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作文的 审题立意 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 命题方面又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 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 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 料作文,又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它没有 规定文体,而由考生自主确定文体,我们姑 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把审题的注意力从 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 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 题意的终极范围。”(余闻2006年高考语文 试题分析)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立意 的关键。 什么是审题?什么是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 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 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 思。 怎么样审题?怎么样审题?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 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 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 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 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 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 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 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 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 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 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 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 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 学。学。 练习: 从所从所列出的审题结果中,选出最佳的一项:列出的审题结果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1 1、要有商品意识要有商品意识 2 2、要不知足要不知足 3 3、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4 4、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没有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没有从材料的整体出发。 没有领悟材料的情感意向。没有领悟材料的情感意向。 没有从材料本身出发,而是从头脑中固有的概念出发。没有从材料本身出发,而是从头脑中固有的概念出发。 符合材料要求,为最佳立意。符合材料要求,为最佳立意。 一、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 、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 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 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点拨 : 例1:2006年全国卷(乙卷)的作文材料是 一则寓言: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 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 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 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 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 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 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 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 (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 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 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 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 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 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 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 ,更容易写出新意。 如:阅读下面寓言,自选角度,自拟题 目,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 文。 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对他 说:“你如果捡些石子回去,到时候你就会又高兴又 后悔的。”那人听了这话,就捡些石子装进行囊。回 家后打开一看,那石子都变成金子,他果然又高兴又 后悔。 【阅读材料,提出问题】 石子为什么能变成金子? 那人为什么要拾取石子? 怎样理解那个声音的劝说? 怎样看待他的“后悔”之情? 这则材料突出反映了什么现实 问题? 这则材料蕴含哲理有哪些? (1)淘尽狂沙始得金(没有付出就没有收 获) (2)善纳良策,把握机遇 【联系实际,解答问题】 1、石子为什么能变成金子? (3)行事长宜放眼量 (坚信正确的选择 ) (1)困难是强者的试金石 (2)勇敢地拾取困难的石子(知难而进) 2、那人为什么要拾取石子? 3、怎样理解那个声音的劝说? 发挥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作用 4、怎样看待他的“后悔”之情? (1)失望与欲望成正比(知足常乐) (2)身在宝山不识宝 (3)未尽力而后悔 (4)尽力而无悔 5、这则材料突出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 (2)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年要知勤学早 ) (3)黄金时代多淘金(身处黄金境地多淘 金) (1)让我们的行囊装满生活有用的石子 6这则材料蕴含哲理有哪些? (1)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2)看事物要看其本质 (3)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4)善于利用外在客观条件 (5)看问题要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 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 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 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本次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不脱离原材料 含意,我们就不会把鸠和枭这两个形象理解为 否定的对象,显然材料中枭和鸠都是正面形象 。作为枭的迁徙,是因为乡人皆恶其鸣,首先 枭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是有不足的,而 且试图改变这种不足;因乡人皆恶而迁徙,也 能看到枭考虑到的并不是任意的放纵自己,而 是不能成为众矢之的,要赢得社会的认同并试 图改变自我向善的形象。然而枭通过迁徙,以 改变环境的方式实现自我的改变来完善自己或 完美自己,通过智者鸠的建议,我们知道那是 不恰当的。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 思作文”,这就明确了作文的构思方向。 可以这样立意:为别人着想是一 种好的品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 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 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与其改变 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治标不如治本 ;交友要交鸠一样敢于指出自己的缺 点、并提供建议的真诚朋友。 二、从抓住材料的关键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 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 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1: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 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 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 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 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 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 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 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 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 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 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 一点立意即可。 例2: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 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 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 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 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那儿换了三 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 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了茫茫荒野。耶稣猜到 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 的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捡起来吃。耶稣 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的弯了18次腰。于是 耶稣就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 那就不会没完没了地弯那么多次了。小事不干 ,将在更小的事上受操劳。 1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那就不会没完没了地弯 那么多次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受操 劳。(大事与小) 2假装没听见的原因:彼得懒得弯腰(懒惰) 关键句: 2从耶稣的角度来看:他高瞻远瞩不简单粗暴地强 制彼得捡起马蹄铁,而是让彼得去承受懒惰带来的 不良后果,用事实教育了彼得。(教育方法) 1彼得的角度:懒得弯腰主动放弃捡马蹄铁卖 钱换樱桃的“机遇”,导致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 多次腰。(机遇)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和人物性格特点 、形状来确定。 例3:阅读下面小诗,自选角度,自拟 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风 筝 被一根线牵着, 天空再大, 却不属于我。 参考立意: 横向:摆脱束缚,成就自我;扫除羁绊,让 人生更完美 反向:约束和规范必不可少;放任自流,后 患无穷 三、从辨明关系入手。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是相 互联系的。阅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 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 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学与问)、主次 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 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 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1: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 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 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 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 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 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 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 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 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 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 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 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 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 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 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 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 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 、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 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 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2: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 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 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 ,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 也是依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 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 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例3: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然后自选 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 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 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 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竟敢这样 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 地埋在黑土中的树根。 、 材料中涉及到哪些对象? 、主要对象是什么?态度和倾向? 树叶:自夸、目中无人 树根:奉献、默默无闻 树叶和树根:“不可数典忘祖”、“饮水要思源” 、“功成莫忘本”等等。 