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3 年中国股份制商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业银行行行行长联长联席会席会议议材料材料 行行业业研究系列研究系列报报告告 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 招商银行 二 三年八月 内内 容容 摘摘 要要 我国电信行业正处于打破垄断走向有效竞争的转型阶段,政府对电信行业政策和监管 的大力调整、电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业务需求的深刻变化,导致电信行业的不确定性增加。 本报告力图完整反映电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对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基本估计,并指出电 信行业风险特性,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与电信业的业务合作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建议。 第一章 中国电信业的现状 本章主要分析了当前中国电信业的状况。 电电信信业务业务状况状况:从 1989 年邮电体制改革开始到 2001 年,电信收入以年均 36的速度高 速增长,是同期 gdp 增长速度的 3 倍多。2001 年和 2002 年电信收入仍快速增长,增长速度 为 gdp 的 2 倍,2003 年上半年增速虽有回落,但仍有 12.1%的增幅。电信收入占 gdp 的比 重不断提高,到今年上半年已达到 4.4。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均跃居世界首位, 2003 年 6 月末分别达到 2.37 亿户和 2.35 亿户,全国电话的普及率为 37.7。6 月末互联网 用户数达到了 6800 万户,居世界第二。移动通讯逐渐成为通讯的主流,替代性竞争日趋激烈。 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点正在由话音通信业务逐步转向以话音和数据融合的多媒体通信业 务,电信业务发展的重点也逐步地从单一业务转向综合业务,从窄带业务转向宽带业务,从 低速业务转向高速业务。 电电信信竞竞争格局:争格局: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拆分、重组,电信业从邮电部为唯一的电信运营商 发展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铁通公司和中国卫星六家基础电信企业 和 4000 多家经营互联网、无线寻呼等增值业务企业相互竞争的多极格局。中国基础电信各 个业务领域都已经同时有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营运。 电电信网信网络络及技及技术术: :固定网络容量和移动网络容量均居世界首位,网络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 置,基础传输网络的容量已基本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网络建设向无线化、宽带化发展的 趋势明显,无线互联网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固定宽带网继续多路挺进。世界上各种成熟 先进的主流电信技术在我国电信网均有应用,电信网络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小 到 2 年,国产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电电信投信投资资: :2002 年电信投资比前两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是我国电信企业由注重规模 向注重质量、效益阶段性调整的表现,今年上半年电信投资回升,同比增长 54.9%。目前,电 信市场由国有资本垄断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融资方式趋于多样化,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和发 行企业债券已成为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 电电信信监监管: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央集权为主的信息产业部和各省区通信管理局的两级 管理,国家独立的监管架构体系初步形成,并对电信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改革重组,促进 了电信主体多元化,审慎对待了网络经济、第三代移动通信、宽带建设等问题,避免了全局 性的损失。目前信息产业部正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电信监管新模式,推动公开、公正、 透明的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但监管机构独立运作时间短,体系还不完善,且电信业改革力 度大,电信监管部门和企业都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 第二章 主要电信运营商及经营发展策略 本章主要分析六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其经营发展策略。其中四大龙头企业的 主要困难和发展对策为: 中国中国电电信信:在南北分拆后,面临着主要业务增长趋缓的挑战。中国电信的主要发展策略是 对内大力进行市场化、服务化流程再造,对外依托品牌和网络优势,发展各类社会合作伙伴, 逐步实现把网络从为用户提供连接服务的电信网向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网转变。 中国网通中国网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融合三种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公司,同时开展机制和体制 的创新。业务上的主要策略是,加快发展规模、提高网络装备水平、拓展海外市场和实施差 异化服务。 中国中国联联通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主要业务的市场占有率都处于劣势,公司的自由现金 流仍处于负数以及 gsm 与 cdma 网络如何协调发展。中国联通目前确立了 cdma 业务的 战略主导地位,同时加快建立多业务共享的综合性增值业务平台。 中国移中国移动动:是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运营商,目前实施“服务领先,业务领先”的双领先战 略和品牌战略,力图保持在移动市场的领先地位。 