的OCS软件是专用和封闭的,且成本居高不下。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开放系统(Open system)概念的推广,基于个人计算机的监控系统开始进入市场并发展壮大。基于个人监控系统呈现出智能化、小型化、网络化、PC化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了各种标准的网络结构、硬件规范。组态软件在自动化系统的“水平”和“垂直”集成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已成为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文完成了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设计。1.硬件选型 主要包括:PLC硬件的选型,各控制模块的选择,条形码阅读器的选择。本系统采用PLC为中心控制器,通过扩展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现场条形码数据信息,并通过PLC对信息的处理控制系统的其他操作,完成系统功能的整体实现。系统的操作控制、数据采集和动作过程监视、各种参数的显示设定,由挂接在PLC的上位组态软件来实现。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主要分两部分:PLC程序的设计以及上位机监控程序的设计。其中核心是PLC程序设计。PLC程序设计部分主要包括实现对条形码数据的阅读、识别、解释及处理等任务。货物识别流程进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处理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软件和组态软件来实现。第二章 系统设计第二章 系统设计2.1 货物识别系统简介2.1.1 系统简介建立一个可靠的货物识别系统,首先要对货物管理改进的重要性充分理解,即手段的改进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给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好的辅助作用。此外,作为对货物的管理,系统必须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必须使系统能够实用、便捷,能够适用于高速度的信息流通网络。近几年条形码技术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条形码在商品消费、图书管理方面的应用等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种种应用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鼓舞,当然我们也可以以条形码为媒介来对仓储货物管理进行一次转变,取代传统的现场手工登记,将其转入后台进行处理,这样就大大节省了货物出库入库时间,对货物的流通速度的加快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2.1.2 系统技术要求本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读取货物条形码这个步骤。本设计选用了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维码来实现对信息的存储,因此给货物读取标签就转化成如何对一维码进行读取的问题,故系统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特定的机具对一维条形码进行读取。由于PLC的功能强大、容易使用、高可靠性,常常被用来作为现场数据的采集和设备的控制。组态软件作为用户可订制功能的软件平台工具,在PC机上可开发出友好的人机界面,通过PLC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智能”控制。所以拟采用PLC技术,组态软件技术,条形码识别技术来实现本设计。2.2 系统的组成与要求该系统的设计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硬件部分选型,软件部分设计。其中软件部分包括PLC软件部分设计,组态软件设计两部分。而PLC部分的设计是核心内容。一般来说,PLC控制系统有以下三种类型:1.PLC构成的单机系统这种系统的被控对象是单一的机器生产或生产流水线,其控制器是由单台PLC构成,一般不需要与其他PLC或计算机进行通信。但是,设计者还要考虑将来是否有联网的需要,如果有的话,应当选用具有通信功能的PLC。2.PLC构成的集中控制系统这种系统的被控对象通常是由数台机器或数台流水线构成,该系统的控制单元由单台PLC构成,每个被控对象与PLC指定的I/O相连。由于采用一台PLC控制,因此,各被控对象之间的数据、状态不需要另外的通信线路。3.PLC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这类系统的被控对象通常比较多,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相互之间比较远,而且,被控对象之间经常的交换数据和信息。