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离石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9 国环评证乙字第1305号目 录目 录1前 言21 总 论41.1评价重点、评价等级及评价 范围41.2评价标准61.3环境保护目标82 自然、社会环境概况和工程分析102.1地理位置102.2建设概况102.3输气流程132.4工程组成及工程量132.5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172.6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193 生态环境影响防护、恢复和补偿措施233.1生态影响的避让、减缓措施233.2生态影响恢复措施243.3措施后生态环境恢复评价27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294.1工程建设对各泉域的影响分析294.2工程穿越泉域采取的环保措施314.3工程建设对沿线各县市水源地的影响分析335 环境风险评价345.1总论345.2风险识别365.3源项分析395.4风险分析425.5事故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方案436 公众参与506.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506.2公众参与的时间、方式、范围506.4公众参与结论567 结论及建议587.1综合结论587.1建议59前 言太原-离石煤层气输气管道是隶属于山西天然气(煤层气)管网的一部分,是临县-柳林-临汾输气管道工程下游支干线,目标是为太原嘉节燃气发电厂以及沿线的中阳县、汾阳市、文水县(预留)、清徐县(预留)等县市供气,线路经过柳林县、中阳县、汾阳市、文水县、清徐县及太原市辖区。山西省发改委于2010年4月19日以晋发改地区函201030号“关于同意开展太原离石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前期工作的函”批复同意该工程开展前期工作。本工程线路全长212.5km,设计输量4.95108nm3/a。全线共设置3座站场、5座线路阀室和4座阀井,站场设置为: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和太原南分输站。阀室设置包括1座监控阀室(中阳分输阀室),4座监视阀室(2#截断阀室、3#截断阀室、4#截断阀室、文水分输阀室),4座阀井(3座普通阀井,1个分输去科莱公司阀井)。管线途经太原市(清徐县、晋源区、小店区)和吕梁市(柳林县、中阳县、汾阳市和文水县)。太原-离石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为新建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山西燃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正式委托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立即组织课题组成员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踏勘、资料收集工作,从而了解了线路沿线及各站场周围主要工业污染状况,收集了当地水文、地质、气候、气象、经济发展等自然、社会环境概况,进行了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初步分析,并对环境影响因子和评价因子进行了初步的筛选,根据国家及省内有关规定进行评价等级确定,结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评价标准,确定出本评价范围及工作内容深度,建立模型、选取参数,进行数据处理,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环境保护对策。从区域内环境要素出发,报告书重点评价了生态环境、地下水、环境空气及噪声等。同时,认真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特别是沿线及各站场周围居民对本工程的意见。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7月以晋环监字2012第329号文出具了本项目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完成了太原-离石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山西省环境保护技术评估中心于2012年10月16日在太原市主持召开了本项目的技术评估会,并形成了技术审查意见。评价单位会同建设单位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现已修改完毕,提交建设单位,上报审批。在编制和修改过程中得到了山西省环保厅、太原市环保局、吕梁市环保局、柳林县环保局、中阳县环保局、汾阳市环保局、文水县环保局、清徐县环保局、太原市环保局晋源分局、太原市环保局小店分局及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 总 论1.1评价重点、评价等级及评价 范围1.1.1评价重点本项目为非污染型生态类建设项目,根据工程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本次评价工作的重点是管道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与运营对声环境的影响及运营期的事故风险评价;对固体废物、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进行一般性评价和分析。