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阿q正传两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比研究 姓名:邵文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汤新兰 2011-05 摘 要 i 摘 要 21 世纪是世界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翻译作 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和手段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 21 世纪 以来,翻译研究的重点也从单纯的语言层面的翻译研究转向了文化方面的翻译和研究。 人们越来越重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正确处理,文化交流成为了当今世界翻译的主题。那 么,忠实地翻译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译语读者了 解异域文化特色,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在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阿 q 正传中就 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这是鲁迅小说的一大特色。这些文化负载词最直接、最真实 地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性。但是,这些文化负载词却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一定程度 上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分析和探讨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译 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要本着文化忠实的原则,并始终具备敏锐的文化意识,选择合适 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真实有效地传达出原文中所含的文化意蕴,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 的。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取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归化要求译者尽可能不去 打扰读者,让作者向读者靠拢;而异化则要求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 靠拢。在翻译实践中,这两种翻译方法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阿 q 正传在译界最受欢迎和认可的两个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 the true story of ah q 和威廉莱尔的 ah q the real story。本论文旨在对阿 q 正传这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做具体的分析和研究。论文主要由 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引言部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 究现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篇章结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语言、文化和翻译 及其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涵义及其五种分类。第四章 分别叙述了杨氏译本和莱尔译本对 阿 q 正传 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他 们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的理论之基础。第五章分析和研究了归化、异化译法指导下 的几种翻译策略在阿 q 正传文化负载词汇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第五章是结语,对整 篇论文做一下总结。其中三、四、五章又组成了论文的主体部分。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文化交流 阿 q 正传 abstract ii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a golden ag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s increasingly frequent. translation, as a bridge of th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lays a great important role in our social life. from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 focus of translation study has shifted from linguistic respective to cultural factors. people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handling of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nowadays,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the mainstream of the translation. so, the translating of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lu xuns novel-the true story of ah q, which is the feature of his novel. thos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can reflect our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faithfully, but it also brings som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to th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us, it is significant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when translating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e translator should choose the right methods and strategies under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cultural faithfulness. mainly, foreignazition and domestication are the two methods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domestication requires the translator not to disturb the readers as much as possible, but make the move closer to the readers. however, foreignazition requires the translator not to disturb the author as much as possible, but make the move closer to the author. in the translating practice, these two methods sh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wo famous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true story of ah q. it generally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sis. its content includes the studying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y, the main cont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thesi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mainly introduces language, culture, translation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chapter three generally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and their five classifications. chapter four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of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in translating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of the two famous english versions separarely. chapter five i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abstract iii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azition in translating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true story of ah q.