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方法论.ppt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方法论.ppt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方法论.ppt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方法论.ppt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方法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 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方 法论 以公平问题为例 魏波 认识方法论认识方法论 今天如何探索中国的新道路? 在书斋里进行顶层设计、规划路线图? 还是从基层实践中寻求改革的方向? 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摸 着石头过河”,从地方群众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 进行推广。 公平问题公平问题 公平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 焦点问题:地球上20的 人口拥有80的财富。 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不公 ,实现公平正义?通过对 此问题的分析,看马克思 主义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论。 一、社会研究的起点一、社会研究的起点 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1 1 作为启蒙的提问作为启蒙的提问 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什么?从哪里开始学术 的研究? 成功机会一半以上就在选题。不仅因为需要找 一个公众感兴趣的主题,尤其因为需要发现一个 能使我自己也能为之振奋并为之献身的主题。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起点的追问起点的追问 语言从哪里开始不假思索地说话,根据 经验,书本,想当然它们是否构成合 理的前提? 思想源于对那些习以为常的、想当然的各种 前提、假设、公理的质疑。 提问是启蒙的过程提问是启蒙的过程 学习的本质部分在于提出 问题,动物不能体验问题 ,而体验问题就已是自觉 地不再视事件的自然进程 为理所当然。 “充满人性的学习方式是 把确定的体系置于问题的 光辉中。” 荷皮尔森:文化战略 从改变问题入手从改变问题入手 2 2 问题与时代问题与时代 个人困扰:自己珍视的价值受到了威胁 。 公共论题:公众感到自己珍视的某种 价值受到了威胁。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 时代之谜时代之谜 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 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 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 是答案,而是问题。 每个时代的谜语是容易找到的。这些谜语都是该时 代的迫切问题, 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 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 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马克思集权问题1842 马克思的问题马克思的问题 马克思跳过概念和原则, 回归生活事实本身从中找 到真实的问题。 启蒙理性主张的平等观念 并没有彻底实现,反而出 现了急剧的分化和严重的 不平等。 康德:共同体生活的原则 1,作为人的每一个社会成 员的自由。 2,作为臣民的每一个成员 和其他成员的平等。 3,作为公民的每一个共同 体成员的独立。 3 3 批判性思维:做减法批判性思维:做减法 社会科学如何达到科学的层面? 易错的根源易错的根源 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作为无数种意志和力量博弈的过程,社会生活充满 了主观性; 社会的演变充满不确定性,偶然性,不可重复性。 “社会事实如此复杂,根本不可能全盘掌握或预见到它们 的相互影响带来的后果。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喻 为波浪,它不过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 。”勒庞 乌合之众p15 认识主体的局限性认识主体的局限性 无意识现象不但在有机体的 生活中,而且在智力活动中 ,都发挥着一种完全压倒性 的作用。与精神生活中的无 意识因素相比,有意识因素 只起着很小的作用。. 我 们有意识的行为,是主要受 遗传影响而造成的无意识的 深层心理结构的产物。. 我们的大多数日常行为,都 是我们无法观察的一些隐蔽 动机的结果。 勒庞 乌合之众p15 从减法做起从减法做起 加法与减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物。 “我应该只是一面镜子,让我的读者能够透过镜子看到思 想上所有的畸形,以便他用这样的途径,将思想端正。” 维特根斯坦 思考(请在纸上列出) 自己认识与思考的路径、习惯、方法存在什么误区、错谬 ?如何改正? * Yukun Liu,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enter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AS, BUPT 15 批判理性与启蒙精神批判理性与启蒙精神 社会为何需要批判,人为何需要批判性思维? 批判理性构成启蒙的基础,即对一切既存世界、秩序、价 值的怀疑、拷问。启蒙意味着从独断、盲从、权威中解放 出来。 批判理性培育了主体精神,塑造了现代文明的理 性基础。 彻底的怀疑是认识之父。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的批判哲学马克思的批判哲学 作为启蒙之子的马克思,他承继了西方启蒙思想 的传统。 “你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怀疑一切” “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意 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 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 (全集第1卷第416页。) 二、实践的批判认识方法论二、实践的批判认识方法论 1 1 实证主义与经验认识论实证主义与经验认识论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 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 德意志意识形态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马克思:搜集到一切既有的材料。