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ppt_第1页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ppt_第2页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ppt_第3页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ppt_第4页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 示与传播 第一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是艺术设计学本科 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结合本专业需要,将文化遗产保护与 计算机知识融合,是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综合课程。通过课程 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而且 可以进一步掌握如何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来对文化遗产 进行数字化的保护。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了 解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一般方法与途径,能够 用技术手段就某一数字化案例进行管理、分析与操作,从而 提高其的技术素养与策划管理能力,更将之前学过的计算机 软件知识运用到实处,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数字化一般的方法及途径。 2、教学难点:数字化的一般方法及途径、经典案例分析与策划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分为三种形式:理论课以老师讲授为主,主要介绍文化遗产保护 的相关理论、计算机技术手段在其中的作用以及经典案例分析。 课堂讨论将学生分组,就文化遗产与数字化关系、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进 行讨论,最后由组长报告讨论成果,老师加以总结。 实践教学以老师边讲,学生边操作的形式,运用已经学过的计算机软件知 识,就某一实例进行操作,使用学生掌握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四、课程基本内容纲要 1 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1.1文化遗产的概念 理解 1.2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理解 1.3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掌握 1.4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了解 2 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 2.1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 掌握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 掌握 2.2.1 非遗的活态性记录保护 2.2.2 非遗的传承性保护 2.2.3 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3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 3.1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 理解 3.2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管 理解 3.3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 理解 3.4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理解 4 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技术基础、方法及途径 4.1数字化一般的方法及途径 掌握 4.2 平面技术基础 理解 4.3 三维技术基础 理解 4.4 影像制作技术基础 理解 4.5 虚拟现实技术基础 理解 4.6 网页制作与发布技术基础 理解 5 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实例 5.1 实例之戏曲百折理解 5.2 实例之浙南夹缬理解 5.3 实例之敦煌壁画理解 5.4 国外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实例理解 作业 1课堂讨论40% 2案例策划与制作60% 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1.1 文化遗产的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科学认识,因此,我们讨论文化遗产的这个问题的时 候,首先需要解释的是:什么叫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由文化、遗产两个名词组合而成的。 我们先看什么是遗产。 今天,作为一个世界共同的概念的“遗产”一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字 表达形式,但是英语“heritage”,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其他常见的文字 还有法语、西班牙语等,中文中的“遗产”一词,与“heritage”相对应的语义,最 初都是指祖先留下的遗产,或者说是父亲留下的财产 。 然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遗产”一词无论是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 大变化。其内涵由原来“父亲留下的财产”发展为“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 的文化财富”;其外延也由一般的物质财富”发展为看得见的“有形文化遗 产”、看不见的“无形文化遗产”和天造地设的“自然遗产”。 在我们明白了什么叫“遗产”这个概念之后,再一起来看看什么叫“文 化”。 “文化”尽管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但从字面解释来看: 文,指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刺画花纹、记录语言的符号、用文 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旧时 指礼节仪式、文华辞采、温和、指非军事的、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掩饰、量词、姓。 化,性质或形态改变、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习俗风气。 将“文”和“化”组合在一起后的“文化”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 (1) culture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 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l仰韶文化 (2) civilization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 学 l中国文化 (3) literacy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l文化水平 以上是众所周知的,关于“文化”一词的通常的解释。 但是,人类在创造文字的时候,是否就是我们今天所解释的呢?中国文字是人类历 史上使用人数最多,更是一直发展没有中断过的象形文字,所以,通过中国的文字形体 可以窥探先民造字的本义。在此,以“文”为例。我们一起来看图。 甲骨文中的“文”字,仿佛就是状如开襟,且见胸口有刺纹的 “衣”字的象形。根据文 字学的研究结论:古文字中的“衣”意同殷 “桑”音同商。“衣桑”实同于“殷商”。所 以,对于殷商人来说,如胸部有文身的“衣”字形状的甲骨文“文”字,实是殷商族人 的标识表象。 如果说“文”字是刻于胸部即“文胸”之字。那么,殷商女性为何要文乳呢? 有观点认为:文乳是殷商女性初潮之始所施行的变形巫礼手术,以此作为判断 生命周期中出现的,开始具有生育能力这一转折的依据而留下的永久的标识。 由此可见,我们在理解古人说的:“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 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文”这个字,还有黥刺铭刻, 不容更改并且与人类生命进程相联系的原始意思。对于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解读, 我认为这一点是尤其不容忽视的,因为文化是源远而流长的遗产,事实上,这不 仅是中国人对于文化的理解,世界人民对此也有共同的认识。 正是基于对文化遗产的这种共同认识,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全体会议上,诞生了一部人类文明史上意义深远的 公约,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公约明确指出,文化与自然 遗产遗产都是全人类文明历史的精华,是极其罕见和不可再生、不可复制 的。它不仅属于其所在国家,而且属于整个人类。今天的人们正试图通过 公约的形式,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共同 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与此同时,公约还具体指明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范围和对象。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 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颁布均匀或与环 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 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第二节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现状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传统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是一个国家灿烂文化的 智慧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遗产在经济、文化全球 化背景下具有以多样化选择对抗全球化单一面貌的特殊价值。但是它们却在 现代社会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有效地继承并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 产,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二、文化遗产分类体系 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 类 口述及非 物质遗产 无空间规 定的 技艺活动类 物质遗产 固定的建筑空间类 可移动的物品物件类 自然遗产 类 可移动的动植物标本 类 固定的自然空间类 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回顾 1、中国宋代对金石学的研究。 2、15世纪意大利、17世纪英国对历史建筑及巨石阵等文化遗产的关注。 3、 19世纪初,一些国家和政府即已开始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对文化遗产实施 保护。 4、20世纪70年代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人类文化及自 然遗产的保护工作。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贡献: A. 1972年11月16日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 B .世界遗产委员会 C .世界遗产基金 D .