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and it summarizes the whole thesis. chapter three, 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are the body part of the thesis. keywords culture-loaded words translating strategie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true story of ah q 第 1 章 引言 1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 但是,语言不通,文化各异却成了各民族之间交流的屏障和阻碍。因此,翻译活动 沟通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就越来越受到中外翻译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由于各个 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这就给翻译带来了难以避免的困难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翻译已不仅仅涉及语言方面的问题,同时它也涉及到文化 方面的问题。翻译已不再是单纯语言符号层面的简单转换,它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 沟通与移植。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文化交流。由此看来,一位成功的译者除了要有 驾驭两种不同语言的能力之外,还要有深谙两种不同文化的能力,即所谓的双语能力与 双文化能力。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外语界泰斗级人物王佐良先生也曾这样指出, “作 为一个译者,仅仅了解外国文化仍然不够,还必须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因为翻译 不仅仅是双语交流,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 文化交流。而这种“文化交流”在本质上是双向互动的。一言以蔽之, “翻译者必须是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1p18关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 尤金奈达(e anida)也曾指出, “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 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 。2p76由此可见,文化因素在 翻译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化因素翻译的成功与否是整个翻译 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文学作品在该国的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那么这个文学作 品往往就能够成功地反映出该国的民族文化特色。我国文坛巨匠,并具有“中国现代文 学之父”之称的鲁迅先生的著名讽刺小说阿 q 正传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该篇小说中 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这些文化负载词都真实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 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特征。可以说,这篇小说向 读者们呈现出了旧中国的社会缩影。由此可见,在对这篇小说进行翻译时,正确地再现 源语中文化负载词的意义尤其重要。 因为只有正确地翻译出源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真实涵 义,才能够让译语读者正确且透彻地理解源语文化内涵,才能让更多的海外读者了解中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国及中国文化。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王佐良先生也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 “翻 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对于任何民族文学、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莫大好处。不仅是打开了若 干朝外的门窗,还能给民族文学以新的生命力。如果去掉翻译,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将大 为贫乏,整个世界也将失去光泽,宛如脱了锦袍,只剩下单调的内衣” 。1p57在文化负 载词的翻译过程中,为了最真实地传达出源语中原汁原味的文化意蕴,就需要采取科学 合理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般不外乎是两种翻译策略, 即归化和异化。 归化是以译文读者为归宿的,异化则是以原文作者为归宿的。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 中,两种翻译策略总是结合使用,相互补充。因为一篇译文不可能完全归化,同时也不 可能完全异化。但是,为了保留源语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色不让其流失,在对文化负 载词进行翻译时应该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本论文对比分析了阿 q 正 传两英译本在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时各自具体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其目的就是要 证实不管是来自源语文化的译者还是来自于目的语文化的译者都应该站在文化平等的 立场, 忠实地翻译原文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负载词并真实有效地传达出源语的民族文化色 彩及原汁原味的异域情调。作为一个中国译者,就更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国的文化介绍给 海外读者,让汉译外真正地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杨宪益伉俪就是这方面最好的典 范。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及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从而达到跨文化交流的 目的。因此,分析和研究阿 q 正传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1.2 研究现状和述评 阿 q 正传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鲁迅先生的这 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在国内外都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作品中作者所成功塑造的 “阿 q”这个人物形象及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成为了不朽的典型。作者通过这部 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国民之劣根性。可以说,鲁迅先生的 这部著名讽刺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所以, 几十年来国内外的专家、 学者对 阿 q 正传 的研究和评论也很多, 可以说是浩如烟海, 数不胜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最早被西方人所认识是在 20 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而鲁迅先生 第 1 章 引言 3 的代表作阿 q 正传又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早被译成西方文字的作品。美籍华人梁社乾 翻译的 阿 q 正传 英文译本第一次让西方读者认识了阿 q 及阿 q 精神。 随后, 在 1926 年的 5、6 月份阿 q 正传的第一个法文译本也由中国作家、翻译家敬隐渔先生译出。 自从鲁迅先生的这篇著名小说进入西方读者视野的这几十年来,国外虽然也有很多专 家、学者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大多都是关于其作品内容和“阿 q”这个人物性格 以及“阿 q 精神胜利法”的分析与评论。其中,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 曼罗兰对阿 q 正传的评价尤为深刻和精辟,他认为阿 q 正传是一部非常高 超的艺术的精品。罗曼罗兰可以说是鲁迅先生作品中的一位伟大的赞美着,他称自己 曾经被阿 q 正传这部小说所深深地打动以至流下泪来。关于阿 q 这个人物形象, 美国学者葛浩文也曾指出:阿 q 是中国病态的化身,他欺凌弱小而惧怕强大,他思想麻 木, 亲眼目睹自己的国家受到外国列强的欺侮而无动于衷, 阿 q 真可谓是一个十足的可 怜可悲的角色。美国学者夏志清在夏志清论阿 q中也谈到: 阿 q 正传一经面世 就轰动了中国文坛, 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读者在阿 q 身上发现了中华民族的病态, 看到了 中国国民之劣根性。