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 基于经验主义之上,相信知识来源于经验,事实 是知识的基础。 假设:客观世界为某种规律所支配,有一种外在 于人的客观事实等待人去发现。科学研究的任务和目 的就是发现这一事实和规律,透过现象寻找本质。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 “把裤子做脏”芝加哥社会学流派 “将事实当做事物”(“take facts as things ”) 涂尔干 清理头脑中一切成见、偏见、知识。同时,人的头脑 还是有一种认识框架,带着问题和分析框架进入现场。 直面事实本身,直面生活世界,观察和发现社会生活的真实存在。从 具体感性事实出发,进一步抽象出概念、判断,形成对社会事实的理 性分析。 兴趣想法理论 概念化 总体和抽样 选择 研究方法 操作化 观察 报告与评估 资料分析 资料处理 演绎式实证研究的通用程序 引自:巴比社会研究方法 经验主义的局限经验主义的局限 莫兰: “实证主义的反映认识论观念和自然反映理 论垮台了。科学理论是心理和大脑的构造物,同 时也是心理和文化的构造物,这一事实已经不能 再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了。理论不是根据现实归 纳出来的。理论是思想应用于现实的构造 物,如果现实与理论的主张正相符合,那么这构 造物就是有效的。” 仅仅有感性的事实是不够的。面对这些芜杂的社会事实, 如何能够认识得更加深刻? 2 2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 假设:世界是人理解和参与建构的世界,事实是 人认识和理解的事实。人通过行动(包括互动) 构筑意义,进而形成人类社会。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 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资本 论) 理论模型理论模型 理论力图建立逻辑上的闭合体系,作为自变量影响对事实 的观察。 韦伯“理论型”:理论是解释现实的型式。它基于感性 经验之上,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系统本身,力争正确、全面 、精准。现实是一个x黑箱,而模型则是对这个黑箱的猜 测。 3 3 辩护辩护/ /参与式研究参与式研究 传统理论不能实际改变现实,尤其是不能维护边缘群体 、无权者的利益。 理论不仅要解释现实,更要改变现实。 研究应包括变革现实、改变参与者状况的行动议程。 马克思主义解放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 女权主义; 解放 神学; “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 解释世界,而问题在 于改变世界。” 将人从限制自我发展 的社会结构中解放出 来,形成政治议题和 政治行动。 旨在改变现实,提出 行动议程; 三、批判的矛盾分析法三、批判的矛盾分析法 1 1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 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 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 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资本论序言) 现代性的矛盾分析现代性的矛盾分析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 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 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 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 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 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 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 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 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 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 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 庸争辩的事实。” (马克思) 权力结构的相互支撑体权力结构的相互支撑体 系系 资本支配了现代社会的运 行规则。 政治权力屈服、依附于资 本。资本与政治权力的结 合便成为现代社会的根本 力量。 知识与权力和资本的结合 。 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官民冲突,人民的不在场:官民冲突,人民的不在场 2 2、利益与阶级分析、利益与阶级分析 社会生活的起点不是抽象的概念、学说,而是活生生的人 ,而人的生存需求驱动人追求利益。 马克思:“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全集1-195)“每一社会既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文集3-320) 马克思从对林木盗伐法问题的关注中,发现了现实物质利 益的重要性,从而从思辨的哲学思考转向了经济学研究。 社会冲突的基础是利益冲突。恩格斯:“土地占有制和资 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一样,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 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文集4-305) 利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法 1 考察思想观念和社会行动背后 的利益动因; 2 分析由共同或对立的利益而形 成的社会集团,不同社会群体 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由此构 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 3 利益的冲突是社会冲突的基本 原因,化解利益冲突是社会团 结的基础。 分析社会冲突的一 个视角:谁是得利 者? 利益基础上的阶级分析利益基础上的阶级分析 基于利益的分化和冲突,有相同的社会经济地 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的群体构成阶级。 