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莱芜市2017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意见(鲁教师字201418号)等文件精神,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7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师字20172号)精神,结合我市教师培训工作总体安排,制定2017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实施方案。一、工程目标以推动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为目标,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整合设计,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的方式,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完成不少于36学时的网络课程学习。推动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引导全体参训教师每学年至少上好一节研究课,参加逐级晒课和赛课活动。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探索建立以工作坊为纽带、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常态化研修指导机制,推动我市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完善我市“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二、工程实施工程实施包括网络课程学习和实践应用两个环节。(一)网络课程学习。全体参训教师通过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个人空间和研修工作坊完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任务。课程设置如下:1.必修课程(18学时)。(1)国家级“优课”课例学习专题(学时),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深入学习2节国家级“优课”课例及专家点评。(2)学科课例点评专题(12学时),研修平台为每位教师随机推送4个市级“优课”课例,开展省级观评课活动。(3)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2学时)。2.选修课程(不少于18学时)。(1)高中、初中和小学学段:在原开设的班级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艺术修养、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等6个专题基础上,2017年新增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学基础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指导等4个专题。以上10个专题均包含若干门课程,共提供不少于600学时的选修课程。在学校选择的专题下,参训教师自主选修不少于18学时。(2)幼儿园学段: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教师艺术修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科研方法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指导等6个专题,每个专题包括若干门课程,共提供不少于400学时的选修课程,在幼儿园选择的专题下,参训教师自主选学不少于18学时。(二)实践应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组织教师全员开展“一师一优课”创建活动,在网络课程学习基础上,每人每学年至少要上好一节研究课。通过人人创课、校内亮课和观课评课等活动,遴选出具有创新特色和推广价值的校级优秀课例。学校负责按照“优课”内容要求、技术标准(见附件1、附件2),拍摄课堂实录,完成“优课”制作,并按教师人数的15%推荐到各区(校)参加区级晒课和赛课活动。各区、市直各学校在各单位推荐“优课”基础上,分学段、学科组织晒课、赛课, 按推荐数量的15%推送到市教育局, 并向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办公室报送推送“优课”汇总表。市教育局在各区(校)推荐“优课”的基础上,分学段、学科组织晒课和赛课,评选出市级“优课”,经公示无异议后,推送到省级优课平台参加省级晒课和赛课活动,评选出省级“优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只参加省级晒课,不参与省级观评课和省级“优课”评选活动。三、参训人员高中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6个学科的教师。初中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5个学科的教师。小学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1个学科教师。幼儿园学段:包括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前教育机构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在职教师和园长。具有中小学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各级各类教科研机构的人员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学科专任教师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随班就读指导教师等,也可参照中小学、幼儿园参训对象学科类别报名参加本年度网络课程学习。四、时间安排(一)网络课程学习。1.报名时间:3月1日-31日。具体报名工作流程见附件3。2.市、区级管理员培训时间:3月中旬。3.各级工作坊主持人培训时间:4月至5月。4.学校选专题时间:5月20日至5月31日;5.教师选课程时间:6月1日开始;6.必修课学习时间:6月15日至9月30日;7.选修课学习时间:研修平台于6月15日常态化开放,学员可开始选修课学习。学分登记时间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工程结束后,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个人空间、工作坊常年开放,所有参训人员仍可继续参与课程学习和教学研讨,学校可基于网络资源支持组织开展校本研修,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二)实践应用。1.创建“优课”时间:3月1日至3月31日2.区(市直学校)级晒课和赛课时间:4月1日至4月15日3.区(市直学校)级“优课”报送截止时间:4月20日4.市级晒课和赛课时间:4月21日至4月28日5.市级“优课”上报时间:5月15日前各区、各功能区、市直各学校要认真总结活动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优课”评选办法,确保“优课”质量。各区、市直学校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版本每堂课推荐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节,每位教师限报1节。2017年,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创建的“优课”可同步参加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活动,没有经过区、市两级遴选的课例,不得直接推送省平台,也不能参加教育部“优课”评选。参加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具体要求与活动流程,另行通知。五、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一)课程学习。参训教师网络课程学习通过研修平台“个人空间”进行。必修课由研修平台依据参训教师所报学段、学科自动推送到个人空间。选修课采取以学校为单位选择专题,教师在所属学校选定的专题下自主选择课程的方式进行。为保证教师有效完成网络课程学习,学校要根据校本研修年度计划,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安排学习时间,统一组织必修课程和教师自主选修课程的集中研修。教师完成必修、选修课程学习,通过标准化测试,完成作业要求,由平台登记相应学分。(二)研讨交流。研修指导与研讨交流通过“工作坊”进行。必修课以学科为单位逐级建立“学科工作坊”,选修课以专题为单位建立“专题工作坊”。工作坊根据参与研讨人数可由平台或工作坊主持人拓展若干子坊,每个工作坊人数不超过300人。工作坊主持人通过学习导引、发布简报、上传资源、辅导答疑、发起话题和引领讨论等方式开展业务指导和研讨交流。