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阿 q 的这一性格特征,是对于中华民族在近 百年来屡次受到列强侵略和欺侮的巨大讽刺。关于阿 q 正传的文学地位,日本文学 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家竹内好在的世界意义一文中也提到,像鲁迅 先生的阿 q 正传那样被译成几十种外国语言文字的文学作品还从来没有过。巴基斯 坦艾哈默德阿里在说不尽的阿 q无处不在的灵魂的一篇文章外国作家谈阿 q中也谈到鲁迅先生是最善于表现中国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总是包含了很多中国的文 化背景知识。就像高尔基代表着苏联灵魂一样,鲁迅先生也同样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灵魂。 上述的所有评论都是关于阿 q 正传的作品内容以及其文学地位的。目前国外还 没有对该篇小说的翻译方面的诸多问题做过研究。正像巴基斯坦艾哈默德阿里所谈到 的,鲁迅是最善于表现中国的作家,他代表了中国的灵魂。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总是充满 了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其中阿 q 正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篇小说中涉及到了大 量的文化负载词, 这些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正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 所以, 忠实地再现原文中文化负载词的真实涵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译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 的最好途径。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阿 q 正传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扛鼎之作, 国内对这篇小说的研究和评论也非常多, 其作品内容、语言风格、 “阿 q”的人物形象、 “阿 q 精神胜利法” 、作品中中国文化的 表达以及作品所采用的讽刺手法等都是专家、学者们所研究的对象。但是,对于阿 q 正传翻译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尤其是关于其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研究就更少了。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读硕士研究生在某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或是写的毕业论文, 当然也不乏有高校的教授或者讲师发表的一些关于文化翻译方面的观点和见解。 广东外 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助教黄海璇在广州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题为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 缺省与翻译策略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为例的文章。文中作者阐 明了什么是文化缺省并归纳总结了 阿 q 正传 杨氏译本对文化缺省的情况所采取的四 种翻译策略,即注释、释义、直译以及归化。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玉在宁 夏大学学报上也发表了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以杨宪益、戴乃迭译本 为例的文章。在该篇文章中,作者以 h.h.stem 对文化的广义分类来对阿 q 正传 中典型的文化缺省的例子进行分析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 2006 级硕士毕业生外国语言 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傅海燕也做了题为文化空缺与翻译策略析三 个英译本的毕业论文,其论文从文化空缺的角度探讨了阿 q 正传中文化因素的翻 译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级硕士毕业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葛珊珊的毕业论文题目 为两英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 ,该论文分析了文化缺省在原文 中的体现继而从文化缺省重构的角度对阿 q 正传的梁(梁社乾)译本和杨氏译本做 对比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陈科芳和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钱虹共同发表 了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原文中的文化负载 词分为了五类并以杨氏译本为例分析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 学院的耿小超、张思洁也合作发表了论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该文对比分析了阿 q 正传杨译本和莱尔译本对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各自所采用的具体的翻译方法 和策略。广州体育学院许韶明、潘宁也发表了以论两英译本对文化负载 词的处理的文章,文章中作者按照文化的四个方面的分类对比分析了杨氏夫妇与莱尔 对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杨小建等人也在沈阳大 学学报发表了从的英译本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的文章,该文通过对杨 第 1 章 引言 5 氏译本和莱尔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 试图探索关于文化负载词较为理 想的翻译策略。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唐述宗教授和其本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 生刘少仙也在山东外语教学发表了题为文化负载词在中的处理的 文章,文中作者以阿 q 正传英译为例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其中文化负载 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暨南大学外语系的陈垣光副教授与其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98 级硕 士研究生刘影在中国翻译上发表了文化交汇,丰彩灿然喜读莱 尔英译本 ,文中作者从传统思想、地方文化和传统习俗这三个方面的翻译情况对阿 q 正传莱尔译本大加赞赏,并认为莱尔英译本无论是在翻译策略上还是文化信息的传 达上都较之前的几个英译本有着突出的优势。 以上是国内的专家、 学者对 阿 q 正传 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近年来人们对阿 q 正传的研究已不仅仅停留在作品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象征意义等 方面。与此同时,人们也慢慢地倾向于这篇小说翻译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作品中文化因素 的翻译研究,因为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外国读者更想要看 到的是作品中所传达的中国的特色文化。但是,目前来看文化因素的翻译还没有引起人 们的广泛关注和应有的重视, 关于对该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的文章和论文也比 较少并且针对于文化负载词翻译所提出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也不够全面。所以,本论文就 是基于以往文化负载词翻译方面的研究缺陷,以阿 q 正传在译界最为认可的杨氏译 本和莱尔译本为例来对比分析这两个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并较为全面地总结归纳 了在这两个英译本中译者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1.3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从 1.2 所陈述的国内外对阿 q 正传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作品中文化因素的翻 译研究尤其是关于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研究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一篇优秀文 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往往是译语读者正确解读其作品内容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厚 文化底蕴的窗口和钥匙,因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正确地重现源语中文化负载词 的正确涵义尤为重要。译语读者通过正确地把握文化负载词的意义就能够更好、更充分 地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并吸收和接纳之,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 看,有关于阿 q 正传中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策略的系统研究还很少。