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升小 20 道历年必考的能力测试题 一、数学能力 1、数数:任意起点顺数、20 以内倒数。 2、写数:报数字学生书写。 3、10 以内加减运算。 4、比较大小:直接比较数字的大小,或者是两堆物体的大小。 5、2 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6、两个杯子,一大一小,装满水,放同样多的糖,哪杯甜? 二、语言能力 7、聊天,看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1)自我介绍,家庭住址、生日时间、父母的工作。 (2)谁最关心你,父母经常争吵什么? (3)会接电话吗?通常说什么? (4)有小朋友欺负你么,你怎么办? (5)喜欢看书吗?哪些?为什么? 8、背诗或唱一首歌。 9、认字:幼儿园、蓝天、电影院、电视等。 10、写出你认识的 3 个字(考察写字姿势) 三、自然和常识 11、国家、首都、民族 12、电话:110、119、120 13、节日:5 月 1 日、10 月 1 日、6 月 1 日 14、在商场走失怎么办?地震来了怎么办?下雨天能站在大树下吗? 15、小蝌蚪长大变成?毛毛虫长大变成? 四、想象力及应变能力 16、水可以做什么? 17、白银像什么? 18、你和小朋友吵过架吗?为什么?你是怎么处理的? 19、门铃响了,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会怎么做? 20、这里有一件小朋友的衣服请你把它折好。 2016 年幼升小测试题集锦 1.榨一杯橙汁需要三个橙子,榨三杯橙汁的话,需要几个橙子? 2.草莓和桃子各代表一个数,草莓加桃子等于 7,草莓加草莓等于 8,草莓 和桃子各是几? 3.自己读谜面,然后猜: A.一个小姑娘,穿着黄衣裳,你要欺负她,她就射一枪。 B.一间小房子,有门没有窗,外面热里面冷。 4.一张纸撕一次变成三张。 5.小红参加数学竞赛,和参加竞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 39 次 手,问参加数学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6.评价一下自己在幼儿园里的情况。 7.春夏秋冬的区别和特征。 8.你和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你是第 6 个,从后面数你是第 5 个小朋友,请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9.小朋友你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吗?能不能在这里表演一下。 10.妈妈今年 30 岁,爸爸比妈妈大 3 岁,想想再过 5 年后,爸爸比妈妈大 几岁? 11.小朋友排队,从左向右数小红排第 7,从右向左数小红排第 8,这一排 队伍一共多少人? 12.小芳买拼音本用了6角钱, 还剩4角钱, 小芳原来有几角钱?合多少元? 13.自我介绍:小朋友。今天老师与你交朋友,你告诉我你家的情况好吗? 老师问你,你听清楚,回答老师。 (1)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了? (2)你家住在哪里?你家有几口人? (3)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 (4)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5)现在,你把家里的情况连起来对老师说一遍,怎么说呢? 14.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 15.儿歌:老师说一遍,小朋友复述一遍:(老师只念一遍) 春天到了,花儿笑了, 夏天到了,知了叫了, 秋天到了,枫叶红了, 冬天到了,雪花飘飘。 16.小明不喜欢穿高跟鞋,小明换灯泡不用梯子,小朋友你们认为小明有什 么特征。 17.四根牙签摆出 3 个三角形。 18.钢笔除了可以写字之外,还可以用来干什么? 19.猫-狗=2,狗-兔=3,兔+兔=6,问猫=? 20.“1、4、?、10、?、16“,请在问号处填上符合规律的数字。 21.看 A 图 30 秒后遮上 A 图,然后给小朋友 B 图,看有有哪些不一样的地 方。(其实就是普通的找不同) 22.有 1 到 9 这 9 个数将他们分类。 例如 1,3,5,7,9 2,4,6,8 是按照奇数和偶数将他们分成两类的 现在问 1,3,7,8 5,9 2,4,6 是按照什么将他们分成 3 类的呢? 23.数数检测 (1)用实物从 1 数到 100 (2)3 个 3 个的数,数到 39 (3)5 个 5 个的数,数到 100 (4)2 个 2 个的数,数到 30 (5)10 个 10 个的数,数到 100 24.一组数字,请看规律,然后填写后 3 种规律: 1 11 21 1211 25.这里有一件小朋友的衣服请你把它折好。 26.如鱼缸内有 10 条鱼,死了 2 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1 个孩子用 6 分钟吃完一个汉堡包,问 3 个孩子同一时间各吃 1 个汉堡包用多少分钟? 27.门铃响了,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会怎么做? 28.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那个季节,每个季节有什么明显的同,白天 和黑夜有什么不同。 29.你喜欢什么运动? 30.你和小朋友吵过架吗?为什么?你是怎么处理的? 31.运动题:拍皮球、跳绳、有节奏的踏步等。 32.能够跟着老师或电视画面进行折叠、手工。 2016 年幼升小数学思维试题精选 学习数学,离不开数学思维,可以说数学的本质特性就是思维。下面就介绍一些 幼升小数学思维试题精选,小朋友们,快来做题吧。 1、小华给小方 8 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比小方多几 格邮票? 专家解析:这道题同样是一道暗差问题。家长在指导时可以用两种方法指导 孩子思考。第一种方法: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原来”我们可以从数字 1 入手,假 设小华给小方 1 枚,那么小华就少 1 枚,小方就多 1 枚,那么两人邮票数量之 差就是 1+1=2(枚)。依此类推,8+8=16(枚),既是小华原来比小方多的邮票数 量。第二种方法:假设法。抓住关键词“同样多”,假设两人同样多的邮票数量 均为 8 枚。那么,小方之前邮票数量就是 8-8=0(枚),而小华原来邮票的数量是 8+8=16(枚)。这样的话,既可得出小华原来比小方多的邮票数量为 16-0=16(枚)。 2、大林比小林多做 15 道口算题,小明比小林多做 6 道口算题,大林比小 明多做几道口算题? 