1.1.2评价等级(1)环境空气评价等级本次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来确定本工程的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环境主要影响及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项目实施阶段影响因素污染因子影响程度评价等级施工期施工扬尘tsp影响轻微一般性分析施工机械废气so2、no2及烟尘运营期煤层气泄露以ch4为主排放量极少,影响轻微一般性分析放空排放co2和 h2o(2)声环境评价等级本工程线路较长,单项工程建设规模较小,项目噪声影响主要为施工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见表1-2。表1-2 声环境评价等级项目环境功能声级增加量评价等级指标乡村居住环境(1类区)3db(a)二级(3)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中关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规定,管线绝大部分占地为临时占地,施工后及时进行原有土地功能恢复、植被恢复,工程对区域环境的连通性影响较小;管线大部分伴原有公路敷设,管道避开了沿线县市水源地,不经过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见表1-3。表1-3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项目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范围(长度100km)评价等级指标一般区域212.5km二级(4)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本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各站场排放的污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属于类项目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的依据是:各站场地点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本次地下水评价按三级进行,见表1-4。表1-4 类区分级判定指标表划分依据项目情况分级情况包气带防污性能黄土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7k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中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多含水层系统且层间水力联系较为密切中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不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其以外的补给径流区不敏感污水排放量(治理措施前)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344m3/d,生产废水产生量0.997m3/d小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生活污水污染物类型数额为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4个简单(5)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 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均不排放,对水环境影响甚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6)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 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的规定 ,本工程煤层气为爆炸危险物质,为重大危险源。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1.1.3评价范围(1)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类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hj/t349-2007),线状建设项目二级评价范围为管线两侧各0.2km的带状区域,本次生态评价范围为:输气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内区域,评价范围82.6701km2,管线两侧各8m的区域为直接扰动影响评价范围。(2)声环境评价范围 管线两侧200m范围,站场、阀室场界外200m。 (3)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管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各工艺站场四周200m范围内。 (4)环境空气 管线两侧200m范围内;站场边界外500m范围。 (5)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 河流穿越处上游500m及下游3000m的河段和两岸地段;站场周围3000m的半径范围。(6)地下水评价范围 管线两侧200m范围内;站场边界外500m范围。1.2评价标准1.2.1环境质量标准(1)吕梁市 1)环境空气:管道沿线、各站场和阀室所在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经过薛公岭自然保护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2)地表水:拟建管线穿越三川河(柳林县梁家会村处)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穿越南川河(中阳县贺家岭村处)执行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环监类标准;穿越文峪河(文水县北张村处)执行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环监类标准。