这种系统的控制器采用若干个相互之间具有通信能力的PLC构成。图2-1 系统控制结构图由于本系统现场有1台被控条形码阅读器以及数量不是很多的其他被控对象,可以使用单台PLC进行多个对象的控制,只要选用高性能的PLC,完全能够胜任,另外,为了用户直观方便的使用,需要给予人机界面,采用如图2-1所示的控制结构。在整个控制系统中,总共有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PLC控制器、上位机、条形码阅读器、电机控制模块。下面分别介绍各个组件的功能。1.PLC控制器:系统的控制核心。采集电机、条形码阅读器、货物位置等有关的各类对象信息。PLC经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综合所获得的信息,反馈控制监控对象,将信息送入上一级监控器。同时接受上位机的控制指令,输出控制信号,完成对监控对象的实际控制。2.上位机:在整个系统中,监控主要完成三个作用,一是通过串口下载参数进PLC,这些参数作为PLC控制的依据,二是从串口读出PLC中相应的参数,并在显示器上显示,三是将PLC传上来的参数作一定的处理,并将最终得到的信息存入数据库中,以备以后可以查询。3.信息采集模块:该部件主要是利用条形码阅读器采集货物上的条形码信息,并通过串口将数据发往PLC,由PLC后续操作。4.其他控制模块:实现对载货电机的运动控制。2.3 系统运行的选择2.3.1 运行方式该系统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运行方式。手动为步进运行,即操作一按钮,一部分动作执行,操作另外一个按钮,另外一个动作执行。主要用于分步控制流水线。自动为全部一次性执行,即在自动模式下,自动的完成整个货物识别的所有动作,用于长时间生产。2.3.2故障报警系统设有安全保护,在自动运行模式下,当上次运行没有到位的情况下,第二轮循环不进行,并且报警。在手动模式下,当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违规操作时,系统会拒绝执行,同时报警。第三章 系统设计第三章 识别技术的选择与设计3.1 识别技术的选择3.1.1条形码识别技术概述要将按照一定规则编译出来的条形码转换成有意义的信息,需要经历扫描和译码两个过程。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光的类型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在条形码上反射后,反射光照射到条码扫描器内部的光电转换器上,光电转换器根据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根据原理的差异,扫描器可以分为光笔、CCD、激光三种。电信号输出到条码扫描器的放大电路增强信号之后,再送到整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 然后译码器通过测量脉冲数字电信号0或1的数目来判别条和空的数目。通过测量0或1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别条和空的宽度。此时所得到的数据仍然是杂乱无章的,要知道条形码所包含的信息,则需根据对应的编码规则,将条形符号换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最后,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物品的详细信息便被识别了。3.2 识别系统的设计3.2.1条形码的选择及应用条码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维条码只是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而在垂直方向上则不表达任何信息。一个完整的一维条码是由两侧空白区、起始字符、数据字符、校验字符(可选)和终止字符及供人识读字符组成,如图3-1所示。一维条码包括EAU码,UPC码、EAN138码、ITF码、39码、库德巴条码、交叉25码等。交叉25码是一种“条”和“空”都表示信息的条码,有两种单元宽度,每一个条码字符由五个单元组成,其中2个宽单元,3个窄单元。在1个交叉25码符号中,组成条码符号的字符个数为偶数,当字符是奇数个时,应在左侧补0变为偶数。条码字符从左到右,奇数位置字符用条表示,偶数位字符用空表示。交插25码的字符集包括数字09。图3-1 一维码一维条码的优点是信息录人速度快、差错率低,但是也存在一些如信息容量小、条码尺寸相对较大(空间利用率低)、条码遭到损坏后不能阅读等不足之处。条码编码方法不同类型的条码,有不同的码制和编码方法。条码编码方法有以下两种:1.宽度调节法,条码的条(空)宽的宽窄设置不同,宽单元表示二进制“1”,窄单元表示二进制“0” 。 39码、库德巴条码和交叉25码属于宽度调节法编码。2.模块组配法,条码符号中每个条码字符的条与空分别由若干模块组配而成,一个模块宽的条表示二进制“1”,一个模块宽的空表示二进制的“0”。通用商品条码(EAU码和UPC码)、93码、EAN128码属于模块组配法编码。