列宁:阶级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 的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 可以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一个集团对其他集团的整体的、以暴力支持的 、合法的占有、剥夺、奴役。这使得社会陷入 结构性的不平等之中。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 农民,资本家与工人,官僚与民众 社会阶层结构:金字塔到社会阶层结构:金字塔到 菱形菱形 资本与劳动中的权力关系资本与劳动中的权力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第一个前提是:一方是资本,另 一方是劳动,两者作为独立的形态互相对立;因 而两者也是作为异己的东西互相对立。”(30 222) 资本与劳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即资本对劳 动的支配。资本人通过对物的支配而形成的对人 的支配关系。 权力关系的运转机制权力关系的运转机制 通过这种权力的运行,资本的力量不断增强、工 人的力量不断变弱,工人的劳动力被剥夺的同时 也是生命力被削弱的过程。 这是力的互动、支配和交换的过程。资本不断增 殖从而强化了自身的权力。 生产目的与手段的颠倒生产目的与手段的颠倒 “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得多 ,根据古代的观点,人,不管是处于怎样狭隘的 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规定上,总是表现为生 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 而财富表现为生产的目的。” 利益与阶级冲突的后果利益与阶级冲突的后果 利益冲突引发暴力革命? 包容性制度(包容性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inclusive institution)与攫取性制度()与攫取性制度( extractive institutionextractive institution) 达龙阿西莫格鲁、詹姆斯鲁宾逊:制度是导致国家繁荣或贫 困、成功或失败的基本原因。 包容性制度通过保持财产权、开放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激 发人的创业冲动,从而使“创造性破坏”得以可能并导致创新的 勃发,由此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攫取性制度建立在精英阶层对社会其他阶层的财富的榨取之上 ,他们通过垄断权力和资源等维护了少数统治精英的利益,但 是却抑制了社会创业冲动,创造性破坏被遏制,创新也就难以 出现,由此形成经济的凋敝乃至国家的失败。 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紧密相连,包容性或攫取性的经济制度都 依赖于相应的政治制度的保护与巩固,政治制度则反过来强化 了相应的经济制度,由此形成一种正向的反馈循环。 四四、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 新新 1 1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理论表现为有严密逻辑论证所阐发的思想体系,理论的功 能首先是解释现象,达成对现象世界的理性把握。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 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 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11 ) 科学科学革命与范式转变革命与范式转变 库恩:当原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新的现象时,人们提出新的 解释体系,用一套新的范式来代替原有的范式,科学革命 就发生了。 当今人类社会丰富实践,有哪些是传统理论不能解释 的?揭示这一矛盾是寻找理论突破的台阶。 理论遇到危机,需要提出新的范式以取代旧的范式。 2 2 马克思的科学革命马克思的科学革命 “博学”“对人类的一切知 识都不陌生”。 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 40年间,马克思研究了亚当 斯密、大卫李嘉图、魁奈 、马尔萨斯等各种学说,深 入考察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史 以及经济状况,写下了“巴黎 笔记”、“伦敦笔记”、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18611863年经济学手 稿、18631865年经济 学手稿,1867年资本论 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 马克思晚年写下了历史学笔 记等,资本论没有完成。 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从经验事实中发现问题。 从理论矛盾、理论与实践 的冲突建构新理论。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 判是彻底的:它不仅对政 治经济学的对象提出问题 ,而且对政治经济学本身 提出问题,作为自己的批 判对象。”阿尔都塞 读 “为什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好像晴天霹雳 震动了一切文明国家,而所有他的包括洛贝尔图 斯在内的社会主义前辈们的理论,却没有发生过 什么作用呢?” 恩格斯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模型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模型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模型是一般的理论抽象和解释 框架。它舍弃了历史的偶然,从极其芜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中提出了一种解释历史的范式。 不应该当作万能钥匙简单套用,以免走入教条主义的 误区。 传统理论范式的危机传统理论范式的危机 突破线线性思维维模式,以非线线性思维维去认识认识 社 会。线线性思维维以建立在时间连续时间连续 性之上的因 果关系作为为基本思维维框架。现实现实 却是非线线性的 。 突破目的论论的思维维范式,坚坚持客观观性原则则。社 会本身无所谓谓目的,目的是人的主观观意志。 克服还还原论论的思维维模式,从系统统整体考察社会 。人类类社会本身是一个大系统统,社会系统统本身 就是一个主体。 3 3 科学研究与创新诉求科学研究与创新诉求 中国“至少50年、100年内都不会出现一个苹果或者谷 歌,因为中国想要这样做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 系。” 李开复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 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