穿越磁窑河(文水县西城村处)执行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环监类标准。3)地下水:管道沿线、各站场和阀室所在区域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4)环境噪声:线路所经过区域为农村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其中:站场和阀室场地执行2类标准;村庄执行1类标准,干线公路两侧执行4a类标准。(2)太原市 1)环境空气:管道沿线、各站场和阀室所在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经过晋祠风景名胜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2)地表水:拟建管线穿越潇河(小店区王吴村处)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穿越汾河(清徐县杨家堡村处、晋源区南马村处、小店区嘉节村处)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地下水:管道沿线、各站场和阀室所在区域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4)环境噪声:线路所经过区域为农村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其中:站场和阀室场地执行2类标准;村庄执行1类标准,干线公路两侧30m80m执行4a类标准。1.2.2污染物排放标准(吕梁市、太原市)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期tsp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运营期各站场和阀室场界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标准。2)噪声控制标准 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输气站场和阀室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管道沿线村庄执行1类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4类标准。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规定。1.3环境保护目标 1.3.1地表水保护目标 地表水主要保护目标为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河流(三川河、南川河、文峪河、磁窑河、潇河和汾河)。1.3.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管道沿线的大气保护目标为管道沿线两侧200m范围的人口集中区,各工艺站场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站场周围的村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共48个。 1.3.3 地下水保护目标 本工程管道主干线经过柳林泉域、郭庄泉域,不涉及泉域重点保护区。管道支线(干线延长线)经过晋祠泉域有8.4km位于泉域重点保护区;管道工程不穿越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地下水保护目标为柳林泉域、郭庄泉域和晋祠泉域的奥陶系含水层及管线附近浅层地下水。对地下水的保护要求是:水质、水量不受影响。1.3.4声环境保护目标 管道沿线的声环境保护目标为管道两侧和站场场界外200m范围的人口集中区和社会关注区,噪声环境保护目标共48个。保护要求:站场和阀室场界达2类功能区要求。 1.3.5风险保护目标 管线沿线风险保护目标为管道两侧200m的带状区域和站场厂界外200范围内48个村庄。 1.3.6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对路由沿线现状调查、沿线咨询、走访相关部门,基本上为农村地区,生态评价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国家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环境敏感区。管线从薛公岭自然保护区、天龙山风景名胜区和天龙山自然保护区边缘外经过,工程建设和运营基本不会对其产生影响。1.3.7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太原南分输站及各阀室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汾阳分输站位于汾阳市阳城乡北堡村北1500m,清徐清管站位于清徐县盂封镇鹅池村北500m,太原南分输站位于小店区嘉节村西800m,中阳分输阀室位于中阳县贺家岭村村东北500m,线路2#截断阀室位于中阳县榻上村南侧1500m,线路3#截断阀室位于汾阳市南焉村东南1500m,线路4#截断阀室位于文水县孝义镇南武度村东500m,文水分输阀室位于文水县文云营村北1500m。2 自然、社会环境概况和工程分析2.1地理位置太原-离石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沿线经过吕梁、太原两市,7个县(区),行政区划情况见表2-1。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表 2-1 管线沿线 行政区划 长度统计 表项目省市区、县名起始里程(km)终止里程(km)线路长度(km)干线吕梁市柳林县07.17.1吕梁市中阳县7.162.755.6吕梁市汾阳市62.7121.859.1吕梁市文水县121.8158.436.6太原市清徐县158.417011.6支线太原市清徐县170178.78.7太原市太原市辖区178.7212.533.82.2建设概况(1)项目名称:太原-离石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2)建设单位:山西燃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中阳县、汾阳市、文水县)和太原市(清徐县、晋源区、小店区)2市7县(市、区)(4)建设性质:新建工程(5)建设规模:本工程线路全长212.5km。