积极推动教师网络研修成果的实践应用,开展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智慧众筹”活动,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引领深度研讨,推动研修成果的实践应用。(三)建立常态化研修指导机制。1建立开放、多元的研修指导专家选聘制度。各学科省级工作坊主持人由省项目办遴选配备,由各级教科研骨干、高校专家和齐鲁名师(或工程人选)、特级教师等组成。各专题工作坊主持人通过自愿报名、单位推荐、省级遴选的方式产生,鼓励在教育教学各领域有专长、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各区、各功能区、市直各学校要按要求组建本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团队,并将本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团队名单逐级报市项目办审核备案。2.建立志愿服务制度。研修指导是特级教师、齐鲁名师、莱芜名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省级各学科、各专题工作坊主持人的研修指导工作均采取志愿服务的形式,要进一步弘扬教育志愿服务精神,努力在教师队伍中倡导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3.建立工作坊主持人培训制度。省项目办举办高级研修班,对省级工作坊主持人进行集中培训。优先将省级工作坊主持人列入“国培计划”。支持省级工作坊开展线下研讨活动,提升研修指导团队业务素质和指导能力。4.建立研修指导管理评价制度。各学科、各专题工作坊要制定指导工作计划,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开展常态化线上指导和线下研讨活动。省项目办制定省级工作坊主持人考核评价办法,对省级指导团队实行动态管理。六、组织管理(一)建立市、区、校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三级管理体系。完善“协同管理、分工负责、以校为主”的工作机制。工程由市教育局统一领导,成立以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负责整个工程的推进与落实,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二)各区、各功能区、市直各学校要明确相关科室及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成立项目办公室,负责工程的督导和管理,负责组织区(校)级晒课和赛课活动,负责区(校)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的遴选配备、培训与考核管理。要制定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政策,加强过程管理,为工程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要在认真总结上一学年“优课”创建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研制2016至2017学年度“优课”创建活动方案,并于2017年3月15日前将“优课”创建和晒课、赛课活动方案报送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办公室。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网络平台,并与市平台有效对接,确保各级晒课、赛课活动及推送课环节的顺利进行。(三)各级电教馆站(教育信息中心)要做好工程实施的技术支持。各级教研部门要做好“优课”活动的指导。在校级“优课”创建过程中,市、区(校)工作坊主持人团队要及时跟进,同步开展教研指导。(四)中小学校长(园长)是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校本培训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引导支持全体教师创建“优课”。要制定本校教师统一集中研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教师学习场所和网络条件保障(网络条件标准见附件5)。要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督促、引导教师保质保量完成学习和研讨任务。要抓好线下研讨和“一人一节研究课”活动的落实。各中小学、幼儿园工程实施方案要上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五)参训教师要正确理解工程活动的意义,避免功利思想和形式主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优课”评选,在推进教师全员“研究课、上好课”的基础上,把真正的好课选出来,把“优课”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负责本级优秀课例课堂实录的拍摄,避免增加教师经济负担。教师要把“优课”创建与日常教学进度安排有机结合起来,在创课活动中要注重实效,尊重学生。严禁上“表演课”“彩排课”“重复课”。对弄虚作假、功利色彩浓重的课例,一律不得入选各级“优课”。为保证优质课例资源的覆盖面,在各级优秀课例的遴选和推荐时,要优先考虑尚未获得各级“优课”的课例。七、保障措施(一)工程经费。工程实施经费由市、区(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分级承担,不得向参训教师收取任何费用。(二)考核评价。工程结束后,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参训教师,通过考核,依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和本实施方案要求登记相应学分。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逐级提交工程总结报告,省教育厅将组织第三方开展专项评估。附件:1.中小学教师“优课”标准.docx2.幼儿园教师“优课”标准.docx3.信息采集、整理、报名、组建工作坊、配备工作坊主持人工作流程.docx4.区(校)级“优课”信息汇总表.docx5.参训学校计算机网络条件与标准.docx附件1中小学教师“优课”标准11中小学教师“优课”研究内容“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中的“课”,是指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课,如语文教学中的一篇课文,或数学教学中的一节。教师只是展示、交流其中的一个课时。但提供交流的优课课例应包括以下内容:1.关于课程标准的研究。教师应清晰地说明本课教材的教学在整个学科课程价值实现中的定位。2.关于教材内容的研究。教师要说明研究相关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不同教材版本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处理,课程教材内容的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材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分为几个课时,包括哪些课型,等等。3.关于学情的研究。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准备,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难度分析,课前或课外学习准备,等等。4.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包括学生课前或课外学习活动设计、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等等。5.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6.课堂实录。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自动录播教室中进行自动录播7.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8.同行教师或专家观课、评课记录。9.课后自我反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须符合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鼓励和提倡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提倡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1-2中小学教师“优课”教学标准1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书育人。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引领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课程内容,自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先进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3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科学、精准定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可观测,可评价;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新问题。