对“无形文化遗产”的关注 2)其他国际性文化遗产保护组织 5、世界各国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A. 文化遗产的立法工作 B .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设立 C .文化遗产大普查 第四节 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一、文化遗产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人类的天才性创造,都 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成就,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2、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价值; 4、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A. 历史价值 B .文化价值 C .审美价值 D .科技价值 E .经济价值 F .教育价值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文化遗产蕴藏着人类的文明和智慧,其历史高度、文化 厚度和自然生命积淀为人类自身创造的历程。保护文化遗产 即是通过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自觉意识,以达到保护 人类自身历史和创造的目的。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意义 1、保护文化遗产是保护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会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 多样性公约,坚持“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宣布“世界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保护 、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人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 等。 2、保护文化遗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保护民族文化、少数人群文化、弱势文化、危 机文化。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人类要利用 自己的智慧和精神,寻找解决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双重失衡现象的解决之道 ,走上持续发展的和平道路。 第二章 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 第一节 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经验 1、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保护 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自然遗产保护 3)保护经验 2、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 1)历史建筑与古迹遗址保护 2)自然景观保护 3)地下文物保护 4)保护经验 3、英国的文化遗产保护 1)小型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2)古代遗址、考古区域的保护 3)保护经验 4、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 1)文物及考古资源的保护 2)国家公园、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的保护 3)民俗文化的保护 4)保护经验 5、日本的文化财保护 1)小型文物的保护 2)历史建筑的保护 3)名胜古迹及天然纪念物的保护 4)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5)保护经验 6、韩国的文化财保护 1)小型文物的保护 2)宝物、名胜古迹及天然纪念物的保护 3)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4)保护经验 第二节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方法 一、中国大陆 1)小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大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自然遗产的保护 二、台湾 1)古物、历史建筑与遗迹的保护 2)民族艺术保护 3)民俗及民俗文物的保护 4)自然遗产的保护 第三节 联合国教科文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与方法 一、小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 二、大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 四、自然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保护理念有待先进化 二、管理体制需走向科学而有效 三、资金的投入和市场的良性运作需加大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体制和培训体系 五、法律法规的完善 六、文化遗产保护要加强国际性交流 七、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化和学科化建设 八、需重视对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和活用 九、需对文化遗产保护技术进行高度关注 第三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 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总体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得到了长 足的发展,数字化技术不仅在各种工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在保护 文化遗产方面也显露了引人瞩目的效果,给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辟 了新的途径。同时,文化遗产作为信息产品汇入全球市场,受到经 济规律的无情支配和消费文化的影响,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作已经 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普遍重视的问题。 一、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状况 1、欧洲 1)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 2、日本 1)致力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研究 2)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单位合作,寻求数字技术、网 络技术对世界遗产的有效保存。 3、美国 1)数字图书馆 2)开发利用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遗产,作为展现最新 技术的内容载体 二、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状况 1)20世纪8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与文物信息保护的尝试与 探索,以敦煌研究院为例 2)博物馆的信息技术方面 3)电子出版方面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手段 1、数字化采集、记录和保存 1)物质文化遗产 以墓葬为例:考古挖掘对墓葬而言,有时是一种破坏。例如,丝织物 的迅速氧化,壁画因失水而起翘、剥离,木质文物收缩、开裂等。而 数字化手段能够与考古现场同步,以最快、最全面的方式及时记录下 墓葬的原初面貌。通过数字化摄影和三维立体扫描,最大程度地弥补 因文物不可抗拒的衰败和消失而带来的缺憾。 2)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传统的技术手段,曾为我们保存了大批珍 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书籍的生霉、录像带的老化、录像色彩的 蜕变、录音带的失真等,都使所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不同程 度地出现失真,影响了长期保存和利用。而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化存储,并建立全面汇总各种记录媒体提供的 相关信息的资料数据库。 2、 数字化复原和再现 1)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一些已经损坏或消失的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借助虚拟技 术使之复原,并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演变的模拟。 很多文化遗产本身是一个整体,按传统的保护方法,是放在 博物馆中陈列。但是文物一旦脱离了它原初的环境,其实就 造成了整体观念的分离,对文物本身的特性而言是一种损害 。借助于数字化技术,博物馆或相关保护机构,可以利用多 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和设备,重造一个“体验型博物馆”,让 观众通过遥感器在虚拟的文化遗产空间中漫游,了解文化遗 产的整体结果,从而复原和再现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意义空间 。 2)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用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多媒体虚拟场景协调展示等数字 虚拟现实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的生产 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进 行真实再现;建立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虚拟现实 在内的多媒体的数字博物馆。 3、 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在展示上,基于数字媒介统一平台而建立的数字博物馆,将多种媒介形 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整合在一起,借助多媒体集成、数字摄影、虚 拟现实等技术,在不动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环境 ,使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与利用极为便利和充分,打破了特定时间、 场所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共享。 借助网络而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博物馆所必需 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条件的束缚,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 能从网上方便获得需要的信息,使海量存储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 展示利用和共享,能够方便快速高效地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成为现代 技术条件下适合于大众传播的一种新的应用平台。 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技术基础、方法及途径 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一般方法与途径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