离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段干线,线路全长170km;清徐清管站-太原南分输站(不包括在此工程范围内)支线(即管道干线延长线),线路全长42.5km。输气规模为4.95108nm3/a,干线设计压力为6.3mpa,支线设计压力为4.0mpa,管径均为d711mm。全线共设置3座站场、5座线路阀室和4座阀井,站场设置为: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和太原南分输站。阀室设置包括1座监控阀室(中阳分输阀室),4座监视阀室(2#截断阀室、3#截断阀室、4#截断阀室、文水分输阀室),4座阀井(3座普通阀井,1个分输去科莱公司阀井)。(6)工程建设内容:建设主要内容由输气管道(包括穿越工程)、站场阀室、附属辅助工程、供电通讯工程等部分。(7)建设工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8)建设总投资:121664万元,40%由企业自筹,60%由银行贷款。(9)组织机构定员及工作制度:汾阳分输站和清徐清管站各7人值班,每年350天;线路巡视和调度人员共25人,由集团公司负责,不属于本工程在职人员,不在分输站值班和生活。(10)总占地面积:永久占地4.2425ha,临时占地:372.05ha。2.3输气流程本工程管道设计压力6.3mpa,连续24小时供气。本工程管道输气流程为:工程前期自临县柳林临汾煤层气管道工程离石分输站接出天然气。在沿线设有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和太原南分输站,并设置5个阀室、4个阀井。汾阳分输站工艺流程:上游管道来气进入站内,通过过滤分离器、计量和调压后去汾阳三通公司城市燃气门站。主要设备有过滤分离器、计量撬、调压撬、排污罐和放空立管等。清徐清管站工艺流程:上游管道来气经旋风分离器、过滤分离器、调压后去太原南分输站。主要设备有收球筒、发球筒、旋风分离器、过滤分离器、调压撬、排污罐和放空立管等。太原南分输站工艺流程:上游管道来气进入站内,通过旋风分离器、过滤分离器、计量后去嘉节电厂。主要设备有收球筒、旋风分离器、过滤分离器、计量撬、排污罐和放空立管等。阀室主要功能:接收上游来气输往下游;输气紧急截断;事故状态及维修时的放空;blt01阀室有远程监控功能;blt01、blt05阀室具有分输功能。阀井主要功能:接收上游来气输往下游;输气紧急截断;事故状态及维修时的放空;blt09阀井具有分输功能,分输至科莱公司燃气门站。2.4工程组成及工程量本工程管线全长212.5km,干线管线长约170km,支线(即干线延长线)管线长约42.5km。本工程起于临县柳林临汾输气管道干线离石分输站(不在本工程范围内)外2m,止于太原南分输站。建设内容主要由输气管道(包括穿越工程)、站场阀室、附属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等部分组成。离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管道干线线路走向:管道由临县柳林临汾输气管道离石分输站出站,向东南沿山坡敷设至梁家会村,管道下山并穿越g20青银高速、三川河、南川河以及g307国道,然后管道在山间沟谷中向西南方向敷设经过前刘家沟、后刘家沟,在侯家梁村进入中阳县境内,经过翟家山、成家岭、郝家畔,到达龙天庙村,然后管线爬向黄土梁上行进,行进至中阳县城南侧贺家岭附近管道下山,折向东穿越g209,后沿s340南侧在河道内继续行进,行进至枝柯镇的谷罗沟附近时管道离开s304转入东北侧的山间沟谷中敷设,经过师庄、三角庄、康家塌、闫家峪、北大井,在经过福岭村后管道进入汾阳市境内,管线在文殊岭的北侧沿g307及s219向东南行进,经过王家池、北偏城、杨家庄、靳家庄,到达靳家庄后管道进入平原区,此时管道离开g307及s219向东南敷设,经过平陆村、义丰南、西阳城、申家堡、冀村公社,管道离开冀村公社后进入文水县境内,在文水县境内管道继续向东北方向行进,经过南武度、西庄、武良村、横沟村、北安庄后到达榆林村,而后管道继续向东北进入清徐县境内经过杨家堡村、师家堡村后在鹅池村进入清徐清管站。线路全长170km。清徐清管站太原南分输站管道支线线路走向:根据太原市规划局2012年3月30日关于本项目太原段线路路由走向的规划意见并规字2012098号文件(见附件)确定的线路路由走向:管线由文水县和清徐县交界的成子村北进入清徐,途径孟封镇、西谷乡和王答乡,在王答乡龙家营村西侧进入太原市小店区。管线在小店区拟沿规划的太中银铁路东侧向北至潇河,沿潇河由东向西至汾河河岸后,穿越汾河,沿南沙峪河继续向西(与规划的古交至太原煤层气管线开始并行),至大运高速后,沿高速公路绿化带向北至迎宾路后,沿迎宾路绿化带由西向东至滨河西路,沿滨河西路绿化带向北,至南环高速后,向东穿越汾河,进入嘉节燃气发电厂,线路全长42.5km。本工程太原离石输气管道沿线共穿越河流、沟渠8处,其中三川河穿越1次,南川河穿越1次,磁窑河穿越1次,文峪河穿越1次,潇河穿越1次,采用大开挖穿越。汾河中型穿越3次,采用定向钻穿越。其它沟渠均采用大开挖穿越方式;穿越高速公路及二级以上道路19处,均采用顶套管方式穿越;穿越三、四级公路36次,采用开挖加套管穿越方式,其他公路开挖加盖板的穿越方式,穿越铁路共计6处,由于铁路全部为高架形式敷设,故管道穿越均采用开挖加套管方式穿越。工程组成及主要工程量见表2-2。表2-2 主要工程内容组成一览表名称序号工程项目工程组成备注主体工程1线路工程线路长度:全长212.5km,干线长170km,支线(即干线延长线)长42.5km线路用管材:d7117.9 x70螺旋缝埋弧焊管、d7119.5 x70螺旋缝埋弧焊管、d71110.3 x70直缝埋弧焊管管径dn7112穿越工程铁路:穿越太中银铁路和孝柳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穿越g20青银高速、g307国道、g209国道、s340省道、s233省道、s243省道、s222省道、汾阳平遥高速、s320省道和太原南环高速输气管线:中石化榆济线输水管线: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管线中小型河流:三川河、南川河、文峪河、磁窑河、潇河和汾河六条河流3线路附属工程三桩、警示牌和警示带4站场和阀室、阀井工程全线共设置3座站场、5座线路阀室和4座阀井,站场设置为: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和太原南分输站。