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1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2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4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湖南省醴陵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班级: 姓 名: 考 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铁犁牛耕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 A黄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2井田制是一种A原始的土地公有制 B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C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封建小农土地所有制 3土地是人类赖以生产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A小农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封建政府土地所有制 D庄园制 4北魏至唐朝初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 土地公有制 B. 井田制 C. 均田制 D. 租佃制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热销海外。能够代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手工业技术水平顶峰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6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 A水排 B铁铧犁 C筒车 D耧车 7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8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 A唐代 B北宋 C汉代 D明清时期9“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确定于 A西周 B战国 C秦汉 D隋唐 10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文教娱乐业 11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 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12明代中后期,江南一带的纺织行业中出现了雇佣大量“机工”的“机房”,还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的市场,这说明 A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进一步强化 B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D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方式在中国出现 13明清之际,在封建经济的内部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包括 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 明清曾经长期实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西方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入侵 A B C D 14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 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15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的瓦解 B地主阶级的兴起 C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起了变法的浪潮16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制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17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18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9商人开店可以随意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晓市”夜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20对闭关政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封关闭疆,一概禁绝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往 B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C严重削弱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稳定性 D使中国长期处于与外界基本隔绝的状态,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21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22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 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23 17世纪初,拥有众多商船,有“海上马车夫”称号的国家是 A荷兰B西班牙C法国D葡萄牙24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25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l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26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27以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A铁器文明 B工业文明 C电气文明 D蒸汽文明28受益于科技革新力量的推动,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总能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孕育和成长出的新兴产业有 A棉纺织、蒸汽机车制造等产业 B电气、石油、汽车制造等产业 C计算机制造、航天技术等产业 D互联网经济、金融服务等产业29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世界市场具有 A不均衡性 B联系性 C不公平性 D可控性30“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这一观点强调的是 A天才发明者无法决定历史的发展轨迹 B历次工业革命很少将科学原理付诸实践 C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 D科学研究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二 非选择题:每题2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麦哲伦与奥斯曼帝国的大将的对话材料二本章的事迹,可以分为两段叙述:其一,是大发现时期,约自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这个大发现的动机,是一个极普通的人类活动,即是新土的开拓。这个活动的需要,历史上自有人类之后,即已表现,所以地理上的发现,并不是一件新异的事。但此次的发现,却有数点与从前不同:其一,从前的开拓目的,是大抵偏于政治或经济的,而此次的开拓目的,则兼有一个甚强的宗教分子。其二,从前欧洲的开拓,是以地中海沿岸为限的,而此次的开拓,则遍及东西两半球。 陈衡哲著西洋史材料三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英国的强大最终还是通过商业和殖民地的经济扩张。西班牙阻挡了它的发展,荷兰人和后来的法国人都挡了它的路。因此英国必须利用它的海军,挑战所有这些国家的权威和力量,争夺他们的殖民地和贸易,而伊丽莎白(一世)是第一个真正成功做到这一点的人。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1)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麦哲伦会怎样回答奥斯曼帝国大将?为此,他是怎样做的?(2)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次的发现”是哪次历史事件?与以前相比的突出不同点有哪些?“此次的开拓,则遍及东西两半球”的深远影响是什么?(3)材料二认为“地理上的发现,并不是一件新异的事”,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怎样一步步强大的?最终结果如何?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影响?(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3)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4)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高一理科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BBCCABDBADCAB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CCCDBAACCCBBBC二 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31答案 (1)回答:地球是圆的,绕过你,我也一定会到东方的(其他围绕“地球是圆的”,言之有理皆可)。做法:率领船队绕过美洲南端,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2)事件:新航路开辟。不同点:性质和范围不同。影响: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交融,日益连为一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答案一:赞同;都是人类活动,新土的拓展。答案二:不赞同;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结束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等。(4)强大: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获得法国大量海外殖民地。结果: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32答案 (1)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各国逐渐朝工业化方向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高度发展,重工业比重上升。社会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