不同类型的条码有不同的编码容量和字符集。有些条码仅能表示10个字符:09,如交叉25码、EAU码和UPC码;有些条码可表示特殊字符,如库德巴条码。39条码可表示数字字符09,26个英文字母(AZ)以及一些特殊字符。在条形码阅读器设置前,应先要确定条形码的形式、位数等,如码型是选用39码,还是128码或其他形式,同时根据产品的各种型号、规格、参数设计定义条形码的位数及每位数值的代表意义。本设计中选用的条形码为128码,条形码由17位数字组成,每位数字09分别代表了不同含义。128码开始于1981年推出,是一种长度可变、连续性的字母数字条码。与其他一维条码比较起来,128码是较为复杂的条码系统,而其所能支持的字符也相对地比其他一维条码来得多,又有不同的编码方式可供交互运用,因此其使用弹性也较大。128码的內容大致也分为起始码、数据码、终止码、校验码等四部分,其中校验码是可有可无的。Code 128 码可表示从 ASCII 0 到ASCII 127 共128个字符,故称128码。图3-2是128码的范例与结果。128码具有下列特性: 图 3-2 128码1.具有A、B、C三种不同的编码类型,可提供标准ASCII中128个字符的编码使用。2.允许双向的扫描处理。3.可自行决定是否要加上检查码。4.条码长度可自由调整,但包括起码和终止码在內,不可超过232个字元。5.同一个128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即由A、B、C三种不同编码规则的互换可扩大字符选择的范围,也可缩短编码的长度。 128码的编码方式:128码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编码方式(见表3-1),对于选择何种编码方式,则决定于起始码的內容。 表3-1 128码编码类型起始码 编码类别逻辑型态相对值CODEA 11010000100103CODE B11010010000104CODE C 11010011100105终止码 无论是采用A、B、C何种编码方式,128码的终止码均为固定的一种性能,其逻辑型态皆为1100011101011。目前所推行的128码是EAN-128码,EAN-128码是根据EAN/UCC-128码作为标准将资料转变成条码符号,并采用128码逻辑,具有完整性、紧密性、连接性和高可靠度的特性。信息包括如生产日期、批号、计量等。可运用于货运标签、携带式资料库、连续性资料段、流通配送标签等。EAN-128的编码说明如表3-2所示。表3-2 EAN-128的编码说明代号码別长度说明A 应用识別码1800代表其后之资料內容为运送容器序号,为固定18位数字B 包装性能指示码13代表无定义的包装指示码C 前置码与公司码79代表EAN前置码与公司码D 自行编定序号1由公司指定序号E 检查码4检查码F 应用识別码20代表其后之资料內容为配送邮政码应用于仅有一邮政当局G 配送邮政码代表配送邮政码3.2.2条形码阅读器的选择及应用现在使用的一般条形码阅读器大多是为与电脑连接而设计的,其通讯方式与接口形式多种多样。由于串行通讯已在PLC中成为一种最常用、最经济的通讯方式,因此在条形码阅读器与PLC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中多选用串行通讯为接口的条形码阅读器。本文选用Unitech公司的一种普通手持式条形码阅读器和OMRON C200H系列PLC为例进行设计研究。比较OMRON为其配备的专用条形码阅读器,虽然采用专用条形码阅读器具有配备简单的优点,但缺乏系统灵活性和通用性,性价比较差。本文介绍的方法提高了PLC在进行条形码数据采集与识别方面的配置灵活性,而不必局限于专用条形码阅读器,适用于所有支持串口通讯的PLC。条形码阅读器与PLC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中条形码阅读器用来读取条形码信息,并通过通讯接口将数据上传至PLC,PLC负责条形码数据的接收、校验、识别、解释,构成了系统中基础信息采集的一个单元。 3.3 通信设计串行通讯也称为点对点(point to point)通讯,串行通讯的接口形式通常有三种。1.RS232C(V .24)接口,最大通信距离15m,只能连接单个设备。2.RS422/485(V.27)接口,最大通信距离1200m, RS422串行口只能接一个设备,RS485串行口可连接多个设备。3.20mA TTY接口。TTY接口在目前已很少应用。基于实际应用系统中RS232C接口最常用,本系统中选用RS232C作为串行通讯接口。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3所示。图3-3 系统硬件连接示意图PLC串行通讯处理模块支持的串行通讯协议有多种,常见的有支持ASCII驱动、3964(R), RK512协议,特殊的还支持第三方串行通讯协议,如MODBUS RTU, Date Highway DFl协议。在绝大多数的应用中使用ASCII驱动,而3964(R), RK512协议在较早的一些PLC系统中有使用,现在则较少使用。ASCII驱动包含物理层(ISO参考模型第一层)。条形码阅读器都支持ASCII码驱动方式,通常PLC要连接的串行口设备需要知道该设备的报文格式,数据请求报文和数据报文,串行口设备在接收到数据请求报文后返回数据报文,但这样的设计应用在PLC条形码数据采集系统中不能做到灵活的条形码数据采集,因为需要等待PLC的数据请求报文。