所以,一改以 往人们对阿 q 正传的研究现状,本论文旨在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系统地分析和探讨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6 阿 q 正传 之杨氏译本和莱尔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以及他们在归化、 异化指导下 所采用的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本论文选取了鲁迅先生的著名讽刺小说阿 q 正传作为研究文本,并以其在译界 最受欢迎和认可的两个英译本,即杨氏译本和莱尔译本为例,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具体 分析和研究这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方式。归化、异化是文化负载词翻译常用 的两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本论文是在归化、异化的理论指导下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 分析和研究的, 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两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翻译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具 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如,直译、音译、直译+注解以及意译等。最后,笔者认为无论 是来自源语文化的译者还是来自于目的语文化的译者在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都应 站在文化平等的高度,并以文化交流为目的,选择科学合理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1.4 本文的篇章结构 本文主要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引言部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有本论文的研究 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篇章结构。第二章主要介 绍了语言、文化和翻译及其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三章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涵义及其 五种分类。第四章分别叙述了阿 q 正传杨氏译本和莱尔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策 略选择及其理论基础。第五章分析和研究了在归化、异化译法指导下的几种翻译策略在 阿 q 正传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其中三、 四、五章又组成了论文的主体部分。 第 2 章 语言、文化和翻译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7 第 2 章 语言、文化和翻译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1 语言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人们借助于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 明的成果,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因为有了语言才 拥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语言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那 究竟什么是语言呢?语言是指一系列的用于人际交流的任意的声音符号。也就是说,语 言即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语言是以语音为外在形式,以语义为内在意义,音义结合的 符号组织系统。这是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可的当前最具科学性的定义。语言最重要的 特征就是用于人际交流,它是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另外语言还是人类重要的 思维工具及思维外在表现形式,是思维的载体。人们通过语言可以快捷有效地与外界进 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人类文化。总之,语言是传递文化信 息的载体。 语言具有民族性和稳定性,不同的民族,其语言也是不同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 界使用的语言大概有三千多种,超过五千万人口使用的语言大概也有十四种,他们的语 言都不尽相同。由于这些语言的差异性,使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产生了障碍,即使同是汉 族,由于地域性,其语音的不同也使沟通产生不便,也会产生歧义,不同民族之间,不 同国域之间就更会产生异议,因此语言翻译研究成为必须。 2.2 文化 2.2.1 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宽泛的概念,因此,给这样一个具有广泛 概念的词下一个严格而又精确的定义并非易事。“文化(culture)”一词起源于拉丁语 “colere”,是耕作土地的意思,后来其意义延伸为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由此可见,文化 可以说是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文 化一词的概念之宽泛令众多的专家,学者都感到茫然。自 20 世纪以来就曾有来自于中 外不同知识领域的专家、学者立足于各自不同的学科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例如,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8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tylor)、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以及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 (kroeber)等著名人物都曾对文化一词给出过自己的界定。 然而,在众多著名的专家、学者所给出的关于文化的各种各样的定义当中,人们普 遍认为汉语最具权威性的大词典辞海中给出的文化的定义是最精确的。在辞海 中,“文化”被界定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两层含义。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 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 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 相适应的文化。3p334 2.2.2 文化的特点 尽管对文化的界定有很多种, 但是下面将要介绍的文化的特点却是得到大众普遍认 可的。对文化以及文化特点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化和翻译这三者之间 的关系。 (1)文化是习得的。文化是通过交流和学习得以保存和传递的,一个人通过与外 界交流获得的以经验形式存在的某种文化将会传递给他人或其后代。 整个学习链中的任 何一个环节出了错都会造成文化的消失。 我们的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 文化成果,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习得,如,书籍、多媒体、历史典故、艺术、民间 故事和传说等等。 (2)文化是完整统一的。文化是一个广泛而统一的概念,它包含了社 会的各个方面,而社会的这些方方面面都是互相依存的,缺少哪一方面或是哪一方面有 所改变都会影响到整体文化。 (3)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的积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 过程,每一代人都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产品和新的课题 不断涌现,同时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撞也会带来文化上的某些改变。 (4)文化以符号 为基础。符号有多种形式,如,我们用口语说话、用书面语书写、用非言语行为问候等。 这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符号形式,没有语言的人类文化是难以想象的。语言能够让人们 去思考、去表达、去交流,通过这种手段知识得到了传递甚至代代相传。 (5)文化具有 民族性。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日本人跪着的时候比坐着的时候还多,阿拉伯人不管什么 时候总是戴着头巾等等。这些就是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每个国家和民族由 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经济条件和社会制度各异就造就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就中 英而言,个人主义是英美国家所崇尚的,相反地,它却是中国一直所摒弃的,中国崇尚 第 2 章 语言、文化和翻译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9 的是集体主义。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极深;而英美人则信仰基督,他 们相信上帝。 2.3 翻译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与接触日益频繁。