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1页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2页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3页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4页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1小明及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则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的途径是A. 祖父父亲弟弟 B. 祖母父亲弟弟C. 外祖母母亲弟弟 D. 外祖父母亲弟弟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需要随机取样,样本越多越好B.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过程C.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每次随机抓取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罐D. 经解离的根尖成熟区细胞染色后,可以用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3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 500 人就有一个患者。一对健康的夫 妇,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男性再婚,这对再婚的夫 妇生一个患此病的孩子的概率约为( )A. 1/25 B. 1/50 C. 1/102 D. 1/6254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B. 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C. 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的色盲基因不一定来自母亲D.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5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研究某种矮脚鸡矮脚性状的遗传方式,获得如下结果。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亲本矮脚高脚高脚矮脚高脚高脚矮脚矮脚F1矮脚28430190F1高脚26486094A. 矮脚为隐性性状 B. 矮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C. 种群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 D. 矮脚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6YY的个体与yy个体杂交,得到F1后再自交,F2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A. 1/2 B. 1/4 C. 2/3 D. 1/3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狗的长毛与卷毛 B. 豌豆的红花与玫瑰的白花C. 人的O型血和A型血 D. 豌豆的黄豆荚与绿子叶8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的相对性状同时受3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3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见图已知甲的基因型是AAbbcc,推测乙的基因型是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9孟德尔发现遗传两大定律很好的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A.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 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D.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10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使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为a,该细胞以后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少种配子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11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机理如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F1的表现型是白色B. F2中黄色:白色=3:13C. 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D. 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12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夫妇中有一方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B. 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也可能所有孩子听觉均正常C. 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孩子的概率为7/16D. 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听神经正常孩子的概率为9/1613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显性个体,为得到显性纯合体,某实验小组将该个体进行自交,在后代中将表现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淘汰掉,剩下的个体再自交,得到的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个体占:()A. 1/2 B. 1/4 C. 1/9 D. 13/3614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 8/9 B. 6/16 C. 2/3 D. 3/1615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he 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 1:3,1:2:1和3:1 B. 3:1,4:1和1:3C. 1:2:1,4:1和3:1 D. 3:1,3:1和1:416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个四分体包含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B. 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 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 人的精原细胞中有23个四分体17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正常分裂的人体睾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可能为92条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交叉互换C.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AB、Ab、aB、ab四个精细胞D. 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做出的解释中,关键的一条就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18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纺锤体的形成 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着丝点的分裂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A. B. C. D. 19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 减数分裂时可相互配对C. 所含基因都相同 D. 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20一般来说,一个男性的X染色体( )A. 来源于其祖父的概率是1/2 B. 来源于其外祖母的概率是1C. 来源于其祖母的概率是1 D. 来源于其外祖父的概率是1/221下图是某家族的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病的发病与性别有关B. 乙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C. -3是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2D. 若-2与一无任何家族病史的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病后代的概率是1/222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 染色体23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A两个Y,两个色盲基因B两个X,两个色盲基因C一个X, 个Y,一个色盲基因D个Y,没有色盲基因24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窄叶为显性。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段上还是片段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 B;C; D或;二、综合题25现对某家族遗传病调查后绘制系谱图如下(已知代3号不携带乙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家族甲、乙病遗传方式分别为_、_。如果9与12结婚,生儿子患遗传病与生女儿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为:_ 、_。(2)下图为9与12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情况图,甲细胞是由_提供的,乙细胞是由_提供的,丙细胞如果是甲细胞分裂而来,那么它叫_细胞。从细胞分裂图判断,4当初受精形成9时提供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弟弟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Y染色体来自于父亲,所以弟弟的红绿色盲基因遗传自母亲;由题意“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可知:外祖父的X染色体上没有红绿色盲基因,而外祖母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所以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遗传自外祖母。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C【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需要随机取样,样本越多,种群密度的估算值越接近实际,A项错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过程,B. 项错误;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几率相等,每次随机抓取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罐内, C项正确;经解离的根尖成熟区细胞已经死亡,不能用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和假说演绎法。理解假说演绎法的内涵以及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到举一反三。3C【解析】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说明a的基因频率为1/50,A的基因频率为49/50,由此可以计算出人群中AA比例为2401/2500,人群中Aa比例为98/2500,因此,正常个体中Aa的概率=人群中Aa比例(人群中AA比例+人群中Aa比例)=2/50。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所以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男性(以上已经计算出正常个体中基因型为Aa概率是2/50)再婚,则这位妇女再婚后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50x1/4= 1/102,答案选择C。【点睛】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迪温伯格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种群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设A=p,a=q,则A+a=p+q=1,AA+Aa+aa=p2+2pq+q2=1。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运用此规律,已知基因型频率可求基因频率;反之,已知基因频率可求基因型频率。