阀室设置包括1座监控阀室(中阳分输阀室),4座监视阀室(2#截断阀室、3#截断阀室、4#截断阀室、文水分输阀室),4座阀井(3座普通阀井,1个分输去科莱公司阀井)。4座阀井全部位于支线上辅助工程1防腐工程线路管道防腐(包括三层pe加强级、热煨弯管防腐和补口)、站场防腐(包括地下管道、地上管道和设备、油罐内壁和油罐外壁)2阴极保护3座线路阴极保护站(中阳监控阀室、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3仪表和控制系统仪表安装、电缆敷设、电气接线、控制系统的安装、组态、调试等工程4通信工程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和太原南分输站及1座监控阀室的scada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和太原南分输站的高频开关电源、行政/调度语音交换系统、工业电视系统、激光对射系统、站内局域网、综合布线及电视系统、应急通信系统等工程公用工程1供电工程本工程供电范围为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和太原南分输站、1座监控阀室(中阳监控阀室blt001)。各站场和监控阀室的供电电源引自当地电力公网10kv电源。汾阳分输站用电负荷:144kw;清徐清管站用电负荷:38.4kw;太原南分输站用电负荷:84.2kw;中阳监控阀室blt001用电负荷:660w2给水系统各阀室无人值守,不做给排水评价。清徐清管站由鹅池村供水系统作为站场生产用水水源;汾阳分输站由申家堡村供水系统作为站场生产用水水源;太原南分输站由嘉节村给水系统作为站场生产用水水源;生产用水主要为各站场各站设备冲洗、检修用水,用水量为436m/a;生活用水主要为汾阳分输站和太原南分输站食堂、值班室及办公楼等,用水量为588m/a2个分输站各定员7人3排水系统汾阳分输站设和太原南分输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场内绿化等综合利用,生活污水产生量为470.4m/a,采暖期进入储水池(v=100m3),除部分自然蒸发外,其余用于非采暖期绿化等,不外排。各工艺站场生产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至场内储水池(v=10m3),生产废水产生量为348.8m/a,部分自然蒸发,其余部分用于场地道路等洒水,不外排。4采暖通风系统站场采暖:电采暖和空调采暖阀室:筒形风帽通风环保工程1水环境太原南分输站、汾阳分输站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sbr,处理规模为1.0m3/d)2座各站场生产废水隔油池3座生产废水储水池(v=10m3)3座生活污水储水池(v=100m3)2座2声环境控制施工时间;选择低噪声设备;对放空管道安装降噪效果不小于40db的小孔型消声器或小孔带阻声罩型消声器3环境空气施工扬尘防治:物料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施工便道洒水抑尘;洒水车洒水 4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收集后就近选择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分离器分离残渣、清管废渣建设单位回收,不外排;危险废物定期运往有资质的专业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如山西瑞腾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处置5生态环境合理选址选线严格控制施工占地选择合理施工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理施工后对于临时占用的耕地林草地及时复垦复耕根据已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保持措施2.5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2.5.1施工过程分析本项目施工过程分为管线敷设施工和站场施工,具体施工过程如图2-1。管线施工作业带范围为16m,由于管道开挖断面不大,在通过土石方段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开挖沟槽。站场、阀室的施工:场地清理,建设工艺站场、阀室主体工程及相应的辅助设施,安装设备,对工艺设备进行调试后运行。管道工程工艺站场清理作业带穿越河流、铁路、公路分段开挖管沟焊接、补口、补伤、防腐管道下沟试压、清管、覆土回填清理场地、恢复地貌、恢复原有土地功能、复垦绿化场地清理、平整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绿化等联合调试、投入运营扬尘扬尘扬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少量焊接烟尘等清管废水扬尘图2-1 工程施工工艺图 2.5.2噪声源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及作业期间产生的噪声值见表2-3。表2-3 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噪声值 单位:db(a)序号机械车辆类型距离(m)噪声值序号机械车辆类型距离(m)噪声值1轮式挖掘机5846电焊机1872推土机5867载重卡车5923冲击式钻机1878移动式吊车5964轮式装载机5909混凝土、搅拌车5915柴油发电机1982.5.3水污染源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过程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管道试压废水。