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不同,语言不通,这就给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 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因此,翻译就成为了必然。那么什么是翻译?中外专 家学者曾对翻译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 eanida 博 士在其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及 languag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 两书 中都对翻译这个概念作了如下的定义: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gdly in terms of style.” 4p21(翻译就是用接受语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 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 )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张今先生 (1994)也对翻译作过这样的定义: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 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 5p15 近年来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文化因素在翻译中举足轻重 的重要作用。翻译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的交流,所以译者要有足够的文化意识才能 翻译出好的作品来。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 相互沟通与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语言、 文化和翻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2.4 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 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语言记载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 反映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成果, 它是交流、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的工具。同时,语言也绝不能够脱离文化而存在,它 总是植根于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语言的大 环境,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会体现在语言文字当中。在语言活动过程中,我们时时处处 都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烙印和踪迹;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反映着它这个国家或 民族的本土文化,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无一不是植根于它所体现的文化当中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的。因此,通过一个国家或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人们就可以对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生活方 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的诸多方面有所了解。语言是 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而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 的交际活动不仅在沟通两种语言上有着突出贡献,它更是在丰富人类文化、促进各国各 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传递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研究 课题。翻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翻译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同时文化的繁 荣也常常会带来翻译的高潮,一言以蔽之, “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本身的情况决定了外 来成分的或荣或枯” 。6p24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播和交流文化,近年来随着翻译的文 化转向, 我们已不能把翻译仅仅看作是简单的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或文字意义的直接转 换,它还涉及到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它更多的是对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 传达。因此,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它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正 像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所表达的那样: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 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 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7p82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尤其如此,译者必 须充分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并与译文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达 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真” 。所以,一位成功的译者除了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以外, 还必须要具备熟练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更要具备深谙两种文化的能力。 翻译的本质是将 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语言的意义与内涵再现于另一种社会文化背景的语言中。 英 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susan bassnett)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 她说: “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 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 ”8p53苏珊巴思内特的这句话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生动和贴切地道出了语言、文化和翻译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 3 章 阿 q 正传中的文化负载词 11 第 3 章 阿 q 正传中的文化负载词 阿 q 正传是我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和翻译家鲁迅先生的杰出作品,鲁迅先生所 创作的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使他在世界文坛赢得了很高的威望。鲁迅先生的作 品总是以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著称于世的, 阿 q 正传又是他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代 表作。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曾对其给予高度评价“ 呐喊集中较长的一篇当然是 阿 q 正传 , 它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 。 9p31 作品以辛亥革命前 后的江南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 成功塑造了阿 q 这样一个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受到封建旧 社会沉重压迫和戕害的社会最底层的雇农形象, “阿 q 精神”已成为“精神胜利法”的 代名词。作者通过塑造阿 q 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让人们认识到了中国病态的封建旧社 会,认识到了旧中国国民之劣根性,这是作品的主题也是作者的目的。这篇小说自 1921 年问世以来就被陆续翻译成英、法、日、俄等几十种外国语言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 中的精品。