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ppt_第1页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ppt_第2页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ppt_第3页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ppt_第4页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问题 l加热5克硫酸铜晶体(CuSO4x H2O)至完全失去 结晶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2克,求硫酸铜晶 体的化学式。 X=5 CuSO45 H2O 一、实验原理 加热晶体至晶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固体前后质量差就 是结晶水的质量。计算公式: 1molxmol 需要测定:需要测定: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和结晶水的质量 二、实验操作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药品 (3)实验步骤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CuSO4x H2O中x的值) 研钵、药匙、电子天平、瓷坩埚、坩埚钳、泥三角、研钵、药匙、电子天平、瓷坩埚、坩埚钳、泥三角、 煤气灯、玻璃棒、干燥器煤气灯、玻璃棒、干燥器 (a)称量硫酸铜晶体 (b)加热(失去其结晶水) (c)冷却 (d)再称量(无水硫酸铜) 硫酸铜晶体不 一定全部失去 结晶水反应 实验步骤 (1)研磨:在研钵中用研棒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2)称量:准确称量一干燥洁净的瓷坩锅质量(m0) 准确称量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的质量(m1) (3)加热:加热瓷坩埚(边加热边搅拌)至蓝色晶体 全部变为白色粉末 (4)称量:在干燥器中冷却后 准确称量瓷坩埚+无水硫酸铜的质量 (5)恒重操作:再加热,再冷却,再称重,直到 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001g, 称量瓷坩埚+硫酸铜粉末的质量(m2) CuSO45H2O在受热时逐步发生的反应: 650 SO2 CuOCuSO4 白色白色黑色黑色 加热温度过高,硫酸铜加热温度过高,硫酸铜 发生分解,会影响测定发生分解,会影响测定 结果结果 (6)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 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X。 实验实验实验实验 数据的数据的记录记录记录记录 和和处处处处理理 名称 质质量(g) 第一次第二次 瓷坩锅质锅质 量(m0)4452044670 瓷坩埚埚+硫酸铜铜晶体的质质量(m1)4702048358 瓷坩埚埚+无水硫酸铜铜粉末的质质量(m2)4607047004 硫酸铜铜晶体的质质量(m1m0) 无水硫酸铜铜粉末的质质量(m2m0) 结结晶水的质质量(m1m2) 用表格数据计计算X值值;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值: 实验误实验误 差= 5.455.165.31 = 6.1% 2.5003.688 1.5502.334 0.9501.354 尽可能多的找出实验误差的原因 (1)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加热不充分,硫酸铜晶体没有完 全分解;加热温度过高CuSO4也分解)要进行恒重操作 (2)称量读数要正确 (3)加热时搅拌不当使晶体溅出坩埚外或被玻璃棒少量带走 (4)硫酸铜晶体研碎 (5)晶体加热后一定要将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三、实验误差分析: 1、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固体部分变为黑色 偏大 2、加热时搅拌不当使晶体溅出坩埚或黏在玻璃棒上 偏大 3、加热前称量坩埚时未完全干燥 偏大 4、晶体试样受潮 偏大 5、加热温度过低固体未完全变白 偏小 6、加热时质量未至恒重就停止 偏小 7、加热后坩埚未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偏小 8、晶体中混有受热不分解的杂质 偏小 9、坩埚中有受热不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