施工废水中主要成分是ss,量很少,可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场地降尘洒水。管道试压水为清洁水,分段试压,水量较少,试压废水中主要含少量铁锈和泥砂。收集后,采用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重复利用,最后用于道路、场地洒水,不外排。2.5.4大气污染源分析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管沟开挖堆土、装卸、运输,工艺站场平整,道路破开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引起的扬尘以及施工建筑料(水泥、石灰、砂石料)洒落造成的扬尘;各类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发电机排放的废气。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主要的污染物是扬尘。2.5.5固体废物分析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管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和防腐废弃物、穿越工程产生的干化泥浆(定向钻法)及工艺站场施工产生建筑垃圾。其中生活垃圾约80.75t,废弃泥浆干重约为0.8t,施工废料量约为31.88t。2.5.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管道工程建设期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来自管道敷设施工过程中的开挖管沟、管道穿跨越工程、修筑施工便道、车辆人员践踏等活动,另外工程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和工程临时和永久性占地也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是:永久占地影响: 本工程设置的2座工艺站场、5个阀室、4个阀井总占地面积约3.0825ha。永久占地造成土地资源减少,对植被形成永久破坏,不能恢复,对绿地数量、空间分布以及绿地调控环境质量能力产生影响;临时占地影响:管道作业带施工导致地表植被完全破坏,造成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土壤结构变化引起水土流失。本工程绝大部分施工地带为平原,施工作业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施工便道、物料堆放点、宿营地的等临时设施会压占土地,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植被死亡;施工机械的碾压造成土壤紧实,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河道穿越影响:采用大开挖或定向钻法,会对河流水质产生影响,进而对附近河段水生生态产生影响。2.5.7交通影响因素分析本管道工程全长212.5km,跨越区域较大,涉及范围广,穿越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共19次,穿越铁路6次。本工程穿越干线公路路段全部采取顶管穿越,路段穿越铁路6处采取高架桥下开挖穿越,不采取干线道路开挖的方式穿越。穿越铁路时应征得铁路部门的同意后再进行穿越施工。因此,工程建设对道路穿越路段的交通影响较小。但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行人的交通秩序与安全防护。2.6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管道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分为正常和事故两种情况。2.6.1正常工况下环境影响本工程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是“三废”及噪声对评价区的影响,依据煤层气开发的特点,运营期排放“三废”类型简单。管道运营期采用密闭输送,正常情况下对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于各工艺站场的排污,沿线站场的主要工艺为除尘分离、调压、分输、应急放空和清管等。2.6.1.1噪声源分析本工程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于站场、阀室的分离器、调压设备等产生的机械噪声以及放空系统噪声。放空系统通常只有在紧急事故状态下才会发生。通常分离器噪声值为55-75dba,清管系统噪声值为55-85dba,放空系统噪声值为90-105dba。由于各站场周围无环境噪声敏感点,在站场设绿化消声带,削弱噪声源传播,使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的要求。2.6.1.2水污染源分析(1)生活污水运营期本工程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汾阳分输站和太原南分输站值班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据类比分析,生活污水产生浓度codcr150mg/l、bod580mg/l、ss180mg/l、氨氮20mg/l。本项目运营期废水污染物cod产生量为0.07t/a,氨氮产生量为0.01t/a。评价要求在汾阳分输站和太原南分输站场内各设置一座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生活污水,采用sbr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1.0m3/d,经处理达标后的生活污水全部用于场内绿化等综合利用,采暖期进入储水池,除部分自然蒸发外,其余用于非采暖期绿化等,不外排。(2)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汾阳分输站、清徐清管站和太原南分输站设备清洗、检修产生的生产废水,量极少,含有少量杂质。