在众多的外文译本中最有影响力的,在译界获得高度评价的当属我国译界泰 斗杨宪益与其夫人戴乃迭(yang hsien-yi seen i above. observing the inauspicious countenance of his younger brothers baby son, ziwen exhorted the father to kill the boy lest he bring down destruction on the entire clan. the father did not heed his elder brothers advice, and when the grew up he fulfilled his uncles prophesy, so that, with no posterity to sacrifice to them, the ghosts of the ruoao clan did in fact end up going hungry.14p124 分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语见孟子离娄 。据汉代赵岐注: “于礼有不孝者三 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 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不仅指没有后代,而且特指没有男性继承人。 “若敖之鬼馁而” :语出左传宣公四 年:楚国令尹子良(若敖氏)的儿子越椒长相凶恶,子良的哥哥子文认为越椒长大后会 招致灭族之祸,要子良杀死他。子良没有依从。子文临死时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 鬼不其馁而。”意思是若敖氏以后没有子孙供饭,鬼魂都要挨饿了。 “若敖之鬼馁而”是 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里两处杨氏夫妇都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直译可以说是杨氏 夫妇对历史名言警句翻译所采取的一贯的方法和策略。 这样翻译的优势一方面能够最大 化地保留源语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译语读者能够更真实地了解并接受中国文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24 化的精华。莱尔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翻译采用了直译+注的译法;对“若敖之鬼 馁而”则使用了意译、厚译的方法。莱尔这些翻译方法的运用能够更充分地将源语文化 内涵尽可能多地介绍给译语读者,从而让译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更好地体验到 中国的社会文化。 5.2 音译法 为了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忠实地传达出源语文化内涵,在对原文中的人名、地名 进行英译时一般都直接运用其汉语拼音来表达,这种翻译策略就是所谓的音译法。在物 质文化负载词中运用音译法的最为常见,这样就容易保持中国物质文化的特色。 (1)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10p8 杨译: “how could you be named zhao? are you worthy of the name zhao?”10p9 莱译: “how could you be named zhao? how could you even deserve to be named zhao?”14p104 分析:中国有百家姓, “赵”是汉文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姓氏。对这一姓氏进行翻译 的时候,杨氏和莱尔都采用了音译的翻译方法,更好地保留了源语文化色彩,让译语读 者能够了解到中国原汁原味的姓氏文化。 (2)又倘使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 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10p10 杨译:again, if he had had an elder or young brother called ah fu (prosperity), then he would certainly be called ah gui (nobility). but he was all on his own; thus there is no justification for writing ah gui (nobility).10p11 莱译:again, if hed had an elder or younger brother named ah fu, written with the fu that means “riches,” then ah q quei would certainly be written with the character meaning “high rank” so as to balance it. but ah q was a loner, and so ive got no evidence in favor of the word meaning “high rank” either.14p105 分析: 这一段是对阿 q 名字的考证。 杨氏夫妇把原文中 “阿富” 和 “阿贵” 翻译为 “ah fu”和“ah gui” ,采用的完全是音译的方法和策略,更完整地再现了源语文化,尤其 让译语读者了解了作者家乡浙江绍兴一带取名字的风俗习惯。 莱尔对第一个名字采用了 音译的方法,而对第二个名字的处理则采用了释义的翻译方法。一般来说,杨氏夫妇在 翻译地名、人名时大都采用音译的翻译手法。这样做虽然有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第 5 章 阿 q 正传两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比 25 译语读者的理解难度,但它却能够将源语文化的“异质”成分成功地传达出去,达到了 传播文化的目的。 5.3 直译+注释 原文中有些文化负载词仅仅采用直译或音译的翻译策略往往不能够比较充分和完 整地表达清楚其文化内涵,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附加上必要的注释以便让译语读者能够更 透彻地理解源语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也让他们对中国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 (1)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 q 所谓哭丧棍大踏步走了过 来。10p42 杨译: unfortunately this baldhead was carrying a shiny brown cane which looked to ah q like the “staff carried by the mourner.” with great strides he bore down on ah q10p43 莱译: to ah qs surprise,“baldy”start moving directly toward him, a yellow-lacquered cane-what ah q called a wailing stick in his hand.* * young foreign gentlemen of the time often carried canes, and young chinese who had studied abroad often emulated them even after returning hone. the” wailing stick“(kusang bang) had been traditionally carried by filial sons in funeral processions; the idea it represented was that the son was so overwhelmed with grief he would have been otherwise unable to walk.14p119 分析: “哭丧棒”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在中国,旧时儿子在为父母送殡时, 儿子需手拄“孝杖” ,以表示悲痛难支。文章中阿 q 因为痛恨假洋鬼子,故把他的手杖 诅咒为“哭丧棒” 。对这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杨氏夫妇采用的是直译法;莱尔则采用 了直译+注释的翻译方法,在后面的注释中他对“哭丧棒”的文化内涵做了非常详细的 解释说明,使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另外,杨氏夫妇的译文“staff carried by the mourner” 中的“mourner”并不一定是指儿子,这个单词的概念太宽泛了,它可以指心情悲痛的 任何人。所以在这个词的处理上,莱尔的译法似乎更胜一筹。 (2)我曾仔细想:阿 guei, 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净水器节能环保改造项目合同范本3篇
- 根与系数关系探索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投资信托合同范本3篇
- 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保修合同下载3篇
- 品牌设计服务合同(2篇)
-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课件-高中第一册物理课件
- 2025年度特殊环境发电设备定制维护保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品库存管理及调拨合同2篇
- 营养学-消化吸收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促醒中医治疗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GB/T 45083-2024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 胃镜超声内镜护理配合
- 精神科护理工作计划例文
- 2024山地买卖合同模板
-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相互批评意见500条【5篇】
- 江苏徐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篇(含答案)(2003-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