4C【解析】性别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A错误;在XY性别决定中,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而在ZW型性别决定中,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B错误;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于母亲或者父亲,C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既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也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D错误。5C【解析】根据表格分析,第四组亲本都是矮脚,后代出现了高脚,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高脚是隐性,A错误;从第一、二组杂交结果看出,正交反交的结果相同,没有表现出与性别关联,说明这一对性状属于常染色体遗传,B错误;第四组矮脚与矮脚杂交,后代矮脚:高脚约等于2:1,说明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所以种群的显性个体都是杂合子,C正确;第四组因为出现显性纯合致死,才有2;1的分离比,而一、二两组属于测交,分离比为1:1,符合分离规律,D错误。6D【解析】YY的个体与yy个体杂交,得到F1为Yy,F1自交,F2为1/4YY、2/4Yy、1/4yy,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3,D正确。7C【解析】狗的长毛与短毛为不同性状,A错误。相对性状为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错误。人的血型为同种生物同一性状,O型血和A型血为不同表现类型,C正确。豆荚与子叶为不同性状,D错误。8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甲的基因型是AAbbcc,且与乙杂交后代表现型为白色,说明乙不可能同时含BC基因。又甲与丙杂交后代表现型为红色,说明丙必有BC基因。而丙与乙杂交后代表现型为红色,说明乙必有A基因。对照选项,只有D符合。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9B【解析】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是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问题,A错误;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B正确;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目并不相等,C错误;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是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D错误。10C【解析】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或AAaaBBbb)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分裂能产生AABB、aabb(或AAbb、aaBB)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则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即AB、AB、ab、ab或Ab、Ab、aB、aB若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为a,则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次级精母细胞变为AaBB(或Aabb),其能产生2种精细胞,即AB、aB(或Ab、ab),因此该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三种配子,即AB、aB、ab、ab(或Ab、ab、aB、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2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再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11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均为白色。AABB与aab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白色,A正确;AaBb自交,后代黄色A_bb的比例为3/41/4=3/16,则后代黄色:白色=3:13,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黄色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C正确;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33-2=7种,D错误。12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D_E_,若夫妻中一方耳聋,另一方基因型为DDEE,则后代全部正常,A正确;只有耳蜗管正常(DDee)与只有听神经正常(ddEE)的夫妇,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DdEe,听觉肯定正常,B正确;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孩子的概率为1-9/16=7/16,C正确;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听神经正常孩子(_E_)的概率为3/4,D错误。13B【解析】AaBb个体自交,淘汰隐性个体,剩下的个体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再自交,AABB个体占1/9/+1/18+1/18+1/36=1/4,B正确。14C【解析】据题推出,扁形为双显性,圆形为一显一隐,长形为双隐。圆形块根占F2的6/16,圆形块根杂合子占F2的4/16,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2/3,C正确。15A【解析】试题分析:F2的性状分离比正常情况下是四种表现型9:3:3:1的比例,即9A_B_、3A_bb、3aaB_、1aabb;正常情况的测交后代比例是1A_B_:1A_bb、1aaB_、1aabb。若为9:7,则F2为9A_B_:(3A_bb+3aaB_+1aabb),后三种为一种表现型,测交后代1A_B_:(1A_bb+1aaB_+1aabb),即1:3;若为9:6:1,则F2为9A_B_:(3A_bb+3aaB_)+1aabb,中间两种为一种表现型,测交后代1A_B_:(1A_bb+1aaB_)+1aabb,即1:2:1。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6A【解析】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因此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A正确;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只有联会后才能形成四分体,B错误;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所以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3个四分体,D错误。【考点定位】四分体【名师点睛】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17C【解析】人体睾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可达92条,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一定会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交叉互换后,可形成AB、Ab、aB、ab四个精细胞,C正确。孟德尔的解释中描述的是遗传因子,D错误。18B【解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都有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都在前期形成纺锤体,都有着丝点的分裂,所以选B。【考点定位】细胞分裂【名师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点发生的部位或器官一般的组织、器官均可成熟的有性生殖器官母细胞体细胞(受精卵)性原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有丝分裂间期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两次分裂过程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中央减: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有交叉互换现象;减:无同源染色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减: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旁减: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减: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两极减:与有丝分裂类似,但无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行为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不出现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出现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分离子细胞数目2个雄性为4个,雌性为(13)个子细胞类型体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和极体最终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少一半(发生在减时期)子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组成几乎相同不一定相同(基因重组形成多种配子)子细胞中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相同点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锤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和有丝分裂过程相似,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意义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19C【解析】A. 同源染色体来源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故A对;B. 同源染色体在联会时两两配对,故B对;C.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可能是等位基因,故C错; D.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但是XY这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同,故D对。20D【解析】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所以来源于其祖父的概率是0,A错误;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可能来自外祖母或外祖父,所以来源于其外祖母的概率是1/2,B错误;男性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其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其外祖父,所以来源于其外祖父的概率是1/2,C正确;男性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其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其外祖父,不可能来自其祖母,所以来源于其祖母的概率是0,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特点,明确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只能传给女儿,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1D【解析】A. 若甲病的发病与性别有关,则-2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则其父本-2必为XbY,为该病的患者,而从图中可知-2个体并没有患甲病,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A错;B. 由图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乙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等于女性患者,故B错;C. 无法判断-3是是不是甲病携带者,故C错;D. 对甲病而言,若-2与一无任何家族病史的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甲病病后代的概率是0,对乙病而言,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图可知,-2和-3生物了一个正常的小孩,则-2是Aa,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