教学目标具体、可测、针对性强,达成度高。4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合理开发、利用学生及其周围世界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实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性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策略。坚持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心理、学习特点的一致性,采用灵活、多样、求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深度融合。6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认知冲突,有精彩观念,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等等;师生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反映出浓厚的课堂文化等。7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和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亮点。在教师素质与能力方面表现出特有的教学风格,形成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1-3中小学教师“优课”技术标准一、作品包定义及规范在本活动中,教师展示、交流的基本单元为一个“作品包”。作品包由一个课堂教学视频及相关文件组成。作品包必须包含的文件类型有10个:(1)课堂实录;(2)课件设计;(3)课标分析;(4)教材分析;(5)学情分析;(6)教学设计;(7)评测练习;(8)效果分析;(9)观评记录;(10)课后反思。二、命名格式作品包文件夹命名“本课时名称_学科_学段_作者姓名”。例如:“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导论_历史_初中_张明”。其中:(1)“_”为半角下划线。2、作品包内文件命名格式【文件类型】+文件名+作品包名称。例如:“【评测练习】课前导入练习_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导论_历史_初中_张明”。三、课堂实录技术标准课堂实录是指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课堂实录可进行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清晰可见的教学资源呈现画面。课堂实录制作标准为:1.前期录制要求(1)录制时长课堂实录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时长不应超过45分钟。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2)录制场地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有合适的拾音设备,保证声音清晰。(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2.后期制作要求(1)片头与片尾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学科、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片尾包括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2)技术指标视频信号源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信噪比:图像无明显杂波。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音频信号源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3)视频文件要求课堂实录的格式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幅面要求达到720*576以上,码流为0.5-1Mbps;如视频内容源码流低于0.5Mbps,则码流不变,转码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帧率不低于20帧/秒,建议帧率为25帧/秒。四、课件设计技术标准课件设计的文件格式可为.ppt、.swf、.exe。一个课件设计文件大小不能超过500M。五、其他文件类型技术标准作品包除课堂实录、课件设计外,还应包括下述文件类型:(1)课标分析;(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设计;(5)评测练习;(6)效果分析;(7)观课记录;(8)课后反思。这8类文档均要求使用.doc文件格式制作保存。具体要求如下:1纸型及页边距:采用标准A4型。一般为竖向,上下边距为2.54厘米;左右边距为2.8厘米。特殊表格等须横向的页面,上下边距为2.8厘米,左右为2.54厘米。2字体、字号及行间距:正文建议为宋体、4号、1.5倍行间距。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附件2幼儿园教师“优课”标准2-1幼儿园教师“优课”研究内容“优课”中的“课”是指一个完整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可从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明天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2版)的目录中自选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内容进行讲授。提供的“优课”资源应包括以下内容:1.课堂实录。2.教学课件。3.教材分析。教师应清晰地说明本活动内容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在本主题中的地位和价值等;教师要说明本活动的教学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实施策略等。4.学情分析。要研究幼儿学习相关活动内容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准备,课前学习准备等。5.教学设计。应包括幼儿课前学习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课后延伸活动设计等。完整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年龄段和领域、执教人及单位、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6.观评记录。同行教师或专家观课、评课记录。7.课后反思。2-2幼儿园教师“优课”教学标准1.注重幼儿学习品质。坚持以幼儿为本,体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中提出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2体现先进教学理念。“关注生活、敬重文化、倡导行动、鼓励表现、力求整合”是幼儿园课程方案坚持的基本理念,也是对执教教师的要求。指南提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等。活动要践行指南精神,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鼓励幼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制定适宜活动目标。在教材分析、幼儿学习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精准定位情感、能力、认知目标,活动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操作,体现目标的整体要求;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时解决幼儿遇到的新问题。4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依据幼儿发展需要,有机整合各领域活动内容。合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实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性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5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坚持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幼儿心理、学习特点的一致性,采用灵活、多样、求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深度融合。