第三章 当前电信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分析 本章主要分析当前中国电信业中存在的手机单项收费、价格战、互联互通、小灵通、 3g、全业务经营、电信法、普遍服务机制和农村通信九大焦点问题以及对电信行业的影响。 主要观点如下; 手机单向收费政策是消费者期盼已久的,运营商(特别是非主导运营商)为了争夺市场, 出台迎合消费者习惯的资费政策是形势所迫。 价格战是通信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建设成本的大幅下降的必然结果,根除恶性价格战需 要引导运营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理顺市场关系与秩序。 政府已开始采取多种办法来治理互联互通问题,但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需要运营商形 成一种竞争合作的新型关系。 小灵通的全面发展会对电信资费和市场结构带来深远的影响,将加快手机单向收费政 策的出台。 3g 牌照的发放有利于相关产业链认清网络发展方向,做好观念、心理和技术上的转型 和开发准备。但从我国大规模上小灵通的情况看,2003 年发放 3g 牌照的可能性较小。 全业务经营有许多好处,也是政府发展的目标,但现实的阻力使全业务运营商的构想 进展缓慢。 预计 2004 年能颁布实施电信法,它能提高政策的透明度、连贯性和监管的法律地位, 减少政策变化对电信企业造成始料不及的影响。 建立普遍服务机制是取消非对称管制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会与 3g 牌照发放和全业 务运营商政策紧密相连,对市场结构带来重大影响。 农村通信的发展,既要靠普遍服务基金的大力实施,又需要电信业对农村市场潜力有 一个完整的认识。 第四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分析了中国电信业的增长前景,电信业务和网络的发展趋势,市场格局和企 业竞争模式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了电信业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银行与电 信业之间的业务合作趋势。本章的主要观点如下: 我国电信收入会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长期发展。主要依据为:我国宏观经济会保 持稳定增长;优先发展电信业是国家的基本战略;语音需求在部分地区虽然出现饱和的迹象, 但整体看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数据和信息内容服务呈现高速增长;随着竞争的升级企业效 率会有显著的提高。 全球电信业务结构从用户和收入上看,正在经历如下三个转变:一是移动超过固定,二 是宽带超过窄带,三是数据超过话音。我国略显滞后,但电信业务构成的转变方向是相一致 的,同时各类业务开始由单一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电信技术的发展消除了三网(语音、数据、视频)分割的技术基础。电信市场的开放将使三 网的最终融合不可阻挡。网络融合趋势使电信网络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演进,核心网将变得越 来越简化,城域接入网将成为多业务接入平台,网络趋于分布化。 四大骨干运营商的龙头地位不会受到挑战,但排名结构可能会有变化。外资将会以战略投 资者或合资公司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各电信市场格局将向多家有效、全方位、多业务竞争 发展,其中四家龙头企业是电信市场的第一级架构,有自己独立品牌、独立客户服务系统的 合资公司、民间公司,甚至拥有一定网络资源的虚拟运营商将会形成电信行业的第二级架构; 在第一、二级之下,众多中小型信息服务商将形成第三级架构。 因用户安装基础呈现一定程度的饱和,用户增长曲线出现拐点,说明用户规模竞争模 式开始发生转变。我国电信企业的竞争模式正由早期对控制用户基础资产的争夺向控制知 识产权、创新能力、先发优势(技术准备)、生产能力、互补产品的力量、品牌和声誉等资产的 争夺转变。我国将出现多种竞争模式共存的局面: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用户规模竞争还会 存在,但主要应发生在中、西部地区;以各种新业务和服务为表现形式的创新能力竞争将会 如火如荼展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生产能力竞争,是提高竞争力重要方面;价值链之 间的竞争逐渐会成为未来竞争的主导;品牌和声誉的竞争是业务竞争的高级阶段。 我们认为,电信行业主要存在如下六个方面风险因素:一是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市 场竞争会导致市场格局变化、资费水平下降,会引发一些不规范竞争行为,并可能导 致竞争过度。二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风险。技术进步会带来网络资源价值的下降,对营 运规则的改变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使替代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增加了投资决策的风 险。三是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电信需求的变化带来了老业务趋于饱和,而新业务尚 未形成,使电信业面临着发展和格局调整的风险。四是重复建设带来的风险。重复建 设使网络资源利用率过低,不仅影响电信运营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益,还会削弱未来的 投资意愿,影响电信行业的长期发展,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又反过来促使网络价值的 贬值。五是新产品投资带来的风险。网络企业通常需要采用先发制人的战略,在新产 品没有经受市场化运作检验之前,其成熟性、可靠性很难完全肯定时,就需要对新产 品大规模投资,从而带来投资风险。六是政府监管政策带来的风险。国家电信政策变 化会给电信企业会造成始料不及的影响,如小灵通的政策变化。目前监管政策的风险 主要来自市场准入、管制机构、互联互通、资费管理、通信资源管理、普遍服务六大 方面。 银行与电信业之间的业务合作趋势是:1、“脱媒化”现象在电信行业中突出,电信业对银 行资金需求将会逐步下降,压缩了银行传统资产业务的空间。由于电信企业由注重规模向注 重效益转变,资产业务合作方式也将从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转向提高资金收益和改善财务指 标的业务方式发展,如买方信贷、买方付息票据贴现、商票保贴、融资租赁等。2、电信业和银 行业都是公共服务行业,随着信息、数字社会进程的推进,对客户的业务服务和信息应用的 合作广度及深度会不断加深。近期紧密合作的领域有:移动互联及掌上银行、综合化服务平 台、相互业务代理和服务互换、客户资源共享、产品与服务宣传等。