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3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下载制作模板.ppt_第1页
《童趣》3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下载制作模板.ppt_第2页
《童趣》3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下载制作模板.ppt_第3页
《童趣》3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下载制作模板.ppt_第4页
《童趣》3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下载制作模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复(1763?)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他一生长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 (1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 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浮生六记。浮生六记 是自传体的散文。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 愉处与愁苦处两相 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 意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 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作者继宋代李 清照金石录后序及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在浮生六 记中以较长的篇幅记述了夫妇间的家庭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 品中实属稀见。书中对山水园林、饮食起居均有独到的评述。 一、读准字音 童稚( ) 藐( )小 项为( )之强( ) 鹤唳( )云端 怡( )然称快 凹( )凸( ) 土砾( ) 壑( ) 庞( )然大物 虾蟆( ) 呀( )然一惊 zh mio wijing l yot lh pngh m y 三、齐读,力求流畅。 在正音的基础上,全班齐读,力求读得 流畅。 二、小组比读,力求准确无误。 分小组读课文,注意读音,及时纠正。 四、默读,读懂文意。 默默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不能理解的讨论交流,同学之间互 相解答。重点词句教师稍作提示。 1、张目对日 2、明察秋毫 3、纹 理 4、夏蚊成雷 5、心之所向 睁大眼睛直视太阳。 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 清楚(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极细小的东西)。 物体上呈线条的花纹。 夏天的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 心里这么一想 6、项为之强 7、果如鹤唳云端 8、怡然称快 9、凹凸 10、壑 11、庞然大物 脖子因为抬头长久看也变得 僵硬了。 果然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高兴得连声叫好。 高低不平。 山沟或大水坑。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 “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 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 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 到的乐趣。 自然景物 思维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草丛、 虫蚊、 土砾 癞蛤蟆 群鹤舞空 森林、 野兽、 丘壑 庞然大物 怡然称快 怡然自得 大快人心 (鞭打、 驱赶) 联 想 和 想 象 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 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 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 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 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 情趣。 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创造出来的。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 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想 像力和创造力。 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 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 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 ,做一个敢想敢做、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