专家解析:这道题有两种思考方法。方法一: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出小林 是一个比较的中间量。 我们可以假设小林做的题数为 1 道题, 那么大林比他多做 15 题,既大林做了 15+1=16(道)题,同理得出小明做的题数为 6+1=7(道)题。 由此可以得出:16-7=9(道)题,既是大林比小明多做的题量。方法二:把这道 题看做一道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题目来解。家长可以画简单的图示帮助孩子理 解。同样,小林是个中间量,大林画在小林左边,小明画在小林右边,那么,大 林比小林多的 15 道题是一个整体,其中一定包含了小明比小林多做的 6 道题。 那么用 15-6=9(道)题,既是大林比小明多做的 9 道题。 3、小花今年 6 岁,爸爸对小花说: “你长到 10 岁的时候,我正好 40 岁。” 爸爸今年多少岁? 专家解析: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抓住一个不变的量,既爸爸与小花的年龄差距 不会变,这个我们可以用 40-10=30(岁)求得。那么,已知小花今年 6 岁,要求 爸爸今年的年龄,既用 6+30=36(岁)得出。 4、30 名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其中有 26 人参加了美术组,17 人参加 了书法组。问两个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根据条件,首先,我们可 以先算出来参加美术组和参加书法组的学生总共有 26+17=43(人), 比参加兴趣 小组的总人数多 43-30=13(人)。 这说明多出来的人数一定就是既参加了美术组, 又参加了书法组的学生人数。 5、有两篮苹果,第一篮 25 个,第二篮 19 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 二篮,两篮的苹果数相等? 专家解析: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暗差问题。这道题的关键点是要抓住“给完 以后一样多”,同时,从第一篮拿走的个数与第二篮增加的个数也是同样的。那 么,首先,我们可以算出第一篮比第二篮多出的个数为 25-19=6(个)。除去这 6 个,两篮苹果剩下的个数是相等的,所以我们只需把 6 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既得 出从第 1 篮拿出 3 个苹果给第二篮,两篮苹果就一样多了。建议家长在指导时, 从小的数字入手,帮助孩子用教具动手摆一摆,从而总结出规律和计算方法,那 么大数的明差暗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6、小力有 18 张画片,送给小龙 3 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小龙原来有 几张画片? 专家解析:这道题也是一道暗差的问题。根据条件,首先我们可以得出小力 给了小龙 3 张后小力的画片数量为 18-3=15(张)。15 张既是小龙得到 3 张后画 片的数量。那么,问题要求小龙原来有几张画片,抓住“原来”一词,既可得出 15-3=12(张)。 7、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 3 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 2 千米,又回家取一 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专家解析:这道题家长可以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辅导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模 拟一下整个过程,同时要求家长画上线段图并标明数字,两者缺一不可。当孩子 真正理解了整个过程解答本题也就会非常容易。本题的正确答案 2+2+3=7(千 米) 8、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 11 趟 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专家解析:这道题是奇偶性知识的综合运用,很多学前的孩子都知道 1、3、 5、7、9 是单数,2、4、6、8、10 是双数,但是孩子并没有真正明白单双数的 意义,家长可以在家里指导孩子用棋子 1 个 1 个的摆出来,让孩子真正明白单 双数的意义和规律, 再做这道题就会比较简单。 第 1 趟汽车开到西站, 1 是单数, 11 也是单数,故开了 11 趟之后汽车开到西站。 9、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 5 分钟吃完,5 只猫同时吃 5 只同样大小的老鼠, 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专家解析:这是关于时间的知识,这是一种常识,家长和孩子用情景再现的 方式表演一次,孩子就会真正明白。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5 只猫同时吃 5 只同样 大小的老鼠,需要 5 分钟才能吃完。 10、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 1 元 7 角,小亮缺 1 元 3 角。若用 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两人合起来正好能买一 本书,也可以理解为把买一本书的钱分给了两个人,小明拿一部分,小亮拿一部 分,小明缺 1 元 7 角,说明小亮正好有 1 元 7 角,小亮缺 1 元 3 角,说明小明 正好有 1 元 3 角,明白了这些道理,其它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本题的正确 答案为小明有 1 元 3 角,小亮有 1 元 7 角,这本书的价钱为 3 元钱。 11、有 35 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 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平均分的问题,35 颗糖不可能平均的分给 4 个 人,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把糖果按 4 个一排的画下来,让 孩子先把能平均分的部分分掉,剩下的部分在按顺序来分,同时对理解能力稍差 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相应数量的棋子或小木棍,让孩子亲自动手摆一摆。 