生产废水产生浓度codcr180mg/l、石油类20mg/l、ss180mg/l。本项目运营期废水污染物cod产生量为0.054t/a。评价要求各站场生产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储水池,部分自然蒸发,其余部分用于站场降尘,不外排。2.6.1.3大气污染源分析该工程运营期间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管道清管作业时收球筒有少量的煤层气将通过各工艺站场的排放筒放空,其排放方式为瞬时排放。设备密封不严导致的煤层气泄露;输送系统出现故障时,在检修之前需放空相应管段内的煤层气,该部分煤层气将通过两端截断阀室和工艺站场的排放筒自动点火放空排放。燃烧或排放的煤层气对环境影响不大。各站场运营期间废气产生情况见表2-4。表2-4 运营期废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序号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备注1清管作业不足20m3总烃(非甲烷总烃)12次/a2分离器检修1次/a3超压放空1.24万m3/hco2和少量nox12次/a、25 min/次放空管高2040m2.6.1.4固体废弃物分析运营期本工程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清管时产生的废渣和分离器分离出尘的废渣。1)清管废渣:工程运行后每年要清管一次,清管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fe2o3。一般每公里管线清管产生废渣量约1.75kg,本工程管线全长212.5km,每年清管产生废渣0.37t/a。清管废渣送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填埋。2)分离器残渣每个站场设有分离器,分离管道内的污物、铁锈、颗粒物杂质,分离器每个星期运行一次,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铁锈、颗粒杂质和水及些许废棉纱。废物排入排污罐收集处理。参照其他天然气(煤层气)工程,分输站站场排污罐中铁锈和颗粒杂质量很少约0.35t/a。送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填埋。3)生活垃圾汾阳分输站定员14人,每人每天按0.5kg计算,本工程运营期生活垃圾2.46t/a,收集后送当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4)危险废物运营期间会产生一些废油和废棉纱,约为0.40t/a。属非连续的,产生量也有限,属于危险废物。环评要求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规定,在各分输站和清管站内设置专门的存放间并且要做好地面防渗。定期运往有资质的专业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如山西瑞腾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处置,建设单位要与其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协议。2.6.1.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管道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管沟开挖作业带、施工便道、临时场地等破坏区域通过及时实施土地复垦、绿化等植被恢复措施可大大降低项目建设对陆生生态的影响。该工程管道为地埋式,不同于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不会造成生物通道阻隔。但煤层气管道属安全和消防重点保护对象,管线附近用地会受到限制,对城镇发展构成一定影响。但供应的煤层气属清洁能源,替代部分重油、煤等污染较大的能源后,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间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穿越河流工程合理处置弃渣弃浆,合理采取水工保护措施,工程建成后不会对河流水生生物、水动力、河堤安全和水土流失造成不利影响。2.6.2非正常情况下的环境影响通过类比调查管道潜在的各种灾害(事故隐患)大体分为三类:1)自然灾害造成的灾害,包括洪水、地震及地质(如滑坡、崩塌、沉陷、泥石流等)灾害;2)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如:劈山开路、开矿、山体或河流开采建筑材料、毁林开荒、误操作等;3)人为破坏、偷气、偷盗设备材料;设备老化、管道腐蚀穿孔等。本管道输送的介质属甲类易燃气体,且管道输送压力较高,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性。管道运营期间若管道破裂发生天然气泄漏,遇明火将发生爆炸事故,对周围环境将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短期内这种影响是比较显著的。为减少管道泄漏的事故风险,沿线考虑5座紧急截断阀室4座阀井,最大间距不大于32km。一旦管道破裂发生天然气泄漏,由于压力的变化,截断阀室会自动关闭。天然气中主要成分为甲烷,无其它特征污染物。3 生态环境影响防护、恢复和补偿措施3.1生态影响的避让、减缓措施生态影响的避让、减缓措施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潜在的不利生态影响。(1)合理选址选线线路走向的选择是管道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决定管道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关键环节。