3、电信业的市场集中度 大大高于银行业,且这种差距在目前可预测的范围内并没有缩小的迹象,银行业在与电信业 合作中处于买方市场的地位会长期存在。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电信行业的现 状.1 第一节 电信业务发展状 况1 一、电信收入由高速增长转向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逐渐增 大1 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 平.2 三、电信业务结构开始向多元化转变 .3 第二节 电信行业改革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形 成.5 第三节 电信网络及技术发展情况 .7 一、电信网络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网络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 置7 二、通信网络建设无线化、宽带化趋势明 显7 三、电信网络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小到 2 年,国产设备得到广泛应 用8 第四节 电信投融资日趋理性化和市场 化.9 第五节 我国电信监管体系及法规情况 .10 第二章 主要电信运营商及经营发展策略 12 第一节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12 第二节 中国网通集团公司 .13 第三节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15 第四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6 第五节 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18 第六节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19 第三章 当前电信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分析 .21 第一节 关于手机单向收费问题 .21 第二节 关于价格战问 题.22 第三节 关于互联互通问 题.23 第四节 关于小灵通问 题.24 第五节 关于 3g 问题 25 第六节 关于全业务经营问题 .25 第七节 关于电信法问题 .28 第八节 关于普遍服务机制问题 .28 第九节 关于农村通信问题 .29 第四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趋 势31 第一节 电信业的发展前景 .31 一、稳定外部环境为电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 间.31 二、政府的优先发展战略为电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 障.31 三、巨大的市场潜力为电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前 提.31 四、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为电信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动 力.33 第二节 电信业务和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34 一、电信业务向移动化、宽带化、数据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明显的趋 势34 二、各类业务由单一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 展34 三、融合成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旋 律35 第三节 电信市场格局演变趋 势.36 一、四大骨干运营商的龙头地位不会受到挑战,但内部结构会有变 化36 二、外资将会以战略投资者或合资公司的形式进入中国市 场36 三、各电信市场格局将向多家有效、全方位、多业务竞争发 展.36 四、地区市场格局不平衡总体上将有所缓解,但差异仍长期存 在.37 第四节 电信企业商业竞争模式的演变趋 势.37 一、规模竞争是早期市场形成阶段的正常现 象.37 二、新竞争模式的出现是电信市场发生变化的反 应.37 三、电信企业竞争模式的演变趋 势.38 第五节 电信业面临的主要风 险.40 一、市场竞争带来的风 险.40 二、技术进步带来的风 险.40 三、需求变化带来的风 险.41 四、重复建设带来的风 险.41 五、新产品投资带来的风 险.41 六、政府监管政策带来的风 险.42 第六节 银行与电信业的合作趋 势.43 一、银行传统资产业务的空间逐渐被压 缩.43 二、对客户的业务服务和信息应用合作的广度及深度不断加 深.43 三、银行在与电信业合作中处于买方市场的地位会长期存 在.44 第一章 中国电信行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业走了一条高速腾飞之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电信业 采用了高起点的发展策略,大胆走“借鸡生蛋、卖蛋还钱”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之 路,发展速度连续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时期增长率甚至超过 gdp 增长率 30 多个百 分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明显,已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部门一跃而成国民 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行业。 第一节 电信业务发展状况 一、电信收入由高速增长转向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逐渐增 大 从 1989 年国家邮电体制改革开始到 2001 年,我国电信收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年均增长 率达到 36,最高的年份高达 50以上,是 gdp 平均增长速度的 3 倍多。2001 年后,因受 网络“泡沫”破灭、世界电信业进入衰退和我国资费改革及长期高速增长后向低端用户发展等 因素的影响,电信收入增长速度有一定幅度下降,但仍保持着以 2 倍左右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发展。2002 年电信业务收入达 4100 亿元,比 2001 年的 3571 亿元增长 15,高于国民经济 8的增幅。