通过动手操作不难得出丁丁分到最后一颗糖。 12、淘气有 300 元钱,买书用去 56 元,买文具用去 128 元,淘气剩下的 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原来的钱)分为 两部分,一部分是用去的钱,一部分是剩下的钱,问剩下的钱比整体少多少,其 实就是问用去了多少钱。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56+128=184(元) 13、个小朋友分一袋苹果,分来分去多 2 个,问这袋苹果至少有几个? 专家解析:这个题要抓住关键词“至少”和关键句“分来分去多 2 个”,说 明每人至少分一个才会多两个,那就至少是 8 个。 14、一根 60 米长的绳子,做跳绳用去 10 米,修排球网用去 10 米,这根 绳子少了多少米? 专家解析:关键是要理解题意,不是问剩下多少米,而是问少了多少米。减 去 1 米就会少 1 米,本题减去 20 米,就等于少了 20 米。 15、商场运回 28 台电视机,卖出一些后还剩 8 台,卖出多少台? 专家解析:本题是要站在一个整体与部分的角度考虑,商场运回 28 台电视 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卖出去的,一部分是剩下的 8 台,总数减去剩下的 8 台,就得到卖出去的 20 台 16、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 3 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 1 个,四天 一共写了多少个? 专家解析: 本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 难在不是把 4 天的数直 接加起来, 而是引导孩子把每天的字数按顺序一步步算出来, 然后再计算 4 天的 和。 17、小云今年 8 岁,奶奶说:“你长到 12 岁的时候,我 62 岁。”奶奶今 年多少岁? 专家解析:关键让孩子明白奶奶和小云增长的岁数是相同的,还 要培养孩子逆向推理能力,这样启发孩子小云长到 12 岁的时候得过多少年?再 问奶奶再过 4 年就是 62 岁,奶奶今年会有 62 岁吗? 18、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 是多少? 专家解析:首先要引导孩子明白位数的概念,问孩子 325 是几位 数?为什么是 3 位数?继续追问最小的 3 位数和最大的 3 位数是多少?孩子明白这 个概念,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以上就是关于数学思维的 18 道练习题,希望小朋友们多多练习,好好学习 数学,让数学学习变得更简单。 2016 年幼升小面试题(含解析) 1. 简单应用题 树上有 8 只鸟,飞走 5 只,又飞来 3 只,树上有几只鸟? 解析: 如果有难度,可以启发孩子去摆一摆或者画圈圈、掰手指都可以,从多个角 度去思考,当然如果心算就更好了。 如果孩子觉得非常困难,第一步需要知道加减的意义,简单的两个数字的计 算,逐步过渡到加减混合计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仅仅让孩子理解简单加减的意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让孩子理 解加的意义,不能单纯的说几加几等于几,需要众多具有“加”的意义的词,和 “加”结合在一块儿,让孩子感知“加”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讲:宝宝有 2 块糖,小猫送来 1 块,小狗送来 1 块,小熊又送来 2 块,妈妈又买了 1 块,爸 爸再加上 1 块,这样多次做过之后就可以问孩子:3 块糖再加上 1 块糖等于几块 糖?关键是让孩子多角度理解“加”的意义。减法的意义也是同样的道理。宝宝 有 6 个苹果,自己吃掉 1 个,给小猫 1 个,坏了 1 个,小耗子偷走 1 个,又减 掉 1 个. 再说计算能力形成的过程:首先是动作上的、然后是形象上的、最后可以上 升为抽象的。 一个家长让孩子算数是这样说的:你不许用手,也不许用算具,你给我算出 来。那你让孩子怎么算呢?孩子算数,开始就得掰手指(动作上计算),待掰手 指熟练了,就会想着掰手指,最后,才会脱离手指进行推算。当然掰手指肯定不 是最好的办法,甚至是一种笨办法。 关于计算的指导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以后再跟大家探讨。 2. 排队问题 一队小动物,从左边数第 5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2童区寄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第2节《人口》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二次函数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 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五 电磁感应 发电机教学设计 (新版)苏科版
- 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案设计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Happy birthday Part A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2016新编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教案及反思
- 炉壁温度计算详解
- 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
- 绿色建筑验收自评报告全
- GB/T 42288-2022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
- 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 第十二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工商管理实习周记十篇
-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评价表
- 2023年通管局安全员考试-培训及考试题库(导出版)
- GB/T 4857.22-1998包装运输包装件单元货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 GB/T 25074-2010太阳能级多晶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