在PLC的串行通讯中通讯处理单元支持一种称为“无协议通信模式”或“自由端口模式”的通讯方式。所谓“无协议通信模式”或“自由端口模式”是指CPU串行通讯口可由用户程序控制。用户可利用发送/接收中断,发送/接收指令来控制通讯的操作,实现与打印机、条形码阅读器等设备的通讯。该方式下PLC数据接收缓存区处于激活状态,随时接收条形码阅读器产生的数据报文,并在接收到新数据时寄存器接收标记位产生一个PLC扫描周期长度的接收完成脉冲信号,利用该脉冲调用编写的数据采集与识别程序即可实现条形码数据的采集与识别。按照“无协议通信模式”将两者RS232C接口相连,并分别进行通讯协议的设置。PLC的串行通讯口通常分为CPU模块自带串行通讯端口和专用串行通讯模块,其功能上没有区别,使用CPU自带的串行通讯模块最经济。各种系列PLC在串行通讯接口的定义上有一些区别,因此设计通讯接线时要首先了解选用PLC串行通讯接口的定义。条形码阅读器的RS232C接口形式为标准的DB25或DB9定义。本系统中根据OMRON PLC对其S232C端口9芯的定义,其与条形码阅读器的接线形式如图3-4所示。图中PLC串行通讯接口为D9.Female型,条形码阅读器的串行通讯接口为D25. Male型。图 3-4 条形码阅读器与PLC串行通信口接线示意图条形码阅读器中的通讯设置和帧结构与PLC的设置相一致才能保证正常通讯。条形码阅读器的通讯设置通常是使用用户手册中的参数设置条形码来完成,即通过阅读其中的参数设置条形码来设定各种通讯协议。常用的参数设置条形码有条形码类型、前置符(Preamble)、后置符(Postamble)、RS232C通讯(包括:数据位、停止位、校验方式、波特率、终端符)。其中的前置符(Preamble)对应PLC通讯协议中定义的起始代码,后置符(Postamble)对应结束代码。比照上述PLC中定义的通讯协议,可设置条形码阅读器中通讯协议为:条形码类型128码,前置符“S”,后置符“EN” , 8位数据位,1个停止位,偶校验,波特率9600b/s,无终端符。第四章 PLC的选型与设计第四章 PLC的选型与设计4.1 PLC系统设计4.1.1 PLC系统设计原则任何一种电器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设计前,应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并与机械部分的设计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拟定电器控制方案,协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3. 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4. 考虑到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PLC容量时,应适当留有余量。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PLC控制系统是由PLC与用户输入、输出设备连接而成的。因此,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应包括:1. 选择用户输入设备(按钮、操作开关、限位开关、传感器等)、输出设备(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灯等执行元件)以及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电动机、电磁阀等)。这些设备属于一般的电器元件,其选择的方法在其他有关书籍中已有介绍。2. PLC的选择。PLC是PLC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正确选择PLC对于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PLC应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I/O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3. 分配I/O点,绘制I/O连接图。4. 设计控制程序。包括设计梯形图、语句表(即程序清单)或控制系统流程图。控制程序是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条件,是保证系统工作正常、安全、可靠的关键。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经过反复调试、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5. 必要时还需设计控制台(柜)。6. 编制控制系统技术文件。包括说明书、电气图及电器元件明细表等。传统的电气图,一般包括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及电气安装图。在PLC控制系统中,这一部分图可以统称为“硬件图”。它在传统电器图的基础上增加了PLC部分,因此在电气原理图中应增加PLC的I/O连接图。此外,在PLC控制系统的电气图中还应包括程序图(梯形图)。