2003 年 1-6 月,虽然非典疫情对业务发展、工程建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全行 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信息产业部 信业务收入达 2199.7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1%,增幅比同期下降近 4 个百分点,电信业 增加值完成 1319.8 亿元,增长 19.2%,高于 gdp 增长 11 个百分点。 可见,电信运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 作用,电信业收入占 gdp 的比重不断提高,2002 年达到 4,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 4.4%, 与全球水平相比,我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较高。 图 1-2:我国与世界近 5 年来电信业收入占 gdp 的比重比较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和国际电联 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7-2001 年,我国电信用户从 0.83 亿增长到 3.24 亿,年均增长 40.6。2002 年电信 用户增长 9545 万户,达到 4.2 亿户,增长 29.4,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 3466 万户,增长 19.2,总计达 2.15 亿户;新增蜂窝移动通信用户 5978 万,增长 41.16,总用户达 2.05 亿。 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均跃居世界首位。2003 年上半年,电话用户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势头,新增 5187.6 万户,用户总数达到 4.72 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 2338.8 万户,比上 年同期增长 19.6,总计达 2.37 亿户;新增蜂窝移动通信用户 2846.8 万,增长 32.9,总用 户达 2.35 亿,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指日可待。移动通信收入占到电信业务收入的 46.2%,成为 推动电信业持续增长的强劲增长点。互联网上网用户数从 1997 年的 40 万户发展到 2001 年 的 3370 万户,年均增长 203。2002 年互联网用户数达到了 5910 万户,比 2001 年增长了 78.0,居世界第二。今年前 6 个月,互联网用户增加 890 万户,其中宽带用户增加 320 万户, 使我国上网用户达到 6800 万户。全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 19.4、18.3。 从用户的增长率来看,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的增长率都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无疑是全球电信市场最具活力的区域。 图 1-3:全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数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 1-4:中国电话普及率的快速发展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表 1-1:1997-2001 年中国和全球电信市场主要指标增长速度 年 份19971998199920002001平 均 29.519.637.138.415.227.96电信业务收入:中国 全球6.07.79.99.19.88.50 28.024.324.533.123.626.70固定电话用户:中国 全球7.36.86.88.75.97.10 94.785.073.197.269.883.96移动电话用户:中国 全球49.348.453.950.927.045.90 150.0425.0323.8152.849.8220.3互联网用户:中国 全球65.561.555.549.838.154.08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和国际电联 三、电信业务结构开始向多元化转变 虽然 2002 年来自话音业务的收入比例在 90以上,固定数据通信的收入比例只有 5.77, 现阶段的需求主流仍然是固定和移动的话音业务,但是非话业务需求增长迅速。从收入的增 长速度看,固定数据通信业务的收入增长最快,各主要业务收入的增长率分别是:本地网通 信增长 14.9,移动通信增长 16.4,而固定数据通信的增长达 49.4。2002 年的短消息业 务量比 2001 年增加 5 倍多,全年超过 900 亿条。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点正在由话音通信业务逐步转向以话音和数据融合的多媒体通信 业务,电信业务发展的重点也逐步地从单一业务转向综合业务,从窄带业务转向宽带业务, 从低速业务转向高速业务,数据和增值业务以及其它业务和应用的创新逐渐成为新的增长 点。 话音业务结构:固定电话用户数量居于绝对优势的格局已被打破,移动电话用户数量高 速增长,在 2000 年移动收入超过固话收入后,2002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基本与固定电话用 户数持平,预计 2003 年三季度前两个月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 在长途业务领域中,移动电话的长途业务增长缓慢,随着 ip 电话的普及,国内长途、国 际长途和港澳台长途业务中 ip 电话的份额持续增加,而传统固定长途电话的份额持续下降。 2002 年全国长途通信通话总时长中,移动电话占 27.4,ip 电话占 34.6,而传统的长途电 话比重已下降为 38。随着移动长途、ip 电话的异质竞争加剧,大量分流了传统固定电话, 今年上半年传统固定长途中国内长途、国际及港澳台通话时长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0.6%、6.4%和 13.9%,而移动、ip 的国内长途、国际及港澳台通话时长平均以 20%的速度增 长,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2003 年上半年,ip、固定和移动长途占长途通话量的比重分别 为 41.4%、30.1%、28.5%。预计未来 ip 长途仍将快速增长。 在本地通话业务中,固定电话本地通话量首次出现徘徊,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 0.1%, 移动本地业务量仍然增长迅速,上半年同比增加 40%。可见,本地电话业务的竞争已非常激 烈。 