本工程在考虑市场用户、沿线地形地貌特点的前提下,根据途经区域的不同,在确保管道运行安全、稳定、可靠的条件下,尽量避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水水源地、地质灾害区、采空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2)严格控制施工占土地对管线永久占地合理规划,严格控制占地面积。按设计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面积,对管线敷设施工宽度控制在设计标准范围内,并尽量沿既有道路平行布设,以减少土壤扰动和地表植被破坏,减少裸地和土方暴露面积。施工作业尽量利用原有公路,尽量减少施工便道。现场施工作业机械应严格管理,划定活动范围,不得在道路站场以外的地方行驶和作业,保持路外植被不被破坏。(3)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本项目管道沿线所经地貌大致分为:即中高山丘陵单元、河谷平原单元、河流穿越单元和其它不良地质段(煤矿采空等),针对各种情况,可研中采取了不同处理措施。河谷平原单元河谷平原单元地形平缓,较为开阔,土地垦殖率较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管道通过单元时,为减少管道施工对经济作物的损坏,施工作业带宽度应尽量缩窄,采用沟下组焊方式减小施工作业带宽度。河流穿越单元工程全线共穿越中小型河流6次。对穿越中型河流汾河采取定向钻方式穿越,小型河流采取大开挖方式穿越。同时,穿越河流的河岸、河床采取不同的水工保护措施。不良地质段管道工程沿线途经了采空区、滑坡等不良地质段,对该路段提出了采取封闭、填实、加固、削坡处理等。(4)施工管理和监理措施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为保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落实,项目单位应将环境保护内容作为合同条款纳入到合同中,要求施工单位按评价要求科学、合理施工,项目单位定期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做好施工的组织安排工作,减轻损失。应根据当地农业活动特点组织施工,尽量减少对农业生产破坏造成的损失。施工期应尽量选择农作物生长期,大开挖穿越河流应选择枯水期。工程距薛公岭保护区及天龙山风景名胜区较近,施工时应加强管理,严禁施工人员跨越公路进入保护区内,滥砍滥伐树木。不在保护区经过区段设施工营地。妥善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防止对重点地段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管道附属工程施工产生废弃物要及时清除,以避免污染土壤。项目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监理单位严守职责,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施工作业带文明施工,禁止施工人员进入作业面以外区域,以减少施工期对土地和植被的破坏。3.2生态影响恢复措施1)耕地保护措施做好耕地占用补偿措施。本工程现已获得沿线各县市政府和国土部门的征占地许可,下阶段需进一步核实占地数量,并做好补偿措施,占用耕地的需做“占补平衡”方案。管线占用耕地时,施工中应执行分层开挖、分别堆放、分层回填复原的操作规范。管沟开挖时先剥离表土在一旁妥善保管,将表土和底层土分别堆放,回填时也应分层回填,尽可能保护农田原有的土壤环境。回填时,还应留足适宜的堆积层,防止因降水、径流造成地表下陷和水土流失。作好土地的复垦工作。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负责清理现场,耕地部分按照国务院的土地复垦规定进行复垦。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植被恢复,一时难以恢复的可在来年予以恢复。施工便道与地方协商,需要的便道保留使用,其余恢复原土地利用类型。2)林草地恢复措施做好工程施工灌木林占用补偿措施做好移植和补植措施。施工占用林地的应采取合理方式移栽树木,禁止砍伐。除必须移栽的树木外,周边临近的树木采取建围挡措施,把树木与施工区域隔离,减少活立木蓄积量的损失。保护表土层。施工中应执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操作规范,保护表层土壤,以利于后期植被恢复。尽快地恢复植被。管线铺设好,原为草地的恢复为草地,原为林地的在管线两侧5m范围内为保护管线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五月份文物数字化重建模型权属处理条款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增资入股合作协议书
- 低价物流仓库出租合同样本
- 帷幕灌浆工程准灌证
- 入股股东转让合同样本
- 仿古瓷砖采购合同样本
- 新起点小学一年级英语教案-Unit3-Animals
- 智慧厂区方案
- 石子采购合同
- 培训机构管理制度汇编
- 政策目标确立和方案制定概述课件
- 六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4 Lesson 23 Good-bye-冀教版(共19张PPT)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张波-超高温陶瓷课件
-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gis)课件
- 特洛伊战争(英文版)
- 近代以来广州外贸产业的发展历程
- DBJ04-T 410-2021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标准
- 车站主体结构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终稿(专家意见修改的)-副本
- 保洁岗位培训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二级 Pad, Pad, Pad!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