向用户提供梯形图,可便于用户生产发展或工艺改进时修改程序,并有利于用户在维修时分折和排除故障。4.1.2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关系着PLC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4.1.2.1 PLC的选型在工程中主要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对象、用户需要等方面选择合适的PLC,以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就一个控制系统而言,PLC的选型原则和考虑因素如下:1. PLC一般用于开关量控制为主兼有模拟量控制的系统,尤其适合于动作频繁、逻辑关系复杂、程序多变的系统。应用于这样的系统,将会最大限度发挥技术经济效果。2. 是否与计算机连接,是否要求构成网络信息系统,以及对远程站的设置要求。是否需要中断输入、双机设备、位置控制、高速计数器等特殊模块和智能模块。3. 开关量I/O点数、模拟量I/O路数、电压等级及输出功率、内存容量。I/O点数直接关系到PLC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I/O点数一般要考虑余量,特别是开关量输入更应考虑多些余量;合适的电压等级可提高PLC的抗干扰能力。4. 其他考虑因素选择PLC还要对其外型、结构、系统组成、设置条件、价格、技术服务、应用业绩等多项指标综合分析比较,然后才能确定理想的PLC产品。4.1.2.2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模块电源:在选择交流I/O模块时,宜采用隔离变压器为其供电,这样可防止外部电路故障冲击模块。电源线采用双绞线,绞距12CM。隔离变压器的容量按PLC电源组件容量的1.5-2倍选择。直流模块的外接电源,其波纹值应满足模块要求;若是模拟量直流模块,尚需用稳压电源。电压等级:在选择电源模块时,电压等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它要根据现场设备与模块之间的距离来选。当外部线路较长时,可选用AC220V模块;当外线短且控制相对集中时可选择DC24V模块。输出电路:PLC的模块输出方式一般有3种:晶体管输出、继电器输出、双向可控硅输出。确定负载类型根据PLC输出端所带的负载是直流型还是交流型,是大电流还是小电流,以及PLC输出点动作的频率等,从而确定输出端采用继电器输出,还是晶体管输出,或晶闸管输出。不同的负载选用不同的输出方式,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很重要。输入电路:PLC输入电路电源一般应采用DC24V,这对系统供电安全和PLC安全至关重要,同时其带负载(接近开关等)时要注意容量,同时作好防短路措施(因为该电源的过载或短路都将影响PLC的运行),建议该电源的容量为输入电路功率的两倍,PLC输入电路电源支路加装适当熔丝,防止短路。4.1.2.3 开关量I/O点的节省和模拟量I/O模块的代用相同控制作用且每个接点在编程中仅使用一次的若干个输入接点,可在外部电路进行串、并联后作为一个输入点处理,编程时用常开编程接点。如某个设备的多个故障信号接点可在外部电路串联后接在一个输入点上,而不必占用多个输入点。相同控制逻辑的输出,如集中联锁控制系统发往各现场的启动预告信号,可只用一个输出点,再用接线端子扩展至各现场设备。4.1.2.4抗干扰措施由于产生干扰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因此采取的抗干扰措施要根据情况而定。PLC供电电源一般为AC85-240V,适应电源范围较宽,但为了抗干扰,应加装电源净化元件(如电源滤波器、1:l隔离变压器等);隔离变压器也可以采用双隔离技术,即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屏蔽层与初级电气中性点接大地,次级线圈屏蔽层接PLC输入电路的地,以减小高低频脉冲干扰。设置一个PLC信号专用接地装置。该装置不能和防雷接地装置、电器设备接地装置有金属连接。接地电阻可参见使用说明书,一般小于100即可。接地线进入PLC控制柜中的信号接地端子排。当出现干扰时将PLC的接线端子与信号接地端子排相连。4.2 本项目的选型设计4.2.1 PLC本项目的选型本项目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 经济实用,能够适应现场,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 方便现场数据的修改,具有一定的柔性。3. 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提高生产率。4. 提高设备自动化率。根据设计提出的要求,我们优先考虑安全稳定性好、有质量保证的PLC品牌,综合以上的考虑,决定采用OMRON C200H系列。C200H是中型机C200H/C200HS的后续机型。的模块有电源单元、CPU单元、基本I/O单元、特殊功能单元和通信单元,所有模块通过其底部的总线插头安装在CPU底板或I/O扩展底板上。CPU单元上有内存卡(存储器盒)的插槽,可插接多种存储器盒。外设端口接外围设备如编程器等。