表 1-2:2002 年固定、ip、移动业务相对于 2001 年的同比增长对比 固定ip移动 本地 4.6-43.8 国内长途 -11.2195.941.0 国际电话 -2.870.016.3 港澳台长途 -15.3116.92.8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第二节 电信行业改革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 我国的电信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的电信市场在改革之前,邮电部是中国唯一的 电信营运商,同时扮演着营运和监管二个角色。改革经历了政企分开、业务逐步解控、市场 重组、逐渐对外开放等环节,其指导理念就是打破垄断,形成有效竞争。基本历程如下: 按照邓小平“先把交通、通信搞起来”的重要指示,1988 年 11 月 国务院确定邮电体制改 革“三步走”的方向:对邮电物资等管理机构完全实现政企分开;逐步实现邮政、电信专业分别 核算,转移职能;条件成熟时,从上至下实现邮政、电信分营和政企分开;这标志我国邮电体制 改革的开始。1993 年 8 月 国家放开经营部分电信业务,向社会放开经营无线寻呼、电子数 据交换、可视图文等 9 项增值业务,电信增值服务开始引入竞争。1993 年 12 月国务院批准 组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基础电信引入竞争。1994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的邮电部“三定”方 案要求:邮电部要进一步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将邮政总局、电信总局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 业局,统一经营全国公用邮政、电信通信网和邮电基本业务,并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在 1995 年 4 月电信总局以“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的名义进行企业法人登记,组成中国电信集团, 基本完成政企分开。1997 年 10 月中国电信(香港)公司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发行股票,筹 集资金 42 亿美元,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1998 年 3 月国务院决定在原邮电部、电子部的 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作为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监管部门,确立监 管体系。1999 年 2 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中国电信被分拆成中国电信(原固定网 络服务部分)、中国移动、中国卫星及国信寻呼四部分,同年 4 月成立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同时对联通公司也进行了重组。2000 年 12 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1 年 3 月成立首家中外合资电信营运企业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同年 12 月颁布外商投资电 信企业管理规定。2001 年 12 月,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挂牌成立。2002 年 5 月,中国电信 南北分拆和重组。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拆分、重组,初步形成了竞争性的电信市场格局。在基础电信领域, 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 6 家骨干企业。在无 线寻呼和增值电信领域,已有 4000 多家中小企业,初步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所 有制企业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重组后,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业务替代 趋势加快,使电信市场格局发生了实质性变化。2002 年,各大电信运营公司的业务收入市场 占有率为:中国移动占 37.4,中国电信占 32.5,中国网通占 16.6,中国联通占 12.1, 其它占 1.4。没有一家公司的占有率超过 40,基本形成抗衡之势。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 关于电信改革的要求,固定网电信营运企业拆分重组工作基本完成,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顺 利实现网络资源、资产、业务和用户的平稳交接和独立营运。两大企业之间和其他企业的互 联协议都已落实,相互进入对方区域开展业务的工作逐步展开。中国网通正在进行新一轮内 部融合重组,并积极准备改制上市。截止 6 月底,各大电信运营公司的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 为:中国移动占 37.4,中国电信占 31.1,中国网通占 16.6,中国联通占 13.4,中国卫 星和铁通为 1.5。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巩固。 从各分业务市场来看,每个市场都至少有两家企业竞争。在本地电话市场由原中国电信的 独家垄断转变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强互相竞争,铁通公司、中国联通积极参与竞争的局 面;在固定长途业务市场,由原中国电信的一家独大转变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的 三分天下;在基础数据业务市场,中国网通也成为可以与中国电信抗衡的竞争者;而增值业 务市场依然是百花齐放。这种初步竞争局面的形成为我国电信市场走向未来全方位有效竞 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 1-3:中国通信业运营商及其主要业务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铁通 中国 联通 电信 移动 网通 公司 卫星 传统固话:本地及长途 ip 电话 移动电话 宽带出租 互联网接入 卫星通信 寻呼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表 1-4:2002 年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结构 主要业务市场主要运营企业市场占有率 本地电话时长中国电信 62.1,中国网通 36.8 长途电话时长中国电信 63,中国网通 25 移动电话用户中国移动 70,中国联通 30 基础数据业务 (ddn、atm 等)用户 中国电信 70,中国网通 29.5 增值业务 (主要指互联网增值业务、idc 等) 全面放开,4000 多家运营企业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从市场变动情况看,移动、ip 业务替代传统长途电话的趋势日益明显。