6幼儿学习效果显著。完成本活动既定的教学目标,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学习气氛活跃有序;教学应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师幼互动有效,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体现真正的幼儿为本。7教学创意独到。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亮点。教师素质与能力方面表现出特有的教学风格,形成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2-3幼儿园教师“优课”技术标准一、作品包定义及规范在本活动中,教师展示、交流的所有内容建立一个 “作品包”。作品包由一个课堂教学视频及相关文件组成。作品包必须包含的文件类型有7个:(1)课堂实录;(2)教学课件;(3)教材分析;(4)学情分析;(5)教学设计;(6)观评记录;(7)课后反思。二、命名格式1.品包文件夹命名“本活动名称_学段_领域_作者姓名”。例如:“小老鼠和泡泡糖_中班_艺术_张明”。其中:“_”为半角下划线。2.品包子文件夹命名格式当一个文件类型有多个文件时,可建立子文件夹。子文件夹命名格式为:【文件类型】+作品包名称。例如:“【教学课件】小老鼠和泡泡糖_中班_艺术_张明”。3.品包内文件命名格式【文件类型】+文件名+作品包名称。例如:“【完整音乐】教学课件_小老鼠和泡泡糖 _中班_音乐_张明”。三、课堂实录技术标准课堂实录是指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课堂实录可进行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清晰可见的教学资源呈现画面。课堂实录制作标准为:1.前期录制要求(1)录制时长课堂实录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时长不应超过:小班20分钟,中班25分钟,大班30分钟。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2)录制场地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保证声音清晰。(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在拍摄时可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活动过程完整、清晰。2.后期制作要求(1)片头与片尾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领域、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片尾包括录制时间等信息。(2)技术指标视频信号源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信噪比:图像无明显杂波。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音频信号源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3)视频文件要求课堂实录的格式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幅面要求达到720*576以上,码流为0.5-1Mbps;如视频内容源码流低于0.5Mbps,则码流不变,转码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帧率不低于20帧/秒,建议帧率为25帧/秒。四、教学课件技术标准课件设计的文件格式可为.ppt、.swf、.exe、.rar、.zip。一个课件设计文件大小不能超过500M。五、其他文件类型技术标准作品包除课堂实录、课件设计外,还应包括下述文件类型:(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设计;(4)观课记录;(5)课后反思;这些文档均要求使用.doc文件格式制作保存。具体要求如下:1.纸型及页边距:采用标准A4型。一般为竖向,上下边距为2.54厘米;左右边距为2.8厘米。特殊表格等须横向的页面,上下边距为2.8厘米,左右为2.54厘米。2.字体、字号及行间距:正文建议为宋体、4号、1.5倍行间距。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附件3信息采集、整理、报名、组建工作坊、配备工作坊主持人工作流程一、信息采集及整理(一)采集及整理对象1.在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幼儿园在职教师和普通中小学校在职教师,中小学正副校长、幼儿园正副园长;2.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二)采集及整理任务1.对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中已有的教师信息进行校验(核实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和修正(调整新调入教师信息、完善已录入教师信息、删除调出或离岗教师信息);2.对尚未进入信息系统中的教师进行信息采集。二、采集及整理工作流程(一)管理员与学校信息整理。各市、县(市、区)管理员及时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进入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变更或增补中小学校、幼儿园和行政机构的详细信息。(二)各级管理员工作流程。3月1日至3月8日,新注册学校的管理员请将学校及管理员相关信息提交到县(市、区)管理员处,由县(市、区)管理员添加新学校并为该学校添加管理员。3月1日至3月10日,各级管理员凭账号登录信息系统,每天及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处理跨校、县(地级市、区)、市调动的教师信息。处理跨校、县(地级市、区)、市调动的教师信息,要根据实际情况分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1.对于已经进入离职教师库里的教师,学校管理员可以直接根据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中【教师信息维护】栏目中提供的【调入离职教师】功能直接进行调动,无须经过上级管理员。2.对于未进入离职教师库里的教师,按照跨校由县区管理员操作、跨县(地级市、区)由市级管理员操作、跨市由省级管理员操作的规程进行调整。三、参训教师报名流程1.市级管理员于3月11日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进入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项目管理系统),开放(即新增)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参训区域。2.县级管理员于3月12日登录项目管理系统,开放(即新增)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参训单位。3.学校管理员于3月13日-3月17日登录项目管理系统,按学科填报并提交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名单(提示:一名教师只限参加一个学科的培训,请谨慎操作)。4.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府公共关系(第二版)课件 第13章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 《朝花夕拾》读后感作文10篇
- 商务工作计划3篇
- 2025年己二酸二甲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多功能水质现场监测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脱毛剂合作协议书
- 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
- 吊车租赁合同范本
- 门市房租房协议
- 什么叫重丧日
- “双主体”协同育人背景下职业院校康复人才培养模式进展的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 总公司与子公司管理授权明细表
- 人教版道法七年级教材解读讲座
- 2023年建筑继续教育考试:安全员继续教育真题模拟汇编(共830题)
- 催收服务公司招聘管理制度
-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外科科主任工作计划
- 【个人简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0篇
- 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 YS/T 1149.2-2016锌精矿焙砂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酸溶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