有些机的CPU单元有RS232C口。在CPU上有一个通信板的插槽,插上通信板后,极大地增强了机的通信联网功能。CPU上的DIP开关设定PC的工作方式。机有存储介质为EPROM(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和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两种形式的内存卡(存储器盒)。CPU可以直接读写EEPROM内存卡,CPU改写EEPROM的次数几乎不受限制,但对于EPROM内存卡,CPU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内存卡能长期保存数据,不需要任何后备电源。内存卡安装在CPU的专用插槽上。用户程序、PC设置、I/O注释、DM区域和其它数据区域的数据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保存到内存卡中,以防误操作而修改。当CPU的DIP开关位于ON时,内存卡中的内容会在上电时自动地传送至CPU中。在改变控制功能时,可方使的用替换内存卡来改变设定的程序。C200H的CPU机架可连接2或3个I/O扩展机架,这取决于CPU的型号。CPU机架由CPU底板、CPU单元、电源单元和I/O单元组成,I/O扩展机架由I/O扩展底扳、电源单元和I/O单元组成。C200H基本I/O单元的I/O地址分配规则是:C200H的I/O点为5位数,前3位为通道号,第1位为机架号,CPU主机架为0,最靠近主机架的I/O扩展机架为1,最后一个为3;接着确定单元的槽位号,从机架的最左边开始依次为00,01,09(3槽机架槽位号00-02,5槽机架00-04,8槽机架00-07,10槽机架00-09);最后2位是I/O点在单元上的编号。C200H的特殊功能单元和通信联网有以下特点:1. 特殊功能单元丰富:C200H全兼容C200HS/C200H的特殊功能单元。2. 通信板与通信协议宏功能:有C200HS/C200H所不具备的通信板和通信协议宏功能。机除C200HE-CPU11-E外,其它机型都可以便用通信板,通信板安装在CPU的插槽上。通信板有的带总线连接器,有的带RS232C、RS422/RS485串行口,有的两者兼而有之。其中,01、04通信板上的总线连接器是与SYSMACLink、SYSMAC NET Link、ControllerLink、PC卡等通信单元连接的端口,04、05、06通信板具有通信协议宏功能。3通信联网:C200H的通信联网功能要强于C200HS/C200H,例如,C200H可以接入OMRON的高层信息网Ethernet和中层控制网Controller,而C200HS/C200H则不能。即使入同样的网如SYSMAC Link、SYSMAC NET网,C200H的通信功能也扩大了,它不仅支持C模式,还支持CV模式(FINS)通信指令。机在入上述四种网时,要在CPU上插入通信扳C200HW-COM01/04,并通过总线连接器把通信板与通信单元连接起来。机兼容C200H的通信单元,即可以使用C200H的通信单元接入HOST Link网、PC Link网,也可以在机上配置Remote I/O主单元形成远程网。机也有B7A接口单元进行远程扩展,使用和CQM1同样型号的链接终端。机CPU自带的RS232C口支持上位链接、无协议链接、1:1PC链接、NT链接等。4.2.2 本项目的硬件连接根据系统功能确定PLC使用到的端子如表4-1、4-2所列,硬件原理图见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园区门卫招聘协议
- 医药企业运营总监聘用协议
- 市场部个人培训小结
- 旅游设施建设合同样本
- 传统产业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 移动通信公司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 2022年大学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2022年大学机械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D卷-含答案
- 互联网企业协议休假管理办法
- 2022年大学航空航天专业大学物理二月考试题D卷-含答案
- 39 《出师表》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 口腔科无菌操作课件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 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实施方案
- 创新创业通论(第三版)课件 第十章 企业创立与管理
- DB42T535-2020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
- 电子竞技的崛起及其对传统体育的影响
- 手术室常见不良事件及防范措施
- 定制酒合同协议书
- TSGD-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高清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