在长途通信业务 中,移动长途电话和 ip 电话的比重分别为 28.5%和 41.4%,而传统长途电话的比重下降为 30.1%;移动电话业务量中,本地话务量比重达到 90.5%。市场竞争正使用户得到越来越多的 实惠。目前,一个用户同时拥有固定、移动及互联网等多种通信手段,同时使用不同运营公 司的通信服务,一户多机、一机多卡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广大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第三节 电信网络及技术发展情况 一、电信网络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网络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我国固定网络容量居世界首位。到 2003 年 6 月底,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含接入 设备容量)达到 32671 万门;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 796 万路端,长途交换机实装率为 72.7%。 我国移动网络容量居世界首位。2003 年 6 月末,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 29734 万户,实 装率为 78.8%。我国的移动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市)和 98以上的县(市),并与 120 个国 家和地区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在基础数据网络方面,2002 年末基础数据网络规模达到 134 万端口;互联网拨号服务器 端口达到 290 万端口。 在基础传输网络方面,我国长途干线传输网网络资源已具有相当规模。2003 年 6 月末, 全国光缆总长度达到 236.6 万皮长公里;其中长途光缆长度达 52.2 万皮长公里。从容量上看, 已基本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 二、通信网络建设无线化、宽带化趋势明显 随着电信业务向话音和数据融合的多媒体通信发展,目前中国信息通信网络的重点向 无线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2002 年无线互联网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加速增长阶段。无线成为信息网络 化最活跃、现实市场状况最好的领域。在网络应用 ip 化和通信需求个人化两大潮流的碰撞 下,无线网络及业务开始从传统的以话音业务为主的体系向信息领域延伸。移动网络升级进 入实际的部署阶段,从 2002 年 5 月 17 日中国移动在全国开通了 gprs 商用网后,目前中国 移动 gprs 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网络遍及二百四十多个城市。2002 年 下半年中国联通也启动了 cdma 网二期工程,全部平滑地升级过渡到 cdma1x 网络。2002 年在全球无线局域网的数量急剧增加的形势下,国内运营商纷纷积极进军 wlan 领域。中 国网通利用原网通的网络,在包括上海、深圳、广州在内的南方城市和北京的商务热点地区 开通了被称作“无限伴旅”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中国移动最近与亚信签约开发客户端软件, 为其数据业务的推广扫清障碍,进一步提速“gprswlan 无线数据业务捆绑方案”的商用。 中国联通的 wlan 上网方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也给人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中国电信在 2002 年 9 月 16 日开始的“宽带极速之旅”活动中,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wlan 天翼通” 计划。 固定宽带网继续多路挺进。由于互联网的回暖,使得市场对宽带应用的需求随之上涨。在 前几年骨干网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目前运营商的投资大量转向城域网和接入网,提高主干网 速率,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宽带接入正迅速部署到有需求的地区,尤其是 adsl,在 2002 年 中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dwdm 技术开始向城域渗透,新一代多业务平台浮出水面,改变了 以往单纯以 sdh 为主要传输手段的格局。新一代城域网传输技术不仅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带 宽,而且还引入了为数据业务尤其是 ip 业务优化的体系。在骨干网层面,面向新的网络应用 需求,2002 年各运营商还纷纷引入 ngn、cdn 等新技术,以优化网络结构。 三、电信网络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小到 2 年,国产设备得到广 泛应用 在电信行业主管部门“直接引进、合资生产、自主开发三个层次互为推动”的技术政策引导 下,我国电信业依靠科技进步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道路,使我国在十几年的时间内走完了 许多国家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程。目前,我国通信网的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 列。局用交换机、长途传输和移动通信实现了数字化,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水平,且我国局 用交换机总容量的国产化比重达到 85以上,新增光通信设备中国产比例超过 50,国产 品牌手机国内生产市场占有率已达到 51.3。目前,世界上各种成熟先进的主流电信技术在 我国电信网均有所应用。 