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材料题40题考查方式及答题技巧之 概括特点、变化、比较类【考题分布】一般集中在新课标卷40(1)和选修题(1)考查【考向分析与知识定位】概括特点类试题难度大、易失分。这主要是由于其概括性强并且思路不容易把握造成的。特点,顾名思义,就是“特别之处”,但在回答历史问题时,它还应包括“突出之处”。总的来讲,分析历史事物的特点还须从历史事物的组成元素入手;换句话说,也就是分析历史事物的组成元素的特别或突出之处。具体来说,历史事件的特点可以考虑其背景原因、领导阶级,主力、斗争目标、斗争方式、斗争经过、斗争结果或影响、历史地位等,如课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的分析:所处历史时代和革命任务;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等;历史文献的特点则可从背景原因、阶级属性、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内容特点、历史地位、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资政新篇;历史时代的特点(特征)则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明清时期时代特点某一历史现象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特点,主要依据材料信息,划分材料主要信息,结合分值归纳要点。这种题型是现在高考最常考的类型。其实,所有这些规律都是知识结构的再次运用。建立牢固的、完整的、具有宏观与微观双向性的知识结构是答好历史问题的基础,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良策。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一种常用和比较有效的方法,也是在答题时的首选思路。根据试题的具体设问,以及所赋的分值,有时也需要我们做一些灵活取舍。回答特点时各领域应考虑的要点: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权性质原因、内容性质、阶级立场、结果和影响等原因、领导阶级、主力、性质、斗争方式、斗争目标、过程、结果和影响等阶级属性,即代表哪些阶级的利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分裂与统一、清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等政治方面阶级关系政治局面经济方面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经济政策经济结构经济重心经济形态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三个方面有无变化及各自状况农、(手)工、商、资发展的表现原因、内容,领导者、性质、推行方式、结果、意义等各种经济类型和成分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和地位可能是地理方位,也可能是 哪一部门或类型对外政策外交史实原因、内容、实质、范围、影响等原因、领导阶级、主力、性质、斗争方式、斗争目标、过程、结果和影响等对外关系思想领域科技文艺原因、内容、性质、代表人物及主张、传播方式、影响等原因、表现、反映问题、性质、影响等 文化方面【分类做题思路】一、设问类型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特点)?相关真题:2016年新课标卷一40(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2016年新课标卷一40(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2015年新课标卷二40(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014年新课标卷40(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2013年新课标卷4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做题思路:答案80来自材料,20来自知识!要点言简意赅,学科术语!做题思路:1、迅速浏览本题大导语与设问要求,确定本题核心主题。2、阅读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首先要找出材料中心;并根据句号、冒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划分对材料进行分层,在卷面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圈划和批注。3、将解读信息进行概括合并,尽量上升到历史事件的属性和角度,并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4、根据分值判断要答几个要点,组织答案,尽量用专业化、学科化语言,尽量简练。【强化训练】1、(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同中国城市发展史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12分)2、(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2、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二、设问类型二:概括变化、发展过程的特点或者趋势(此类问题材料有明显的时间分期或阶段性提示)相关真题:2016年新课标卷二4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016年新课标卷40(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2016年新课标卷一40(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做题思路:注意在概括变化的时候要从历史事件的各个角度出发;概括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整体趋势,联系上下文。其他同设问一思路。三、设问类型三:比较异同类。相关真题:2015年新课标卷一40(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同之处。2016年新课标卷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做题思路:比较两者的异同,先分别概括各自的特点,一定要关注角度,便于更好的进行比较(具体见设问一思路)同一角度出发,可进行归类比较,找到相同与不同。针对训练:1、(16年3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5分)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直到欧洲继哥伦布和葡萄牙航海者远航探险之后、进行海外扩张时,才持续不断起来。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仅限于耶稣会会士努力传布天主教方面。耶稣会会士力图证明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学说是相容的。耶稣会对儒家学说的迁就,导致了它与天主教其他修会之间的争论及其最后的灾难。1745年,罗马教皇最后判耶稣会败诉。这时,中国皇帝早已因这种长期的争吵和偶尔来其朝廷的教皇使节的傲慢无礼而心怀敌意,所以,进行了报复,禁止基督教的一切传教活动。实际上,当时,中国的考试制度和儒家伦理观给欧洲留下的印象,较之欧洲的科学和数学给中国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罗马教皇作出裁决后的那个世纪里,中国和西方之间无任何思想交流。中国人在与欧洲发生第一次冲突之后,依然极度自信和独立。他们只是对耶稣会关于科学和神学的教导表示过一时的兴趣,但这些教导最终还是为他们所抛弃和遗忘。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如此缺乏根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掀起了一个翻译、引介、学习西方的“西学东渐”的热潮。这时的“西学”并非特指一科一门之学,而是囊括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总汇。其实,早在明末,徐光启在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就已经意识到中国缺少西方人所具备的那种“实学”,于是倡导“实学救世”,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主张。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与当年徐光启的主张一脉相承。清末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实质上旨在采纳西学为我所用。严复倡导“中西体用一致”,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哲学、逻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各种社会科学学说,引入“天赋人权论”“进化论”等近代西方思潮,提出“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其目的在于推行变法维新。 摘编自张允熠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东渐的变化。(13分)高考材料题考查方式及答题方法之 概括类答案12、( 2 ) 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1、(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也可以写成政权巩固)。(应该主要是从政府或者统治者角度出发,先直接目的再根本目的进行分析)(6分) 相同:政府主导(救济力量或者主要承担者);设置救济机构(救济手段);立法保障(救济方式);因类而异(救济对象)。(8分)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裂伤的护理措施
- body-language知识教学课件
- 2024年护理安全课件
- 新发展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2 课件 Unit 8 Food
- 2019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2图形与几何练习卷含答案
- 无锡市南长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全国新初三下学期开学大联考试题英语试题含答案
-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电视新闻节目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17安全生产课件
- 浙江省富阳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中考冲刺预测卷(六)英语试题含答案
-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 机械租赁简易招标方案
- 工业机器人基础及应用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数据分析方法
- 足浴店创业计划书
- 2024年中国私域运营洞察白皮书
- 群众文化活动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10KV配电室倒闸操作票
- 小学六年级治班策略
- 异想天开的科学游戏
- 移动式门式脚手架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