四、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 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 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1: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 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 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 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 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 ”、“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 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 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 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 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 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例2: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 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 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 要三千年的时间,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计 划。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 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要三千年 的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 ,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 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1、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当结果, 两次宏伟的计划都因不切实际而流产。 2、不肯脚踏实地,不肯从干好平凡的小 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小结: 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 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 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 一套。上面的几中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 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 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 练习1.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 论文。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 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 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 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 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 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 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 ,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 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 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提示: 1、可以论证盲目空想者的一事无成 。 2、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的理论毫无价 值。 3、可以论证单纯苦学苦练而不动脑 筋、不讲实效,必然劳而无功。 2.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由迷茫到彻悟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 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 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 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 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 ,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 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 :“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 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 ,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 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提示: 1、可以论证学业、事业都需要脚踏 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妄想一 步登天。 2、可以论证成功的道路欲速则不达 。 3、可以论证为师者应如何启迪学生 战胜自我。 3.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决定胜负的铜钱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 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 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 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 ,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 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 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 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 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 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 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 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提示: 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 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 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 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 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4.请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 议论文。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 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 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 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 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 提示: 三个人的回答道出了每个人对这一工作意 义的认识。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成毫无目的的 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 的价值,自然是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上进 心。第二个工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砌砖的目 的就在于挣钱,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 思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于发挥出来。 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 造,他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 的责任感,这样的人怎能不成为有名的建筑师 呢? 参考论据: 古之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王进喜挖 井,郝建秀织布,张秉贵站柜台卖 糖果,倪志福钻研钻头,雷锋开车 他们都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 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5.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 篇议论文。 材料一: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 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 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 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 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 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 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 ”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 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 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 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 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 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 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 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 。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 ,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 提示: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 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 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 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 ,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 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6.根据下面给出的这则材料,自拟文题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 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 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 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 :“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 零!”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 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 求量将从零开始。” 提示: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会在甲乙两个 推销员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反馈呢?这 就要分析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 从市场的需求看,是只看现状,还是看 发展?从观察事物的方法看,是只看一 面,还是看两面?从主观认识上看,是 积极地开辟还是消极地对待? 运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现实生活, 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 7.下面是诗人艾青写过的一首短诗,联 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离开了时间/就没有了生命; 生命和时间/紧密相依连; 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 没有了生命/时间就成了云烟。 提示: 如果材料的内容,是谈人或事物之间 的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 物与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材料的中心。 这则材料谈的是“生命”与“时间”的辩证关 系:两者相互依存,时间的价值就是生命 的价值;如果说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那 么这过程是按时间来计算的、来体现的。“ 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 意思。 参考命题:时间与生命时间就 是生命虚度时光,就是害人害己 8.筛选以下材料,联系实际立论作文,并自拟 标题。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筑万里长 城。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 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 提示: 该题重在训练从多种材料中找到内在联系 紧密的东西,并结合实际生活选好议论角度, 确立议论的论点。 就材料而言,1、3、4都有联系,均表现出 要勇于向外部世界(外国和外族)学习。5 说的 是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根本国策 ,与1、3、4 也有联系,而2 与其它各项联系不 大。6 说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与改革开放向国外友 人学习的问题。从反面意义上看,6 与1、3、4 、5均有关系。搞清这些关系有助于把握整体材 料的精神,为立论说理打下基础。文章标题可 今天还要“拿来”、从胡服骑射说起。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质量测验模拟题大全附答案
- 20以内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过关检测题
- 银行春招考试参与热度试题及答案
- 文化转型中文学的角色考题及答案
- 2024年银行春招信息探索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多元化发展试题及答案
- led拆除安装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承包地建房合同样本
- 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探索
- 4合伙人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2025慢性阻塞性肺病(GOLD)指南更新要点解读课件
- 2024年05月湖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分行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铁路行车组织 课件 项目4 调车工作
- 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 《墙面原位加固修复技术规程》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软件工程经济学》课件-第3章
- 2024游乐新“室”界室内乐园洞察与趋势研究报告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边界与发展思考报告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