电信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在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移动 通信等重要领域均取得了突破:从核心网的设备看,千兆比路由器系统已经研制成功,我国 已经能够开发和生产高、中、低端系列路由设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并开始走出国门;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成为国际标准的城域网多业务传送(ipoversdh、ethernetoversdh)系列 产品已应用到 10 多个省市,打破了国外在 ip 技术领域的垄断;在光通信系统方面,我国自 主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10gb/ssdh 光通信系统、3210gb/sdwdm 系统在骨干传 输网、本地网、城域网上大量应用;40gb/ssdh 系统已经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目前 正在加紧攻关;在移动通信方面,2g 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群体突破,gsm 国内品牌的市场 占有率逐步上升,cdma 技术研制获得突破,系统、终端开始投放市场,得到大量应用。3g 的研究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突破和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一些专利,tdscdma 在 内的国际上主流的 3g 技术的开发,都获得了成功,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据信息 产业部科技司在 2003 年产业政策通报会上的说明, 1992 年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通信技 术方面的差距约为 10 年,目前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已经缩小到了两年左右。随着时 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还将逐步缩小。 第四节 电信投融资日趋理性化和市场化 2002 年电信投资相比过去 2 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全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2035 亿, 与 2001 年相比下降 20,甚至低于 2000 年的 2144 亿元。2003 年 1-6 月,电信固定资产投 资开始回升,已完成 785.1 亿元,同比增长 54.9%,高于同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约 20 个百分点。全年投资能否超过 2002 年的水平,目前还难以预料。 近年投资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我国电信网络已具相当规模,处于网络完善阶段,大 规模网络建设告一段落;原中国电信南北拆分之后,新组建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尚处于 内部调整、确定发展战略的阶段,造成投资滞后;主要固定通信运营企业由于缺乏新的业 务增长点,运营企业投资行为较谨慎;累积的投资能力也需要市场的消化。据统计,我国 电信投资占电信收入的比例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40以上,2000 年和 2001 年电信投资占 电信收入比例都接近 70,而近五年来世界平均水平一直维持在 22到 30之间。 随着各运营主体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其投资受到的约束也越来越多,同时市场竞争 日趋激烈,要求企业的投资逐步从规模扩张走向追求效益。从上述因素看,我国电信固定资 产投资的下降与发达国家由于投资泡沫引起的投资全面衰退是有本质不同的。从现有用户 规模、市场潜力、网络成熟度、产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综合判断,我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的下 降是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的阶段性调整,也是运营企业逐步走向理性投资的标志。 国内投融资环境逐步改善。首先,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2002 年 是入世后第一年,根据我国的入世承诺,民营资本和外资也通过投资电信类股票、与国内电 信运营企业的合作等方式开始进入我国电信市场。我国电信市场由国有资本独家垄断的局 面已被逐渐打破,目前已形成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及外资共存的局面。其次,融资方式更加 多样化。电信企业除利用自有资金和国内外银行贷款以外,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 券业已成为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2002 年中国联通发行了 a 股、中国移动发行了 80 亿元债 券、中国电信完成海外上市,中国网通也正积极准备上市。此外,融资租赁、引进战略投资者 等融资方式也在电信企业中得到使用。 表 1-5:19982003 年 6 月投资额及占收入的比例 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6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16801518214424292035785 投资额占收入的比例()976566684836%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第五节 我国电信监管体系及法规情况 1998 年 7 月,中国信息产业部成立,开始按照政企分开、转变职能、破除垄断、保护竞 争与责权一致的原则履行政府职能。信息产业部确定的电信监管目标是:保证电信业的持续 稳定繁荣、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分享电信改革和信息通信技术进步的成果、保护 有效竞争,防止企业滥用自身支配性地位谋取垄断利益;明确了电信监管部门应遵循的普遍 原则:依法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管法治原则,破除垄断、保护竞争的市场竞争原则;确立了 适应产业特点的产业监管原则:产业发展与利益共享相平衡原则,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有限 干预原则,促进公平、有效和有序竞争原则。 从 2000 年开始,根据电信行业自身的特点,设立了以中央集权为主的省区市通信管理 局,实行信息产业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电信市场的两级管理。到 2001 年, 全国所有省市区通信管理局全部建立,且按照世贸规则独立于企业,国家独立的监管架构体 系初步形成。