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经济 的发发展 释疑解难 1为什么康雍乾时期会出现盛世局面? (1)政治局面安定。在康雍乾时期,三藩平定之后,国内没有长期的、大 规模的战争。因此社会安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2)就客观条件来说,当时中国产品丰富,在与外国进行产品交换时往往 是贸易顺差。 (3)高产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南美洲的玉米、花生、甘薯等早在明朝时期 就已经传入中国,粮食的产量迅猛增长。 2你能举些具体事例来说明清朝前期盛世的表现吗? (1)政治上: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疆域 辽阔。 (2)经济上:耕地面积增加,大力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明显提高,手工业 生产超过了前代。 (3)军事上:平定边疆,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易混辨析 我国古代出现的盛世局面。 西汉:文景之治。 东汉:光武中兴。 隋朝:开皇之治。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清朝:康乾盛世。 巧记歌诀 顺康雍乾诸帝王, 重视农业推垦荒; 农业恢复大发展, 奠定基础更兴旺; 耕地面积大增加, 高产作物得推广。 棉甘烟茶及药材, 种植面积更扩大。 丝织棉织品种多, 印染制瓷不逊色。 商品贸易很兴盛, 商贸出现大城市; 商品贸易商帮兴, 经济发展国力强, 社会安定人口增。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_、康熙、_、乾隆诸位帝王,重视_生 产,推行_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并有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 盛奠定了基础。 2概况 (1)_增加;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治理。 (2)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_等高产作物,粮食 产量大幅度提高。 顺治 雍正 农业 垦荒 耕地面积 甘薯 (3)_的种植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_、甘蔗、烟草、 _、药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_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 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_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经济 作物 棉花 茶叶 社会 城镇商品经济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 (1)清朝前期,_、棉织、印染、_等方面,品种繁多, 产品精良。 (2)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工场等。 丝织 制瓷 手工业 2商业发展 (1)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 _、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及商业大城市。 (3)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_,如山西的_、江南徽州府的 _,商帮的活动对当时_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城镇市场 商帮 晋商 徽商 社会经济 三、人口的增长 1增长: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 _发展,_增强,社会安定,_的数量也有了很 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2问题: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经济 国力 人口 1清朝前期经济兴盛的表现包括( ) 耕地面积增加 引进高产作物 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 大 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A B C D 2清朝前期,发展兴盛的手工业部门包括( ) 丝织 棉织 印染 制瓷 A B C D D A 3下列哪项不能反映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 ) A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 D江宁著名机户李东阳 B 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 犹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 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 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B 5明清时期,实力最强、人数最多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A晋商与徽商 B徽商与浙商 C苏商与鲁商 D鲁商与晋商 6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 。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 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A C 7清朝前期经济兴盛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的重视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重视农业生产 D推行垦荒政策 8电视剧乔家大院和胡雪岩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剧 中主人公分别是清朝时期晋商和徽商的代表,他们的经济活动促进了清朝 哪一行业的繁荣(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外贸业 B C 9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许多问题,包括( ) 人口密度过大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 坏 水土流失严重 A B C D 10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鼓励垦荒促进经济发展 B出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C人口的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D人口增长,加重了社会负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边疆地区经 济的开发 D D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析历史事实】 材料一 (1)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情景出现的原因。 (1)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重视农业 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农业 得到恢复并有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农业 生产的发展,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依据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农业 :耕地面积增加,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 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 作物的种植也有较大发展,品种增 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 大。手工业:清 朝前期,丝织 、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了 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商业:商业发 达,商品贸易兴盛,形成了由农 村集市、城镇市场等组成的商业网。在商业活动中,形成商帮。 【评盛世危机】 材料二 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 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 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 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 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3)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古代盛世的顶峰”;另一种观点认 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晖”。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理由(至少三点)。 (3)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康乾盛世”是中国政治、经济 的高峰;国力 空前强盛;奠定了中国版图;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等。 同 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康乾盛世”时皇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