今年以来,部省两级监管部门将解决互联互通不畅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面整顿和规范电信市场经济秩序,取得了新的成效。 截止目前,信息产业部对电信运营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改革重组,促进了电信主体 多元化,初步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对网络经济、第三代移动通信、宽带建设等,没有盲目跟 风炒作,减轻了网络泡沫的影响,避免了全局性的损失;从 2002 年开始每年举行电信业发展 与政策通报会,发布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提高了行业管理公开、透明性和加强行业发展 指导;在市场准入、电信资费、电信网间互联、电信资源管理、电信技术政策、电信服务质量 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多部规章制度,综合性电信法的起草已进入了实质阶段,逐步将全国 电信业发展纳入法制的轨道。今年还采取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硬措施,推进网间互联互 通的成本核算、网间结算、监测系统及司法解释等工作。 目前信息产业部正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电信监管新模式,推动公开、公正、透明的市 场监管体系的构建。改革主要方面有:推进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 架构的建立;在政府监管领域,完善和强化以中央为主的垂直管理体系,巩固和强化统一 管理、分级负责的监管框架;进一步转换思想观念,转变监管职能,充实和完善二级监管 机构的职能,努力解决好“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加快依法管制进程,推进管制决策的民 主化和科学化,逐步建立电信业务市场有效监管机制;加强电信监管的信息化建设,推进 电子政务,提高监管效率。 应当看到,当前国家监管机构独立运作时间短,体系还不完善,且电信业改革力度大,电 信监管部门和企业都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改革超前 于电信立法,导致竞争规则不完善,法制建设明显滞后,监管部门依法行政的权威性受到影 响;政府管理体系薄弱,监管机构未得到法律的充分授权,政府监管有时显得无力;政 府还缺乏有效监管的实践经验和监管手段;政府管理方式还没有真正转型,不正当竞争时 有发生,网间互联互通仍有不畅,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章 主要电信运营商及经营发展策略 第一节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信”)是按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 企业,于 2002 年 5 月重组挂牌成立。原中国电信划分南、北两个部分后,中国电信下辖南方 21 个省级电信公司,拥有全国长途传输电信网 70%的资产,允许在北方十省区域内建设本 地电话网和经营本地固定电话等业务。重组后的中国电信由中央管理,是经国务院授权投资 的机构和国家控股的试点单位。资产和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实行单列,其注册资本 1580 亿元 人民币。 中国电信与全资下设的 21 个省级企业是既以资本为纽带、又以网络和业务为纽带的母子 公司关系,各省级公司相对独立性较强。中国电信在北方的发展战略是成立北京分公司和北 方公司,北方公司下设 8 个省级子公司。 中国电信主要是在服务区内提供全面的固定电信服务,包括本地电话、长途电话、数据、 互联网及网元出租服务,拥有全国最大的网络系统。2002 年,中国电信实现通信主营业务收 入 1303 亿元,较上年增长 7.6,占全行业收入 32.5;税前利润达到 91.8 亿元。当年新增 固定电话用户 2211 万户,增长 20,累计达到 1.33 亿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 62;新 增宽带用户 185 万户,增长 264,达到 254 万户;宽带和窄带用户累计达到 2874 万户,占 全部互联网用户 4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13 亿元。新增局用交换机及接入网设备容 量 1821 万门,总容量达到 1.78 亿门。新增长途交换机容量 41 万路端,达到 445 万路端。新 增光缆 8.7 万皮长公里,增长 10,累计光缆总长 95.6 万皮长公里。新增宽带业务端口 5.2 万个,累计达到 15.7 万个。2002 年 11 月,成功实现海外上市。 2003 年前 5 个月,中国电信新增用户 420 万,高于 2002 年下半年的 360 万。新增用户 中,160 万为小灵通用户,260 万为固定线路、宽带和其他用户。小灵通用户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于广东和浙江两省开通了此项服务。截至 5 月底,中国电信的用户总数已经从由 2002 年 底的 5,690 万增加到 6,110 万,今年前 5 个月国内长途业务的通话时间总计 157.8 亿分钟,去 年上半年为 163.4 亿分钟。国际长途业务同期的通话时间是 5.87 亿分钟,去年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杏树种植合同(2篇)
- 诚信课件 小学
-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课拓展(统编版必修上册)
- 太阳课件人教版
- 绳子莫泊桑课件
-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教学
- 西京学院《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大数据开发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小学课堂乐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复活》教学课件
- 外研社(一年级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单词(带音标、词性)
- 光伏电站生产准备大纲全套
- 轮对(车辆构造与检修课件)
- 情侣分手经济纠纷起诉书模板
-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 前庭康复-医学课件
- 实验报告-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
- 小学一二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整理书包》课件
- 房屋租赁运营服务投标方案
- 2023年湖北恩施州发改委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